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式成
(郴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湖南 郴州 423000)
?
科學辨識蔡倫造紙術(shù)之歷史真實
——以《中國造紙史》為對象討論
張式成
(郴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國造紙史》一書,對晉代以后的造紙史、技術(shù)以及造紙術(shù)傳播國外的情況,顯得比較權(quán)威,但對涉及造紙的考古論斷依據(jù)不足,認為西漢初已經(jīng)有“造紙基地”、東漢初中州各地又成為“造紙中心”,憑主觀臆想否決蔡倫的發(fā)明史實。該書對古代典籍的一些釋讀以及祭祀蔡倫習俗,也缺乏文史研究和田野考察。深入發(fā)掘、辨析典籍、各類文獻、工具書與考古實物,考察蔡倫家鄉(xiāng)祭祀習俗、南嶺生態(tài)條件、生產(chǎn)生活方式,是揭開和還原歷史真相的科學途徑。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的史錄、評價,不應(yīng)輕率修改。
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典籍;祭祀;南嶺生態(tài);尊重歷史
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中國紙的表演,令全世界為之欽佩傾倒。翌年精裝本《中國造紙史》(下稱《紙史》)出版,使人期冀,因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紙、造紙術(shù),長期來疊積了似是而非的幾個問題,在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的當今,《紙史》應(yīng)能讓中外讀者得到某些懸疑的合理解答。
作為造紙術(shù)發(fā)明家蔡倫故鄉(xiāng)的文史學者,拜讀《紙史》后,感覺內(nèi)容、篇幅堪稱大著,但緒論和前兩章某些觀點、論斷,閱后十分困惑。這部由紙史專家撰寫、文化機構(gòu)資助的造紙通史,上架建議為:中國歷史,必然引起國內(nèi)外史學、文化、科技界的關(guān)注,涉及相關(guān)評價、定論及教科書、工具書條目。故,必須科學辨識蔡倫造紙術(shù)的歷史真實。
(一)《紙史》否定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依據(jù)不足
《紙史》根據(jù)20世紀的八次考古之事,提出“幾乎西漢歷代皇帝在位時期所造之紙都持續(xù)不斷地被發(fā)掘出來。”“這八批紙的出土說明什么問題呢?第一,它們有力地反駁了魏晉南北朝時人張揖、范曄等人提出紙是蔡倫發(fā)明的說法,證明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初就已經(jīng)有了紙。證實了唐宋學者張懷瓘、陳槱、史繩祖等人提出的西漢有紙說,把造紙術(shù)起源的時間提前了284年,說明這項發(fā)明源遠流長。第三,證明蔡倫前的紙既非縑帛,亦非絲質(zhì)絮紙,而是道地的植物纖維紙。不能以蔡倫劃線分為‘古紙’與‘今紙’……?!盵1](P65)此說依據(jù)不足,懸疑更大。
1.唐宋學者并未說西漢有紙
第一,按《紙史》舉例,唐代張懷瓘說“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彼未悩┱f“蓋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非創(chuàng)也。”史繩祖說“紙、筆不始于蔡倫、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此二人則不可也?!盵1](P53)這不足為證。
張懷瓘語在《書斷·列傳第一》中,全文寫“左伯字子邑,東萊人。特工八分,名與毛弘等列,小異于邯鄲淳,亦擅名漢末,又甚能作紙。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故肅子良答王僧虔書云‘子邑之紙,研妙暉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伯英之筆,窮神盡思,妙物遠矣,邈不可追?!痹瓉韽垜循徥菍憱|漢末書法家左伯,談到紙與蔡倫。此處“漢興”,是對左伯身處的東漢而言,指東漢初劉秀起兵擊敗篡漢的王莽,中興了劉姓漢室?!逗鬂h書·明帝紀》引光武帝劉秀之子明帝祭父詔書,有言“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發(fā)正,以寧天下?!盵2](P17)《后漢書·班固傳》記北單于向漢章帝遣使貢獻時,班固言“竊自惟思,漢興已來,曠世歷年……”[2](P437)均可證實。陳槱、史繩祖疑古,卻缺乏舉證,也未具體提出“西漢有紙”。
第二,東漢初中興時“有紙代簡”,是指劉姓王朝重統(tǒng)天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書寫材料。因簡牘書寫不便,搬動費人工,閱批、儲存、發(fā)放不便,故都以古紙縑帛取代。到東漢中期和帝時“蔡倫工為之”,即蔡倫憑發(fā)明造成規(guī)范的新型紙取代縑帛,這是肯定蔡倫功績。若斷章取義都可為證,那睡虎地秦簡出現(xiàn)似“紙”篆字,豈非戰(zhàn)國已造出紙?而其偏旁 “糹——系”,正說明了古“紙”的絲織物性質(zhì)。
2.考古出土西漢紙仍存疑問
第一,《紙史》斷言“地下出土文物表明,西漢初期造紙術(shù)從一開始就首先用作新型書寫材料”,“在首都長安所在的今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成為最早的造紙基地,所造的紙因用途不同而有高下之分。較好的麻紙可部分代替帛、簡,如文、景時用以繪制地圖的放馬灘紙類型者。較次的紙用作包裝材料,如武帝時用于襯墊銅鏡的灞橋紙類型者?!盵1](P94)如此肯定,那為何百年后漢武帝末始修的《漢書》無記錄?何況當時長安東郊“灞橋紙”多到“襯墊銅鏡”。當“文、景時用以繪制地圖的放馬灘紙”的高科技產(chǎn)品都造出,那為何直到200多年后東漢和帝時續(xù)修完成的《漢書》記各地物產(chǎn)均設(shè)職官,唯獨沒有極重要之“紙官”?
