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清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海外民族文獻研究所)
俄藏黑水城文獻釋讀舉例*
張秀清
在整理俄藏黑水城漢文文獻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字雖然原文書寫清楚,容易識讀,但讀通順也要費些思量,主要是因為原文使用了不少通假字、俗字等。楊樹達先生在《彝銘與文字》中精辟地分析了“識字與通讀”二者的關(guān)系,謂:“治彝銘者必先識字,此自然之理也。識其字矣,銘文之能通讀與否,猶未可必也。何者?古人之用字,有用其形即用其義者,亦有如今人之寫別字,用其形不用其義,而但取其音者。如用其形即用其義,則字識而文可通。如用其形不用其義而但借用其音,則雖識其字而文之不可通如故也,于是通讀尚焉。蓋識字者,辨形之事也,而通讀則求義之事也。二事絕不相同,識字固重要,而通讀則尤要也?!?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54-255頁。這里略選十三例,試為通讀。
例一: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斷絕消息,音信不通。令使爺娘,懸腸各肚*《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按:各,當讀為“割”。音近通假。元關(guān)漢卿《鄧夫人苦痛哭存孝》第二折:“啞子落馬痛關(guān)情,子母牽腸割肚疼?!编嵧⒂瘛洞薷龜嘣┘覀鳌返谌郏骸翱稍跎鷮澈阂粫r勾去,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貫云石《套數(shù)》:“知心可腹,牽腸割肚,不枉了用工夫?!币舱f“牽腸掛肚”“懸腸掛肚”等。張涌泉《敦煌本〈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研究》:“斷絕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懸腸掛肚。”*張涌泉:《敦煌本〈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研究》,《張涌泉敦煌文獻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92頁。
例二:TK128《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御制后序:絕蔑五蘊,滌除六塵*《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宗舜:《〈俄藏黑水城文獻〉(漢文部分)佛教題跋匯編》,《敦煌學研究》2007年第1期,第23頁。。
例三:TK132慈覺禪師勸化集:疾痛苛養(yǎng),敬抑搔之,出入臥起,敬扶持之*《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宋坤:《俄藏黑水城宋慈覺禪師〈勸化集〉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第66頁。。
按:“苛養(yǎng)”讀為“疴癢”,通假。疴癢指疾病痛癢。宋蘇軾《決壅蔽策》:“疾痛疴癢動於百體之中,雖其甚微,不足以為患,而手隨至?!?/p>
例四:TK132慈覺禪師勸化集:誅剝黎庶,只推閏官*《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宋慈覺禪師〈勸化集〉研究》,第75頁。。
例五:TK132慈覺禪師勸化集:又不知興廢在僻傾之際,存亡當瞬息之間*《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宋慈覺禪師〈勸化集〉研究》,第75頁。。
按:“僻傾”當讀為“臂頃”。通假。義為“如人屈伸臂的時間”,與下句“瞬息”一樣都形容時間極短。俄藏黑水城文獻TK58李仁孝(夏仁宗皇帝)印施《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jīng)》發(fā)愿文:“若習十善而持八齋,及守五戒而修六事,命終如壯士伸臂,隨愿力往升彼天,寶蓮中生,彌勒來接。未舉頭頃,即聞法音?!倍匮?32《四分律》:“如人屈申辟(臂)頃,至彼池邊?!倍鼗妥兾摹稄]山遠公話》:“遠公既出長安,足下云生,如壯士展臂,須臾之間,便至廬山?!睎|漢支曜譯《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水盥已畢,如伸臂頃?!蔽鲿x法護譯《離睡經(jīng)》:“以三昧意猶若力士屈申臂頃?!蹦铣畏ㄌ熳g《佛說分別緣生經(jīng)》:“譬如力士屈伸臂頃,離梵天界,來詣佛所。”沮渠京聲譯《佛說旃陀越國王經(jīng)》:“王便敕群臣,嚴駕當?shù)椒鹚?。須陀便以道力,如申臂頃,將王及人民,俱到佛所。”智嚴譯《佛說廣博嚴凈不退轉(zhuǎn)輪經(jīng)》卷一:“供養(yǎng)佛已,猶如壯士屈伸臂頃,于彼佛前忽然不現(xiàn)?!敝菄雷g《佛說廣博嚴凈不退轉(zhuǎn)輪經(jīng)》卷一:“時尊者大目揵連受佛教已,即于佛前忽然不現(xiàn),猶如壯士屈伸臂頃?!碧贫纬墒健队详栯s俎》卷十四諾皋記上:“因授一青石,大如雞卵,言至家可磨此服之,能下毒氣。一夕風雷,其物遽持女曰‘可去矣’如釋氏言屈伸臂頃,已至其家,墜之庭中?!彼蔚涝毒暗聜鳠翡洝肪矶寺寰┖蓾缮駮髱熣Z:“覺有淺深,教有頓漸。其漸也,歷僧祗劫猶處輪回;其頓也,屈伸臂頃便登妙覺?!?妙音、文雄點校:《景德傳燈錄》,成都:成都古籍書店,2000年,第594頁。
例六:TK172六壬課秘訣:院內(nèi)水坑休尸地,窴墻鼬鼠入家來*《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孫繼民等著:《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52頁。。
例七:TK172六壬課秘訣:會得孫賓占病法,不須診脈看巢源*《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377頁。。
