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探析微電影與校園文化的互動

2016-03-16 04:13:47袁鑫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園創(chuàng)作

袁鑫

(濮陽市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河南濮陽457001)

探析微電影與校園文化的互動

袁鑫

(濮陽市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河南濮陽457001)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電影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傳播,校園文化也擴展了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題材。二者以學生群體為橋梁互助互利?;谖㈦娪鞍l(fā)布平臺的開放性及其制作的虛擬性,為促進微電影與校園文化更好地互動,應完善監(jiān)管體系,豐富學生閱歷,設立微電影專項基金。

微電影;校園文化;互動

2014年9月,長春國際青年微電影文化節(jié)舉行頒獎儀式。2015年11月,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jié)頒獎典禮舉行,《愛接力》、《誰的青春不熱血》等微電影獲獎。微電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當代校園,導致微電影與校園文化越來越密切。但由于微電影發(fā)布平臺的開放性及其制作的虛擬性,導致它在與校園文化的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一些問題。

一、微電影及其特點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是傳統(tǒng)電影與新媒介融合的產(chǎn)物,其本質仍然是電影。微電影可以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進行播放,適合在移動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隨時隨地觀看,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微電影與傳統(tǒng)電影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它具有微時長、微投資、微周期的特點。也正是這些“微”特點,使得微電影創(chuàng)作成為人人都可參與的藝術。觀眾不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也可以成為微電影的制作者、參與者。[1]

二、微電影在校園文化中興起

微電影可以集中表現(xiàn)素材中所傳達的正面教育意義,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同時它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可以通過微電影得到迅速反映,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它更能使學生覺得親切,并且欣然接受。

(一)微電影易于在校園傳播

首先,微電影制作時間短、周期短,收看方式便捷,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手機、iPad等新型通訊設備觀看。其次,微電影成本低,學生也可以自己出錢拍攝屬于自己的微電影,參與到微電影的制作之中,不再是旁觀者。再次,微電影的題材可以非常廣泛,青春勵志、親情、愛情、公益等題材都是學生愿意關注的,極易在學生群體中傳播。

(二)微電影滿足了學生的消費需求

在目前的校園文化中,除了日常的課堂學習外,學生有較多的自由時間,并且大部分課余時間在玩游戲、看影視劇、網(wǎng)購等。微電影時間短正好契合了學生快餐式、碎片化的消費訴求,學生只需要花費短短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可以享受一部微電影帶給他們的心靈震撼,這也是微電影成為當代學生新寵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微電影彌補了學校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

長期以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過說教的傳統(tǒng)方式進行,在學生的印象中,傳統(tǒng)的教育是單一的理論灌輸,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傳統(tǒng)教育缺乏感染力。微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都貼合當今學生的需要。一部演繹親情的微電影,能觸動平時幾乎不關心父母的學生的內心;而一部青春勵志類微電影,可以給學生滿滿的正能量,改變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些收獲是學生由內而外主動接收的,是傳統(tǒng)枯燥的理論教育由內而外的灌輸所不能達到的。

三、微電影與校園文化的互動

學生長期生活在學校之中,不僅感受著校園物質環(huán)境的變化,還受到校園精神文化的熏陶,因此其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在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中,老師起到的僅僅是引導和輔導的作用,學生才是微電影制作的主體。學生通過參與微電影制作,可以積極主動地接受再教育,提高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并借此展現(xiàn)校園文化的精神和內涵。

(一)微電影對校園文化的影響

2012年,百度微電影吧的投票數(shù)據(jù)顯示:微電影受眾從學生群體來看,中學生占16.7%,大學生占62%;從年齡結構看,80后占4.7%,90后占94%??梢娢㈦娪暗氖鼙姶蟛糠质?0后的學生群體。微電影開拓了校園文化傳播的渠道和空間,改變了原有校園文化單一的傳播形式,充分表現(xiàn)了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

1.傳遞校園文化

傳統(tǒng)的校園文化主要依賴于舉辦校園活動來潛移默化地傳遞校園精神,缺乏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新媒體時代,微電影創(chuàng)新了校園文化的形式和內容。內容上,微電影把學校里的青春人物、典型事跡以紀錄片、故事片等形式進行傳播,既傳遞了校園里的正能量,弘揚了主旋律,又不覺得呆板,也達到了推廣和宣傳的目的。形式上,微電影在傳遞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單向、雙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如在各種視頻網(wǎng)站的平臺上,用戶可以直接對微電影的發(fā)布者進行回復,也可以對回復者進行回復,形成互動討論,為傳播校園文化提供強大推力。

