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奎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闡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心理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論述教師如何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活動中的認知和行為標準,促進學生知識和心理情感的和諧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心理健康 課堂教學 滲透
近年來,由于社會發(fā)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fā)展事業(yè)受到了沖擊和挑戰(zhàn)。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學生中,約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作弊、自私、任性、攻擊、焦慮、抑郁等種種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不但嚴重影響著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也直接影響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在學科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把心理輔導意識融入到教育教學理念中,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化為自己自覺的教學行為,就可以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全面促進學生潛能的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試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利用學科特點與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收到較理想的效果。那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我是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
課堂是學科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課堂心理環(huán)境指的是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知的師生心理互動環(huán)境,它是由教師心理環(huán)境和學生心理環(huán)境兩部分形成的。融洽、活躍、和諧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冷漠、沉悶、緊張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將會使學生陷入不良的情感氛圍之中,學生的思維會受到束縛,創(chuàng)造性會受到壓抑,課堂上被動接受,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批判精神、獨立能力等,終究會養(yǎng)成事事服從,唯唯諾諾,沒有主見,進而導致人格不健全。所以我們應該從細微之處著手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用幽默的語言,有趣的現象,靈活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活動,使學生放松緊張的心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求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樂觀、豁達的健康心理。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
1.教師保持健康心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響。教師的人格魅力來自于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深厚的知識積累。故教師要在課堂上保持豁達、開朗、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必須平時要勤于學習,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
2.積極營造融洽的師生情感氛圍
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氛圍的關鍵是教師要對學生“施愛”,“愛”是教育的靈魂。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多加關愛;多接觸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遇到問題或矛盾時,不妨用一些用豁達的胸懷原諒學生,用耐心和真誠來拉近師生之間情感上的距離,增強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進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求知。
3.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課堂認知活動中的主動懷疑,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良好個性的發(fā)展。教師要掌握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將質疑升華為學生的動機和需求,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批判思維和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
二、鉆研教材,挖掘適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化學教材中有許多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若能挖掘出來,結合學生的特點,借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化學教學中要求重視化學實驗,強調尊重客觀事實的意識;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給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體驗和經歷“事實勝于雄辯”的魅力,進而來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不輕信“流言傳說”的正確認知。
“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氧化”和“還原”是一對矛盾,結合“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用十足的信心面對各種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