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瑛
【摘要】 在龍崗區(qū)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2013年2月區(qū)政府和華為公司就龍崗區(qū)信息化建設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教育局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數字教育給我區(qū)教育帶來的發(fā)展,制定了為期四年四期的整體規(guī)劃、分布實施策略。龍崗區(qū)進行數字化教育實驗第二階段推廣中,平安里學校2015年4月份開始,四至八年級共計二十個班級、四十四位各學科教師參與Aischool課堂的應用實驗。兩個月實驗過程中,參與實驗教師正在逐漸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習慣,使得課堂更高效。
【關鍵詞】 Aischool課堂應用實驗 數字教育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2-075-020
根據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點1“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力爭基本實現學校互聯網全覆蓋。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國家教育決策服務系統建設和教育統計基礎數據庫建設。完善國家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繼續(xù)加大優(yōu)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fā)和應用力度,探索在線開放課程應用帶動機制。加強“慕課”建設、使用和管理。推動高校儀器設備和優(yōu)質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系統建設。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在龍崗區(qū)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2013年2月區(qū)政府和華為公司就龍崗區(qū)信息化建設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教育局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數字教育給我區(qū)教育帶來的發(fā)展,制定了為期四年四期的整體規(guī)劃、分布實施策略。
龍崗區(qū)進行數字化教育實驗第二階段推廣中,平安里學校2015年4月份開始,四至八年級共計二十個班級、五十三位各學科教師參與Aischool課堂的應用實驗。截至5月12日,我校共計進行Aischool課堂應用103次,相關公開課展示20次,教師完成教學反思及總結20篇。
一、轉變教學習慣,課堂更高效
1.近年來,中國吸取以往的經驗,特別注意環(huán)境保護,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此時此刻,龍崗區(qū)進行數字化教育實驗的擴面積推廣能夠助力創(chuàng)建能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低碳社會。我校Aischool課堂應用中使用教學平臺讓學生進行趣味答題、作文展示、多媒體展示學習成果,減少了紙張浪費,節(jié)約了能源使用。
2.教師通過共享云平臺資源,使得大家可享有優(yōu)質教育資源,班級之間的數字化差距。同時可以快速拉升班級成績,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水平。數字教育平臺優(yōu)化了教學流程,規(guī)范了管理操作,提高了學校實驗教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他們備課及資源查找時間,使得他們課前準備高效優(yōu)質。
3.在實驗課堂中,教師上課過程中引入多媒體動漫教材及互動學習應用,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度,讓課堂教學目的更明確,學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學效果更高效。
二、轉變思維習慣,家校更互補
數字教育平臺為學生家長開辟了專門的應用環(huán)境。學生家長可以下載PPT應用軟件,通過手機、家庭電腦、學生PAD都可以進入相應的界面,及時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留言。如此可以增加學生家長與學校的溝通機會,使學生家長更關心學生的成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三、轉變教學方法,師生更快樂
1. “Aischool教學平臺是除了授課中心以外的各系統的統一門戶,用戶只需一次登錄即可進入除授課中心以外的系統。”實驗教師可以使用備課系統中的課本查詢、教案編寫、教件設計、PPT備課、創(chuàng)建預習、等功能進行備課,資源豐富節(jié)省時間。
2.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tài)。而在數字化教學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
例如:在何躍華老師上《有趣的測量》這節(jié)數學課時,按照學生的不通學情,在測量土豆體積的時候,分小組分層次完成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結束后,讓學生用PAD錄制測量過程,并簡單匯報小組合作成果。這個有趣的測量實驗,讓全班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又按照自己的能力進行思考。
魏巍老師教授《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之時,他利用個別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完成個別思考,再用用協商討論的模式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進行互評。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師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
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產生的,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
3.與普通教學相比,數字化教學的優(yōu)勢在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4.動態(tài)性,教學平臺中的搶答、學生互評、小組評價都具有交互性。令學生學習更為主動,并通過創(chuàng)造反思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5.用小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后練習兼具趣味性和可重復性,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克服學生容易遺忘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實驗教師對應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相關電子書包、圖片、試題、作業(yè)進行推送并快速進行評價反饋,這樣的教學預設使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成為可能。
總之在毛展煜校長的指導和尹佳俊主任的帶領下,我校教師教學觀念和習慣逐漸轉變,信息化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何躍華老師、黃琦老師、魏巍老師、李相威老師等一批數字化教學骨干脫穎而出,整個平安里學校形成了探索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新氣象。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http://www.ict.edu.cn/news/n2/n20150212_22564.shtml..
[2]《Aischool教學平臺解決方案》.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