第二,作者舉例“《史記·滑稽列傳》載西漢武帝時(前140年-前87年),齊人東方朔(約前161年-前87年)‘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任之?!x之二月乃盡?!瘱|方朔這篇策文如寫在紙上,可輕便攜入衣袋內(nèi),不用幾天即可閱畢。但寫在簡上,則用3 000片,需二人抬動其書,讀二月乃畢。這個實例說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簡牘能容的字數(shù)和信息量顯得太少,使用時已感不便。”[1](P40)既然如此,東方朔為何不奏請由“造紙基地”供麻紙以代簡,將三千牘片的文字抄于紙上獻呈武帝?而非要舍輕就重害武帝“讀二月乃畢”,他不怕犯上、遭司馬遷的下場嗎?
第三,仍以作者舉例對照“‘衛(wèi)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惡大鼻,當持紙蔽其鼻而入?!耸掳l(fā)生于武帝晚年的征和二年(前91年),病于甘泉之日。內(nèi)侍江充為謀害衛(wèi)太子劉據(jù)(前128年-前91年),讓他用麻紙遮住鼻子去見父皇,但武帝并未因此舉而發(fā)怒,太子遂殺江充。這是古書中有關(guān)用紙的最早記載?!盵1](P94)原文沒寫“麻”紙,作者為何偷換名物?武帝不發(fā)怒,太子憑什么殺江充?而在“當持紙蔽其鼻而入”后,原文有“帝怒”,見《北堂書鈔》卷第一百四 紙四十六引“三輔故事”。 這顯然不是植物纖維紙,是絲織物紙。反過來說,假設(shè)太子用麻紙,武帝司空見慣麻紙,那武帝為何不令東方朔用麻紙抄寫?非要置天下萬機于不顧,受累吃苦兩月讀一篇簡文呢?
第四,“西漢后期(前48年-公元23年)實際是元、成、莽執(zhí)政時期。在這個時期,西漢二百年的造紙生產(chǎn)獲得總結(jié)性發(fā)展?!盵1](P95)既然“造紙術(shù)從一開始就首先用作新型書寫材料”,又獲得總結(jié)性發(fā)展,首都附近還有“造紙基地”,為何各級官員在政績機會頻出的二百年均無奏報、總結(jié)?尚方作坊也無造紙術(shù)的引進?皇帝們都視“造紙基地”如無?
3.東漢初中期仍無紙致變通法律求帛
《紙史》舉例“東漢人應(yīng)劭(140-206年)《風俗通義》(175年)明確說:‘光武車駕徙都洛陽,載素、簡、紙經(jīng)凡二千輛?!@個浩蕩的龐大車隊所載的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典籍和檔案文件,分別寫在素、簡和紙上?!庇峙e例建初元年(76年)章帝贊許賈逵講學,“令逵自選《公羊》、嚴、顏(之學)及諸生高材者二千人,教以《左氏》,與簡、紙、經(jīng)傳各一通?!苯又f,“唐章懷太子李賢注曰:‘竹簡與紙也。’……章帝令賈逵……給每人以竹簡及紙寫的經(jīng)傳各一部,以表示注重這門學問??梢姈|漢初期一些重要儒家典籍已有了紙寫本,……賈逵等學者曾以紙寫作并校訂紙本典籍,然班固著《漢書》之所以未提紙,一因西漢紙沒有像他那時(東漢初)更為普及,二因在他看來已是很熟悉的東西,沒有特別強調(diào)?!辈嘌浴岸鴸|漢初期中州各地又成為另一些造紙中心,以供首都之需要?!盵1](P98-99)這都屬牽強附會,實難成立,何況二千人要用多少紙!
第一,《風俗通義》及《風俗通逸文》并無“光武車駕徙都洛陽,載素、簡、紙經(jīng)凡二千輛”之語,《后漢書·儒林列傳》前言記“光武遷還洛陽,其經(jīng)牒秘書載之二千余輛。”其中無紙,其實是唐代馬聰在《意林》卷四改《后漢書》的“經(jīng)牒秘書”為“素簡紙經(jīng)”。東漢初重要儒家典籍的“紙寫本”,到底是帛紙還是什么?
