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俊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藝術學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
描寫封建人間之悲憤,表達封建社會之荒唐
——析李遇秋《促織幻想曲》對原作思想性完美的詮釋
陳仕俊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藝術學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摘 要:《促織》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有名篇,作品描寫成名一家因促織遭受的苦難,進而表達了對封建官吏驕奢淫逸生活的憤懣;《促織幻想曲》以音樂藝術形式,以封建統(tǒng)治者行樂至上對成名一家?guī)淼臑碾y及因禍得“福”的事實,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的不合理及封建統(tǒng)治的荒謬,完美地詮釋了原作思想內涵,成了中國音樂素材類手風琴獨奏曲代表之作。
關鍵詞:促織 促織幻想曲 思想內涵 詮釋 音樂作品
我國手風琴作曲家李遇秋先生根據(jù)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促織》主題相關情節(jié),創(chuàng)作了手風琴獨奏曲《促織幻想曲》。作品在原著基礎上,以獨特的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封建黑暗統(tǒng)治下的人間荒謬,百姓所遭受的苦難,以及面對苦難所生發(fā)的悲憤。其思想表達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
作品共223小節(jié),前64小節(jié)著力描繪幻化的促織細小的形象。先用小二度模仿促織的叫聲(1~4小節(jié)),并以富有獨特而富含色彩特征的音樂語言描繪促織活潑、輕巧、敢斗與善斗的神態(tài)。首先是一級大跳音程快速短顫音,展示促織矯健的身姿,靈巧機警的動作。用左手貝司及右手鍵盤在D音上以反方向五度跳進,鍵盤音樂似斷實連的旋律,跳躍而充滿動感的節(jié)奏,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幻化促織敢斗、善斗的風采(9~12小節(jié))。接著,又用多變節(jié)奏手法對幻化的促織作細膩入微的刻畫(17~42小節(jié))。用對比材料重復,作進一步拓展,變化的音樂逐步醞釀再現(xiàn)部進入,呈式段后部用原有材料變化形成再現(xiàn),以環(huán)繞式的半音階六連音下行引出右手二度音程下行四度跳躍,刻畫出促織生動的神態(tài),富有個性的動作,把促織叫聲、跳躍的姿態(tài)等生活習性模擬得惟妙惟肖(39~64小節(jié))。
《促織幻想曲》還使用復調手法的寫作,使用不同的旋律,從兩個側面刻畫強大對手(公雞)的形象,形成對比(115~146小節(jié))。在主題旋律A以八度雙音,在高音區(qū)用小二度、大三度上行、在D音上停留的方式表達。模仿對手的鳴叫,表現(xiàn)角斗對手的強大與不可一世。右手以動力性較強的同音切分和半音階上行主題旋律B,以及左手低音區(qū)以三連音引出的連續(xù)半音下行形成力度的擴張,表現(xiàn)強大對手“公雞”好斗的本性,以及在角斗場面咄咄逼人的氣勢。憑借主題旋律A再現(xiàn)尾音上加小二度倚音,讓音樂充滿戲謔性特征,進而勾勒出荒唐的色彩。旋律以連續(xù)的三連音和多次呈現(xiàn)不協(xié)和二度音程方式,入木三分地刻畫出強大對手的驕橫與兇殘。強手與促織主題連續(xù)交替出現(xiàn),似是雙方登場,怒目以對,似乎角斗即將開始。表現(xiàn)強大對手主題旋律B的八度形式出現(xiàn)與后面促織主題形成“咄咄逼人的強大優(yōu)勢”與“勢單力薄弱小劣勢”的促織形成鮮明對比(130、131小節(jié))主題。
