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湖南道縣)人。生于1799年,卒于1873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進士,官至四川學政。其博學多才,著述頗豐,是一位在中國書法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代宗師。他出生名門,潔身自律,一生勤奮,博學多才。他將畢生的聰明才智獻給了書法藝術(shù)事業(yè),從而在書法藝術(shù)上所取得的成就極其卓越。他由帖學入門,從北碑中獲取養(yǎng)分及創(chuàng)作靈感;他最具特色的行草書,多參有篆意,完全得益于帖碑結(jié)合;他那創(chuàng)意性的篆書和隸書,為碑學書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最終將草書、隸書、篆書、行書融為一體,字體渾厚雄重,獨創(chuàng)一格,頗具成就,在晚清書壇上,光彩奪目。曾圍藩評其道:“子貞之學,長于五事。一曰<禮儀》精,二曰《漢書》熟,三曰《說文》精,四曰各體詩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傳于后。以余觀之,字則必傳千古無疑矣”(《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這些評價非常貼切。何紹基的書法藝術(shù)成就,在當時就得到同時代人的贊譽,而對后世的影響就更為廣泛。聰穎的性靈和終身的勤奮相結(jié)合,成就了何紹基一生的事業(yè),使其成為清代后期書壇上最負盛名的書法大師。
子貞先生的畫像世不多見,這幅何紹基先生的設色全身畫像(圖一)非常逼真。作者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肖像畫和西洋畫相結(jié)合的方法繪制而成的。畫像中的何紹基面相慈祥,略帶微笑,身著裘皮官服,胸配朝珠,神采奕奕。其年齡應在六十多歲。人物形象十分傳神,給人以親切感。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最大、最全而的一幅何紹基畫像。
字體清秀、尚未完全成熟的行楷書聯(lián)很有特色,內(nèi)容為:“乘興遣畫滄州趣,濟世宜引英俊人”。上款題“屏山師命書”,下款署“受業(yè)何紹基”,無?。▓D二)。這幅在常見的子貞先生眾作品中“別具一格”的行楷書聯(lián)應是一幅何紹基的早期作品,原因有三:其一,就其書風而言,是在顏體中融入了歐字,還沒有形成后來的“何體”,這正是他早期的書法特征。在嘉慶、道光年間,讀書人(尤其是應試學子)在書法上,多以唐諸家為宗,其父何凌漢義對歐、褚、顏都較為傾心,書法也是出入歐、顏,故其教子亦從歐、顏書入手。這既與科舉考試對書法的要求相合,也同當時書法時尚合拍。歐、顏二體相融,自然成為何紹基的早期書風。也正如近人馬宗霍在《霋岳樓筆談》中評價的那樣:“道州早歲楷法宗蘭臺《道因碑》,行書宗魯公《爭座位帖》《裴將軍帖》,駿發(fā)雄強,微少涵渟。中年極意北碑,尤得力《墨女志》,遂臻沈著之境。晚喜分篆,周金漢石無不臨摹,融入行楷,乃自成家。”其二,上款注明是受老師之命而作;下款的“受業(yè)”表明何紹基當時的身份,即還未獲取“功名”。他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舉,那時其年滿36歲。接著翌年中進士,從而踏入仕途。該對聯(lián)應是在此之前所作。其三,其早期書作常常不蓋印。
何紹基的書法,字越大越有氣勢。例如他的巨幅楷書八言聯(lián)“典冊法書眾英聚集,紫芝朱草太平機關(guān)”(圖三)。其字心尺寸高為326.2、寬51.6厘米。這大概是他40歲左右的作品,無上款,所鈐印中,有一方為“臣紹基印”,這在他的作品中是極為少見的。有趣的是,在湖南省博物館藏品巾,還有一幅內(nèi)容、字體、書款與該作品完全相同的對聯(lián)。所不同的是,那一幅書作字體顯得更肥厚。“臣”字款的作品想必是獻給當朝皇帝的,故特別慎重。這幅同樣內(nèi)容的對聯(lián),書寫肯定不下二幅,從中精心挑選一幅呈獻。該書聯(lián)氣勢宏偉,力能扛鼎,純用顏體書風完成,已沒有歐字的痕跡,是其壯年期的榜書力作?!多嵑2叵壬鷷ň裎ⅰ吩u清入學顏體道:“錢南園得其體,伊墨卿得其理,何子貞得其意,翁常熟得其骨,劉石庵得其韻。”此論頗為精辟。何紹基所得的“意”既顏體的深蓄內(nèi)涵。
