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研究

2016-03-16 00:31:05陶克祥
黃山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校訓體育院校辦學

陶克祥

(黃山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黃山245041)

中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研究

陶克祥

(黃山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黃山245041)

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現(xiàn)有14所本科體育院校校訓進行研究。研究認為,我國體育院校校訓體現(xiàn)了體育院校的辦學特色,凝煉了體育院校的辦學理念,是我國體育院校發(fā)展的精神紐帶。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具有顯著的語言文化和詞源文化特征,形式對稱、內容含蓄是其主要語言文化特征;詞源文化特征顯示,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主要源自引經(jīng)據(jù)典、名家之言、慶典賀詞等。研究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是加快新時期體育院校實施內涵式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

本科體育院校;校訓;中國

大學校訓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是大學辦學理念的高度凝煉,是大學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是大學歷史傳統(tǒng)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反映,是大學精神的重要載體,大學校訓已成為大學人引以為豪的文化旗幟?!靶S枌σ凰髮W而言,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它對內能形成一種文化上的向心力,對外則是學校個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重要彰顯,是獲得外在認同和支持的一種重要途徑。”[1]隨著我國大學文化研究熱的興起,眾多學者便把研究目光投向大學校訓研究領域,有的學者涉足國外大學校訓研究,大學校訓研究成果斐然??墒?,關于體育院校校訓的研究成果顯得較為貧乏,這顯然不利于彰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使命。我國14所本科體育院校在其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形式獨特、內涵深刻的校訓文化,對我國體育人才培養(yǎng)和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并將繼續(xù)發(fā)揮應有的促進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地實施本科體育院校的內涵式發(fā)展,研究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1 校訓的由來及要旨

我國的校訓由來已久,自古以來,學校教育綿延不絕,“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2],先秦的學校稱之為“庠序”,爾后,不同形式的學校教育如國學、私學、書院等日益完備。隨著古代學校教育的發(fā)展,我國古代學校紛紛采用明晰的語言來表述學校的辦學理念,這就是我國古代校訓的濫觴。如東漢洛陽太學院訓“以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唐朝國子學校訓“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南昌友教書院院訓“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藝;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必先正其身”;仙潭書院院訓“敬業(yè)樂群”;貴州永寧維風書院院訓“格致,誠正,修養(yǎng),知所先則近道;孝悌,謹信,親愛,行有余以學文”;百泉書院院訓“立學,立教,立志,立身,立德,立功,立言,立名,立誠”;鰲峰書院院訓“居敬窮理”;東山書院校訓“公誠勤儉”;宏道書院院訓“仰高,恭敬,遜志,省身”;濂山書院院訓“格致,立志,慎修,安貧”;岳麓書院院訓“忠孝廉節(jié)”;白鹿書院院訓“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應天府書院院訓“夫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jīng)”;鵝湖書院院訓“為學修身,處事接物”;麗澤書院院訓“講求經(jīng)旨,明理躬行”。

由此可見,我國古代校訓或院訓可謂是洋洋大觀。此外,在我國古代社會后期,氏族社會組織逐漸演變?yōu)榧易迳鐣M織,家族團體于是便成為重要的社會組織,為了規(guī)范約束族人的言行舉止以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富有“修身齊家”之道的古代家訓應運而生,如《增廣賢文》、《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這些家訓無疑成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和處世為人的智慧經(jīng)典。由于我國古代學校教育大多是“家族子弟校”,家校不分,因而,家訓遂成為校訓,也就是說,我國古代的家訓是校訓的重要淵源。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撰寫的《白鹿洞書院學規(guī)》堪稱我國古代學校校訓典范,“五教之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處事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