按:“巢”《官板大六壬神課金口訣》作“根”*《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377頁。。作“巢”是?!俺苍础睘獒t(yī)書。宋司馬光《傳家集》卷六二:“某啟。近領(lǐng)正月十二日書,續(xù)又領(lǐng)所賜論醫(yī)及樂書,教誨勤勤,感藏無已。醫(yī)書固難測,《素問》《巢源》在其中最精奧,誠如所諭。”“向者所蒙教誨,何敢忘之。但承其意,不承其術(shù)。謹當熟讀《中庸》以代《素問》《巢原》,熟讀《樂記》以代《考工記》《律歷志》。庶幾有得于桑榆,啟發(fā)其端,皆自益友之賜也。至幸至幸,至感至感。不宣。光再拜?!薄度卧姟肪矶姆冻纱蠖额}藥方》:“孤童亦復夢槐柯,無德無功用福多。天理乘除當老病,巢源王訣奈君何。”《全宋詩》卷三○七張方平三《耳鳴》:“素問方家本,巢源導引精。早年曾有客,奇術(shù)可還嬰。何日開金鼎,靈丹見八瓊?!?/p>
例八:TKl87佚名古方書:“此方(缺)所傳甚難,更在秘之不可輕傳。至祝?!?《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391頁。“其效不可細述,大佳?!?《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393頁。
清翟灝《通俗編》卷一七“切?!保骸?東坡尺牘)與某知縣云:兒子魯鈍不及事,惟痛與督勵也,切祝、切祝。又與開元明師云:拙詩一首,不須示人,切祝、切祝。(朱子集)與方伯謨,亦云千萬留意,至祝、至祝。(按)今人簡牘多作切囑至囑,據(jù)前人囑字,似但用于卑幼,尊及平等皆用祝也。”宋朱熹《朱熹別集》卷二:“彼人兇猾,吾甚為汝憂之,切宜深自防也。渠豈能改過。不可錯準擬,只當益加戒心耳。至祝。至祝?!?/p>
圖一
圖二
例九:A6解釋歌義:詩曰:抱玉巖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丈铰淙赵程浣?,疑是荊人哭未休*《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615頁。。
按:上述詩歌亦見于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六四七胡曾《詠史詩·荊山》:“抱玉巖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聲叫,疑是荊人哭未休。”
例十:A6解釋歌義:“詩曰:蒔蘭莫當門,懷玉莫向楚。楚無別玉人,門非蒔蘭□?!?《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四冊);《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615頁。
按:所缺之字當為“所”字?!肚貪h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卷五:“種蘭詩:種蘭忌當門,懷璧莫向楚。楚少別玉人,門非植蘭所。”唐李延壽《南史》卷二六列傳第一六:“(袁)淑乃賦詩曰‘種蘭忌當門,懷璧莫向楚。楚少別玉人,門非植蘭所’。尋以久疾免官?!痹娭谐?、所為韻,門、人為韻。門:臻攝魂韻明母莫奔切;人:臻攝真韻日母如鄰切。所:遇攝語韻生母踈舉切;楚:遇攝語韻初母創(chuàng)舉切。
按:“亦”不通,當讀為“以”。通假。不以多少,義同“不論多少,不管多少,不拘多少”。文獻有征。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一:“世南在蜀中,遍訪林下人,求獨煉法,鮮有能者。忽一日,得青城山道友傳授云……其法用雄黃不拘多少,研細。甘鍋火內(nèi),煅令通紅,取出?!痹鹂删谩妒幧駮罚骸盎ㄈ锸ⅲ夯ㄈ锸?火煅存性,研為粉)不拘多少。”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八仁宗康定元年:“詔自今都部署司應有寨柵申報賊寇入界,不以多少遠近,并須畫時救應?!本矶晃迳褡谖鯇幦辏骸瓣兾髦T路有投順蕃漢人戶,不以多少,宜令接納,厚加存恤,審辨奸詐,不令有復歸之計。”卷二一八神宗熙寧三年:“近指揮陜西、河東諸路,如有夏國投來蕃部,不以多少,并令接納,厚加存撫。近日惟鄜延、環(huán)慶屢奏投來人戶,而諸路并不知有無,可詢具實封以聞。”元脫脫等《宋史》卷二六八列傳第二七:“時制,沿邊糧斛不許過河西,河西青鹽不得過界販鬻,犯者不以多少,處斬?!痹鹾霉拧蛾幾C略例》:“一法:治水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止,牡蠣不以少多,鹽泥固濟,炭三斤,煅令火盡,冷取二兩,干姜一兩,炮為細末,二味和勻,冷水調(diào)得所,涂病處,小便大利即愈?!泵餍旃鈫ⅰ掇r(nóng)政全書》卷五六荒政(采周憲王《救荒本草》):“救饑:采嫩芽煠熟。換水浸洗淘凈,油鹽調(diào)食。又以子不以多少炒。舂去赤皮。”
蔣禮鴻謂:“不以:無論,不管。”“《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譬如大火,我相終無。熱性周遍,有何差殊?若夜(也)起得,悉平等,不以玉石金土,一等燋然;揀甚大地山河,一時傾滅。’”*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94頁。
例十三:инв.No.3775西夏光定七年祭文“至卜其□宅吉位,哭不哀禮化六□□□,聞樂不(后缺)”*《俄藏黑水城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與研究》,第724頁。。
按:上述錄文有誤。查圖版,當錄為“哭不哀,禮無容,□□聞樂不”。“□□”似為“永夜”二字,原文不甚清,待定。與此相似內(nèi)容亦見于《孝經(jīng)》喪親章第一八:“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圣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呂友仁、呂詠梅譯注:《禮記全譯·孝經(jīng)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8頁。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海外民族文獻研究所)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黑水城文獻語言研究(11BYY06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