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麗
(廣東環(huán)境保護職業(yè)學院,廣東 佛山 528216)
提升大學生黨史認知的路徑探析
于江麗
(廣東環(huán)境保護職業(yè)學院,廣東 佛山 528216)
中共黨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學生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力量,增強黨史認知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提高大學生的黨史認知,就要充分挖掘黨史課程內容,充分利用內容豐富的黨史文化作品,聯(lián)動發(fā)揮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
大學生;黨史認知;路徑
“不知史,絕其智;不讀史,無以言。”重視黨史學習和以史育人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在不同歷史條件下,面對各種艱巨挑戰(zhàn),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jīng)驗。作為國家建設棟梁的當代大學生,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既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家開創(chuàng)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又要繼續(xù)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既要迎接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外部挑戰(zhàn),又要承擔構建和諧社會的內部重任。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史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共黨史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開發(fā)運用這些資源,發(fā)揮其育人功能,有利于培養(yǎng)一代理論知識扎實、民族感情深厚的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曾長時間開設以中共黨史為基本內容的政治理論課。1977年恢復高考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經(jīng)歷了多次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下發(fā)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變動較大。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教育部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規(guī)定本科高校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四門課,??圃盒i_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兩門課。2007年,“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改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共黨史”課程正式取消,其相關內容體現(xiàn)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兩門課中。
目前,在教材內容和教學效果上,尚需進一步反思和改善。由于教材的編寫要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所以每一本教材都有其自身的合理順序和邏輯體系,但四門課之間就出現(xiàn)了較大的重復性。尤其是《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給學習者一種老生常談的感覺。盡管兩門課的側重點不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主要內容是近代中國革命歷程,通過翔實的近代中國革命的歷史材料,讓學生從歷史材料中認識歷史本質,認清歷史發(fā)展的“三個必然選擇”,及人民大眾是歷史選擇的主體。《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通過學習,使學生立足于當時的時代背景,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然要實現(xiàn)中國化,才能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這就需要教師處理好《綱要》和《概論》兩門課的重復部分。雖然學界倡導專題教學,但很多教師達不到專題教學的水平,基本按照章節(jié)教學,處理不好兩門課的重復性,講不深講不透。學生感覺從中學階段到大學階段所涉及的黨史、國史教育內容簡單,重復多,缺乏深度和廣度,學起來很疲倦很反感。高職院校的必修課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兩門課之間又缺少一定的銜接,學生理論功底較為薄弱,黨史知識匱乏。高職院校著力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僅要注重學生技能的提高,同時也要加強思想教育和引導。因此,加強黨史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極為必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傳播黨史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當今大學生雖然思想敏銳,視野開闊,有較為豐富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但對黨的歷史知之不多,對黨的宗旨和理論缺乏深刻認識。重新開設黨史課,建立系統(tǒng)的黨史教育體系,厘清黨的革命史、建設史,而且側重在國際國內的橫向對比中、古今發(fā)展的縱向對比中,闡釋黨的權力結構,黨領導下的權力運行等問題,讓大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問題,從而使學生在歷史運動中認同黨執(zhí)政的必然性、合理性,在比較中認知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進步性、優(yōu)越性,發(fā)自內心地燃起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從而理性而客觀地進行是非判斷和行為抉擇,提高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目前高校的大學生都是90后甚至95后,他們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成長起來,思想開放,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對外界充滿好奇,樂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運用網(wǎng)絡載體。因此,對這些大學生來說,黨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作品、豐富的實踐活動、自主參與的情感體驗等他們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傳播黨史知識。