賈逵任職到和帝朝,永元八年為侍中“兼領(lǐng)秘書近署”,十三年(101年)卒[2](P407)。四年后蔡倫發(fā)明出紙,如果地位在蔡倫之上的賈逵早已用紙并校訂紙本典籍,蔡倫還“奏上之”,那就是欺君之罪!怎么會“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 如果東漢初紙“更為普及”,為何王充在《論衡》中記述了簡牘來歷、材質(zhì)還提到帛,卻無紙?直到東漢末《先賢行狀》,記“延篤從唐溪季受《左傳》,欲寫本無紙。季以殘箋紙與之。篤以箋記紙不可寫,乃借本誦之?!毖雍V是編寫《東觀漢記》“蔡倫傳”的碩儒,官至京兆尹高位,距蔡倫辭世僅三十年,他想抄寫《左傳》都缺紙,說明造紙術(shù)發(fā)明后,尚方的造紙工藝仍需逐步成熟,東漢中后期僅宮中使用。
第二,“中州各地又成為另一些造紙中心,以供首都之需要?!钡浼涊d首都光武帝和太子明帝都無紙用,“后漢北海敬王劉穆善草書,光武器之。明帝為太子,尤見親幸,甚愛其法。及穆臨病,明帝令為草書尺牘十余首,始其創(chuàng)開草書之善也”(唐張懷瓘《書斷》‘章草’)。尺牘即木牘,寬1平方市尺、厚1市寸,故稱“尺牘”。如果中州各地有造紙中心供首都需要,明帝干嘛不挑選好紙讓兄弟揮毫草書?北海敬王干嘛不在病前留下哪怕一張紙寫書法?光武帝和明帝干嘛不令各“造紙中心”進獻紙與造紙術(shù)?
第三,關(guān)鍵的問題是,《后漢書·明帝紀》記公元57年明帝即位當年下詔“天下亡命殊死以下,聽得贖論:死罪入縑二十匹”[2](P16)即犯死罪者交縑帛20匹可贖命,到75年增加成“死罪縑三十匹?!闭碌劾^位后,也詔令“亡命者贖:死罪縑二十匹”[2](P27)兩代皇帝親抓此事,顯然不是為衣料,宮中織室的縑帛肯定比民間質(zhì)優(yōu)。理當是為改變簡牘閱批效率低、人力物力投入多、存放空間限制、著火難救的繁勞不便,又應(yīng)對朝政大量需求,不得不采取法律變通手段,規(guī)定以縑帛贖死罪之策。說明東漢初期,可用于規(guī)范書寫的植物纖維紙仍處于探索中,“造紙中心”顯見是作者臆想的“大躍進”事物。
(二)蔡倫獻紙方有紙
1.《紙史》應(yīng)當解決卻未作答的問題
懸疑在年代久遠,西漢紙的鑒別是否科學、牢靠?有無自然異動、人為干擾如盜墓者攜入包物,或麻絮織品的物理化學變化?為何大部分在欠發(fā)達邊遠地區(qū)?為何放馬灘西漢墓人骨腐朽而地圖紙兩千年不壞?西漢麻紙是做蚊帳防蚊、做紙被御熱還是一開始就書寫?如按《紙史》斷言“西漢初期造紙術(shù)從一開始就首先用作新型書寫材料”,“在首都長安所在的今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成為最早的造紙基地”,“西漢二百年的造紙生產(chǎn)獲得總結(jié)性發(fā)展”。那就與作者所說中國紙首先傳向朝鮮半島的路線發(fā)生矛盾。因作者列舉的八批西漢紙出土地點和分布圖[1](P64-66),全部在長安北、西北面,遠至荒涼的中蒙邊境居延、新疆羅布淖爾(羅布泊),恰形成傳往西域的路線。作者又說西漢在朝鮮半島置郡縣期間“則樂浪、玄菟二郡當時也可能用上了紙”[1](P449-450)。如此,西漢不僅有造紙術(shù)、造紙基地,連境外、附屬國也有紙,那還關(guān)東漢蔡倫何干?憑什么“天下咸稱蔡侯紙”?
西漢出現(xiàn)麻纖維品或紙雛形不成問題,問題在爭議困惑多年后,中外讀者亟待專家用科研解惑其之所以然,而非翻來覆去舉例帶疑點的出土物讓人永遠猜去的糊涂史。
2.西漢皇陵及親王、侯爵、丞相夫人墓均未發(fā)現(xiàn)紙
東漢應(yīng)劭的《風俗通義》佚文“殺青書可繕寫。謹案:劉向《別錄》曰:‘殺青者,直治青竹作簡書之耳?!轮裼泻?,善朽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陳、楚之間謂之汗,汗者,去其汗也。吳、越曰殺,殺亦治也。劉向為孝成皇帝典校書籍,二十余年,皆先書竹,為易刊定,可繕寫者,以上素也。由是言之:殺青者竹,斯為明矣。今東觀書,竹素也?!盵3]應(yīng)劭是桂陽郡太守應(yīng)郴的孫子,知道桂陽人蔡倫始造紙事。他所寫劉向是漢初楚元王的四世孫、目錄學之祖、西漢末經(jīng)學家與文學家、光祿大夫、中壘校尉,歷宣、元、成帝三朝,曾校閱皇家藏書。但這個皇族大臣著作、典校書籍二十多年,用的仍是素簡。
從西漢到東漢初期,沒有可用的書寫紙,同樣從考古也能判斷。如景帝陽陵發(fā)掘,有絲麻品,但無植物纖維紙。馬王堆西漢初長沙國丞相夫人墓,大量高級陪葬品并長沙國地圖,但非紙而是縑帛。同期的中山靖王墓、南越王墓,都一樣。2015年底,南昌西漢末?;韬钅拱l(fā)掘,仍是簡牘?!都埵贰啡绾谓忉專?/p>