2.擴大學校影響力

傳統(tǒng)的校園媒體不同于社會媒體,傳播空間局限在學校內部,傳播對象也固定在校內人員,傳播內容主要是新聞資訊和學習指導等方面的內容,很難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微電影恰好為學校宣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校園宣傳片、校園微電影都是校園文化和學生生活的凝練和展現(xiàn),通過幾分鐘的片段,普通受眾可以直接感受到整個學校的校園文化。例如,聊城大學的宣傳片融合了學校特有的文化和氣質,以逸夫圖書館、南大門、國防生訓練場、龍舟隊等具有聊大特色的鏡頭,向社會展示了聊大特有的校園景觀和校園文化。

3.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和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化的總和,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體,既是校園文化的接收者和觀賞者,也是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作者和生產(chǎn)者。微電影以其新穎和年輕化的形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和拍攝。學生多以所在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環(huán)境為背景,創(chuàng)作內容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如中國礦業(yè)大學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微電影《開花的黑石頭》,講述了礦大畢業(yè)生畢業(yè)后拒絕安逸的生活,選擇下基層艱苦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最終得到了社會和女友的認可。影片扎根于礦業(yè)大學的真實現(xiàn)狀,展現(xiàn)了礦大學子肯吃苦有毅力的精神,以校園故事的形式推廣了校園文化。[2]

(二)校園文化對微電影的影響

1.為微電影提供題材

學校在以微電影的形式傳播校園文化的同時,必然要融入學校的特色文化、特色景觀、特色專業(yè),這一過程不自覺地就為微電影提供了題材。生活在校園中的學生群體單純天真、充滿活力,在使用影像展示自我、記錄青春生活的同時,將在學校中發(fā)生的事情或敢想而不能做的事情,用他們獨特的敘事手法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形成一部完整的微電影,為微電影創(chuàng)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2.拓展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主體

傳統(tǒng)電影主要由專業(yè)的編劇和導演進行制作,雖說微電影本身具有成本低的優(yōu)勢,吸引了大量愛好者參與,但在這些愛好者中學生仍占少數(shù)。因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并且本身沒有大量收入來源,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持。但在學校倡導和引導學生進行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背景下,這種局勢得到改變,學生作為時尚文化的引領者,參與微電影的制作成為理所當然,從而成為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新力量。

四、微電影與校園文化互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微電影與校園文化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1.取材局限

雖然校園文化為微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題材,但由于學生自身閱歷的局限,其拍攝的微電影大多以校園生活為內容,體現(xiàn)出學生創(chuàng)作微電影的局限性——題材單一。學生拍攝的微電影往往限于愛情故事、勵志故事、搞笑題材,單一的題材不僅限制了學生自制微電影的發(fā)展,而且故事套路和敘事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使得微電影很難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并得到受眾認可,同時也限制了校園文化內涵在社會上的推廣。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電影創(chuàng)作課程,但由于專業(yè)師資缺乏、閉門造車、盲目實踐等原因,校園微電影在拍攝時往往打上了“習作”的烙印。[3]從取材立意,到敘事拍攝,再到語言表達,校園微電影都呈現(xiàn)出對專業(yè)化微電影的臨摹與效仿,無法實現(xiàn)內容與形式的突破,略顯稚嫩不成熟。

2.資金受限

雖然微電影的制作成本較低,但在制作微電影的實際過程中,租用機器、道具、場地仍是一筆較大的支出。這筆支出對于還是消費者的普通學生而言,是較大的經(jīng)濟壓力。如果學生可以得到贊助,這股經(jīng)濟壓力無形中會減少許多。同時,一些企業(yè)看中了其中的商機,贊助解決經(jīng)費問題,但植入廣告過多可能會導致微電影商業(yè)化太濃,忽視了微電影本身要傳播的內容,同時可能還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在微電影越來越熱時,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微電影好像總是在有意無意地向你傳達著某個產(chǎn)品或者品牌的信息。[4]究竟是堅持草根創(chuàng)作,還是商業(yè)操盤,矛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3.信息失真

