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提高高校學生黨員質量是高校黨建的核心內容。在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深刻剖析當前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切實的措施來保障大學生黨員質量,對于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yǎng)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黨員;黨建工作
一、目前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黨務干部配備相對不足,業(yè)務能力需提升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基本上是由各院系黨總書記負責,由輔導員負責具體開展工作,形成院系和班級一條線的工作體系。但是,一方面,分管黨務的老師很多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出身,理論基礎也不是很深;另一方面, 分管黨務的輔導員老師常忙于日常事務,難將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其他學生工作部門作系統(tǒng)思考和安排,對學生的黨建工作缺乏指導和幫助。[1]
2.黨員發(fā)展重結果、輕過程,黨員發(fā)展程序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化
筆者在調研和實際工作中發(fā)現,在發(fā)展黨員的過程中,不少高校從事黨員發(fā)展工作的干部、教師和學生黨員都將一些程序簡化,對黨員發(fā)展的材料不夠重視。根據《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各個高校都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以華北理工大學為例,發(fā)展黨員需要經過五個階段、二十八個步驟。但由于負責黨務的老師工作繁忙,為節(jié)省工作時間,他們常常將其中的步驟省略,甚至出現事后補材料的做法,這就造成有些學生雖然入了黨,但對入黨的程序模糊不清,審查材料流于形式。筆者調研發(fā)現,學生的思想匯報材料比較注重數量,而對質量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思想匯報結合本身實際剖析的不多,甚至出現了直接從網上抄襲的現象,這就使得黨組織不能真實地掌握入黨人的思想動態(tài)。
3.發(fā)展黨員重發(fā)展,輕教育,特別是在學生入黨之后的后續(xù)教育較缺乏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學生黨員的數量也出現了較快增長;但負責學生黨務工作的教師、輔導員人數卻并未增加,這就增加了負責黨務工作教師的工作負擔。如支部活動往往只是忙于發(fā)展工作,基層黨組織活動內容較少,這就使得學生黨員對黨的認識不足,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面對考驗時對立場不堅定,思想信念容易發(fā)生動搖,大大降低了黨員的質量。
二、提高高校學生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1.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yè)務精的學生黨建工作隊伍
高校的基層黨組織尤其是學生黨支部的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理論水平和黨務工作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黨員的質量。因此打造一支能力強、業(yè)務精的黨務工作隊伍是做好黨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實際情況成立黨支部,支部書記由院系書記、輔導員或者班主任擔任,選拔部分優(yōu)秀學生擔任支部的委員。由于從事黨務工作的這些人多數比較年輕,黨齡不長,工作經驗、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需要聘請一批有豐富黨建工作經驗的老同志擔任特邀黨建組織員,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每個院系由1~2個特邀黨建組織員負責。
2.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務干部培訓
學校應注重針對不同骨干群體開展培訓活動,以提升他們開展黨務工作的能力;邀請黨校老師或者組織部干部,通過專題講座、交流考察、在線學習等方式,積極開展對黨務工作者的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
3.完善各項制度,細化工作流程
高校各基層黨委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制定符合本學校實際的工作手冊,進一步明確黨務工作者的工作職責和要求,明確發(fā)展黨員的具體工作程序,健全團員推優(yōu)制、票決制、測評制、談話 制、預審制、公示制、定期匯報制、責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還要附錄“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簿”“入黨志愿書”“思想匯報”等發(fā)展材料的參考模板,并逐一加上說明文字。黨員發(fā)展程序、發(fā)展材料應更加具體化,使黨員發(fā)展工作有據可循,黨員質量得到保證。
4.完善學生黨員考評、監(jiān)督機制
考評機制的建立注重結合高校的具體情況,內容包括學習、生活、群眾基礎、公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2]考核體系要公開,定期進行考評打分,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黨員質量的目的。建立群眾監(jiān)督機制:通過學院網站、宣傳欄,公示黨員姓名、照片、職務等信息;公布有關政策規(guī)章制度,主動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
參考文獻:
[1]羅九平.高校學生黨員質量保障機制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黨史文苑(學術版),2013,(7):50.
[2]王 強,王偉偉.高校學生黨員質量控制研究[J].商業(yè)經濟, 2013,(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