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
草坪上,一條破敗的小路隔開兩國,爺爺站在意大利一邊,氣定神閑地等著孫子從另一側的奧地利爬過來;馬路上,一只雄雞正邁過涂在地上的油漆標識,頭在荷蘭高昂著,尾巴垂在比利時;露天小酒吧前,桌椅壓在褪色的白線上,有人在德國舉杯,有人在瑞士翹著二郎腿……
瓦萊里奧·文森佐的這些照片里,國界線像被頑皮的孩子用橡皮擦掉了一般,難覓其蹤。
背著一臺連電池都不能用的老式哈蘇相機,憑借地圖和導航,這位42歲的意大利攝影師沿著歐洲陸上26國彎彎曲曲的邊界前行。八年間,他在國界線上穿越了不下1000次,足跡踏過長達16500公里的國界線。
在瓦萊里奧·文森佐“寧靜的國界線”系列攝影作品中,這是最像國界線的一幅了:白茫茫的雪地被細桿間懸著的兩根鐵絲一分為二,瑞士在這頭,意大利在那頭。
事實上,文森佐自己時?!案鷣G”國界線。他時常不得不依靠導航才能確定國境線的位置,比起難以找到的界牌,提醒他身在另一個國家的往往是通信公司發(fā)來的手機短信。
早在踏上行程之前,國界就已在這位頗具浪漫主義情懷的紳士身上模糊了。放棄戰(zhàn)略咨詢師工作以后,這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旅居法國十年,加入法國籍后,現(xiàn)居荷蘭。
但當歐洲國家開始簽署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的《申根協(xié)定》,為《法國世界報》《國家地理》等媒體供圖的文森佐敏感地意識到,這將是“二戰(zhàn)后歐洲最大的歷史事件”,而他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冷戰(zhàn)之后整個歐洲的變化”。在簽署該協(xié)定的26個國家間,人們可以自由往來、居住,無需出示任何證明。
盡管平均不到三天就要跨一次國,文森佐卻連身份證都沒有機會拿出來。僅有一次,他在捷克與奧地利邊境被巡警叫住,他拿出了自己拍攝的照片,“這就足夠了”。
文森佐發(fā)現(xiàn),隨著國界線變淡,人情味濃厚起來。沙灘上一條沒有欄桿的木質(zhì)棧道劃分了德國與波蘭;曾經(jīng)的海關變成了巧克力店;界碑前倚著咖啡館的小菜單。
這些照片也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思考。有人認為,由于相似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甚至飲食口味,國界線兩邊的人們原本就十分親近;有人回憶起,自己在拉脫維亞、比利時和荷蘭的感覺沒有多大差別;一個印度人飽含深情地說起自己第一次去巴基斯坦的感受:“那種感覺就像回家。”
文森佐則向往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描繪的《昨日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根本沒有護照、簽證,人們可以在全世界自由旅行。
比起回到過去的“烏托邦”,文森佐說自己“更愿意談論未來的國境線”。不久前,他的足跡踏上了“申根地區(qū)”的邊緣。“我有一種倒退躍入超現(xiàn)實的、荒謬過去的感覺?!鳖^發(fā)梳成波浪形的文森佐失望地說,這次旅行中,他多次被攔住,那些界限分明的國界線讓他感到“悲傷又羞愧”。
文森佐拍攝的照片2015年9月在位于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進行展出。七十五年前的9月,德國猶太裔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從被德軍占領的法國翻越比利牛斯山抵達西班牙,試圖從此取道逃往美國。由于簽證被耽擱等原因,當納粹攔住了去路時,他選擇了自殺。
在文森佐的照片中,這處法國與西班牙間的邊境線勉強露臉:如今僅僅是地上的一排石頭而已。
文森佐欣慰地發(fā)現(xiàn),這些“人類歷史上最暴力、血腥、危險的國界線”靜靜地消失了,“沒有人慶祝、甚至沒有人關心”。一切平靜而自然,就像海浪帶走了沙灘上的腳印。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