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曬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6)
治理的三維審視——兼論轉型中國治理的時空布局
張曬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6)
治理是時下中國學術界最為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從技術層面、價值層面、戰(zhàn)略層面等對治理進行審視很有必要。作為技術層面的治理,其具有多主體性、弱政治性、重競爭性、求實效性等四個特征;作為價值層面的治理,其具有人本性、合法性、公正性、互惠性等四個特征;作為戰(zhàn)略層面的治理,其具有超前謀劃性、鮮明時代性、網絡協(xié)同性、整體推進性等四個特征。在紛繁復雜的歷史場景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轉型中國的治理除了要秉持治理的一般特征外,尤其要重視時空布局——既要在時間布局上有穿透力,又要在空間布局上呈立體式。
治理;技術;價值;戰(zhàn)略;中國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以來,“治理”旋即成為中國學術界一個極其熱門的研究主題,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以及哲學等諸多學科的學者都在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研究,所產生的成果頗為豐富,但對治理進行立體式考察的并不多見;尤其是在中國的政界和學術界還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操的是公共治理的術語,表達的是非公共治理的涵義,推行的是非公共治理實踐。”[1]總而言之,當“治理”被中國的學者廣泛使用時,治理就發(fā)生“變異”了。有鑒于此,很有必要對治理的屬性及其主要特征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描述,以此為國內學術界展開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治理”是在20世紀90年代正式進入人們的學術視野的。①何謂“治理”?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和說法,或者把“治理”看成是“管理”的升級版——這意味著“治理”還是一種“管理”,或者把“治理”看成是“管理”的替代版——這意味著“治理”并不是一種“管理”。我們姑且不論“升級版”或者“替代版”的說法是否正確,僅就作為一種對影響國家或社會正常運行的各種問題進行“整治修理”的活動而言,“治理”無疑是一種技術性的實踐活動。進而言之,“治理”實質上就是一種使國家或社會維持或恢復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技術手段。那么,作為技術層面的治理,主要應該具有四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一)多主體性
嚴格意義上的治理活動及其理論發(fā)源于西方。全球治理委員會曾對“治理”下過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定義——“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盵2]在這個定義中,“治理”的多主體性得到了清晰的呈現,即“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是“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換言之,當這些豐富的主體不被囊括時,就不能稱之為“治理”。當然,對于“治理”的多主體性,還可以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進一步予以明確和理解。從系統(tǒng)論的思維來看,“治理”本身就是一個系統(tǒng),而在“治理”這個一級系統(tǒng)之下,還“包括政府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三個子系統(tǒng)”。[3]就“治理”的三個子系統(tǒng)來說,無論是哪一個,其主體都不是單一的。在每一種治理子系統(tǒng)中,既有一個主導型的治理主體,同時也有其他的參與型的治理主體和協(xié)作型的治理主體。例如,在政府治理中,政府不再是處理公共事務的唯一主體,市場、企業(yè)、社會組織乃至公民個體都可以參與到治理活動中并發(fā)揮出各自不同的積極作用。而治理的多主體性主要源于治理強調權力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在治理活動中,“政府與其他治理主體之間存在界限和責任的模糊”,[4]即兩者之間沒有主次和高低之分;而且,“各種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只要其行使的權力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就都可能成為在各個不同層面上的權力中心?!盵5]進而言之,“皇權或獨裁政府(即一人治下的政府)是治理即集體規(guī)制的對立面”,[6]而治理則意味著民主的政府,即一個將對社會公共事務的處置權充分地與其他的主體進行分享的政府。
(二)弱政治性