促織與對手角斗,作品借鑒了奏鳴曲式展開部的創(chuàng)作手法,通過主題材料在調性上的不斷變化發(fā)展,描述熱鬧的角斗場面(147~175小節(jié))。促織主題先以原調再現(xiàn),是經過音過渡到公雞主題,公雞主題先在原調上再現(xiàn),然后以下五度的規(guī)律采用變形、擴張模仿、緊縮模仿等手法在降E降A降D調上變化再現(xiàn),進一步刻畫了對手好斗的囂張氣焰。作品還以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八度這樣的緊密節(jié)奏,表現(xiàn)角斗的慘烈,緊張。
176~191小節(jié)進一步刻畫促織與對手角斗的場面。調性中心由d小調移至上方五度的a小調。促織主題進一步變化發(fā)展,以主題的a、b動機分別兩次帶出十六分音符加襯音的半音階連續(xù)上行,促織主題表現(xiàn)以密集音符,快急的速度,緊湊的節(jié)奏,將角斗描寫得激烈火爆,幻化的促織似乎越戰(zhàn)越勇,最后達到高潮。作者以帶附加音的四度疊置和弦表現(xiàn)眾多的促織聲和其發(fā)出的“噱噱噱”聲響,表達促織的對手筋疲力盡、頭冒金花敗下陣來的場景,以及皇帝快樂,愉悅的余音。
從音樂作品通過幻化的促織與強大對手角斗,皇帝取樂的場面,反觀蒲松齡原作《促織》,我們不難看出作品表達的深刻思想及嚴肅的批判意義。
成名之子,一個年僅九歲的孩童,本是貪玩好耍的懵懂孩兒,本是不諳世事的,但封建專制暴君的驕奢淫逸,即將家破人亡的處境,迫使他過早涉及世間之艱難困苦。為了使父親免除苦役,保全性命,他不惜犧牲生命幻化成促織,一只“招之能斗,斗之能勝”的促織。他年少力微,毫無罪過,卻放棄生命,充當官人們的“玩物”,皇帝取樂的物品,在“競技場”由人取樂。在角斗現(xiàn)場,他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與強大的對手奮力廝殺,浴血奮戰(zhàn),討得皇帝“大悅”。無論是聽眾還讀者,面對如此傷天害理的競技,憤恨之情不覺油然而生?!耙越鸹\進……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悅”,如此表演,乃九歲孩童所為,場面熱烈,動作也機靈,卻讓人欲哭無淚。九歲的孩童幻化成促織與強大對手以死相拼,精彩的搏斗,終至“上大嘉悅”,統(tǒng)治階級官吏們所追求的“悅”,這種建產在廣大百姓痛苦之上的“悅”,殘暴多少生命,拆散多少家庭,飽含多少人間悲劇,可以說沒有人能說得清。封建統(tǒng)治者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是由萬千百姓蒼生用悲痛甚至生命鋪就的。成名年僅九歲的兒子,幻化成蟲奉上供皇帝取樂,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的殘忍和仁義道德的虛偽。
小說《促織》原作,成名為了一只促織,“薄產累盡”,妻子求神問卜,兒子投井。統(tǒng)治者的取樂,常常迫使天下萬千百姓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偶有人因此升官發(fā)財,“裘馬揚揚”。下層統(tǒng)治者利用借獻促織,獻媚求榮,暴斂肥己,層層受賞,政績突出,風光無限。這種封建時代的流行時尚,集中概括了封建時代的黑白顛倒,導致廣大的鄉(xiāng)村“嚴限追比”,逼人走投無路;又“并受促織恩蔭”、“仙及雞犬”,社會的荒謬可見一斑。
《促織幻想曲》這一音樂作品為了刻畫成名這一封建時代小知識分子的形象,深刻表達作品主題,從65至115小節(jié),采用了五聲性風格的四聲部自由對比復調手法。作品先以f小三和弦及低音區(qū)固定音型式的旋律作背景,襯著右手嘆息式低沉的旋律,表現(xiàn)成名不堪封建苛政的折磨與摧殘,面對妻離子亡,家破人亡的凄慘境況,懷著壓抑、憂郁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履,他悲愴,他吶喊,他懷著沉重的情緒,無助地艱難行進在人生道路上。
作品采用賦格中的主題答問形式,在旋律拖音處第二聲部下行五度的屬調上出現(xiàn),隨著上行五度的旋律的模進,答題平行上移。隨后,以小三和弦和低音區(qū)固定音型式的旋律作背景,在延音處的第二聲部加入新的材料,以填充式的旋律推動主題不斷擴展(80、81小節(jié))。又以八度加五度和弦的形式再現(xiàn),不斷增強的力度,逐漸加快的速度,堅強有力的旋律,激動復雜的情緒,渲染烘托了主題。后又通過調性的對比,下屬降B羽調過度并停留在降G大調上的音樂呈現(xiàn),描繪出成名因繳促織不成,被官府“嚴限追比”,并痛失愛子的悲痛,有苦無處說,有冤無處申的走投無路的處境,進而表達對黑暗社會封建官吏荒淫無度生活的控訴,對封建昏君、官府的憤怒之情,對封建社會荒唐現(xiàn)實的揭露與批判。
