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
近年來,當我們在用《弟子規(guī)》之類典籍向今天的青少年進行“啟蒙”補課時,別的國家在怎么啟蒙呢?
一位溫哥華的朋友,把他5歲孩子上學前班的第一課發(fā)來,譯成中文的,是這樣一篇小小課文:
我很高興我就是我
沒有人看上去
和我一樣
我注意到
這是真的
沒有人像我這樣說話
沒有人像我這樣走路
沒有人像我這樣玩樂
沒有人像我這樣敘述
我很特別
我就是我
我不想成為
其他任何人
這篇課文,真的很特別,這是我作為中國“老家長”的讀后感。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不想成為其他任何人”,那還怎么教他“做人就要做這樣的人”呢? (萌 萌摘自《同舟共進》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