視頻教學法是一個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尤其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視頻資料相對形象生動,容易理解,學生較為歡迎。崔巖和陳洛兩位老師在撰寫的《高校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67.5%的學生是通過影視劇了解和學習黨史的。可見,觀看紅色影視劇是當今大學生課外了解、學習黨史的最主要途徑與方式。黨史題材的影視劇內容豐富、情節(jié)生動,能以形象生動而又相對輕松的形式了解黨和國家發(fā)展的脈絡,容易喚起高校學生的興趣與關注。近年來,《解放》、《建國大業(yè)》、《潛伏》等革命題材影視劇的熱播,受到民眾廣泛關注,在大學生中也引起了較大反響。這些經(jīng)典的文化作品應該融入到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黨史知識。
由于課時有限,為了維持教學秩序,課堂播放視頻資料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要尋找發(fā)揮視頻教學法獨特作用與遵守基本教學秩序之間的契合點,有效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的黨史宣傳和育人功能,校黨委、團委、學生處、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聯(lián)合組成指導機構,指導學生社團科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比如,以重大節(jié)日和紀念日為契機,組織觀看紅色紀錄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把播放紅色電影作為校園里的一項常規(guī)活動。雖然90后大學生大部分日常娛樂時間都是在使用手機和電腦,但他們不會主動和自覺地以電腦和手機為媒介去觀看紅色電影等資源。有這方面意愿的學生,又不知道看什么學什么。通過上述幾種方式的引導和點播,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教育學生。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的指引下,觀看了經(jīng)典紀錄片后還會認真地思考鉆研,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交流。這無疑是一個相對輕松、效果較為明顯的黨史宣傳形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市場經(jīng)濟為主導的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迅速,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價值觀念多元化、利益階層分化,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給黨的執(zhí)政認同帶來嚴峻挑戰(zhàn)。90后大學生們正處于思考和探索階段,世界觀和人生觀也正在趨于完善。社會轉型的復雜環(huán)境和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較大的沖擊和影響。當前國內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例如發(fā)展中不平衡、不協(xié)調、不可持續(xù)的問題比較突出,社會民生問題明顯增多,物價上漲、房價過高、教育問題、分配不公、就業(yè)難、看病難、環(huán)境污染、食品藥品安全等問題或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切實利益,或與他們的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受周圍環(huán)境及身心發(fā)展特點影響,他們對現(xiàn)存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有較多疑惑,容易被不良思想誤導和利用。因此,增強黨史認知,還要綜合利用社會資源,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認同的說服力和信服力。
(一)請老革命者進校園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中國人民的和諧與幸福、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與進步而不懈奮斗的歷史。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頑強不息精神值得后輩驕傲。走過戰(zhàn)爭烽火,為后代創(chuàng)造和平幸福生活的老兵們值得我們銘記??陀^地講,90后大學生成長在和平年代,與歷史有相當?shù)臅r空之隔??嚯y深重能激發(fā)愛國志士的滿腔熱血,周恩來同志就是在國家備受屈辱環(huán)境下立下了高遠志向。和平年代的大學生缺少激勵,一些人容易在不良企圖的言論蠱惑下懷疑歷史。老革命者們是黨和國家的財富,是教育后輩的生動教科書。他們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是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一個縮影。請老革命者們走進校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與人生感悟,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將愛國情懷世代傳承下去。那些驚心動魄的歷史,更具震撼力和說服力,能起到日常教學達不到的效果。
(二)拓展黨史教育基地
“高度重視和備加珍惜黨的歷史,注意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备锩o念館、著名人物故居、烈士陵園、重大事件和戰(zhàn)役的遺址遺跡、紀念地、陳列室等黨史教育基地承載著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史,是黨的思想寶庫的重要物質載體。各高校曾一度通過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發(fā)揮這些基地的育人功能。各高校的通常作法是:帶領一部分學生代表赴紅色基地參觀,這種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安危,不宜大規(guī)模經(jīng)常性組織,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參加,普及率不高,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筆者認為,各高??梢岳卯?shù)氐慕逃兀堰@些紅色基地的可復制的資源,如書籍、手稿等文字資料,復制放置到高校圖書館中,各校的圖書館可以專列一角為紅色資源展館。以這種方式將紅色教育基地的資源傳播開來,大學生們在學校圖書館就可以通過這些資源了解歷史,不僅便捷,而且覆蓋面廣。
黨的歷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可以轉化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高校和社會要不斷探索和改進黨史教育方式方法,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薪火相傳。
[1]唐正芒.高校重開中共黨史課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3(5).
[2]張燚.高校開展黨史教育進課堂的探究[J].學習月刊,2012 (7).
[3]劉世仁.大學生黨史教育的路徑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11).
[4]全國黨史工作會議在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0-07-22(01).
[5]殷茵,許偉.中國高校黨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及長遠發(fā)展[J].文教資料,2007(6).
責任編輯:溫冠男
D23
A
1671-1262(2016)02-0052-03
2016-03-02
2015年度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2015GZYB11)
于江麗,女,廣東環(huán)境保護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價值哲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