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李娟1*,趙英萍2,郭淑麗1,木克代斯1,韓雪1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01; 2.烏魯木齊市明園石油醫(yī)院 檢驗科)
血液細菌培養(yǎng)是對敗血癥和菌血癥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jù),隨著近年來器官移植、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及侵入性治療措施的普遍開展,致使院內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1]。為臨床患者的診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據(jù),快速了解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變遷情況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1430株血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結果?,F(xiàn)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1.1菌株來源選擇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住院患者血液細菌培養(yǎng)結果為陽性的標本1430株,同一種菌同一患者多次培養(yǎng)的僅作一次統(tǒng)計。
1.2藥敏紙片、E試驗條和培養(yǎng)基美羅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米諾環(huán)素、頭孢西丁、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頭孢唑啉、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利福平和青霉素11種抗菌藥物紙片及Optoching紙片均來自于英國OXOID公司。青霉素、美羅培南﹑萬古霉素、亞胺培南E試驗條、Mueller-Hinton(MH)培養(yǎng)基均來源于法國梅里埃公司。
1.3儀器與試劑血培養(yǎng)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的Bact/ALERT○R3D 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及其配套的血培養(yǎng)瓶和北京伯盛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BST/MDS100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及其配套的血培養(yǎng)瓶;菌種鑒定采用常規(guī)方法或法國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鑒定系統(tǒng)及鑒定藥敏試卡。診斷用金葡菌乳膠凝集試劑﹑肺炎鏈球菌特異單克隆乳膠試劑﹑β內酰胺酶試劑-Nitrocefin均來自于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
1.4藥物敏感試驗藥敏卡如無該抗生素即采用紙片擴散法。藥敏試驗結果的判斷采用2013年CLSI推薦的標準執(zhí)行[2]。質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流感嗜血桿菌ATCC49247、肺炎鏈球菌ATCC49619均來自于上海漢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采用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標準菌株作每周的藥敏質控。
1.5標本處理在患者寒顫或發(fā)燒時,無菌條件下采集靜脈血,成人8-10 ml,兒童3-5 ml,嬰幼兒1-2 ml,注入相應血培養(yǎng)瓶,置血培養(yǎng)儀中進行培養(yǎng)和監(jiān)測,當儀器提示有細菌生長時,做涂片革蘭染色,移種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巧克力平板,置35℃培養(yǎng)18-24 h,鏡檢結果電話報告臨床護士,發(fā)血培養(yǎng)一級報告。所有操作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3]
1.6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WHONET5.6軟件對鑒定及藥敏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果
2.1菌種分布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由臨床送檢血培養(yǎng)標本11200份,共分離細菌1 430株,培養(yǎng)陽性率為12.8%,其中革蘭陽性菌523株占36.6%,革蘭陰性桿菌859株占60.1%,真菌48株占3.4%;排名前五位的細菌依次為大腸埃希菌25.5%、金黃色葡萄球菌15.9%、肺炎克雷伯菌屬11.0%、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9.4%、馬耳他布魯菌7.7%。各種病原菌株的分布,見表1。
表1 1 430株血培養(yǎng)陽性菌種分布構成比
2.2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2.2.1葡萄球菌屬523株陽性菌中葡萄球菌屬363株(69.4%),檢出耐笨唑西林葡萄球菌(MRSA)99株,陽性率為43.4%,耐笨唑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119株,陽性率為88.1%,MRSA的耐藥率遠高于MSSA,MRCNS對大多數(shù)藥物的耐藥率都高于MRSA;為發(fā)現(xiàn)耐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的菌株,見表2。
表2 葡萄球菌屬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2.2.2腸球菌屬腸球菌屬中檢出屎腸球菌63株(67.7%),糞腸球菌30株(32.%3),屎腸球菌耐藥率明顯高于糞腸球菌,檢出2株耐萬古霉素、2株耐替考拉寧的屎腸球菌;4株耐萬古霉素、3株耐替考拉寧的糞腸球菌,結果見表3。
2.2.3鏈球菌屬共20株肺炎鏈球菌,其中成人分離株16株,兒童分離株4株。對苯唑西林抑菌圈直徑不超過19 mm的有2株,經青霉素E試驗確定2株為青霉素中介肺炎鏈球菌(PISP)10.0%,2株為高耐青霉素(PRSP)10.0%;檢出無乳鏈球菌18株、化膿鏈球菌11株、草綠色鏈球菌18株。耐藥率見表4。