微電影是提升學校知名度的新渠道,由于它的制作基于非線性編輯技術和三維動畫技術,因此在后期制作或調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與學校本來面貌稍有差距的現(xiàn)象,從而使受眾對學校景觀產(chǎn)生過高的期望值,例如宿舍并不如影片中那么整潔,校園環(huán)境沒有那么美觀,從而給受眾造成心理落差。

4.存在惡搞媚俗

校園文化不是空洞的說教,它通過各類文體藝術活動表現(xiàn)出寓教于樂的特性,這些活動具有一定的娛樂色彩。微電影是大學生一種自娛自樂的表達方式,更代表了一種文化形態(tài)。然而,當“惡搞”成為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一種元素,“雅俗雜陳”的內容特征容易造成“惡搞風”充斥校園。

(二)微電影與校園文化互動的對策

1.完善監(jiān)管體系

網(wǎng)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任何人任何時間在沒有審核的情況下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fā)表自己拍攝的微電影,這導致網(wǎng)絡平臺上的微電影魚龍混雜。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網(wǎng)絡平臺的監(jiān)管,創(chuàng)立可行的行業(yè)標準,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對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進行有效規(guī)范,任何人都不能僅僅為了引起關注、謀取利益而嘩眾取寵、急功近利,要嚴厲打擊微電影作品涉及虛假信息、暴力、色情等鏡頭,做好審核工作,把好微電影發(fā)行關,讓微電影在一個良好的引導和約束機制下健康發(fā)展。

2.豐富學生閱歷

學生在創(chuàng)作微電影時應該勇于突破,選擇多種類型的題材進行拍攝,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揭露,以人文關懷為主,拍攝積極、有意義的題材,豐富作品內涵,這樣才能使學生自制微電影走出校園,得到社會認可。一部成功的微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是微電影的靈魂,具有創(chuàng)意的微電影才能為校園文化錦上添花。

3.設立微電影專項基金

學生自制微電影的經(jīng)費確實是一大難題。一方面,學??梢詮倪\行資金里抽取一定的金額,設立專項基金,這也是鼓勵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一個措施。另一方面,學??梢耘e辦微電影大賽,對獲獎作品給予一定獎勵。總而言之,解決經(jīng)費的方法有很多種,學生應該從中選擇最合適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贊助方的數(shù)量,避免植入過多的廣告,避免微電影過于商業(yè)化,導致其成為廣告的附庸。學生自制微電影在對素材進行藝術加工的同時,要衡量好藝術與宣傳、藝術與商業(yè)的關系,使微電影與校園文化更好地互動,雙方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陶新艷)

[1]胡奕顥.微電影傳播特征芻議 [J].傳媒,2012(10):77-79.

[2]張茜,韓燕鴿.“微視頻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J].青年作家,2014(20):160.

[3]楊曉林.微電影研究的熱點及問題[EB/OL].[2015-10-12].http://group.mtime.com/12119/discussion/3469420/

[4]陳新焱,周馮燦.微電影:生于“惡搞”,死于廣告[N].南方周末,2012-04-02.

Probing into Interactions between Micro-film and Campus Culture

YUAN Xin

(Depart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News,Puyang Broadcast and TV Station,Puyang 45700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micro-film promotes the spread of campus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extends the creative theme of micro-film.Both of them benefit each other with students as a bridge.With the openness of the micro-films distribution platform and their virtual production,it's suggested that monitor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students'experiences should be enriched and special funds for micro-films should be set up to promote their better interactions.

micro-film;campus culture;interaction

G206.3

A

1671-5454(2016)02-0046-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2.012

2016-03-21

袁鑫(1983-),女,河南清豐人,濮陽市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學。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校園創(chuàng)作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探究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校園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滿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新課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區(qū)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開心校園
爆笑校園
通江县| 株洲县| 昌平区| 康保县| 田林县| 和林格尔县| 东乌珠穆沁旗| 洛浦县| 三台县| 大安市| 察雅县| 收藏| 衢州市| 越西县| 宁蒗| 峨边| 华池县| 佛坪县| 平昌县| 马山县| 营山县| 平阳县| 博野县| 织金县| 安乡县| 汉川市| 松阳县| 静乐县| 鄯善县| 淮北市| 黔西县| 芦溪县| 南平市| 噶尔县| 广昌县| 芦山县| 收藏| 宁晋县| 金塔县| 湖北省|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