3.東漢中期蔡倫獻紙方有紙
直到東漢中期,才有真正書寫意義的紙,皇家典籍《東觀漢記》記載的“蔡侯紙”。蔡倫向和帝奏報獻紙在公元105年,此前“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絕,歲時但供紙墨而已?!盵2](P76)這個“后”即和帝皇后鄧綏,她即位在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假設(shè)如《紙史》斷定西漢早已有紙、造紙術(shù)、造紙基地,東漢初期中州各地又有造紙中心,可供首都之需。那么東漢中期的鄧后還要方國供紙干嘛?再說,連附屬國都有貢紙,蔡倫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奏上之”,說是自己“造意”的紙,這不是造假嗎?他難道有兩個腦袋既欺君又騙后!鄧太后又怎么會在和帝逝后封侯蔡倫?因此,舊版《辭?!贰安虃悺睏l目寫“始創(chuàng)造紙之法,天下便之,稱為‘蔡侯紙’?!盵4](P16)1980年版《辭?!肥堋拔母铩睉岩梢磺兴枷氲母蓴_,寫成“改進造紙術(shù),……后世傳為我國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人”[5](P610)。最新版的《辭?!吩俑幕亍鞍l(fā)明造紙術(shù)”[6](P439)。
(三)“古紙”與“今紙”
理清上述幾點,才能真正理解“古紙”與“今紙”的概念。目前所知《晉書》列傳的東晉初著作郎王隱奉命撰晉史,記錄三國魏國學官、《廣雅》作者張揖最先提出“古紙”與“今紙”的區(qū)分標準?!巴蹼[《晉書》曰:魏太和六年,博士河間張揖上《古今字詁》,其巾部:‘紙,今帋也,其字從巾。古之素帛,依書長短,隨事截絹,枚數(shù)重沓,即名幡紙。字從系,此形聲也。后漢和帝元興中,中常侍蔡倫以故布搗剉作紙,故字從巾。是其聲雖同,系、巾為殊,不得言古紙為今紙’?!盵7]魏太和六年即232年,距蔡倫冤死111年。三國初改朝換代,魏明帝繼位,需要工具書,學官、訓(xùn)詁學家張揖呈上《古今字詁》。這是官方統(tǒng)一文化行為,天下事物,朝廷都不知來龍去脈,如何要求媒介、規(guī)范社會?
同樣,南朝史學家范曄編撰《后漢書》也是規(guī)范行為,那時沒有印刷術(shù),撰寫《后漢書》,查閱多篇漢記、多家《后漢書》,是有專門過程的。他被權(quán)貴害死,其書要在朝廷給他平反后,才能刊行為國家正史。范曄撰《蔡倫傳》,綜合前代史料,如實而有研究地將紙的產(chǎn)生過程及階段性質(zhì)、名稱,準確規(guī)范、精煉歸納為“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wǎng)以為紙?!眱删鋮^(qū)分出:東漢初之前的“古紙”與蔡倫造的“今紙”,實為一大貢獻。
從我國重要的訓(xùn)詁著作、劉熙所撰《釋名》,也可知紙的定義,在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后產(chǎn)生變化。劉熙是東漢末文字訓(xùn)詁學家、經(jīng)學家、南安太守,歷東漢末桓、靈、獻帝三朝,公元160年前后在世,離蔡倫冤死僅三十幾年,應(yīng)見識過蔡倫發(fā)明的紙,故特別指出“紙,砥也,謂平滑如石也。”這種對蔡侯紙的形態(tài)質(zhì)地的描寫與釋義,代表東漢末官方、文化界的共識。因為這同時需要視覺與觸覺檢驗,按《廣韻》等釋義“砥,音紙,磨石也。”檢驗今紙的方式象在磨刀石上來回磨擦,它不是形容縑帛,絲織物磨擦會起皺移動,紙面磨擦則產(chǎn)生平滑如石之感。古紙縑帛與今紙,正由“蔡侯紙”為標識區(qū)分。
《紙史》反對史書、工具書區(qū)分“古紙、今紙”,說“張、范之所以出錯,一是沒見過漢紙實物,不知是何形制;二是對紙的概念缺乏正確理解。他們天天用紙,卻不知蔡倫前紙與他們所用者實無本質(zhì)不同。”[1](P10)這等同于“文革”批知識分子“高貴者最愚蠢”的克隆版;殊不知三國初張揖用的正是東漢末造紙,故清楚漢代幡紙長短之分,及蔡倫搗剉造紙的發(fā)明。造紙術(shù)東晉才傳向境外,故南朝范曄記錄的“蔡侯紙”承襲自朝廷依據(jù)。
事物性質(zhì)、名稱,是隨著人們對歷史、文化、科技各的認識水平而深化的,先人早有研究。硬要將現(xiàn)代的“紙”字定義,去限制、匡正1900年前古人使用的“紙”字,甚至鄙薄古人探索、發(fā)現(xiàn)各階段“紙”字的含義,這是尊重歷史嗎?
