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
2015年夏秋之交,我們走進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qū)九郎山,清亮的河水閃著銀色鱗光,山峰層巒疊嶂郁郁蔥蔥,一路上都有不知名的小鳥在高聲歡唱。105歲的殷淑蓮老人,就住在九郎山山腳的一幢民居里。
有苦難童年的百歲老人,如今五代同堂德高望重
當(dāng)我們來到殷淑蓮老人的家門口,只見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漢正在翻曬稻谷。獲悉我們的來意后,老漢沖里屋大聲喊道:“媽媽,有客人來看您了!”
殷淑蓮老人應(yīng)聲而出。只見她精神飽滿,步履輕盈,動作利落,不需拐杖輔助,更無需旁人攙扶。聽說筆者是特意從益陽趕過來的,老人很高興,一邊領(lǐng)著筆者進屋,一邊打發(fā)三兒子吳松祥沏茶端水果。吳松祥正是筆者在門口遇見的曬谷老漢,已77歲仍在從事田間勞作。
殷淑蓮1910年出生于湘潭縣,在她2歲時便失去了父親,后因母親改嫁,她隨母親從老家湘潭縣遷居到此。9歲時,殷淑蓮被賣給一戶人家作童養(yǎng)媳,結(jié)果還沒等到圓房,丈夫便病故了,她只得離開婆家,以討米為生。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直到殷淑蓮15歲時嫁入同村吳家后才告結(jié)束。
嫁入?yún)羌液?,雖然殷淑蓮勤儉持家,但全家仍過得異常困苦。生兒育女后,她經(jīng)常端個碗挨家挨戶去借糧食……回憶起這些往事,老人的眼眶里閃著淚花。
“如今不同了,逢年過節(jié),兒孫們帶回的糕點和營養(yǎng)品多得吃不完!”說起幸福的晚年,老人滿臉喜氣。
殷淑蓮共生育有4兒4女,除長女前幾年已過世外,其他子女都健在。她說:“我蠻有子孫福的,子女們都很孝順?!比缃衩糠赀^年,五代同堂,60多口人足足能坐滿五六桌。吃飯時,晚輩們都搶著給她盛飯夾菜。殷淑蓮告訴筆者,那是她最高興的時刻了。
為方便老人與分散在外地工作的孫子們聯(lián)系,三子吳松祥專門在家里裝了部電話。每逢周末晚上,殷淑蓮一準(zhǔn)守在電話機旁,等著接受問候。雖然近年聽力有所減退,可老人還是愿意待在那守電話。她笑著說:“聽不清不要緊,知道兒孫們惦念著我就夠了!”
采訪過程中,殷淑蓮始終面帶微笑,看得出她是位心態(tài)平和的老人。而這種性格與心境,也讓她在鄰里間享有德高望重的聲譽。碰巧過來串門的鄰居告訴筆者,殷淑蓮老人不僅把自家處得婆賢媳孝、和睦團結(jié),她還是村里有威望的“和事佬”——誰家小兩口吵架,哪家婆媳鬧冷戰(zhàn),只要被她知道了,準(zhǔn)會不請自到,非得把當(dāng)事雙方給說和了才作罷。
蔬菜肉食統(tǒng)統(tǒng)愛吃,每天清晨喝一瓢山泉水
多年來,殷淑蓮的身體一直很好,除了偶爾的感冒外,幾乎沒有生過什么大病。80歲前,她從沒吃過藥,更不用提打針了。偶感不適,她有自己的一套辦法:餓幾天就好了。對于殷淑蓮來說,這招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挺管用。
據(jù)吳松祥介紹,飲食起居方面,殷淑蓮老人從不挑食,蔬菜、豆類、肉食統(tǒng)統(tǒng)愛吃。只是進入晚年后,每次做飯菜時,都會多煮(燉)一小會兒,盡量煮得爛一些。吃完飯后,老人不急于休息,總是要在屋里屋外轉(zhuǎn)悠一二十分鐘。老人也沒有早睡的習(xí)慣,每晚都會與兒子、兒媳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度過一家人的“親情時光”。臨睡之前,她還要習(xí)慣性地欣賞一會兒戲曲——別人都覺得輕音樂更安神,可老人說,她圖的就是那股子“咿咿呀呀”的熱鬧勁。
在筆者的一再請求下,殷淑蓮老人答應(yīng)試唱兩句花鼓戲。只見她先清了兩下嗓子,隨即慢慢悠悠地唱起了《劉??抽浴?。果然只唱了兩句,她便一臉不好意思地捂住了嘴:“人老啦,嗓子不行了,讓你們見笑嘍!”
殷淑蓮家依傍的九郎山,位于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處,山清水秀,風(fēng)景如畫,空氣清新。這里泉水甘甜,據(jù)說曾為不少人治愈多年的眼疾、血栓,因而有著“神水”之譽。據(jù)家人介紹,殷淑蓮老人還有一個特殊的喜好——喝冷山泉水。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清晨起床后,她必先舀起一瓢山泉水,咕咚咕咚一口飲盡。這個習(xí)慣,殷淑蓮堅持了大半輩子。也許正因為如此,老人體質(zhì)很好,冬不怕冷,夏不怕熱,涼席可以一直睡到入冬才撤。
吳松祥告訴筆者,家里所吃的糧食全部為自家所產(chǎn)。家里堅持每年養(yǎng)兩頭豬,過年時宰殺,除留出些鮮肉現(xiàn)吃外,剩余的加工成臘肉。平時炒菜用的,也都是自家煉的豬油。一家人不常去集市,并不完全是因為路遠(yuǎn),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里什么也不缺。他調(diào)侃道:“用如今的時髦話來說,我們過的是田園式生活,吃的是純綠色食品。一般的城里人,哪有這條件!”
不交執(zhí)掌多年的鍋鏟,堅持下廚為一家人做中晚餐
105歲的殷淑蓮,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紀(jì),依然能吃能睡,愛說愛笑愛走,生活起居全都能自理,基本不用子女操心。直到現(xiàn)在,一家人的中晚餐,還是由殷淑蓮下廚。她執(zhí)掌多年的鍋鏟,晚輩們多次勸她“交班”,都沒能實現(xiàn)。
“我們真的是勸過很多次(指勸說殷淑蓮讓出廚房)。奶奶年齡這么大了,本應(yīng)由我們來照顧她,現(xiàn)在反而是她在照顧我們,這怎么行呢?可奶奶不但不同意,還生氣,總說她能行。后來,我們也就不再堅持了。愿意干活,說明她老人家身子骨還硬朗著呢。只要她干得開心,我們就暫時不去剝奪她的這份愛好了?!庇梢笫缟徱皇謳Т蟮膶O女吳蘭香說,她至今還在享受著奶奶的疼愛。
看得出,殷淑蓮老人幾乎是以順其自然的方式安享晚年。她的心態(tài)一直都很平和,“一間房,三餐飯,親人圍著轉(zhuǎn)”就是她晚年生活的全部。而她正是在這種充滿親情的質(zhì)樸氛圍中,怡然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