然而,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我國大學校訓肇始于近代,1892年,美國基督教圣公會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圣約翰學院把“光與真理(light and truth)”作為校訓。1901年,美國監(jiān)理公會創(chuàng)辦的東吳大學提出了“為社會造就完全的人格(Unto a Full Grown Man)”的校訓。1902年,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兩江師范學堂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4]為校訓。1914年,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以《君子》為題作演講,自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成為清華大學的校訓。時至今日,我國高等學校基本上都有了各自的校訓文化,如北京大學的校訓“愛國,進步,科學,民主”;中國人民大學的校訓“實事求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等。由此觀之,校訓已發(fā)展成為當今我國大學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guī)范,它既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校訓是學校學風、教風、校風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校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思想的積淀,校訓為我們眺望大學精神家園打開了一扇窗戶?!耙孕S枮榇淼拇髮W文化符號,是大學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歷史傳統(tǒng)和思想文化的體現(xiàn),具有激勵學生成長、溝通師生情感、弘揚大學精神等方面的功能,是大學精神的有機載體”[5]。概言之,校訓是大學教育理念的重要文化標識,大學校訓充分表達了大學對其人才培養(yǎng)的內在要求和大學特有的文化旨要?!按髮W校訓文化有著自己區(qū)別于其他大學校園文化的獨特文化內涵,即文化特質”[6]。從校訓的由來,可以看出,校訓體現(xiàn)的是一所大學獨特的辦學理念,集中表述了大學的辦學精神,是大學悠久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高度濃縮,最能體現(xiàn)大學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理想,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 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文化特征

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創(chuàng)建并發(fā)展起來的新型體育大學,1952-1954年,相繼創(chuàng)建了“華東體育學院(現(xiàn)名上海體育學院)、中央體育學院(現(xiàn)名北京體育大學)、中南體育學院(現(xiàn)名武漢體育學院)、西南體育學院 (現(xiàn)名成都體育學院)、東北體育學院(現(xiàn)名沈陽體育學院)和西北體育學院(現(xiàn)名西安體育學院)”[7]。1956年創(chuàng)辦了廣州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和哈爾濱體育學院;1958年創(chuàng)建了天津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和吉林體育學院;1984年創(chuàng)建了河北體育學院。至此,這14所本科體育院校成為我國高等體育專業(yè)教育的佼佼者,為我國體育人才培養(yǎng)和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時至今日,我國14所本科體育院校發(fā)展不僅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且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校訓文化。各本科體育院校官網(wǎng)顯示,北京體育大學的校訓為“追求卓越”;山東體育學院的校訓為“堅卓競遠”;上海體育學院的校訓為“身心一統(tǒng),兼蓄競攀”;天津體育學院的校訓為“自強不息,自樹樹人”;武漢體育學院的校訓為“公勇誠毅,學思辯行”;成都體育學院的校訓為“行健不息,積健為雄”;沈陽體育學院的校訓為“厚德博學,弘毅致強”;廣州體育學院的校訓為“文精武杰,德厚學博”;哈爾濱體育學院的校訓為“求知躬行,崇德尚勇”;吉林體育學院的校訓為“拼搏,求實,敬業(yè),團結”;西安體育學院的校訓為“拼搏,創(chuàng)新,嚴謹,團結”;南京體育學院的校訓為“拼搏,求實,創(chuàng)新,團結”;河北體育學院的校訓為“崇德,礪能,拓新,篤學”;首都體育學院的校訓為“以挑戰(zhàn)者精神拼搏創(chuàng)新”。

從這些校訓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主要文化特征。

2.1 語言文化特征

從語言形式上來看,其一,我國14所本科體育院校校訓使用的語言一律都是漢語,沒有夾雜外文,凸顯了漢語語言的審美文化。其二,校訓的語言結構在字數(shù)上均為偶數(shù),北京體育大學和山東體育學院的校訓為4個字,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的校訓都是8個字,惟有首都體育學院的校訓為10個字,8個字的校訓是主體?!岸园俗帧钡男S柧佣啵?所院校),“四言八字”的校訓次之(4所院校),“一言四字”的校訓最少(2所院校)。“一句話式”的校訓僅有首都體育學院。這體現(xiàn)了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語言結構的多樣化和豐富化。此外,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語言結構對稱工整,不僅富有形式上的對稱美,而且蘊含內容上的含蓄美,可謂是“言簡意賅,語淺義深”,恰如格言、警句和座右銘,既便于人們識記,也便于人們理解。相對來說,“二言八字”的校訓在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中居多,更為人們所青睞。從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語言文化特征上,我們可以看出,校訓傳達了校訓文化建設的基本語言規(guī)范,校訓不僅要具有形式上的語言結構美,而且要具有內容上的語言意蘊美,與校園的宣傳標語有著顯著的區(qū)別。

