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娜 姚柯蕾 張竹青 李愛偉
(陸軍總醫(yī)院腫瘤科,北京 100700)
護理園地
尤文氏肉瘤并重癥播散性帶狀皰疹1例的治療與護理
姜偉娜姚柯蕾張竹青李愛偉
(陸軍總醫(yī)院腫瘤科,北京100700)
我科收治1例尤文氏肉瘤繼發(fā)播散性帶狀皰疹患者,經積極對癥治療及精心、個性化的護理,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患者, 男, 22 歲,右小腿尤文氏肉瘤并多發(fā)肺、骨組織轉移5個月,第10胸椎平面以下、鞍區(qū)、雙側臀部及雙下肢感覺功能消失。2015年10月21日入我科治療。既往行VAC方案:第1天硫酸長春新堿 2 mg入莫菲氏壺;第1、2天多柔比星 60 mg 靜脈滴注(總量75 mg/m2);第一天環(huán)磷酰胺2 g 靜脈滴注(總量1.2 g/m2),21 d為1個周期;化療5周期及胸椎、右小腿病灶放療。第5周期VAC方案化療后,患者出現(xiàn)Ⅲ度骨髓抑制及尿少癥狀,經積極處理后恢復正常。11月24日調整為IE方案:第1~5天異環(huán)磷酰胺(IFO)2 g 靜脈滴注;美司鈉0.4 g入莫菲氏壺〔IFO0、4、8 h,第1~5天〕;第1~5天依托泊苷0.1g 靜脈滴注)化療1次。 11月30日開始患者四肢及軀干部出現(xiàn)米粒大小水皰,無膿腫和滲出;繼而口腔及周身大面積水皰破潰,滲出明顯,全身水腫(顏面部、喉頭、陰囊、陰莖明顯),不能進食,胸悶、心悸,胸腹部疼痛評分為7分,經皮膚皰疹組織活檢確診為播散性帶狀皰疹(見圖1和圖2)。發(fā)病以來體溫37~39℃,血壓80~90/ 40~50 mmHg,白細胞總數(shù)(1.12~1.98)×109/ L,紅細胞(2.6~3.5)×109/ L;血小板(37~49)×109/ L,血紅蛋白71~82 g/ L,存在電解質紊亂。經請全院會診,給予抗感染治療,及時消毒創(chuàng)面并保持干燥;升白細胞、血小板治療;人血白蛋白及血漿輸注補充蛋白及血容量;補充離子,營養(yǎng)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同時加強護理。3周后患者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可進流食,全身皰疹破潰、滲出明顯減少,不再有新生水皰形成,水腫消退,泡壁較前變軟,漸成褐色,無新皰疹生成,尿量恢復,生命體征平穩(wěn)。2016年1月23日,患者帶狀皰疹(含破損處結痂)痊愈,2016年1月27日辦理出院。
2.1常規(guī)護理患者接受放化療后,白細胞、血小板均較信心。同時對患者實行重癥護理,做好消毒隔離,降低感染概率。
2.2特殊部位護理①眼:針對眼瞼紅腫、結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使用無菌棉簽及生理鹽水拭目,觀察患者的視力情況。②陰莖部皮膚:因皰疹破潰糜爛嚴重,用呋喃西林溶液沖洗、濕敷患部,達到抑菌或殺菌的效果。
2.3皮膚護理皰疹出現(xiàn)早期,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涂,注意防止擦破皰疹;水皰增多透亮時,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泡內滲出物并做好引流,防止外溢或用手抓撓水皰致病毒波及周圍皮膚;以無菌棉簽輕拭皰液,無菌生理鹽水清洗、碘伏消毒皮損處,同時紅光治療儀照射(每個部位每天照射20 min);創(chuàng)面結痂后出現(xiàn)瘙癢時嚴禁搔抓和揭痂,因患者長期臥床,周身皰疹,護理中按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防止壓瘡的形成,避免長時間壓迫水皰致創(chuàng)面與被服粘連。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營養(yǎng)支持及對癥治療。
2.4疼痛護理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主要特征之一,本例患者初始表現(xiàn)為胸腹部持續(xù)劇烈疼痛,給予口服鎮(zhèn)痛藥,注意觀察效果以調整止痛藥劑量;皰疹皮損結痂時患者頭部偶發(fā)劇烈疼痛,采用鹽酸嗎啡注射液10 mg 皮下注射止痛。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注意觀察患者疼痛的變化,關心和愛護患者,為其提供精神支持。
播散性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除典型的水皰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區(qū)排列,身體其他部位皮膚也出現(xiàn)水痘樣皮疹,臨床少見[1]。國外文獻報道播散性帶狀皰疹在帶狀皰疹中約占8%[2]?;颊咭话阌诎捳畛霈F(xiàn)后1~2周,全身出現(xiàn)水痘樣皮疹,伴高熱,可伴有內臟播散,并發(fā)肺炎、腦炎,病死率高。播散性帶狀皰疹是帶狀皰疹中最兇險的類型, 其發(fā)生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關系。惡性腫瘤患者白細胞、血小板低下并發(fā)播散性帶狀皰疹病例罕見。本例患者經過精心治療與護理,最終使帶狀皰疹痊愈。
[1]陳燕, 蔣剛. 播散性帶狀皰瘆21例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2,33(11):1443.
DOI: 10. 3969/j. issn. 1672-8521. 2016. 02. 008
10. 3969/j. issn. 1672-8521. 2016. 02.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