《紙史》認為,“清代以來因受《后漢書·蔡倫傳》誤導(dǎo),將蔡倫奉為‘造紙祖師’,為他立祠建廟以行祭祀,遂在造紙行業(yè)中形成傳統(tǒng)。這里我們分析了誤將蔡倫當成造紙術(shù)發(fā)明者的一種歷史原因,讀者不可不察?,F(xiàn)在該是消除范曄就造紙術(shù)起源所造成的歷史誤會的時候了?!盵1](P111)說清代才產(chǎn)生奉蔡倫為造紙祖師的現(xiàn)象,等同胡言亂語。僅蔡倫家鄉(xiāng)桂陽郡(治所郴縣),千多年前就已形成祭祀傳統(tǒng)與紀念空間,民俗崇奉蔡倫為“造紙祖師”,非但不誤導(dǎo),反而說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來之不易,必須珍視。
蔡倫家鄉(xiāng)人、東晉長沙相、桂陽郡耒陽縣人羅含(292-372年)在范曄之前,于地理著作《湘中記》記蔡倫辭世170年后親見“耒陽縣北有蔡倫宅,宅西有一石臼,云是倫舂紙臼也”[8]。北宋朝散大夫、詩人阮閱任郴州知州,在《郴江百詠》集專作《蔡倫宅》一首,詩中有“自從杵臼深藏后,采楮舂桑事已更”,說明郴州城也早有紀念蔡倫的場所,阮閱也見到舂紙杵臼[9]。兩處蔡倫宅是在蔡倫受害、株連家族,于他平反后找到的無人繼承家產(chǎn),作祭祀場所。其家族另一所在即今桂陽縣也有蔡侯祠,1934年毀于戰(zhàn)火,但蔡倫井和舂紙臼保存至今。元代耒陽州知州陳宗義撰《重修新亭蔡侯廟記》,指出“不知何代于池畔,立祠設(shè)廟,因名蔡倫廟。后為洪水飄蕩,其像移于他廟,故基尚在?!惫蕩ь^“遂捐升斗之俸……度其故地,為祠一所,仍設(shè)侯像于中?!盵10]清同治國子監(jiān)祭酒王先謙著《湖南全省掌故備考》記“蔡倫石盆刻字 桂陽州西南,有蔡泉,為蔡倫造紙?zhí)?,有石盆,刻‘蔡倫置可驗’?!盵11]現(xiàn)石臼字剝落,說明王先謙是依據(jù)早期史料記載。家鄉(xiāng)歷代祭祀習俗、3地文物、建筑,直接反映了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的真實性。
(一)家鄉(xiāng)環(huán)境、文化影響蔡倫的思想行為、人生走向
蔡倫選入皇宮時十二三歲,漢代家境尚可的該年齡段少年,讀私塾同時勞作幫襯家庭。他籍貫為“桂陽”郡,漢郡等同今省,蔡倫故里具體怎樣?對他有何影響?
1.南嶺生態(tài)環(huán)境、地域文化影響蔡倫思想行為的辨析
按漢代體例,郡、縣同治一城的記大省小,“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2](P147)《后漢書·地理志》記“桂陽郡(高帝置。上嶺山。在洛陽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戶十三萬五千二十九,口五十萬一千四百三。郴有客嶺山。便,耒陽有鐵。陰山,南平,臨武,桂……。”[2](P183)那么郡治郴縣(今郴州),為蔡倫故里。郴縣、桂陽郡縱橫南嶺,南嶺,分隔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分隔海洋氣候與內(nèi)陸氣候,溝通中原與嶺南沿海,系我國冰雪線最南端,生態(tài)環(huán)境特殊,地質(zhì)構(gòu)造復(fù)雜,植物繁茂,礦產(chǎn)豐富。
(1)蔡倫家鄉(xiāng)南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地域文化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yǎng)一方人,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人生活、生產(chǎn)、思維方式的人文環(huán)境,先民為適應(yīng)自然,利用生態(tài)條件,在特定地域創(chuàng)造特色文化?!稘h書·地理志》記“桂陽郡,高帝置……有金官。縣十一: 郴,耒山耒水所出,……南平、耒陽,舂山舂水所出?!盵12]《衡湘稽古》考證神農(nóng)炎帝“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郴夭作扶耒之樂以薦犁耒”[13](P239),即傳說神農(nóng)發(fā)明了最早的農(nóng)具“耒”,神農(nóng)之臣“郴夭”推廣農(nóng)具,故留下耒山耒水的地名。“舂山舂水”,也揭示舜帝舂搗稻谷,留下舂山舂水的地名。郴縣郴州的“郴”,則因神農(nóng)之臣郴夭發(fā)現(xiàn)利用草藥“菻”蒿(今提取青蒿素的青蒿之最早一種)而得名[13](P240),桂陽郡的“桂”以產(chǎn)藥材桂的桂山桂水為名[13](P238)。這都提示人們注意,蔡倫家鄉(xiāng)的探索開創(chuàng)性文化在他身上應(yīng)留下烙印。
(2)南嶺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地域文化影響蔡倫的可能性
上古傳下的地名藥材名政區(qū)名,證實這里是中華民族農(nóng)耕、醫(yī)藥文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源頭之一。地域文化潛移默化影響著蔡倫,他應(yīng)見識了家鄉(xiāng)生態(tài)資源和長輩的探索、生產(chǎn),并參與實踐(例筆者6歲半入小學遇上“大躍進”,就跟著老師砍柴燒木炭、錘礦石煉鋼鐵)。南嶺郴州是“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漢書》記載桂陽是西漢唯一設(shè)金官的郡,東漢又設(shè)鐵官,管理郡中坑冶(唐代設(shè)鑄錢之桂陽監(jiān))。蔡家可能與此相關(guān),長輩或做過鐵官,因他入宮后哪有時間從頭學習冶煉鑄造?由于實踐過才駕輕就熟,“監(jiān)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稍晚于蔡倫的尚書崔寔(約103-170年)上漢桓帝《政論》,提到“舊時永平建初之際,去戰(zhàn)攻未久,朝廷留意于武備,財用優(yōu)饒,主者親躬,故官兵常牢勁精利。有蔡太仆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盵14]造弩等兵器,本是考工令之事“主作兵器弓弩刀鎧之屬”[2](P195),尚方令負責 “掌上手工作御刀劍諸好器物”[2](P197),但蔡倫竟造出天下聞名的“蔡太仆之弩”,使崔寔父子由衷敬佩。崔寔之父、首部書法專著《草書勢》作者崔瑗(77-142年),與蔡倫同時代,是史上最早用紙抄書的。崔寔2歲時(105年)蔡倫獻紙,他18歲時蔡倫冤死。從崔寔對蔡倫的贊譽可知,蔡倫既有冶煉鑄造專長更有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明造紙術(shù)后又造出上述弓弩。
