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偏章
【摘要】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都是以老師為核心的,老師教、學生學,課本上的知識都偏理論性,就造成了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沒有積極性,學生在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會被限制在老師所謂的“標準答案”中,不能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識,這并不利于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但是通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導學案,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對本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知識和重點有初步的了解,這樣就加強了他們課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 學案導學 教學模式 高中政治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2-031-010
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定義
導學案,又被稱為學案。導學案主要是老師根據(jù)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水平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新排版,整理出的一套學習方案。導學案不能被理解成是作業(yè)或者練習冊,它只是被二次開發(fā)的教材。
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主體,導學案是載體,而教師在這之中只是起到了指導的作用。其強調(diào)的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有效的互動,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使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來實現(xiàn)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
2.學案導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取得的成效
2.1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在學案導學的教學中,主要涉及到預習、合作探究和學習反思這三個部分。學生能夠參與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來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而且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設計一些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比如在必修4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中,我們可以通過引入泰姬陵的保護神的故事來幫助學生們理解,學生需要從故事中認識到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并且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并且可以采取小組探究的模式,讓每個小組講出一個關于“聯(lián)系”的例子來幫助他們學習。
2.2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在導學案的編制中,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結合課本知識的同時查閱大量的課外材料來拓展他們的思維,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
2.3增強合作意識
導學案中一般都涉及到小組探究的部分,教師要設立具體的題目使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讓他們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攻克重難點知識。在加強他們合作意識的同時,還可以鍛煉他們的交流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4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導學案和一般的教材或者是教學計劃有很大的不同,導學案是教師根據(jù)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的二次編輯,教師在對導學案進行編輯的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弱化教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習方案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3.學案導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有效運用的策略
3.1逐步的進行推進
不論我們的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jīng)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如果使他們一下子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全盤接受也可能會起到反效果。所以,對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推進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不能急于求成。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適應能力,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在最開始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時候,盡量設置的簡單一點,之后在逐步深入。比如在學習必修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消費習慣開始引導,設置一些選擇題,之后再通過事例分析,進一步加強他們對理論知識的認識。
3.2對教師進行培訓
教師需要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們學習。學校要經(jīng)常對教師開展培訓課程,讓他們了解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以及如何設計出一份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來幫助學生的學習。
3.3增強導學案設計的特色
高質(zhì)量、有特色的導學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內(nèi)容,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質(zhì)量。所以教師應該增強導學案設計的特色。比如教師在必修1《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特征》的課堂中,可以從背景分析、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和分析歸納這幾個板塊來設計導學案。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分為熱點興趣鋪墊、聯(lián)系實際、合作探究這幾個內(nèi)容,這樣就增加了導學案的特色,運用熱點和實際也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3.4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導學案的內(nèi)容
在進行導學案內(nèi)容設計前,教師應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基礎知識情況、學習興趣情況等內(nèi)容,精心進行導學案設計,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此外,在進行導學案內(nèi)容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政治學科的特點。高中生大部分還屬于未成年人,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容易出現(xiàn)片面性考慮問題的現(xiàn)象,需要別人的尊重。而政治學科的內(nèi)容對于高中生而言又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導學案內(nèi)容設計的過程中要采用靈活的方式,不要過于死板,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5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導學案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要是自主預習導學案。學生在預習導學案前,要自學教材上的內(nèi)容,至少要對教材的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預習導學案。預習導學案的目的是為了理清教材的知識點脈絡,再利用導學案中的問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于疑問的解答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在課上向教師提問,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思索出答案,另一種就是通過學習小組討論的方式自己討論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