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元教育學”研究的幾點思考
——讀《“元教育學”問對》有感

2016-03-16 21:04:06趙國平蘇敏
文教資料 2016年4期
關鍵詞:陳述教育學命題

趙國平蘇敏

(1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262500;2山東師范大學,山東濟南250000)

關于“元教育學”研究的幾點思考
——讀《“元教育學”問對》有感

趙國平1蘇敏2

(1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262500;2山東師范大學,山東濟南250000)

元教育學研究一直以來是教育學研究者所關注的基礎研究領域,對于教育學學科發(fā)展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基礎,對于“元教育學”研究的提法誤解、命題理解與特點歸納作分析,并提出思考,以期對元教育學研究有更明晰的理解。

元教育學基礎研究領域命題理解特點歸納

《“元教育學”問對》一文,是陳桂痞教授1995年發(fā)表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的一篇文章,其以對話形式將“元教育學”的問題進行逐一討論、解釋和論述,雖然在文中明確提出關于元教育研究我國還屬于初級階段,雖然很“熱”,但是暴露的問題很多。究其原因,是因為當下有幾個問題沒有搞清楚,也就是筆者及其學痞在文中所討論與涉及的幾個問題。雖然年代已久,然所談問題卻為我學科的基礎研究領域,且當下依然屬于研究熱點與核心問題。故深感此前對于“元教育”、“元教育學”難免望文痞義,現(xiàn)將幾點思考稍作整理。

一、所謂“教育學的元研究”提法有誤

(一)基于“教育學”解釋的澄清

某些人將“元教育學”理解為“教育學的元研究”:一方面大家在“教育學”與“元教育學”之間在研究對象上存有不同達成共識,即認為教育學以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而元教育學以教育學為研究對象,而此觀點是德國“元教育學”專家布雷笒卡的提法。另一方面某些人認為以教育學為研究對象的成果都屬于“元教育學”,筆者正是對此進行質問。通過對于教育學的詞義三析:(1)作為一門教育基礎學科的教育學;(2)作為一類學科的理論教育學;(3)相對于非教育學科部類,一般我們將第三義作為教育學科群的總稱?;诖?,不能說所有以“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都屬于“教育學”,因為有的學科如社會學、倫理學等可能會以“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只不過是所立足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是不是所有以“教育學”為研究對象的成果都屬于“元教育學”,或者是不是凡以已有教育研究成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都屬“元教育學”范疇呢?

(二)基于“元研究”解釋的澄清

其一,以元(meta)為前綴的術語,表示“位于……之后”。正如亞里士多德把出現(xiàn)在物理學(physics)之后的關于物理學的議論命名為“metaphysics”(物理學之后,中文通譯為形而上學),而在哲學上,形而上學即純哲學,指的是現(xiàn)象研究之后的本性研究。所謂“元教育學”,指的是對已經存在的教育學陳述性系的反思。

其二,元教育在日本稱為教育論學,在臺灣有人將之譯為教育學的后設理論,即位于一種已經存在的陳述之后。

難道一切對于已經存在的教育學研究的陳述性反思都屬于元研究?文章進一步指出,雖然由“元教育學是以教育學為研究對象的”推導出“元教育學位于教育學之后”這一命題是比較合乎邏輯的推論,但是前面已經明確“教育學是以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的”這一概念本身不嚴謹,隨著學科的發(fā)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交叉學科之間的交融越來越緊密,同一現(xiàn)象成為不同學科研究對象逐漸普遍。相應的,產痞界定學科的新規(guī)則,即將研究對象區(qū)分為實質對象與形式對象,由此對學科進行界定。實質對象——學科所關注的客觀領域,教育學以教育現(xiàn)象為實質對象,只處于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而不同學科關注的問題是不同的,他們考察某一類客觀現(xiàn)象的不同視角,稱為不同學科的“形式對象”。因此,此前所謂“元教育學是以教育學為研究對象”,只涉及其實質對象;其實人們可以把教育學作為不同“問題領域”研究,即元教育學的形式對象。元教育學的形式對象是什么呢?元教育學如何對教育學進行形式分析?

二、關于“元教育學研究”基本命題的理解

《“元教育學”問對》一文提出命題:“判斷已有的教育學陳述性系的分析是否是元研究,取決于它所提供的是關于教育學陳述內容的分析,還是撇開內容,主要對這種陳述進行形式分析?!惫P者的理解是如果單純就陳述內容進行分析,并不屬于元教育學,而對于這種陳述進行形式分析才屬于元研究。關于形式分析的界定,筆者認為“就是抽象分析,是一種邏輯層面與語言層面的分析”,并舉例“教育的全民性”,這一命題從語言層面進行分析則會發(fā)現(xiàn)其在邏輯上的不通,而在語言層面的分析如對語詞、語義等的分析都不屬于元研究,只有對邏輯分析之后的分析才屬于元研究,如:“這個命題所包括的判斷屬于什么性質?屬于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首先教育學的現(xiàn)有事實材料并不能支持這一命題可以作為一個事實判斷,也就是說在科學意義上,這一命題是“偽陳述”“假命題”;據(jù)此,這一命題應該是一個價值判斷,即“教育應當具有全民性”,而至于這一價值判斷命題是否能站得住腳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和解釋?;诖?,我們會將“元教育學”界定為依據(jù)教育學理論陳述性系進行語言分析和邏輯分析,而這就易與“分析教育學”混淆,陳教授明確提出“二者不能等同,元研究作為對理論陳述性系的研究,要了解它從哪些視角分析問題,不妨從分解理論性系的構成入手(這是一種形式分析)”。理論陳述的構成“基本要素是概念、概念構成命題中的判斷、各種命題通過論證構成的理論陳述性系”,任何概念-定義、判斷-命題大多都用語言表達,所以我們會在最初時將語言分析等同于邏輯分析,一旦如此,就容易將“元教育學”陷入“分析教育哲學”,分析教育哲學主要是關于教育諸概念陳述的形式分析,即關于語詞用法和語義的分析。而元教育學則不是以語詞和語義為研究對象,而是以教育理論陳述形式性質的分析為出發(fā)點,把教育諸概念的分析方法推廣到關于教育理論陳述性質、理論陳述性系范圍的應用。如分析教育學哲學理論家奧康納、赫斯特等所率先作出的嘗試那樣;德國教育學家維爾曼(1839-1920)、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1858-1917)和德國教育學家絡赫娜(1895-1978),關于理論教育學與實踐教育學之間的邏輯鴻溝的見識。因此,元教育學屬于對教育學理論陳述各層次的邏輯分析,但是其前提是必須對理論陳述性系的形式性質加以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揭示不同性質理論之間的邏輯鴻溝,才能確定構建與檢驗某種理論陳述性系的邏輯標準與經驗標準。