2.南嶺生產(chǎn)生活方式左右蔡倫人生的可能性辨析
(1)蔡倫生活軌跡的變化
蔡倫“始給事宮掖”,后忍受奇恥閹為宦者,定有特殊緣故。根據(jù)他“親躬”打造刀劍諸器械、莫不為后世法的特長,推測其出自鐵官或能工巧匠之家,體驗過冶煉鑄造,讀得起書,奠定“倫有才學”的基礎(chǔ)。或桂陽郡太守將他薦入京城皇宮(《后漢書·宦者列傳》只他一個南方人),可能家長突生變故面臨“下獄死”,年少的他既陷宮禁,于是毅然犧牲自己將身救家,若富貴子弟誰愿做挨閹割的宦者?而皇宮高深莫測的險惡生活,讓南嶺淳樸青少年心生恐懼、厭惡。盡心敦慎升為中常侍后,他決計擺脫宮中爭斗,最佳借口,是憑在家鄉(xiāng)學到的冶煉鑄造、舂搗樹皮技術(shù),這能解釋中常侍兼低職的尚方令的原因。
(2)南嶺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啟發(fā)
從《蔡倫傳》有限的記述“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暴體田野。后加位尚方令?!笨刹熘谐J滔鄬ψ杂珊?,利用每5日一天的休假,深入民間作坊,研制出諸種器物后才兼職尚方令。這能名正言順獲得必要的條件、時間、費用,這時家鄉(xiāng)桂陽郡深烙在他腦海的印記,不止冶煉鑄造,還有南嶺江河溪澗水泊池潭密布,父老大量使用漁網(wǎng);森林竹木遍地(今仍存華南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莽山,郴州城主干道旁即有蘇仙嶺、王仙嶺天然闊葉林),百姓使用竹簾飄絮,楮樹皮記事(不同于官署用簡牘),舂搗樹皮、燒石灰泡苧麻獲編織原料,用于織紙帳、做紙煝。民謠有“人到郴州打擺子”句,述南嶺蚊蟲叮人致瘧疾,方言打擺子,染上往往致命。故百姓摸索造紙是為織“夏布”縫紙帳,夏布即夏秋蚊帳、夏衣的輕透粗布料(湖南傳統(tǒng)產(chǎn)品);紙煝即樹皮紙包驅(qū)蚊藥盤條;唐宋“紙帳”詩可證。朝廷造紙目的,則在獲取新型書寫材料、改革政務(wù),皇宮自有織室做絲帳。蔡倫出身南嶺久居京城,最了解皇朝對紙的需求,受家鄉(xiāng)生活生產(chǎn)方式啟發(fā),其人生方向最終定位造紙發(fā)明。
(3)造紙術(shù)發(fā)明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漢書》記桂陽郡“舂山舂水所出”的內(nèi)容,蘊藏著舜帝發(fā)明舂搗稻谷脫殼為米的科技信息,故留下舂山舂水的地名,說明世界上最早的舂搗技術(shù)出現(xiàn)在蔡倫家鄉(xiāng)。而郡城郴縣(郴州)、郡西坑冶基地(今桂陽縣)、耒陽縣(今衡陽耒陽市)三處“蔡倫宅”,都有舂紙石臼,可證實蔡倫受家鄉(xiāng)舂搗傳統(tǒng)的啟發(fā),取石造臼,發(fā)明造紙術(shù)的關(guān)鍵技術(shù)舂搗紙漿。其它關(guān)鍵技術(shù),可能學習家鄉(xiāng)草木灰漚田、石灰水浸麻的經(jīng)驗。南嶺多喀斯特地貌,人們燒石灰用途頗多,石灰遇水長時間發(fā)熱,浸泡樹皮、苧麻、破漁網(wǎng)便于舂搗,石灰池蓋上杉樹皮如同蒸煮;加用木芙蓉(桂陽縣叫“蓉”城)作紙藥。這些技術(shù)發(fā)明,《初學記》有反映“至后漢和帝元興,中常侍蔡倫剉故布搗抄作紙。”《初學記》系盛唐集賢院學士徐堅、張說等奉唐玄宗敕令撰寫,保存很多漢代珍貴史料。剉,即砍、磨碎;搗即舂搗;抄即竹簾抄紙藥漚過的紙漿。剉、搗、抄和石灰水熱泡、紙藥久漚、漂浮、簾抄,形成完善的造紙術(shù)。
(二)從祭祀、考古看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
1.蔡倫加位尚方令后造出紙取得發(fā)明權(quán)
第一,桂陽郡三處祭祀場所,提示一種可能:蔡倫擢升中常侍,協(xié)助和帝、鄭眾除去竇黨后,即提出兼尚方令。尚方令級別低于中常侍,蔡倫用意,一是尚方令能名正言順“暴體田野”,開挖宮中難掘的怪味紙池;二是擺脫朝中政治斗爭,心無旁顧研究造紙術(shù);三是中常侍的地位加尚方令的職責,使他能向和帝提出“暴體”南嶺,即利用家鄉(xiāng)的資源、條件進行造紙的攻堅,這可能在“監(jiān)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的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提出。和帝寬厚,鑒于蔡倫的貢獻、忠心和對新紙的渴求,可能特許他回鄉(xiāng)試驗。這使蔡倫一償多年思親的心愿,又從南嶺山水、民間獲取靈感,進行最后階段的攻堅。
第二,東漢末三國初魏國官員董巴的《輿服志》記述“東京有蔡侯紙,即倫也。用故麻名麻紙,木皮名穀紙,用故魚網(wǎng)作紙名網(wǎng)紙也?!盵15](P183)說明董巴知道京都洛陽保存有蔡倫造的紙樣。這些紙樣與桂陽郡有聯(lián)系:郴縣曾為苧麻之鄉(xiāng),郡中產(chǎn)楮樹即“穀”樹,南嶺河谷溪澗池潭密布,先民要用大量魚網(wǎng),提供了富足的原材料。而研制紙的設(shè)施設(shè)備復(fù)雜,要開挖數(shù)個紙池大量用水,造多個舂搗石臼,堆積大量原料,京城宮中豈容污染水味飄蕩?故蔡倫有可能返鄉(xiāng)研制,《湘中記》“云是倫舂紙臼也”應(yīng)能旁證,舊版《辭源》也認為,“今耒陽縣北有蔡倫宅,其造紙?zhí)幰?。”[16]