書史談到何紹基的楷書,必然提及他的小楷《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這本小楷冊(圖四)可謂其精心之作,寫得極為遒美。結(jié)體中有較濃的顏書味,每一個字、每一筆劃都能做到一絲不茍,從而可見其“書法無一筆不從橫平豎直中來”。該冊署年款為“癸卯”,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時年45歲,正值年富力強,精力旺盛,故而能寫出如此精妙的小楷。同時代的楊翰于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在這本《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冊》上跋文評道:“何貞老書,專從顏清臣問津,數(shù)十年功力,溯源篆隸,入神化境,此冊書《黃庭》,圓勁清渾,仍從瑯琊上掩山陰,數(shù)千年書法于斯一振。如此小字,人問不能有第二本?!睏詈驳倪@段跋語,十分精確地道出了此冊書的藝術(shù)水平及其在書壇上的歷史地位。同時,也說明了何紹基的楷書并非簡單的楷書用筆,而是創(chuàng)造性的用篆、分的筆意去寫楷書。從何紹基傳世的楷書作品來看,其結(jié)體橫平豎直,整齊凝練,力厚骨勁,氣蒼韻遒,內(nèi)藏金石趣。這種書體風貌,是其接受碑學思想后,對歐陽通的《道因碑》評價尤高,臨習亦勤;與此同時,對《張黑女墓志》特別用心揣摩,深悟其奧,得諸碑精髓所致。而他的楷豎中那種藏鋒行筆,筆道較圓的特點,則吸收了顏體的養(yǎng)分,遂將歐陽通與顏真卿熔于一爐。這樣,便形成了其獨具風貌的楷書體勢。猶如近代書畫家曾熙所述:“蝯叟從三代兩漢包舉無遺,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鋒之險取蘭臺,故能獨有千古?!?/p>
在何紹基的傳世作品中,數(shù)量最多、個性最強及最為人稱道的還是行草書,內(nèi)涵豐富、經(jīng)久耐觀。他宗顏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裴將軍詩》和李邕的《麓山寺碑》。以顏書為基礎,融入篆書和魏碑的筆法,在行草方面,求得“老辣”“蒼勁”的筆法和借助回腕法制造“生”的意趣,進而獨創(chuàng)一格。其特點是用筆飛動騰躍,起伏跌宕,造成點畫方圓交錯,線條粗細相間,尤注重整體的章法布白,講究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guān)系,疏密錯綜有序,天然質(zhì)樸,體現(xiàn)其在藝術(shù)上的造詣之深。如同《清稗類鈔》所評:“子貞太史工書,早年仿北碑,得玄女碑寶之,故以名其室。通籍后始學魯公(顏真卿),懸腕作藏鋒書,日課五百字,大如碗,橫及篆隸。晚更好摹率更(歐陽詢),故其書沈雄而峭拔。行書尤于恣肆中見逸氣,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壯士斗力,筋骨涌現(xiàn);忽又如銜環(huán)勒馬,意態(tài)超然,非精究四體熟諳八法,無以領(lǐng)其妙也?!?
據(jù)稱,何紹基所作的書聯(lián)以數(shù)千計,且句無雷同,體現(xiàn)其不僅書藝精湛,而且語句絕妙,是其詩文才學的顯現(xiàn)。如行書七言聯(lián):“蕉鹿夢回天地枕;鱸興到水云舟”(圖五)。此聯(lián)在書法上得力于顏真卿,旁及歐陽詢、李邕,并參以《張黑女》,體勢遒勁,峻拔流動,將篆隸融會于行書之中,別具風格。又如他的一幅錄黃庭堅《題伯時畫揩癢虎》的行書軸(圖六),用筆灑脫自然,挺秀雄沉,有篆籀意。以其用筆老辣,履險如夷,當為其行書中的精品。何紹基到了中晚年,書法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shù)境地。這套寫給德堂一兄的《行書屏》(圖七),正是何氏書法藝術(shù)的高峰時期的作品。這些字體,行文落筆都極為隨意,無絲毫做作之習,這正是其行草書的真正風貌,真可謂獨樹一幟的書法體勢,無怪能在晚清書壇上冠絕一時。