表3 腸球菌屬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表4 鏈球菌屬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和敏感率(%)
2.4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2.4.1859株革蘭陰性桿菌中大腸埃希菌365株(25.5%)、克雷伯菌屬158株(11.0%)檢出率最高,對哌拉西林、慶大霉素、妥布霉素、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芐西林/舒巴坦及復方新諾明耐藥率均在40%以上,發(fā)現(xiàn)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2株耐藥、2株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未發(fā)現(xiàn)對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株。馬爾他布魯氏菌110株(7.7%);鮑曼不動桿菌對多數(shù)抗菌藥物耐藥率均〉70%,對碳青霉烯類的耐藥率已超過85%。沙門氏菌26株,除氨芐西林耐藥率在65.4%,其他抗菌藥物耐藥率都較低在20%以下,見表5。
表5 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3討論
血流感染是臨床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其發(fā)生率、病死率較高,及時準確將血培養(yǎng)結果通知臨床醫(yī)師,有助于早期診斷及治療。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送檢住院患者血液標本11200份,分離病原菌1430株,陽性率為12.8%,革蘭陰性菌60.1%分離率明顯高于革蘭陽性球菌36.6%,接近國內文獻報道[4-5]。往年病原菌的檢出都是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為主,近2年統(tǒng)計資料顯示:大腸埃希菌占首位25.5%,并且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5.9%的檢出率高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9.4%,可能與微生物實驗室對臨床醫(yī)護人員正確及規(guī)范化血液采集有關。當然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檢出,在排除導致污染的因素外,其意義必須結合臨床表現(xiàn)、是否雙瓶采集及血培養(yǎng)報警時間判斷。
葡萄球菌屬中,耐笨唑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藥率和耐笨唑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耐藥率分別為43.4%和88.1%;耐藥率明顯高于MSSA、MSCNS,雖然未發(fā)現(xiàn)耐藥的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但屎腸球菌及糞腸球菌都發(fā)現(xiàn)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耐藥、中介的菌株,值得關注,臨床合理規(guī)范用藥不容忽視,嚴格掌握萬古霉素的使用,避免濫用造成耐藥菌的增加。鏈球菌屬近年來在血培養(yǎng)分離菌中有上升的趨勢,由2013年23株迅速上升到2014年44株,與臨床及時送檢血液標本有密切關聯(lián);除紅霉素、克林霉素、四環(huán)素、阿奇霉素外,其他抗生素耐藥率都較低,未檢出青霉素耐藥的無乳鏈、化膿鏈和草綠色鏈球菌。
革蘭陰性桿菌是以大腸埃希菌占首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抗菌活性最強。未發(fā)現(xiàn)耐藥菌株;克雷伯菌屬檢出率僅次于大腸埃希菌,對大多數(shù)的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都高于大埃希菌,并檢出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2株耐藥、2株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我院2011年經PCR檢測多藥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發(fā)現(xiàn)均攜帶KPC-2基因和I類整合子,此次血培養(yǎng)耐藥菌株是否攜帶此基因,還需進一步研究確認。檢出沙門氏菌26株,除氨芐西林外,其他藥物耐藥率均較低。多耐藥乃至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在我院血培養(yǎng)標本中從2013年16株迅速上升到2014年78株,對大多數(shù)測試藥物的耐藥率均在70%以上,相對較低的米諾環(huán)素、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分別為43.6%、44.7%。2年來共檢出馬耳他布魯菌110株,檢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此菌是生物危害極強的高致病性病原體,對培養(yǎng)及鑒定操作規(guī)程微生物實驗室應嚴格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執(zhí)行,同時也要引起臨床醫(yī)師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韓福祿,王文艷,龐莉.血培養(yǎng)常見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3):630.
[2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Testing[S].M100-S23.CLSI,2013.
[3]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500-514.
[4]洪亞明,范國萍,朱月霞,等. 血培養(yǎng)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 2012,22(24):5645。
[5]李光輝,朱德妹,汪復,等.2011年中國CHINET血培養(yǎng)臨床分離率的分布及耐藥性 [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3,13(4):241.
(收稿日期:2015-03-16)
文章編號:1007-4287(2016)02-0272-04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