第三,最后階段攻堅,也用了八年,元興元年(105年)終于實現(xiàn)突破“奏上之”,即秉報和帝:造新紙事業(yè)已完成。反之,若前代已發(fā)明造紙術(shù)就不能再“奏上之”。和帝“善其能”,詔令宮中、朝政“自是莫不從用”,即授予蔡倫發(fā)明權(quán)。但和帝未及封賞蔡倫就于年底病逝。而鄧太后扶起的安帝“及長多不德”,在蔡倫離開洛陽吃苦南嶺時聽信乳母蠱惑。若非蔡倫的發(fā)明震驚朝野,鄧太后主持公道,九年后(114年)蔡倫能否封侯還難說。
2.蔡倫封侯后可能探親推廣造紙術(shù)
蔡倫還可能在封侯后返鄉(xiāng)探親,蔡倫字敬仲,“仲”字用于次子之名,說明他有兄弟姐妹。其家境,在他做了中常侍后應(yīng)該好轉(zhuǎn),兄弟姐妹因婚嫁緣故,可能分住郡城郴縣、坑冶基地(今桂陽)、耒陽縣。他封侯后可從下一代挑選養(yǎng)子繼嗣,故探親時三處都走動,看望親人觀察侄甥。三處蔡倫宅都有舂紙石臼,桂陽縣仍存蔡氏后裔及殘本宗譜。這些文物包括晉《湘中記》提示,他可能借探親之際推廣造紙術(shù);也說明桂陽郡對本郡首個封侯者的崇敬,對造紙的響應(yīng)。但蔡倫突遭安帝逼死,郡城家族逃散,變亂中史料殊難保存。
3.郴州市考古發(fā)現(xiàn)說明什么
2003—2004年初,湖南文物考古所和郴州文物處,在郴州蘇仙橋發(fā)掘出土千余枚簡牘,為蔡倫家鄉(xiāng)桂陽郡文書[17]。其中700余枚晉簡,填補了我國西晉簡牘大空白(全國原僅十幾枚)。這證實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后,至西晉仍簡紙并用,東晉初紙才完全取代簡牘。關(guān)于這點,《中國檔案》副總編王天泉根據(jù)研究指出:“從公元105年東漢蔡倫發(fā)明紙張,到公元404年東晉桓玄以詔令的形式肯定紙張,沿襲上千年的簡牘書寫材料被紙張所代替。在這以紙代簡的三百年間,書信和書籍最先使用紙張,其完成時間在東漢末年。官文書以紙代簡要遲緩一些,至東晉才告完成。其中案牘文書、簿籍文書分別在西晉和東晉實現(xiàn)了轉(zhuǎn)變,一種新的官文書書寫材料代替另一種官文書書寫材料,需要新的書寫材料性能良好、實際應(yīng)用富有成效且時機成熟,這對于今天電子文件代替紙質(zhì)文件也許有所啟發(fā)?!盵18]
(三)蔡倫是造紙術(shù)的偉大發(fā)明家
紙和造紙術(shù)屬驚世發(fā)明,簡牘縑帛使用的漫長時光,中華先民早有憧憬;秦朝至東漢初三百多年,官方、民間應(yīng)有探索。但《紙史》列舉“西漢麻紙”,許多問題仍未揭秘,不能確證西漢產(chǎn)生造紙術(shù)。即使西漢造出麻紙,添上“西漢麻紙發(fā)明者XX”就是,為何斷然否定“東漢造紙術(shù)發(fā)明家蔡倫”?“發(fā)明”并非絕對化,它是“創(chuàng)制新的事物,首創(chuàng)新的制作方法”[19]。大浪淘沙1900年,古人早有爭議研究,史書典籍文物,始終確證蔡倫發(fā)明整套造紙術(shù)、首創(chuàng)新的制作方法,才造出劃時代意義的樹皮紙、網(wǎng)紙、麻紙、布紙4種紙;全面開拓原料、工藝新路子,開創(chuàng)新的材料行業(yè)、社會產(chǎn)業(yè)。是蔡倫造紙術(shù)傳播全世界,為人類提供了方便、經(jīng)濟的書寫、繪畫、包裝等材料,掀起文字載體、出版、政務(wù)革命,推動了世界文明進程,才“天下咸稱蔡侯紙”。
《紙史》作者中外名銜顯赫,研究蔡倫卻錯誤頻出,偏見明顯,不到蔡倫家鄉(xiāng)考察,先對外全盤否定蔡倫,受批評后不得不冠以“革新家”,卻責難尊重歷史的專家“要求全中國在造紙問題上以蔡倫發(fā)明紙這一個聲音說話,不允許有別的聲音?!盵1](P72)經(jīng)比較相關(guān)文章發(fā)現(xiàn),《紙史》才似乎想中外都認同其“西漢初期造紙術(shù)”說,故堅決否定古今中外認同的“造紙術(shù)發(fā)明家蔡倫”,是否要求全世界依這一個調(diào)門呢?而尚未確證不經(jīng)嚴肅研討,就妄下噱頭性定論的做法脫離科研范疇,極易引起“文革”懷疑一切、自我獨尊的負面文化風回潮。這種欠科學態(tài)度將誤導(dǎo)中外讀者,如何使《中國造紙史》名實相符?
蔡倫以南嶺人的正直擔當、真才實學,“盡心敦慎”“預(yù)參帷幄”,“數(shù)犯嚴顏,匡弼得失”,政績矚目而不居功,鍥而不舍地發(fā)明造紙術(shù),造福民族、國家、世界。原中國科協(xié)主席周培源在 “紀念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1882周年大會”上,以《繼承和發(fā)揚蔡倫的首創(chuàng)精神,維護蔡倫的重大歷史榮譽》的講話,告誡:“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沒有取得確切的考古實物、科學鑒定與可靠的歷史文獻之前,絕不可以輕率地貶低蔡倫和修改歷史。這是一個極為嚴肅的科學問題,必須慎重對待。”切望《紙史》作者真正尊重歷史、科學,敬畏民族文化,不帶私利和偏見,客觀公道評價先賢。
[1]潘吉星.中國造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南朝]范曄.后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3]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494,495.
[4]辭?!ど昙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影印,1994:92.
[5]辭海[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
[6]辭海[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
[7]李昉.太平御覽卷六0五[M].北京:中華書局,1960:2724.
