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東萌
?
軍人的樣子,比想象中更美
文/謝東萌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年呢?如今,經歷了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劇情“反轉”,第47集團軍某旅通信營下士張小軍別有一番感慨。
6月初,入伍3年的張小軍第一次休假回到家鄉(xiāng)寧夏彭陽??h城變化不大,唯獨最繁華的兩個十字路口旁豎起了兩道巨大的液晶顯示屏。張小軍沒想到,屏幕上播放的竟然是年初自己與弟弟張衛(wèi)、表妹馬小琪共同被評選為旅“十大感動人物”頒獎典禮的視頻畫面。
在家鄉(xiāng)父老眼中,張小軍三個字第一次與“模范青年”畫上等號。高中班主任侯鋼特意來電詢問,他想知道,三年前那個一年有11個月不著家的“社會青年”,大家眼中“不爭氣的孩子”,是如何變了樣?
“去當兵,學個好樣子?!?012年仲夏,82歲的張二堡撒手人寰。張小軍這個“最不省心”的孫子,帶著爺爺臨終企盼參軍入伍。在家族影響下,弟弟張衛(wèi)、表妹馬小琪也于去年和前年相繼入伍,三人恰巧分到同一個營隊。
張家三代從軍,出身穆斯林家庭的爺爺張二堡受黨感化加入解放軍,在朝鮮戰(zhàn)場英勇作戰(zhàn);父親張萬武是80年代初的志愿兵,退伍后,把當兵學到的“作風紀律養(yǎng)成”都搬回了家里。然而,張家衣服由小到大放在衣柜碼整齊、每天用完農具必須將泥土清理干凈放到指定位置的嚴格家教,父親幫村里修路、幫鄉(xiāng)親打谷、訓斥不守規(guī)矩的小青年的“雷鋒”形象,叛逆期的張小軍卻認為很傻、很“作”,他不明白,為啥當了一陣子的兵,就要把它變成一輩子的“樣子”。
父輩對軍人樣子的堅守,穿上軍裝后,張小軍才逐漸咂摸出味道——新兵連一次手榴彈實投,張小軍拉開引信,投擲時彈體脫手砸到阻隔墻上,指導員林超見狀,立即反向將他撲倒。炸彈炸響,張小軍毫發(fā)無傷,林超卻因用雙手捂住他的頭部,留下了間歇性耳鳴的后遺癥。愧疚之余,張小軍深受觸動。
“有樣學樣”,張小軍的轉變,弟弟、表妹感受最深。哥哥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苦活累活都搶著干的樣子,顛覆了張衛(wèi)心中哥哥“游手好閑”的形象;新兵連不接一個電話,不聽一次“倒苦水”的張小軍,更一度讓馬小琪不解和“抱怨”:以前總為自己“護短”的哥哥哪里去了?然而,蟬聯龍虎榜、創(chuàng)破專業(yè)紀錄、獲評優(yōu)秀士兵……進取、拼搏的張小軍現在的樣子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他們:新兵下連,兄妹二人像張小軍一樣被評為旅“百優(yōu)新戰(zhàn)士”。
如今,通信營官兵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打仗親兄弟,上陣家族兵。戰(zhàn)友們都說,流淌著“軍人血脈”的三兄妹不愧有著同種“基因”:張衛(wèi)專業(yè)訓練項項較勁,因為精通報話、報務兩大專業(yè),被納入年底套改士官“重點保留人才”;馬小琪新兵下連后主動要求學習更苦更累的有線專業(yè),每天堅持背著線盤跑10多公里,踏實刻苦的她成為同年兵中第一位副班長;張小軍在醫(yī)生診斷患有嚴重“血脂稠”后,照樣嚴格訓練,甚至在訓練場暈倒過幾次,卻不斷刷新自己保持的接力天線架設紀錄……
三兄妹集體被評為旅“十大感動人物”,哥哥光榮入黨,家族受邀擔任家鄉(xiāng)彭陽縣征兵“形象大使”……如今,“好事”不斷落在三兄妹身上,這是三年前張小軍從未想到的。休假回家,看到父母細細端詳身著軍裝的自己,眼中流露出的欣慰與自豪,張小軍打心眼里感受到:軍人的樣子,比想象中更美。
“忠誠、頑強、堅守、執(zhí)著……如果沒有讀懂軍人的樣子、學做軍人的好樣子,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會是什么樣子?!彪S著“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在全旅深入展開,張小軍主動走上講臺,坦言軍營對自己的改變。三兄妹傳承父輩志愿,忠誠精武的故事也悄然走紅,成為全旅官兵“爭做軍人好樣子”的一本“活教材”?!?/p>
責任編輯:曹舒雅
“感動五十五”頒獎典禮,父親為三兄妹頒獎。(從左至右依次為張衛(wèi)、馬小琪、張萬武、張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