關于“治理”,讓-彼埃爾·戈丹曾經說過:“治理從頭起便須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政府統(tǒng)治概念?!盵7]而治理與傳統(tǒng)的政府統(tǒng)治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它相對于統(tǒng)治的弱政治性和弱控制性。傳統(tǒng)的政府統(tǒng)治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力等級結構。在這種權力等級結構中,“命令與服從”構成主要的行事方式,權威被政府絕對地壟斷和享用——政治色彩極為濃厚,社會色彩相當淡??;而在治理當中,扁平化的網絡結構取代了自上而下的權力等級結構,“社會互動的獨特形式取決于磋商、互動、溝通和支配性影響而不是直接監(jiān)督監(jiān)管”。[6]政府不再是凌駕于市場、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之上的發(fā)號施令者和權威獨占者,而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市場、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平起平坐,并將權威分配給市場、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實現權威共享。進一步來說,在治理中,政府與市場、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之間不再是一種父子關系,而是一種成人與成人的對等關系;[8]治理活動的展開“不一定需要依靠強制力量克服挑戰(zhàn)而使別人服從”,[9]而是依靠相互之間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信任與合作;治理的各個主體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性,“沒有一個最高的權威發(fā)號施令,權威在各主體之間自由流動?!盵10]
(三)重競爭性
法國思想家米歇爾·克羅齊耶曾講到:“與以往相比,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與他人的交往和互動都要頻繁得多,無論是在對象的選擇還是在交往的性質上,這種交往都比以往要自由得多。我們不僅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取數量極為驚人的不同經驗,而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更換合作伙伴?!盵11](P7)克羅齊耶的話語中蘊含著現代社會所存在的激烈競爭,即在我們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那些想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的社會主體就必須作出不懈的努力以保障自己脫穎而出從而被我們選中。這種激烈的競爭也體現在治理當中。具體而言,治理進一步打破了政府作為唯一主體向社會及其公民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壟斷地位和局面。在治理格局中,除政府之外,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體等都具有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資格和機會。在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方面,政府、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體之間形成了作為同行的競爭關系。一方面,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體可以與政府公開進行競爭,以獲取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機會——這就意味著,政府如果不具備過硬的競爭實力,就必須讓位于市場、社會組織及公民個體,而不能像從前那樣依靠權威甚至武力來控制局勢;另一方面,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體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它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奪取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機會——這就意味著,沒有一個主體能夠永遠獨占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資格與機會。
(四)求實效性
這里的實效性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指治理所依賴的制度本身的實際效率——既包括政治制度的實際效率,也包括經濟制度的實際效率,但主要為“經濟制度效率”,即“指一種經濟制度達到了不減少給予某個人的好處就無法增加給予另一個人的好處的程度?;蛘哒f,如果這個制度能很好利用資源并分配商品和勞務,從而若不使該制度中的某些人生活得差一些,就不可能讓另外一些人生活得好一些,則這種經濟制度是有效率的”。[12]二是指治理活動取得的實際效果——此為治理的落腳點。在治理中,傳統(tǒng)的“問題與主義之爭”已經不再具有討論的價值和意義,或者說,討論的價值和意義已經不再像從前那么重大;現實的一個個問題直接走上前臺,成為治理關注的對象。易言之,治理以問題為導向,而不是以宏大敘事的意識形態(tài)為導向。不僅如此,治理必須要實現增長,即要把實現增長作為重要的目標去追求。正如管理學家德魯克所指出的那樣:“沒有什么能比生產力的降低更危險了——它必定會導致經濟的萎縮,會造成通脹壓力、社會沖突以及相互猜疑。沒有任何體制能夠經受住資本或其他關鍵資源的生產力的萎縮?!盵13]增長中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的增長。盡管說“富強是國家治理的首要目標”[14]是不夠確切的,但是促進經濟的增長、實現國家富強的確是治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不管是滿足人們對物質產品的需求還是對精神產品的需求都離不開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是根本性、全局性的。一旦經濟不能實現增長,既有的問題解決不了,社會還會在既有問題的基礎上爆發(fā)出一系列矛盾,進而威脅社會穩(wěn)定和阻擾社會發(fā)展。