2.2 詞源文化特征

從詞源上來看,我國本科體育院校的校訓分別源自引經(jīng)據(jù)典、名家之言、慶典賀詞等。“自強不息,公勇誠毅,學思辨行,行健不息,厚德博學,弘毅致強,德厚學博,求知躬行,崇德尚勇,崇德,篤學”等校訓內容,基本上來自我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著述,體現(xiàn)了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注重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價值的辦學理念。中華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存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文化基石,我國本科體育院校從中汲取了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洞髮W》開宗明義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8]。意即大學之事“德”為先,大學教育要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崇德、厚德、德厚”的校訓充分體現(xiàn)了德教的傳統(tǒng)文化。《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9]?!白詮姴幌?,行健不息”的校訓正是源于此處?!吨杏供q問政章》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10]。 “學思辨行”的校訓語出于此?!肮抡\毅”的校訓語出民族詩人屈原的《國殤》:“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堅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11]

由此可見,弘揚傳統(tǒng)文化,頌揚民族精神成為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重要文化特征。北京體育大學的校訓“追求卓越”是在北體大建校45周年的慶典上提出的,“追求卓越”體現(xiàn)的是“更快、更高、更強”的現(xiàn)代奧林匹克精神,是北京體育大學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行動指南。上海體育學院的校訓“身心一統(tǒng),兼蓄競攀”源自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家、上海體育學院首任院長吳蘊瑞先生的體育教育思想,“身心一統(tǒng)”體現(xiàn)的是吳蘊瑞的“身心一元論”體育哲學思想,他認為體育的價值在于實現(xiàn)人的身心兩健和全面發(fā)展?!凹嫘罡偱省狈从沉藚翘N瑞先生的體育思想融貫中西文化,“兼蓄”一詞取自漢語成語“兼收并蓄”,作為校訓表達的是文理兼蓄、文武兼蓄、德技兼蓄的旨意,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歷來思想“文武兼修,德藝兼?zhèn)洹薄!案偱省币辉~源自西方體育文化,蘊含了運動競賽、競爭奮斗之意,作為校訓表達的是不斷進取、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體現(xiàn)了西方體育文化倡導的競爭文化理念。校訓“拼搏,創(chuàng)新,嚴謹,求實,團結”大致源自時代的政治標語口號,政治色彩濃厚,作為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政治激勵作用,但缺乏體育院校校訓應有的個性文化。

3 研究我國高等體育院校校訓的現(xiàn)實意義

從我國14所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的解讀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校訓是一種類似于為人處世的格言、箴言和座右銘,語言簡練,內涵豐富,是學校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的高度濃縮,是一所大學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所大學教育價值取向的深刻反映,是一所大學的理想追求和文化風采的公然表露。校訓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前進中的一面鮮艷旗幟,每當人們提及到某一校訓的時候,我們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其中蘊含著深刻文化精神的校訓猶如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著學校向前發(fā)展的方向。毋庸諱言,高等體育院校校訓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園文化歷久彌新、生機盎然的精神文化力量。解讀體育院校校訓,是我們研究我國本科體育院校辦學方針的一把鑰匙,是我國體育院校校園文化研究的顯要內容,對于豐富新世紀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文化教育理論研究成果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實踐證明,校訓文化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育人的重要教育力量,對造就和培育德才兼?zhèn)?、身心俱健的全面發(fā)展人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校訓文化也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的一種重要精神文化,她以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感染著、感召著、鼓舞著體育學人,影響并規(guī)訓著體育學人的言行舉止,激勵著體育學人自覺地養(yǎng)成一種奮發(fā)向上和自律自為的主人翁精神,校訓營造出了特有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積淀成為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文化中的精品文化和高尚文化,對我國本科體育院校優(yōu)良校風和校貌的形成與保持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然,研究校訓文化對繁榮和發(fā)展21世紀我國本科體育院校大學文化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校訓既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擴大社會影響力和提高社會聲譽的重要文化媒介,也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面向社會和走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校訓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是體育院校建設和發(fā)展大學文化的首站,校訓所鑄造的特色大學體育文化,不僅有利于優(yōu)化我國本科體育院校的人文環(huán)境,而且有利于彰顯我國本科體育院校的個性文化,進而涵養(yǎng)本科體育院校的文化精神,樹立我國本科體育院校良好的體育大學形象。眾所周知,大學文化是社會文化和社會文明的文化高地,因此,研究本科體育院校校訓,無論是對我國體育院校自身大學文化發(fā)展,還是對社會文化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4 結 語

