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楊紹固
(和田師范??茖W校 語言學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進行漢語詞匯教學
劉春霞 楊紹固
(和田師范??茖W校 語言學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研究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對于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以及正確使用詞匯。本文主要從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進行漢語詞匯教學和運用詞匯的聚合關系進行漢語詞匯教學兩方面進行論述。
詞匯; 組合關系;;聚合關系; 詞匯教學
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語言的三要素,這三者中,假如去除語音和語法,我們還能夠傳達一定量的信息,但是當我們?nèi)コ嗽~匯,那么什么信息都傳達不了。這說明,詞匯教學在漢語教學中很重要,其他課堂教學都要以詞匯教學為基礎,如果詞匯教學解決得好就會對其他方面的教學有促進作用。在詞匯教學的課程中,教學方法與方式的選擇是能否提高詞匯課程教學效率的重點,而使用高效的教學法則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最終效果。詞匯教學所采用的方法較多,在筆者的論文《和田地區(qū)民族學校漢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中已講了幾種詞匯教學方法,而在此,我主要談談如何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詞匯的聚合關系來進行詞匯的教學。因為在接受問卷調(diào)查的151名教師中,有5%的教師選擇了通過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進行教學。而且通過訪談得知,有一部分教師不知道什么是組合關系和什么是聚合關系。目前和田地區(qū)民族中小學漢語詞匯教學很少涉及詞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而學生在組詞、造句、語言表達中所犯的錯誤大多與詞的組合和選擇有關。
詞匯有著兩種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即組合關系與聚合關系。其前者是在指詞與詞之間的組合關系,后者則是在指詞與它同類詞之間的類聚關系。不同的詞匯有不同的講法,有的詞適合結合組合關系講,如:“辜負”一詞,解釋完意思后,我們可以給出其常見的搭配:辜負→別人的好意、期望、幫助、培養(yǎng)、教育、信任、一片苦心、養(yǎng)育之恩。這樣,學生既知道了詞的適用范圍,也會運用了。而有的詞適合用聚合關系講,有些詞適合把與之有聚合關系的詞語講出來。如:講“發(fā)揮”時,可以把它的同義詞“發(fā)揚”也教給學生。下面我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組合關系,是不同關系成分的結合關系,也就是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關系。語言學家韓禮德認為,語言中發(fā)生的錯誤都要從搭配的角度加以解釋。[1]這說明詞語的搭配是很重要的。通常來講,學生不難理解并記住一個詞語的基本意思,但是這個詞如何用、用時又應該和哪些詞語搭配在一起,或者是怎樣表達更為得體對于學生們來說卻是很大的難題,所以教師在講解詞語的時候,需要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詞語搭配。詞語的組合關系通過對詞匯搭配的描寫而展現(xiàn)出來。詞的搭配必須以語法規(guī)則為依據(jù),遵循一定的結構形式。一個詞能與哪一些詞進行搭配是有一定限制的,如:動詞與名詞搭配一般形成動賓關系,形容詞和名詞搭配形成偏正關系(定中)等。下面講詞語的搭配規(guī)則及詞語搭配練習。
1.1詞語搭配的語法規(guī)則
很多民族學生學了漢語詞語,不會造正確的句子,其主要原因是有些老師在講解詞語時,解釋完詞語后,造一兩個句子便可,不太重視對詞語搭配的講解。作為一名教漢語的教師一定要了解詞語的組合關系,即詞語的搭配關系,因為這不僅僅對教師們的漢語詞匯教學十分有利,同時也對了解學生的思維脈絡有極大幫助,能夠?qū)τ谒麄冊诮M詞造句中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有更深層、更加正確的了解,從而使教師在預測的基礎上,來更為有效地來幫助他們?nèi)ケ苊庖恍╁e誤。
詞語的搭配實現(xiàn)了詞語的組合。哪一些詞語可以和哪一些詞語組合,要合乎語法結構的規(guī)則,如:“紅塵”,常作“看破”的賓語,所以在此要講詞語的搭配規(guī)則。漢語中的詞較多,本文主要講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的搭配規(guī)則。
1.1.1動詞搭配規(guī)則