氣勢磅礴的求書,是何字的又一特色。從一些史料可知,何紹基專習隸書較為晚,大約是從60歲左右開始的。在濟南樂源書院、長沙城南書院等期間里,不間斷地遍臨漢代名碑古書,尤以《張遷》《禮器》二碑用功最深,各臨百通。就是外出途中,都將碑本揣在懷中,閑余拿出來研讀。后來又臨有北朝諸碑,并有大量墨跡傳世,為后學者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其隸書頗具深度和系統(tǒng)性,其源于《張遷》,而于漢碑無所不習,見聞既廣,用功尤勤,浸淫所致,風貌自成。對此,曾熙評道:“本朝言分書,伊、鄧并稱。伊(秉綬)守一家,尚涵書卷之氣。鄧(石如)用偃筆,肉豐骨尚,轉(zhuǎn)相撫效,習氣滋甚。道州以不出世之才,出入周秦,但取神骨,馳騁兩漢,和以天倪。當客歷下,所臨《禮器》《乙瑛》《曹全》諸碑,腕和韻雅,雍雍乎東漢之風度。及居長沙,臨《張遷》百余通,《衡方》《禮器》《史晨》又數(shù)十通,皆以篆、隸入分,極晚之歲,草篆分行冶為一爐,神龍變化,不可測已,五嶺入湘起九嶷,其靈氣殆盡輸之先生腕下矣。”
從其所臨大齡碑文來看,書體是自己的筆法,所具有的是漢隸的神韻。
何子貞隸書頗具深度和系統(tǒng)性,如隸書五言聯(lián):“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時賢士皆從之游”(圖八),寓流動于平正,藏精巧于古拙,舉重若輕,游刃有余,落筆灑脫,皆隨意而自然,觀賞此書,自覺有清雅之氣。再看他的隸書軸(圖九),婉和韻雅,古茂撲厚,運筆圓渾,筆道灑脫空靈、峻逸。其“顫筆”拙厚有趣,點劃間筆斷意連,無做作之氣。章法上,虛實相間,字與字雖無牽連之筆,卻使人感到氣勢緊密,生動耐觀。
變幻多端的篆書,為何字增添了活力。在篆書方面,何紹基的成就也是卓越的。其早年對金石篆刻頗為嗜好,如同他曾學過繪畫一樣,也曾治過印,且下過功夫,只是不經(jīng)常習作而已,所以在繪畫、治印方面的傳世作品極少。其所臨過的金文不下20種,著名的有《毛公鼎》《宗_周鐘》《楚公鐘》《叔邦父簠》等。揣摩其作品,可知其篆書出自周秦籀篆,用筆遒勁,筆墨古拙而有趣。字形不計工拙妍丑,而追求點劃上蒼勁凝重,使其錯落參差的字形別有天地。何紹基臨習但代、秦漢、六朝篆籀,不是一味地全盤照臨,而是如同學隸臨碑一樣,采取的是意臨。所寫出的篆書,看不出是出自哪種字體,但又總覺得有來歷,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學書法?!峨捲罉枪P談》稱何紹基的篆書:“所臨三代鼎彝款識,皆自出機抒,興致時遇紙則書,神融筆暢,妙緒環(huán)生,移其法以寫小篆,遂爾天機洋溢,獨得仙證。”他就是采取這種“欲先分之以究其極,然后合之以匯其歸”的方法,從而使他學古能入能出,最終在書法上達到立宗開派的目的。
何紹基對篆書的書法創(chuàng)作,是比較得心應手的。在其傳世墨跡中,這類作品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位高。體勢上,他是大篆小篆都寫;書寫形式上,書聯(lián)、屏條、橫幅等都具備,如篆書七言聯(lián):“天清一雁遠,海闊孤帆遲”(圖十)。結(jié)構(gòu)謹嚴,布局沉穩(wěn),用筆揮灑自如,且富有變化,頗具韻味。又如篆書屏(圖十一),是在吸取前人書藝養(yǎng)分的基礎上,將行書的氣、隸書的勢有機地揉入。筆道上,方筆園筆、粗筆細筆渾然一體,所呈現(xiàn)出獨具一格的篆書風姿,是眾所不及的。而在凡能體現(xiàn)其風格的楷書、行書、草書及隸書作品中,均參有篆意,形成符種書體都呈現(xiàn)出古拙樸茂之趣,這也是他書法最具特色的一環(huán)。而且,其書作厚重,極有力度,就如馬敘倫吟詩所贊:“近代書人何子貞,每成一字汗盈盈。須知控從憑腰背,腕底千斤筆始精。”
眾所周知,何紹基是一位書法大師,關(guān)于他的繪畫,也許只能在史書上見到,因作畫多為其即興之作,故而傳世畫作實在太少。能夠見到,既是幸事,也是快事。不僅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而且能使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何紹基。何紹基的畫風,基本都是文人一路。題材一般是由水和梅、蘭、竹、菊。多作墨筆,少設色,風格素雅。其《山水圖》橫幅(圖十二),構(gòu)圖簡括,筆墨精練;皴擦雖少,但筆筆到位;不甚講究墨色濃淡干濕的變化,無色彩,卻豐富而有內(nèi)涵。而他的《蘭石圖》橫幅(圖十三),則揚溢著一股清淡高雅之氣,真可謂“不經(jīng)意處古趣橫生”。從何紹基的自題來看,該圖是其酒后即興為親家“季眉”(李星漁)所作,事后又有“卿庚兄”補筆,使畫作更具神韻。
何紹基在書法藝術(shù)上的成功,成就了晚清書法,也成就了他自己。晚清書壇因他而光彩奪目,他也因書法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