我國14所本科體育院校不僅確定了自身的校訓,而且明確了辦學的方向,校訓體現(xiàn)了我國體育院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校訓對我國體育人才培養(yǎng)和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均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然而,不可否認,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也存在著政治色彩過于濃厚,學科特色較為淺顯,雷同現(xiàn)象較為嚴重等缺陷。校訓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待于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文化建設去進行彌補和完善。為此,未來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文化發(fā)展要對校訓文化進行深入探討,深化體育院校校訓文化研究,基于體育院校自身的歷史傳統(tǒng)和辦學理念,對校訓加以修訂和完善,突出體育學科特色,盡顯個性文化風采,使我國本科體育院校校訓成為名副其實的品位文化。

[1]盧曉中.大學精神文化芻議[J].教育研究,2010,366(7):82-87.

[2]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2.

[3]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guī)[EB/OL].http://blog,sina,com.cn/blog-4c659c2c01000dql.html.

[4]網(wǎng)易新聞.“嚼得菜根,做得大事”[EB/OL].news.163.com/14/ 0213/14/9KVI01UL00014Q4p.html.

[5]王磊.高校校訓蘊含的大學精神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3,10:88-91.

[6]毛殊凡.論大學校訓文化特質 [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12,(11):61-65.

[7]李晉裕,滕子敬,等.學校體育史[M].??冢汉D铣霭嫔?,2000:16.

[8][10]線裝經(jīng)典編委會.四書[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13,47.

[9]郭彧譯注.中華經(jīng)典藏書周易[M].北京:中華書局,2012:2-11.

[11]姚柱.我國體育院校校訓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2: 79-83.

責任編輯:胡德明

Research on the Mottos of Undergraduate Sports Universities in China

Tao Kex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etc.the paper conducts a research into the mottos of 14 undergraduate sports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chool mottos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sports universities.They serve as spiritual bo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universities.Themottoshaveobviousfeaturesoflanguageand etymology cultures.Symmetric form and implicit content are the main language culture features.Etymology culture features lie in classical quotations,famous words and speeches of celebrations and congratulations, etc.Motto study meet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ports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undergraduate sports universities;school motto;China

G807.4

:A

:1672-447X(2016)03-0071-004

2015-10-12

陶克祥(1966-),安徽舒城人,博士,黃山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

猜你喜歡
校訓體育院校辦學
校訓展示墻
校訓展示墻
體現(xiàn)“親愛精誠”校訓的三件往事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4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訓”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4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體育院校體育經(jīng)濟與管理專業(yè)課程模式構建與探索
冰雪運動(2019年5期)2019-08-24 08:04:54
網(wǎng)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wěn)提升
冬奧會視域下體育院校加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冰雪運動(2016年4期)2016-04-16 05:55:06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體育院校(系)在我國體育強國建設過程中的作用分析
兴隆县| 屏边| 且末县| 百色市| 格尔木市| 仁布县| 贵溪市| 云阳县| 乌拉特后旗| 星座| 临高县| 丰宁| 壶关县| 南雄市| 黄平县| 达州市| 阿合奇县| 体育| 金昌市| 乐山市| 宜章县| 资中县| 修水县| 彭泽县| 民勤县| 石门县| 社会| 乳山市| 连江县| 阜平县| 余江县| 荔波县| 沧州市| 安徽省| 通渭县| 南宫市| 益阳市| 师宗县| 云阳县| 永定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