根據(jù)動詞詞在句中常作謂語的語法特征其搭配規(guī)則有四種:[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謂賓]式詞語搭配結構;[偏正]式詞語搭配結構;[謂補]式詞語搭配結構。
如:“承認”有四種搭配結構。第一種:[謂賓]式詞語搭配結構有兩種:它與名詞(“事實”“錯誤”“現(xiàn)實”“矛盾”)、動詞(“偷了”“貪污”“看過”“矛盾”)搭配時“承認”是謂語,后面的名詞、動詞是賓語;若動詞“獲得”“得到”“決定”“希望”與它搭配時“承認”是賓語,前面的動詞是謂語;第二種:[偏正](狀中和定中)式詞語搭配結構?!肮_”“表面上”“一致”“不得不”“已經(jīng)”“不”“要”與“承認”搭配是[狀中]式詞語搭配結構;“承認”與“的時間”“的條件”“的問題”“的結果”搭配是[定中]式詞語搭配結構;第三種:[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俺姓J”的前面是人稱代詞或指人的名詞與它搭配;第四種:[謂補]式詞語搭配結構?!俺姓J”與“得及時”“得很快”“了三次”搭配。
在講及物動詞時,教師要重點講解[謂賓]式詞語搭配結構。講完動詞后,教師可設計一些有關動詞的搭配練習,以鞏固所學詞語。如:
A.說出動詞的賓語:教師說出動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賓語,可以讓一個學生說一個,說出能搭配的賓語越多越好。
B.用動詞組成詞組:教師說出動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前后搭配合理的詞語,用什么搭配結構均可。
C.選詞填空:教師給出幾個缺少動詞的句子,讓學生選動詞填空。
通過以上練習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記憶詞與詞之間的習慣搭配。
1.1.2名詞搭配規(guī)則
根據(jù)名詞在句中常作主語和賓語的語法特征其搭配規(guī)則有三種:[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謂賓]式詞語搭配結構和[定中]式詞語搭配結構
如:“包袱”與動詞、形容詞搭配就是[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它與動詞(“扔掉”、“丟了”)、形容詞(“臟了”“重”“輕”“大”)搭配,它的意義是“用布包起來的包兒”;動詞與“包袱”搭配就是[謂賓]式詞語搭配結構?!按蜷_”“抱著”“拿著”“挎著”、“背著”“扛”與“包袱”搭配,它的意義是“用布包起來的包兒”;“甩掉”“放下”“背”“成為”與“包袱”搭配,它的意義是“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包袱”的[定中]式詞語搭配結構有兩種:它與名詞“重量”“形狀”搭配時“包袱”是定語,后面的名詞是中心語,它的意義是“用布包起來的包兒”;若名詞(“花布”“政治”“心理”“思想”“家庭”)、形容詞(“沉重”“大”)、數(shù)量詞(“一個”)與“包袱”搭配時前面的名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是定語,“包袱”是中心語,其意義以上兩種意思都有。
講名詞時,教師一定要講與名詞搭配的量詞,因為在漢語中名詞與數(shù)詞結合時中間要加量詞,不同的名詞用不同的量詞,而在維語中,名詞與數(shù)詞結合時,中間可以不加量詞。民族學生會受母語的干擾,經(jīng)常不用量詞或用錯量詞。
教師講完一課的名詞后,可根據(jù)這些名詞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做。如:
A.給名詞搭配上謂語或定語:教師說出名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謂語或定語,可以讓一個學生說一個,盡可能地說出與之搭配的很多謂語或定語。
B.說出量詞:教師說出名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量詞。這種練習目的可幫助學生記憶量詞與名詞的固定搭配。
1.1.3形容詞搭配規(guī)則
根據(jù)形容詞在句中可作定語、謂語、狀語和補語的語法特征主要講三種:[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謂補]式詞語搭配結構;[偏正](定中和狀中)式詞語搭配結構。
如:“仔細”的搭配結構有三種:第一種是[偏正](定中和狀中)式詞語搭配結構?!白屑殹迸c“的程度”“的人”“的活兒”“的原因”搭配是[定中]式詞語搭配結構;[狀中]式詞語搭配結構又有兩種:“仔細”與動詞“統(tǒng)計”“研究”“考慮”“檢查”“分析”“想”“做”“琢磨”“修改”搭配時“仔細”是狀語,它后面的動詞是中心語(謂語);副詞(“特別”“很”“不”“稍微”)、能愿動詞(“要”“應該”)、形容詞“一貫”與“仔細”搭配時“仔細”是中心語(謂語),它前面的副詞、能愿動詞、形容詞是狀語;第二種是[主謂]式詞語搭配結構。人稱代詞和指人的名詞與“仔細”搭配;第三種是[謂補]式詞語搭配結構。動詞“聽”、“看”、“修改”、“觀察”與“仔細”搭配時“仔細”是補語,它前面的動詞是謂語;“仔細”與“得要命”、“得不得了”、“起來”、“過一回”、“不了”、“一點兒”、“極了”、“得很”搭配時“仔細”是謂語,它后面的詞語是補語。