如前所述,盡管“治理是價值因素較少而技術因素較多的政治行為”,[15]但是,由于“治理”從本質上講還是“一種權力(權利)結構安排”,是一種在“權力——權利”分配框架下所開展的實踐活動;而且,就治理所處的時代背景而言,“治理”從根本上也都體現著某種政治價值,“也都是在某種政治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16]因此,“治理”仍然離不開“基本理念和價值取向”,[17]仍然“是一個價值觀和政治學”[8]的問題——這就是價值層面的治理。與作為技術層面的治理不同,作為價值層面的治理應該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一)人本性
治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有機整體,其主體在人,動力在人,目的也在人。人是治理的關鍵和第一要素。首先,就主體來說,治理要充分調動民眾積極性,讓民眾廣泛參與到各種治理活動中,不應該以任何借口阻止或破壞民眾參與治理,沒有民眾參與就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治理;其次,就動力來看,民眾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治理的根本動力。只有依靠民眾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治理智慧與治理能量,才能使被治理的各種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其三,就目的來看,治理不能僅僅是解決一些關乎官員升遷或政府成敗的問題,而是更應該解決那些影響民生的一切不分大小難易的問題,努力為民眾營造優(yōu)良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進一步來說,不僅治理的主體在人、動力在人、目的在人,而且,治理效果的衡量標準及其最終評判也在人——治理的衡量標準要由民眾制定或者要在有民眾廣泛參與的情況下吸取民意而制定;治理效果的最終評判也要交給民眾,“在判定社會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的事情上,要惟公眾的意志馬首是瞻?!盵18]總之,“現代文明治理要求真正以人為本,尊重主體的人性尊嚴,將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作為治理目標,并以人性化的方式進行治理?!盵19]
(二)合法性
人類之所以能夠從自然狀態(tài)進入到文明狀態(tài)并維持基本的穩(wěn)定秩序,關鍵就在于人類能夠依據“自然法”制定一套規(guī)則并按照規(guī)則開展活動。規(guī)則在國家層面表現為法律。服從規(guī)則、遵守法律是人類開展一切活動的底線。作為現代社會具有典型文明特征的實踐活動,治理更應該要以“法”為底線和準繩,即治理必須要具有合法性。這里的合法性包括兩個層面:合乎道義性與合乎法律性。就合乎道義性來說,治理必須被公民自覺地認可和接受,不被公民自覺地認可和接受的治理,即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合法性也是不夠的。進一步來說,這樣的治理也是不能持久的。不過,由于“道義”通常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東西,它很難進行量化,或者說很難從程序上進行認定,因此“合乎道義性”在很多情況下是難以做到的。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即要求治理必須合乎法律性,因為法律是程序化和可量化的。就合乎法律性來說,治理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展開。具體而言,治理的主體尤其是掌握權力的官員必須接受法律的約束,并嚴格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處世辦事;如果治理的主體在治理過程中違背了法律,損壞了公共利益,也必須要接受相應的制裁和懲罰,并要做到不論職位高低和權力大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三)公正性
治理在本質上是“一個協(xié)調利益關系的過程”。[20]協(xié)調利益關系尤其要注重公正,公正是協(xié)調利益關系的首要價值。所謂“公正”,主要就是指不偏不倚,同等地“尊重每一個人,維護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在自由平等的條件下,為每一個人創(chuàng)造全面發(fā)展的機會”。[21]具體來說,治理的公正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所建立的制度要具有公正的屬性,這是確保治理公正的前提。關于這一點,羅爾斯在《正義論》中特別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22]因此,“治理社會要加強制度的公正建設,加大制度的正義操作?!盵23]另一方面,利益分配的過程也要公正,這是確保治理公正的關鍵。