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usalem
阿斯莫德·阿斯達(Asmund Asdal)和我站在斯瓦爾巴群島鄰近郎夜城機場的一座小山坡上。我抬頭看了看天空,云還是很厚,太陽懶懶地從靠近地平線的地方透出些微光亮。北緯78度,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的地方,離北極點只有1300多公里。時值初秋,這里有些陰冷,卻并不如想象中冰寒。
山坡是荒涼的,但仍有生機。苔蘚頑強地在褐色的土地上生長著,像是山里有什么力量鼓舞著它們。一幢灰白色的建筑像小筍尖從地下冒出一般跳進我眼中,那時我還不知道,山體里竟埋藏著它更大的身軀。我期望能有一束陽光透過云層,落在我面前的這幢三角形建筑上,但并未如愿。
遠處看,這幢建筑很不起眼,白天你甚至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不過在夜晚,它頂上的那面霓虹燈會熠熠生輝,在海灣對面的群山上,你都能看見它。也許這就是它的意義吧:平日里,你不會注意它;而如果人類的黑暗降臨,它會是最后那一束希望之光。
它就是位于斯瓦爾巴的“世界種子庫”,世界盡頭的“末日種子庫”。
種子庫與守庫人
阿斯莫德是世界種子庫的經(jīng)營與管理協(xié)調(diào)員。我挺幸運,因為他剛剛送走歐盟農(nóng)業(yè)部的官員,我才有幸能夠進入種子庫內(nèi)部一觀——為安全起見,這里幾乎不對外開放。
他走到種子庫的大鐵門前,拿出了鑰匙,示意我和他一起進去。
在那一瞬間,我腦中突然出現(xiàn)了這樣的場景:受氣候變化所影響的未來,海水已經(jīng)上升到這座“種子避難所”的下方。而他孑然一人守在這座大門前,海水拍岸,末日的夕陽映出他堅毅的臉龐,他手中仍緊緊攥著那只鑰匙。
我知道,氣候變化造成的物種多樣性崩潰和海平面上升雖然正在發(fā)生,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離自己總是隔著一段距離。而且那時執(zhí)掌這把鑰匙的人也可能不再是阿斯莫德,甚至那時用不用鑰匙都還兩說。但那一瞬間我突然感覺到,他就是這種子庫的“守庫人”。
阿斯莫德將種子庫的大門徐徐打開。我懷著七分好奇、兩分敬畏、一分恐懼的心情向里走去,寒氣撲面而來。長長的甬道略微傾斜,灰色的地面有些潮濕,漆成白色的墻壁坑坑洼洼。第一眼看去,除了頭頂?shù)呐棚L系統(tǒng),這就是一個毫無科技感的防空洞。
但當我看見鐵門上凝結(jié)的白色冰層,又肅然起來。阿斯莫德告訴我,這道鐵門背門后的溫度是-8℃,那是種子庫的“大廳”。與“大廳”相連的有三間“客房”,其中的一間住了“客人”——865065顆種子靜靜地躺在-18℃的“客房”里。從“大廳”通向這間“客房”的大門完全被寒冰覆蓋,上方的中央空調(diào)嗡嗡作響。
“歡迎來到-18℃,歡迎來到種子避難所?!卑⑺鼓麓蜷_通向種子“客房”的隔離門,說道。
全球基因庫的“終極備份”
世界種子庫是北歐遺傳資源中心(Nordic Genetic Resource Center)的下屬機構(gòu)。它的目的只有一個:作為北歐乃至全世界植物基因庫的“終極備份”,以防備全球核戰(zhàn)爭或者重大災難帶來的植物物種滅絕。全世界一共有1700多個基因庫,目前66個基因庫給世界種子庫提交了備份。它們包含了4000多種植物總計80多萬顆的種子,按照提交的基因庫的順序分別裝在不同類型的箱子里。
世界種子庫并不主動收集種子,也不對外提供種子,除非一些基因庫要求取出他們提交過的種子備份。阿斯莫德說,北歐遺傳資源中心下屬還有兩個基因庫,分別位于丹麥和瑞典,它們才是“活動”的,科學家會用那些基因庫里的種子做研究,農(nóng)民也能使用儲存的種子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實際上,世界各地那1700多個基因庫也是類似的功能??茖W家會提取各種各樣的種子,用來進行科學研究——特別是關于農(nóng)作物的研究。人們把農(nóng)作物以及它們近親的種子保存起來,實際是保存它們的基因。
植物的基因多樣性極其重要。
科學家們在研究更優(yōu)良的作物品種、研究植物的遺傳物質(zhì)時,往往會需要野生植物的基因?,F(xiàn)代作物經(jīng)過人類長期的選擇,許多性狀已經(jīng)被選擇掉了,而它們的野生近親還保留著這些性狀。我們把這一大群基因拿在手里,不僅能通過育種與遺傳物質(zhì)的研究來增加現(xiàn)有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抗病能力,還能培育出更符合消費者口味、更豐富多樣的作物品種。
而最重要的,是適應全球的氣候變化并且對抗疾病。事實上,農(nóng)作物一直都在面臨小小的“末日”。曾經(jīng),愛爾蘭就因為缺乏土豆的多樣性,一次疾病的入侵就讓他們的土豆全都爛掉了,這甚至導致了整個愛爾蘭的饑荒?;驇煲埠茫渌呐σ埠?,人們希望那樣的場景不再重演。
況且,人類還沒有完全理解植物所有基因的作用——也許有大用場也說不定呢。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世界上的物種多樣性一直在減少。既然我們不完全清楚它們的基因,又需要這些種子,人們就得想個辦法把它們保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拿出來用。這就是基因庫的作用。