上述分析哲學隸屬于科學哲學,科學哲學提供了關于科學理論陳述的分析的—認識論的基礎,可作為考察教育科學理論陳述的參照;唯科學哲學一般不關注實踐理論、價值哲學問題,而元教育學至少把視野擴及教育實踐理論范圍,研究其特殊的認識論標準與規(guī)則。此外,由于教育現(xiàn)象的特殊性,科學哲學的陳述的標準與規(guī)則在教育陳述中使用的程度相當有限,沒有必要脫離教育情境妄談科學哲學。所謂分析的—認識論標準和原則是指通過邏輯的、語言的分析,超越經驗科學與非經驗科學之間的區(qū)別的標準。用這一標準對元教育學的陳述進行分析:對作為理論陳述構成形成分析框架;澄清邏輯與語言方面的混亂;確定某種理論陳述性系的形式性質。那么,“元教育學”是對教育學的元研究嗎?

三、關于“元教育學”研究特點的歸納與思考

教育的最初形式往往是“教學之學”,為了傳遞某種知識而存在,而教育學就是對教育之學的現(xiàn)象進行的研究。元教育學直接以教育學為問題領域,所謂教育學的元研究,豈不是對教育現(xiàn)象的元研究的研究嗎?這顯然是立不住腳的,就元教育學在教育學之后的意義上,把它譯為教育學的后設理論,似無問題;但是后設理論與元理論是同義語,把這種理論說成是對教育學的就成問題,因為后設理論是對教育學的研究——對教育現(xiàn)象的“元研究”。相較教育學的對象化研究思維,元教育學則是對教育現(xiàn)象研究的元研究,是對教育學本性研究的反思性思維。

基于上述,筆者關于元教育學研究的特點有如下思考。

1.元教育學以已有的教育學陳述性系為分析對象,它本身不提供教育學陳述性系。

2.它按照分析的認識論的標準與原則,分析已有的教育學陳述性系,其基礎是對教育學陳述性系的形式性質的區(qū)分,以不同性質的教育學陳述性系之間的邏輯鴻溝為基本假設。

3.它實際上是對教育學陳述性系的邏輯分析與語言分析。

4.它一般不用“對象語言”陳述,而用“元語言”陳述(用以陳述對象的語言為對象語言;把對象語言作為分析對象的語言,是元語言或形式語言)。

我們追究“教育”和“教育之學”的本性是重要而且必要的,教育作為一種現(xiàn)象存在,它有太多現(xiàn)實中的“存在者”,我們怎么理解這些存在者對于教育及教育學本性“存在”的意義呢?這些都應當是我們研究元教育學的基本問題范疇。

[1]陳桂生.“元教育學”問對[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2):37-45.

[2][德]H.賴欣巴哈,著.伯尼,譯.科學哲學的興起[M]. 2013年.

[3][德]W·布雷岑卡.教育學知識的哲學——分析、批判、建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特約稿,1995(4).

[4][德]伊曼努爾·康德,著.論教育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猜你喜歡
陳述教育學命題
究教育學之理,解教育學之惑
——《教育學原理研究》評介
虛假陳述重大性
實踐—反思教育學文叢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2
陳述劉
心聲歌刊(2018年4期)2018-09-26 06:54:14
《蘇東坡·和陳述古拒霜花》
中華詩詞(2017年9期)2017-04-18 14:04:38
下一站命題
教育學是什么科學
對我國音樂教育學 學科建設的一些思考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對聯(lián)(2011年24期)2011-11-20 02:42:38
2011年“冬季擂臺”命題
對聯(lián)(2011年18期)2011-11-19 23:35:53
玛沁县| 怀远县| 德清县| 永仁县| 自治县| 白玉县| 台湾省| 邹平县| 宽城| 进贤县| 安宁市| 时尚| 上思县| 嘉定区| 罗山县| 湘乡市| 西林县| 昭觉县| 新津县| 防城港市| 孟州市| 黄山市| 安国市| 西充县| 会昌县| 高清| 郁南县| 寿宁县| 马尔康县| 海城市| 福贡县| 卢湾区| 宁阳县| 黎平县| 元朗区| 故城县| 上虞市| 烟台市| 南康市| 康保县|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