利益分配包括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初次分配要在準確定位“公平與效率”的前提下解決分配過程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24]對于再分配來說,一方面,要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對那些通過不正當或非法手段獲取的利益進行矯正或取締;另一方面,還要運用稅收手段以獲取財富和資源進而以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對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民眾和弱勢群體進行扶持和救助。[25]總之,只有在制度建設中融入公正,在利益分配中確保公正,才能最終使治理行進在公正的大道上。當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治理的公正性也不要求或不允許無節(jié)制地或者任意地剝奪一部分人(包括富人)的合法利益而去補償另一部分人(窮人)的利益;如果無節(jié)制地或任意地通過稅收或其他手段轉移富人的利益也不是治理公正的題中應有之義,甚至會導致社會治理“通向奴役之路”。
(四)互惠性
在治理活動中,“致力集體行動的組織必須依靠其它組織;為求達到目的,各個組織必須交換資源、談判共同的目標。”[4]換言之,各治理主體的利益的實現是以其他主體的利益得以實現為前提條件的。這預設了治理必須具有互惠性,否則,治理就不能持續(xù),至少不能健康地開展。而且,“在反復的治理實踐中,博弈局面重復出現,因此行為者會傾向于選擇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而不是短時期的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盵10]這進一步表明了治理的互惠性,即各治理主體出于追求自己的長遠利益的考慮,會把維護共同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實現自己的狹隘的私利放在首位。一言以蔽之,治理的正常開展就是以互惠作為前提和保障的。而一旦各治理主體以利益互惠和公共利益為重,那么,作為最主要的治理主體的政府就會強化對公共利益的維護。誠如保羅·阿普爾比曾指出的那樣:“公共利益離開和超越了私人利益的某種有特色的東西,它可以使人類所能夠實現的某些最高抱負和最深切的信仰成為政府工作的焦點。”[26]總而言之,政府、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體在開展治理活動的過程中,要為互惠共贏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共同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而不是追求利益獨占和利益壟斷。
嚴格意義上的治理產生于現代社會?,F代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其復雜主要表現在穩(wěn)定與激變相結合、整體與碎片相結合、一元與多極相結合、真實與虛幻相結合、理性與激情相結合,等等。對于這么一個高度復雜的社會,對其展開的治理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性層面的治理和價值層面的治理,它一定也是一種戰(zhàn)略層面治理。作為戰(zhàn)略層面的治理,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一)超前謀劃性
雖然治理是一種探索性的實踐活動,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的有限理性,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準和科學。然而,有限理性主導下的治理也不應該是“滯后性治理”或者“回應性治理”。所謂“滯后性治理”,是指被治理的對象沒有第一時間進入治理主體的視域因而造成治理不及時進而導致治理無成效的治理。所謂“回應性治理”,是指治理主體在治理對象(如社會問題)明顯地暴露或發(fā)生之后才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應對的治理。不管是“滯后性治理”還是“回應性治理”,它們都反映了“治理主體缺乏前瞻性,習慣于解決具體問題,預見問題的意識淡薄”,[27]而這不是復雜社會背景下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治理一定是超前謀劃的,即站在高處,著眼長遠思考問題,從而在制定治理的相關政策時能夠全面地預見、考慮各種因素,既避免政策在時間軸上的沖突(比如,當下制定的政策在5年后就完全不能適用),也避免政策在空間軸上的沖突(比如,制定的某一政策只適用于A地而不適用于B地)。治理的超前謀劃性最重要的是從長計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在制定政策時,既考慮當前,又考慮未來;既考慮局部,又考慮整體;既考慮個性,又考慮共性。在執(zhí)行政策時,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也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二)鮮明時代性