但是, 全世界的基因庫并不完全“保險”。一方面,它們可能受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襲擊;另一方面,它們還可能受到人為的破壞,比如地區(qū)沖突等。一旦基因庫被破壞,我們也將失去保存在其中的重要的種子。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挪威政府出資修建了這座“世界種子庫”。
種子庫建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永凍土里。這里終年低溫而氣候穩(wěn)定,地質(zhì)活動不頻繁,幾乎沒有任何自然災害能夠威脅到它。而斯瓦爾巴群島雖然主權屬于挪威,但簽署過《斯瓦爾巴條約》的國家都有權利開發(fā)。因此,它的政治地位有些特殊,很難被地區(qū)沖突所影響。更妙的是,雖然位于北緯78度,但這里有人居住,基建設施水電齊全,還有一個機場。因此,它作為保險庫所在地再合適不過了。
世界種子庫保存著這些植物以及它們的近親,就算其他地區(qū)的基因庫毀滅,它也能作為保護種子們的“終極保險”,保留著最后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應對“末日”的。
對抗時間的避難所
在我看來, 世界種子庫更像是一種符號,或者一種態(tài)度。
來之前,我曾想象過種子儲存的場景:種子存放在低溫的銀色保存柜內(nèi),保存柜可以從地下升起,不用時便降入房間地下,便于保存——顯然,我是腦洞太大了?!翱头俊崩?,一排排黑箱像是貨物一樣堆疊在簡單的架子上,箱子的形狀各異,里面散落著真空包裝的種子袋。我顯然一時還沒法把這個房間和“人類的最后希望”或者“終極備份”這樣科幻色彩濃厚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說實話,這里并沒有任何高科技的痕跡,和上個世紀的核工事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除了這里更冷一些。
但出來之后,我看到了進來時沒注意到的另外的東西:“客廳”墻上不起眼的地方刻了幾個簡單的小字——“世界種子庫”(Global Seed Vault),文字上方掛著一把短刀。把字刻在石頭上。把字刻在石頭上!是啊,這座種子避難所對抗的是時間洪流,時間裹著一切往前走,管你是-18℃抑或865065顆種子……而種子庫的“客廳”根本不是客廳,“客房”也根本不是客房——雖然不同的種子會有些不同,但理想狀態(tài)下,種子們能在這里待上500年。500年后,絕大多數(shù)種子將失去發(fā)芽的能力,它們將在時間的洪流里煙消云散。
對這些種子來說,這里很可能是它們的墳墓。
但人們會把徹底死去的種子搬運出來,換上一批新的基因完全相同的種子,讓它們帶著自己的基因繼續(xù)休眠。從基因的層面上,我們已經(jīng)成為它們的“神”——理論上我們可以讓一段基因乃至一個物種永世長存!
“如果未來的某個時候,沒有電、沒有人定期維護,這里面的種子能支持多久?”我的目光從墻上的字移開,轉(zhuǎn)過頭問阿斯莫德。他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拔也恢?。”過了一會兒,他說,“如果溫度升到0℃以上,種子會很快爛掉……所以需要抓緊時間……”
我似有所悟。世界種子庫的環(huán)境的確能避免絕大多數(shù)的自然災害,但它仍然難以對抗氣候變化。理論上,即便沒有外界維持低溫,這里也能在200年內(nèi)保持在0℃以下。然而,按照目前的氣候變化趨勢,那時的土層也許已經(jīng)不是永凍土;而且考慮到海平面升高,就算無法淹沒這座避難所,也足以改變種子庫所在的山體結(jié)構(gòu)。
種子能保存多久?沒人知道。那另外再建一個避難所?目前斯瓦爾巴群島在環(huán)境、人力、運輸效率甚至政治上已經(jīng)是最優(yōu)秀的地點了。
我們心中總有這樣的希望,希望這座世界種子庫永不開放,不開放就意味著末日沒有降臨,還不用讓里面的種子拯救我們。但這座種子庫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它可以被打開,我們需要它拯救已經(jīng)能夠預見的那些危難——目前最大的可能,就是氣候變化和物種滅絕。
種子庫已經(jīng)打開
阿斯莫德對我說,他希望所有的基因庫都能夠正常、不受干擾地長期運行,并希望這座世界種子庫里的種子永遠不會被啟用?!暗斘覀兛吹降貐^(qū)動蕩和自然災害,我也不會對種子庫的開放感到驚訝?!彼f。
然而,就在我離開世界種子庫后不久,它被打開了。
國際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中心(ICARDA)的總部曾經(jīng)位于敘利亞的阿勒頗。但從2011年以來,那里遭到了戰(zhàn)火的洗禮,位于阿勒頗的基因庫也在戰(zhàn)火中遭到了毀滅。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為了重建基因庫,向世界種子庫提出,要取出保管在種子庫內(nèi)的一部分種子。ICARDA的科學家會用取出的這些種子進行育種和遺傳物質(zhì)的研究。接著他們會再把一份種子“拷貝”送回世界種子庫繼續(xù)保管。
“這是世界種子庫建成以來的第一次?!卑⑺鼓潞髞碓卩]件里對我說。
在種子庫里“避難”的種子數(shù)量一直在增長,也許未來剩下的兩間“客房”也會住滿“房客”。那時的物種多樣性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氣候狀況會變化到何種程度?人類又將往何處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