在角斗的現(xiàn)場,成名的表現(xiàn)讓人驚愕。在不知是兒子幻化的促織與強手角斗場,成名忽而驚恐萬狀,忽而欣喜若狂,面對全家性命緊緊所系在這頭促織,成名的感情隨角斗情形,發(fā)生著急劇的變化。他時而“驚”,時而“怒”,時而“悲”,時而“喜”,感情隨著兒子幻化的促織的得失勝負起伏。因為成名的促織與他物相斗,是為“塞官責”,官責不塞,則大禍臨頭,生死不保。這就更深刻地反映了“天下為私”、“朕即法律”的時代里,封建統(tǒng)治者何等的專制與黑暗。
雖然成名因禍得福,受到原壓迫者的賞賜。然而這種賞賜,與前的“苦役”表現(xiàn)并無本質上的差別,都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了滿足一時的取樂的需要,看似荒謬的故事,卻浸透著作者萬種悲情與無奈?!翱嘁邸北憩F(xiàn)的是統(tǒng)治者的殘暴,“賞賜”表現(xiàn)為統(tǒng)治者的荒唐。殘暴與荒唐正是封建專制統(tǒng)治階級性質所決定的?!俺墒狭艘泽钾?,以促織富,裘馬揚揚”,這種喜劇性的結局,嚴重違背了生活本身的邏輯,更加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統(tǒng)治邏輯的荒謬與不合理?!洞倏椈孟肭吩谶@一部分,作品以富有特質的音樂語言對上述作了有力的控訴,“無情地鞭笞了腐朽的昏庸朝政,充分表現(xiàn)了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色和樸素的思想感情”[2]。
作品最后部分(208~222小節(jié)),成名這一主題在d小調上再現(xiàn)。作為全曲的再現(xiàn)功能的結尾,成名之子幻化促織與強手角斗,并得勝歸來,父子骨肉重逢。作品通過兩小節(jié)隱含了促織主題的琵琶音,表明促織實際上是兒子所變,父子相見喜極而泣。最后以曲折上行的急板引出促織在打敗強手,解除了父親的苦難,為全家換來財富,然后翹然昂首鳴叫,無拘無束的跳然而去的場面。樂音雖斷,卻余音繞梁。封建下級吏卒的“猾黠”,對百姓的盤剝,封建皇帝荒淫與殘暴,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不合理,等等,一切都表現(xiàn)歸結于作品結尾處[3]。
《促織》一開頭就渲染出封建時代令人陰森可怕、黑暗恐怖的環(huán)境。在這類似成名一家悲劇產生的典型環(huán)境中。讀者可以從這個陰森的環(huán)境中感到有不可避免的不幸在等待著那些不幸的人們。造成天下百姓不幸的根本是在朝廷,在皇帝身上。其枝干布滿、遍及整個社會?!懊控熞活^,輒傾數(shù)家之產”,促織因官府“歲征”而珍貴,下層百姓,因促織而命殞,其命是多么低賤。一只小蟋蟀竟使人為之悲為之喜,為之生為之死,為之貴與賤,社會生活圖景的極端不合理歷歷在目。宮中作孽,官吏橫暴,里胥猾黠,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人們不難想象,災難深重的何止成名一家。成名的兒子死后也不得安寧,以身化為促織,供人取樂,這才換得一家一時的歡心,以致最后發(fā)家致富。作品以這樣的收尾,實際上是含淚的笑。作品向人展示的是一個滑稽可笑,可恨可悲荒謬絕倫的社會現(xiàn)實。九歲的無辜兒童為解救全家的苦難與強敵拼死搏斗,掙扎在死亡一線,讓悲憤填膺,激起人們對慘遭迫者的同情,從而控訴了封建社會的罪惡。
參考文獻:
[1]劉曉靜.淺析《促織幻想曲》內容及彈奏要點[J].赤峰學院學報,2007(03):94.
[2]李果.淺析《促織幻想曲》的音樂術語和節(jié)奏[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12):66.
[3]王琦.手風琴獨奏曲《促織幻想曲》音樂分析[J].皖西學院學報,2008(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