[8]説郛卷六十一[M].長沙:湖南圖書館藏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纂之屬.
[9]熊清泉,題,李雅,編.古人詠郴州[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65.
[10]耒陽市志[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1068.
[11]王先謙.湖南全省掌故備考[M].長沙:岳麓書社,2009:305.
[12][漢]班固.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66.
[13]張式成.郴州古代之人文地輿考識[J].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4):235-241.
[14]崔寔.政論·群書治要譯注(第26冊)[M].北京:中國書店,2012:23.
[15]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11.
[16]辭源·申集草部 [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15:44.
[17]湖南郴州蘇仙橋遺址發(fā)掘簡報·湖南考古輯刊(第8集)[C].長沙:岳麓書社,2009.
[18]王天泉.魏晉官文書以紙代簡及其啟示[J].檔案學研究,2009(4):18-20.
[19]古今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Scientifically Identifying the Historical Truth about Cai Lun and His Papermaking Technology: A Research onChinesePapermakingHistory
ZHANGShi-cheng
(Chenzhou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Office,Chenzhou,Hunan423000,China)
ChinesePapermakingHistorycredibly introduces papermaking history, technology and its spread abroad since Jin Dynasty. However, some arguments regarding the papermaking technology lack credible testification; it believes that papermaking base can be found sinc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papermaking centers can be found in midst states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us subjectively denying the fact of Cai Lun's invention. The book lack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interpreting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as well as the habits of sacrificing Cai Lun. Deeply exploring and discriminating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all kinds of documents, reference books and archaeological matters, and investigating sacrifice habits in his homet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ve and living modes in Nanling Mountain, is a scientific way to explore and to restore historical truth. The records, evaluation about Cai Lun's papermaking should not be discreetly amended.
Cai Lun;invention;the Papermaking Technology;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sacrifice ceremony;ecology in Nanling Mountain;history respect
2016-08-17基金項目:湖南省湘學研究院專項課題經(jīng)費資助項目作者簡介:張式成(1950-),男,湖南郴州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湖南郴州市政協(xié)聘文史研究員、郴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專家召集人,主要從事歷史、文化、非物遺產(chǎn)研究。
第31卷第5期2016年9月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OURNALOF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31No.5Sept.2016
K825.81
A
1672-934X(2016)05-0044-09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