在沒有時間的空間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實踐活動;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擁有時間的空間中發(fā)生的,即是被特定的時代建構出來的。作為人類在特定的時間中所發(fā)明的特殊的實踐活動,治理就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對此,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其一,從治理的產生來講,治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爸卫怼彪m然古已有之,[28]但古代社會的治理更多地是一種偏向于“統(tǒng)治”和“管理”的治理,嚴格地講,其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治理。當下的治理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它體現的是人類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方面,治理是在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中展開的;另一方面,治理也要在此基礎上把人類社會引向更加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二,從治理的對象來講,治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盡管治理的對象既包括傳統(tǒng)的老問題,也包括產生的新問題,但更多地還是指向產生的新問題,尤其是指向那些打上了時代烙印的大問題。因此,治理要緊緊瞄準具有時代性的大問題,集中力量解決這些問題。其三,從治理的品質來講,治理具有鮮明時代性。治理要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并吸取古代、近代的管理精華,摒棄古代和近代的管理糟粕,尤其是要克服古代和近代統(tǒng)治的局限,使治理永遠保持現代的文明性。[19]
(三)網絡協(xié)同性
“政府機構一再發(fā)現,因為組織邊界的分割,很難去實現公眾的需求?!盵29]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發(fā)生的許多社會問題,不再是由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國家中的某個部門所能獨自解決的。”[30]“許多政策性和行政性的事務今天不只涉及單個社區(qū)及其官員,還會是上下左右縱橫交錯的官員或政府部門之間正式和非正式的網絡關系?!盵31]這都要求作為戰(zhàn)略層面的治理必須具有網絡協(xié)同性,即治理必須要在網絡協(xié)同中展開。那么,如何實現網絡協(xié)同呢?“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里,最佳的解決方案不是重新設計組織圖表,而是融合組織間的強大邊界”,[29]即打破組織之間將對方區(qū)隔開來的壁壘,化“無形障礙”為“有情聯(lián)系”。進而言之,在一個無形之手(如某種共同的理念、共同利益)的主導或感召下,“通過政府和非政府力量的有序整合”,[32]把“治理系統(tǒng)中各種相互之間無規(guī)則、無秩序的要素在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組織結構中有機地整合起來,使社會治理系統(tǒng)中的各個子系統(tǒng)由無序狀態(tài)轉變?yōu)榫哂幸欢ㄒ?guī)則和秩序的、相互補充和配合的狀態(tài)”,[33]并使治理主體從孤立走向合作,從單打獨斗走向一致行動,進而“將社會貫通成一張靈活驅動的大網”。[32]總之,“治理所求的終歸是創(chuàng)造條件以保證社會秩序和集體行動”,[4]進而有效地實現公眾的需求。
(四)整體推進性
整個社會是由若干個子系統(tǒng)構成的,只有每一個子系統(tǒng)的均衡發(fā)展才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若是片面地追求其中一個或是一些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而忽視其他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或者使其他子系統(tǒng)處于發(fā)展的邊緣狀態(tài),那么,整個社會的均衡發(fā)展就難以實現。在當今各個子系統(tǒng)高度依存的時代更是如此。誠如有學者所言:“我們生活在一個‘悖論的時代’,因為我們很多美好的發(fā)展進步愿望,我們很多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努力,卻帶來了不可預期、意想不到甚至是對立的結果。當政策制定者們強力推動一項富有爭議的政策時,例如將經濟發(fā)展的偏好置于環(huán)境保護的需要之上,將行政效率置于效能之上,將組織目標置于個人需求之上的時候,悖論狀況就會出現?!盵34]總之,社會所呈現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復雜,相互之間的關聯(lián)性大、配套性強,每一個程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對其他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每一個程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又都需要其他方面的協(xié)同配合。如果不協(xié)同配合,不整體推進,僅僅依靠單項領域、單個層次的措施就難以奏效。因此,作為戰(zhàn)略層面的治理必須具有整體推進性。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應該說,這是一個攸關中國的命運和發(fā)展前途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然而,無論是從改革開放前中國漫長的歷史來看,還是從改革開放后中國相對短暫的發(fā)展狀況來看,這一世界文明古國都沒有為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從負面來說,“在一個人治傳統(tǒng)非常濃厚、法治傳統(tǒng)比較缺乏的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新的革命?!盵35]從正面來說,“現代化、市場化、工業(yè)化、城市化、信息化與全球化的力量交相輝映,共同塑造著中國國家治理的歷史場景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盵36]在此背景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條件和基礎需要在推進治理的過程中去創(chuàng)造和積累。那么,就這一巨大的工程尚處于摸索和試驗階段而言,轉型中國的治理尤其要注重時空布局——即既要在時間布局上有穿透力,又要在空間布局上呈立體式。
