甘肅高臺縣西街小學(734300)胡瀟燕
?
淺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想象力
甘肅高臺縣西街小學(734300)胡瀟燕
[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而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才是閱讀教學之靈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傾聽、呵護;找準文本的想象點;在想象中讓學生學會自我成長,從而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關(guān)鍵詞]想象力閱讀教學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好珍貴的“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好奇妙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份“珍貴”,這份“奇妙”就是源于學生的想象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它又是完全可以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每個學生因為自身資質(zhì)、家庭環(huán)境或所處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不同,想象力的顯現(xiàn)也是良莠不齊。在同一節(jié)語文課上,針對同樣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就會存在差異,有的回答也許是盡如人意的,可有的就有點胡言亂語了。這時候我們要讓自己做“伯樂式”的教師,要知道“盡如人意”的想象只是激發(fā)課堂走向高潮的外因,而那些所謂“胡言亂語”的想象,在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引導下,也可能會成為推動整堂課奔向高潮的內(nèi)因。這內(nèi)因就是教師對學生另類想象力的發(fā)現(xiàn),就是教師的正確引導給予學生的那份自信,也是引導學生的想象步入正軌的七彩通道,更是激發(fā)學生勇敢舉手發(fā)言的強大動力。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我們的閱讀教學就有了發(fā)展之本,而呵護了學生與眾不同的想象也就激發(fā)了學生與眾不同的思維,這正是閱讀教學追求之最高境界。
翻閱文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篇課文都有豐富的想象點存在。圍繞想象點展開想象那是對文本中心的把握,是對文本主旨的詮釋。那么,究竟如何引導學生去找尋文本的想象點呢?
(一)從課文題目入手,在質(zhì)疑中探尋想象點
文章的題目每每反映的就是文本的中心,我們要讓學生學會針對“文題”質(zhì)疑,而質(zhì)疑的問題所在就是文本的想象點所在。找準了想象點后的想象,那是匯集學生思維和情感的獨特體驗和表達,更是學生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樣的付出會讓彼此幸福。
我曾執(zhí)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稱贊》一課。上課伊始,我讓學生圍繞“稱贊”質(zhì)疑。因為這一文題直接揭示了文本的中心,所以學生質(zhì)疑的問題直奔主題。有的說:“課文講的是誰稱贊了誰?”有的說:“他們?yōu)槭裁捶Q贊對方?”有的說:“他們是如何稱贊對方的?”我相機引導:“孩子,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在我的自讀提示下,學生不僅解決了疑難,還在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圍繞中心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其中有一個學生說:“老師,小獾得到小刺猬的稱贊,多幸福??!以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它一定都會克服的。我好想和小刺猬做朋友呀。不行,我要鉆到課文里面去和小刺猬說說話!”多么天真的話語啊!這引發(fā)了我無盡的反思:想象力的挖掘一定能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無窮盡的求知欲。
(二)從中心句入手,在閱讀中激發(fā)想象點
其實,每篇文本都會有能體現(xiàn)中心的句子或段落,而這些句子或段落正是激發(fā)學生合理而又豐富的想象力的最佳點。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讓學生在一種競爭的氛圍中去尋找中心句或中心段。而后圍繞此句或段,設計出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自讀提示”,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過程中發(fā)揮無盡想象。這種狀態(tài)下的想象,是匯集學生思維和情感的又一種獨特體驗和感受——對文本的感悟和體會。
(三)給予學生課堂上的自由,尋找他們自認為有價值的想象點
在課堂上,學生就如我們手中放飛的風箏,但我們要放長線讓風箏自由飛翔,它才會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所以,課堂上教師的收放自如能讓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到極致,從而發(fā)掘出他們對文本深層次的感受和體驗——對文本的欣賞和品味。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靈感的源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借助文本自身的魅力,借助語言的強大功能,借助課堂中思維的碰撞與交流激發(fā)學生無窮的想象力,讓他們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借助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情感去想象,從而形成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深層次閱讀奠定基礎。這樣的長期堅持,學生閱讀的悟性,即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會、品味能力就一定會全面提升。
“思維缺乏了想象,也就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識流動,缺乏了宏大的視野,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讓我們在語文這片充滿詩情畫意的天地中,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吧!
(責編劉宇帆)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