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孫哲,田寧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遼寧 沈陽 110041)
·護 理·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關紅,孫哲,田寧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遼寧 沈陽 110041)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根據抽簽法隨機將120例冠心病患者分為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對照組住院期間給予心內科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住院期間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及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血壓、血脂、血糖正常比例分別為75.00%(45/60)、70.00%(42/60)、66.67%(40/60),均分別高于對照組的53.33%(32/60)、50.00%(30/60)、41.67%(25/60),而心絞痛惡化和心肌梗死發(fā)生率分別為3.33%(2/60)、5.00%(3/60),均低于對照組的16.67%(10/60)和18.33%(11/6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均高于對照組[(14.98±1.56)分vs(10.85±1.88)分、(8.11±2.02)分vs(5.78±1.69)分、(9.98±0.85)分vs(6.98±0.96)分、(10.92±0.70)分vs(5.19±0.77)分、(12.89±0.71)分vs(5.02±0.78)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預見性護理干預;冠心病;預后;生活質量
冠心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典型慢性終身性疾病,隨著患者病情發(fā)展會導致患者多系統(tǒng)、多器官出現嚴重并發(fā)癥,給患者身心造成較大的影響[1]。多項研究表明,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患者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預見性護理是指在病情發(fā)生或進展前就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干預的一種超前護理行為,通過對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潛在的風險,提高護理質量[3]。本研究將探討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并發(fā)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旨在為冠心病臨床護理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納入標準:(1)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2)無嚴重性器官疾病;(3)語言能力及表達能力良好;(4)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語言障礙、理解能力低下者;(2)合并臟器功能衰竭者;(3)臨床資料不全無法隨訪者。根據抽簽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42~78歲,平均(65.2±3.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2±0.5)年;合并高血壓48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脂癥10例。對照組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42~75歲,平均(64.2±2.8)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3.1±0.4)年;合并高血壓46例,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高血脂癥12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住院期間應用心內科常規(guī)護理,住院期間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合理作息、正確用藥及并發(fā)癥監(jiān)護等。觀察組住院期間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對癥治療,當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對其行心理護理,由于冠心病易于發(fā)作,應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同時鼓勵及開導患者,讓患者保持清晰穩(wěn)定及心情舒暢。作息指導:指導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患者身體素質,提高患者身體抵抗能力。指導患者科學飲食,預防便秘及并發(fā)癥。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正確掌握冠心病藥物使用方法,指導患者隨身攜帶冠心病急救藥品,預防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冠心病發(fā)作前兆指導:指導患者正常掌握冠心病發(fā)作前期相關征兆,如疼痛間隙縮短、疼痛次數增加、心前區(qū)疼痛加重,疼痛時間延長,且服用硝酸甘油后癥狀仍不能有效緩解。另外對于出現不明原因惡心、嘔吐者也考慮為冠心病發(fā)作前兆。對于血壓下降同時合并面色蒼白、心悸、出冷汗及原因不明心痛者則指導其立刻停止活動,并口含硝酸甘油進行急救治療。心血管內科(CCU)指導:冠心病急救分為院前、急診及CCU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目前在我國還沒有達到系統(tǒng)預測及治療的水平,因此當患者到達CCU時應盡快對其進行救治?;颊叩竭_CCU后應盡早對其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及評價,并及時主動地發(fā)現及解決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對患者進行監(jiān)護及促進患者康復。溶栓指導:患者溶栓期間每隔15 min記錄患者疼痛發(fā)生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質、疼痛持續(xù)時間及是否出現其他癥狀,溶栓治療2 h后觀察患者心電圖動態(tài)演變、血清酶學變化情況,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變化。
1.3 觀察指標 (1)患者出院后對其隨診6個月,觀察患者出院后不良心臟事件(心肌梗死、心絞痛)及血壓、血脂、血糖情況;(2)生活質量:出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應用歐洲生命質量核心問卷(EORTC QLQ-30)[6]對患者生命質量進行評價。量表共包括5個維度(角色、情緒、認知、軀體、社會)??偡譃楦骶S度評分之和,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率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隨診時血壓正常、血脂正常、血糖正常比例均高于對照組,而心絞痛惡化、心肌梗死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得到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各維度評分提高較對照組更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注: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治療后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 認知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12.89±0.71a5.02±0.78a9.256 0.000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0 60 9.16±1.12 9.25±1.03 0.102 0.856 14.98±1.56a10.85±1.88a8.256 0.000 3.98±1.02 4.02±0.92 0.155 0.778 8.11±2.02a5.78±1.69a5.423 0.000 6.22±1.22 6.20±1.10 0.085 0.902 9.98±0.85a6.98±0.96a7.022 0.000 4.25±0.69 4.32±0.72 0.100 0.899 10.92±0.70a5.19±0.77a8.236 0.000 4.18±0.62 4.23±0.63 0.055 0.869
預見性護理是指在問題未出現前而采取的規(guī)避風險及問題的護理干預措施。預見性護理由于可提前預知存在的風險,從而為患者臨床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提供指導,避免護理過程中風險事件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而提高護理質量及滿意度[4-5]。常規(guī)性護理工作由于護士常受到醫(yī)囑慣性思維的影響,導致護理人員工作容易出現依賴性及降低工作積極性[6]。另外傳統(tǒng)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工作缺乏獨立性及思考能力,從而影響護理質量。
本研究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中,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后降低了患者心肌梗死、心絞痛癥狀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冠心病患者由于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飲食不當、情緒激動等情況會誘發(fā)多種合并癥,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及情緒護理可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總體健康、生理功能、心理職能、社會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職能等方面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考慮其可能原因如下:①以預見性護理為基礎對冠心病患者實施護理,可促進護理工作從單純性疾病護理轉化為規(guī)范性護理操作,從而確保護理工作能順利開展,提高護理工作質量[7];②預見性護理是以整體護理作為指導,以提高患者護理質量,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為護理目的,因此對冠心病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提高護士風險管理意識,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能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變化,使得護士護理工作更具積極性、主動性及計劃性,進而提高護理質量[8-9];③預見性護理使得護士護理目標更加明確,使得護理工作更具針對性及有效性,使得護理工作能及時有效調整及進行持續(xù)動態(tài)性評價,使得護理人員能重視護理工作,提高護理管理意識,進而提高冠心病患者護理效果[10]。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規(guī)范了護士護理工作流程,使得冠心病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疾病,提高患者對疾病認識,培養(yǎng)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了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李曉燕.預見性護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2):300-301.
[2]徐春玲,張秀芝.預見性護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3,3(31):122-123.
[3]陳曉琳.預見性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4(2):99-100.
[4]唐麗.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4):524-526.
[5]李清,周小香,李麗,等.預見性護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994-995.
[6]周碧月.高齡冠心病患者行PCI術的護理體會[J].海南醫(yī)學,2011, 22(3):70-71.
[7]郭舒婕,宋葆云,劉玉璽,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31-33.
[8]曾軍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的預見性護理[J].海南醫(yī)學,2014,25(16):2489-2490.
[9]徐成程.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1966-1967.
[10]戴暉,武衛(wèi)民,王玉娟,等.強化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6):656-658.
R473.5
B
1003—6350(2016)18—308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8.059
2015-12-30)
遼寧省科技廳重點攻關項目(編號:102102345683)
關紅。E-mail:guanhong197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