講了一些形容詞的搭配規(guī)則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做。如:
A.線連題:教師給出幾組打亂的形容詞與名詞搭配的詞組,讓學生連線。
B.將搭配不當?shù)男稳菰~改正過來:教師給出幾個形容詞與其他詞語搭配不當?shù)脑~組,請學生將搭配不當?shù)男稳菰~改正過來。
C.給形容詞搭配上狀語或補語:教師說出形容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狀語或補語,可以讓一個學生說一個,說出能搭配的狀語或補語越多越好。
講詞語的搭配,可以擴展詞的運用范圍,加深對詞義的理解,但教漢語詞匯的老師,不能所有的詞語都按詞語搭配規(guī)則來詳細講,其原因是時間會不夠,而且學生難以消化。作者認為要處理好難和易的關系。對高年級的學生,容易理解的詞語,可以讓他們通過查字典來解決,而難理解的和重點的詞語,教師應該詳細地講解。因為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的能力,更能夠提升學生獨立解釋詞語與概括的能力。
詞語的組合除了應該考慮詞語搭配的語法規(guī)則,同時也要考慮詞義的組合習慣。如“人胖”不能說“人肥”,“人”習慣上與“胖、瘦”搭配?!叭夥省辈荒苷f“肉胖”?!肮?jié)約開支”不能說成“浪費開支”等。
聚合關系,是相同功能成分的替換關系。漢語詞匯的聚合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學習的運用中。例如講解詞語時,要使學生對所學詞語的同義詞、反義詞、同素詞都能夠區(qū)分開來,只有這樣,在使用詞語時才不會犯錯。
2.1同義詞
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就是同義詞。漢語詞匯中同義詞較多,雖然它們的含義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民族學生很容易搞混他們的用法。但若教師對同義詞進行辨析,民族學生較容易弄清楚它們的差別,同時也利于民族學生進行對比、理解地記憶以及準確地應用;若不對同義詞進行辨析,民族學生就會套用其母語中對應的相關詞的用法,從而產(chǎn)生母語所帶來的的負遷移。如:在講解“發(fā)揮”一詞時,也要給學生講它的同義詞“發(fā)揚”的用法,因為這兩個詞,翻譯成維語都是“Xari q’ ildurmaq’”。若不講它的同義詞“發(fā)揚”,學生就會造出這樣的錯句來:我們要發(fā)揮雷鋒精神。教師可以利用詞語的搭配進行講解,“發(fā)揮”的賓語是作用、優(yōu)點、力量、才能、專長、聰明才智、積極性、優(yōu)勢,而“發(fā)揚”的賓語是作風、傳統(tǒng)、民主、新道德、精神、正氣、成績。[2]教師講完“發(fā)揮”的同義詞“發(fā)揚”后,可以將與“發(fā)”有類聚作用的其它詞教給學生,便于他們聯(lián)想記憶。如“發(fā)射”“發(fā)生”“發(fā)布”“發(fā)表”等。同時設計一些有關這些詞語的練習,讓學生做。
如:用“發(fā)”組成詞語,使前后詞語搭配。
(發(fā)射)導彈 (發(fā)生)意外 (發(fā)布)新聞 (發(fā)表)意見
為了擴大民族學生的漢語詞匯量和加強記憶,教師講完同義詞后,可以給出學生一些新舊參半的詞,讓學生做以下練習:
A.說出同義詞: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學生說出這個詞的同義詞。
B.選同義詞填空:教師給出幾組與同義詞搭配的詞語,請學生選出與之搭配的同義詞。
C.組成詞組:教師給出幾組同義詞,請學生說出可以與之搭配的詞語。
D.修改病句:教師給出幾個同義詞用錯了的句子,請學生改正。
要想準確地使用同義詞,就要學會辨析同義詞。同義詞的辨析我們可以從意義、附屬色彩和語法功能三個方面入手來辨析。要想將同義詞分析得好,除了教漢語詞匯的教師要掌握相當?shù)脑~匯學知識和語法學知識外,還要看具體的同義詞了,在此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2.2反義詞
反義詞是意思相反的一組詞。民族學生在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總是寫錯反義詞。如:
難—不難 難—容易 慷慨—小氣 敗仗—勝利 小—重
之所以以上五組詞都不是反義詞,是因為它們都不符合構成反義詞的條件。構成反義詞的條件有四個:反義詞雙方必須表示同類的事物或概念;反義詞雙方音節(jié)數(shù)目必須相同;反義詞雙方的詞性必須相同;反義詞雙方的語體色彩要有一致性。[3]
為了擴大詞匯量,在講某些詞的時候,要告訴學生它們的反義詞,但是漢語里很多詞都有一詞多義,因此有很多不是一對一的反義詞,而是一對多的反義詞。如:講“清淡”時,最好將它的反義詞都講出來:指顏色、氣味等不濃時,其反義詞是“濃郁”;指食物含油脂少時,其反義詞是“油膩”;指營業(yè)數(shù)額少時,其反義詞是“興隆”。學生了解了多義詞對應的多個反義詞,也就對多義詞的每個義項都會變得更加清晰。
講了反義詞,教師可設計以下練習讓學生做來加深印象。如:
A.說出反義詞: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學生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
B.成語填空:請學生填上意義相反的詞,組成成語。
C.選反義詞填空:教師給出幾組缺少反義詞的句子,讓學生選反義詞填空(每一組要從給出的一對多的反義詞中選)如:
1.清淡——濃郁、興隆、油膩
(1)他最近胃口不好,你給他點個清淡的菜,他不想吃( )的菜。
(2)她家的生意以前( ),現(xiàn)在有些清淡。
(3)小王喜歡聞清淡的香水味,不喜歡聞( )的香水味。
2.輕松——緊張、沉重、繁重
(1)他總是挑輕松的活干,不愿干( )的活。
(2)上考場時沒有一個人感到輕松,但有些人卻顯得過分( )了。
(3)聽到這個消息,人們輕松的心情一下子變得( )了。
2.3同素詞
同素詞是語素相同的一組詞。同素詞有同序同素詞[如:滿月(嬰兒出生一個月)——滿月(望月)]和逆序同素詞[式樣—樣式故事—事故][4]
逆序同素詞有的詞義相近,容易發(fā)生混淆,影響用詞的準確性;有的詞義雖然不同,但由于構成詞的兩個語素完全不同,也容易分辨不清,特別對民族學生來說,更容易發(fā)生用詞不當?shù)腻e誤。因此漢語詞匯教師要對同素詞重點講解。同素詞的辨析可從詞義、詞性、語法結構等方面進行。
記得我聽過一個老師在講解“合適”時,沒講它的同素詞“適合”的用法,最后學生造出了這樣的錯句:這件衣服合適他穿。此句應該改為:這件衣服適合他穿。或這件衣服他穿很合適。學生之所以造錯句子,是因為“合適”與“適合”翻譯成維語都是“muvapiq’.lajiq’”。教師講解的時候,要對這組逆序同素詞進行辨析?!昂线m”是形容詞,它可受程度副詞“很”的修飾,在句中常作謂語、定語,其搭配結構是[偏正]式搭配結構(定中和狀中)。如:合適的衣服、很合適?!斑m合”是動詞,在句中常作謂語,其搭配結構是[謂賓]式搭配結構,它與形容詞“合適”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適合”能帶賓語,“合適”不能帶賓語。
教師講完本課的同素詞后,可以給出學生一些新舊參半的同素詞讓學生做以下練習:
A.說出同素詞的詞性,并用它們分別造句:教師給出幾組同素詞,請學生說出各組中兩個同素詞的詞性,并讓學生用它們分別造句。
B.修改病句:教師給出幾個同素詞用錯了的句子,請學生改正。
通過這樣的操練,不但能提高詞匯的重現(xiàn)率,使單詞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提高記憶效果,而且可以使詞匯量增加。
詞語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不是孤立的,是互相依存的。如上面談到的“發(fā)揮”一詞,“發(fā)揮”可搭配的詞語是“作用、優(yōu)點、力量、才能”時,“發(fā)揮”與這些詞語之間是組合關系,而“作用、優(yōu)點、力量、才能”都可以作“發(fā)揮”的賓語,這時“作用、優(yōu)點、力量、才能”之間是聚合關系。
在漢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組合和聚合互相結合的造句原理設計一些關于某些重點詞語的練習讓學生做,來鞏固所學詞語。如:模仿造句,替換練習,連詞成句等。
綜上所述,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進行漢語詞匯的教學不僅對學習者快速地擴大漢語詞匯量十分有利,同時也對于學習者更為全面地去了解詞匯的語義并掌握詞匯相應的正確用法以及詞義的組合規(guī)律有很大的幫助,從而促進他們對詞匯的運用。在漢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運用詞匯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來指導學生的目標詞匯學習與目標詞匯記憶,從而提高他們的漢語學習效果,以便于最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最終效果。
[1]蔣楠.淺析對外漢語的詞匯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7):60.
[2]劉鐮力.漢語8000詞詞典[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345、347.
[3][4]萬藝玲.漢語詞匯教程[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104、124.
2016-11-20
劉春霞(1971-),女,甘肅定西人,和田師專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雙語教育、雙語教學;楊紹固(1977- ),男,河南延津人,在讀博士,和田師專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漢語言文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資金項目] 本文系和田師范??茖W校課題:《和田地區(qū)民族學校漢語詞匯教學研究》,(批準號:107651413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