(一)在時間布局上要有穿透力,保持治理的連貫性和前瞻性
“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后來者、落后者,中國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不斷追趕發(fā)達國家的過程。”[37]而且,從整體上看,這個過程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即不連貫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我們在將造成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歸結于外敵的野蠻入侵與破壞之外,也不能忽視中國政治發(fā)展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即政策的即時和短命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具體來說,在推進治理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正確對待和敬畏前人的治理經驗并善于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另一方面,要讓治理既能夠解決當前的迫切問題,又能夠為今后積累經驗和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治理突出問題與治理潛在問題相統(tǒng)一,以及治理現實與治理未來相統(tǒng)一。
(二)在空間布局上要呈立體式,實現治理的擴散性和普遍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改革在總體上屬于“刺激——反應”式改革,即等問題暴露了再去尋找對策解決問題,這就導致了改革的“碎片化”。[38]而改革的“碎片化”投射到治理層面上,就形成了“碎片化治理”,其典型形式就是“運動式治理”、“突擊式治理”。因此,當前的治理不能繼續(xù)沿著“刺激——反應”的路徑,而是要運用“整體式治理”[38]的思維,在空間視域內全盤地謀劃中國的治理、推進中國的治理,即“要確立國家治理體系的地理空間維度,加強地理空間的謀劃”。[39]具體來說,在推進治理的過程中,既要在微觀上下細功夫,又要在宏觀上進行整體把握;既要對局部進行“透視”,又要對整體進行“掃描”,進而將治理這一活動擴展到所有的領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延伸到所有的地域——南方、北方、東部、中部、西部,推行到所有的疆域——陸地疆域、海洋疆域、太空疆域、利益疆域、戰(zhàn)略疆域。
總而言之,推進轉型中國的治理現代化是一項浩大的社會工程,一定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軸上進行全方位布局。在制定治理政策時,既要進行時間意義上的封閉式研討,充分地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又要進行空間意義上的開放式調研,充分地聽取民間社會的愿望和期盼——切忌“用權威凝聚共識,用開會制定政策,用文件落實命令”——因為,“在一些決定性的關鍵時刻,最大的危險就在于輕而易舉地達成表面上的共識?!盵11](P22)在執(zhí)行治理政策時,既要不斷地總結和反思治理政策在時間流動性上的適用性——即“未來”是否仍然適用,又要不斷地總結和反思治理政策在空間擴展性上的適用性——即“別處”是否仍然適用。
注釋:
①1989年世界銀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機”(Crisis in Governance)來形容非洲國家糟糕的發(fā)展情形。隨后,“治理”在社會科學領域被廣泛運用,并形成一種理論。
[1]申建林,徐芳.治理理論在中國的變異與回歸[J].學術界,2016,(1):125-132.
[2]全球治理委員會.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A].潘曉娟,張辰龍.當代西方政治學新詞典[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23.
[3]陳寶生.把握改革總目標深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4):4-7.
[4][英]格里·斯托克.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1):19-30.
[5]俞可平.治理與善治:一種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會科學,2001,(9):40-43.
[6]Chhotray V.,Stocker G.Governance Theory and Practice[M].A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9.3-4.
[7][法]讓-彼埃爾·戈丹.現代的治理,昨天的今天:借重法國政府政策得以明確的幾點認識[J].國際社會科學(中文版),1999,(2):49-58.
[8]左曉斯.治理究竟是什么[J].學術研究,2015,(10):41-47.[9][美]詹姆斯·N·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與變革[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5.
[10]申建林,姚小強.對治理理論的三種誤讀[J].湖北社會科學,2015,(2):37-42.
[11][法]米歇爾·克羅齊耶.法令不能改變社會[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7.
[12][美]沃納·西齊爾,彼得·埃克斯坦.基本經濟學概念[M].方紅,等,譯,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84.27-28.[13][美]彼得·德魯克.動蕩時代的管理[M].姜文波,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9.
[14]李效東.國家治理的價值選擇[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20-124.
[15]俞可平.中國治理評估框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8,(6):1-9.
[16]俞可平.中國治理變遷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3):5-17.
[17]唐亞林.國家治理在中國的登場及其方法論價值[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28-137.
[18]韓東屏.國家治理:做什么怎么做[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5,(4):9-10.
[19]江必新.國家治理現代化基本問題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39-148.
[20]王天夫.社會治理本質上是協(xié)調利益關系的過程[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12):64-65.
[21]溫家寶: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EB/ 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7014279.htm l,2008-03-18.
[22][美]羅爾斯.正義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3.
[23]彭中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理闡釋[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1):56-59.
[24]柳新元.“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非權宜之計[N].長江日報,2003-01-28.
[25]張曬.國家自主性與再分配能力:轉型中國分配正義的一個解釋框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15-119.
[26][美]珍妮特·V·登哈特,羅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方興,丁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69.
[27]吳光蕓.論從“回應性”政府向“前瞻性”政府轉變——政策沖突與政策滯后的治理與防范機制探討[J].現代經濟探討,2014,(5):10-14.
[28]李龍,任穎.“治理”一詞的沿革考略——以語義分析與語用分析為方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雙月刊),2014,(4):5-27.
[29]Gore,Albert,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s Less: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M].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3.48.
[30]范如國.復雜性治理:工程學范型與多元化實現機制[J].中國社會科學,2015,(10):69-91.
[31]ERIKSON,Robert S.and Tedin,Kent L.American Public Opinion:Its Origins,Content,and Impact[M]RR.Donnelley&Sons at Crawfordsville,2007.167.
[32]劉瑋.網狀治理:公共危機治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甘肅社會科學,2015,(5):233-237.
[33]胡海,殷煥舉.協(xié)同化治理: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現實選擇[J].學術界,2015,(9):148-155.
[34]全鐘燮.公共行政的社會建構:解釋與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
[35]唐皇鳳.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路徑選擇[J].福建論壇,2014,(2):20-26.
[36]胡鞍鋼.治理現代化的實質是制度現代化——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J].人民論壇,2013,(11)下:20-23.[37]參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如何實現現代化——專家解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N].光明日報,2013-12-04,(004).
[38]Perri.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M].New York:Palgrave,2002.88.
[39]周平.國家治理的政治地理空間維度[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6,(1):88-96.
(責任編輯:盧君)
Three Dimensional Survey of Governance——On the Time and Spatial Layout of Governance of China in Its Transition
ZHANG Shai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6,China)
Governanc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search topic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nowadays.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governance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the value level,and the strategic level and so on.As the governance of technical level,it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much subjectivity,weak political,heavy competition,and effectiveness;as the governance of value level,it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nature,legitimacy,fairness,and reciprocity;as the governance of strategic level,it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 planning,bright time,network coordination,and overall advancement.In the complicated history situation and reality environment,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n its transition in addition to follow the general rules,especially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ime and spatial layout--both keeping penetrating in time layout and presenting a stereo type in space layout.
governance;technology;value;strategy;China
D691.2
A
1672-626X(2016)06-0070-07
10.3969/j.issn.1672-626x.2016.06.009
2016-10-10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5CKSO 14);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東南大學“道德發(fā)展智庫”)資助項目(2242016S30044);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2013SJD630070)
張曬(1983-),男,湖北漢川人,東南大學講師,政治學博士,主要從事現當代西方政治哲學和新政治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