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耕耘:一段教室生活的開啟
“???為什么?”
“我們都快畢業(yè)了,哪有時間做這事啊……”
“我都不會弄,萬一養(yǎng)死了咋辦??!”
學期之初,我讓孩子們每人都養(yǎng)一盆屬于自己的花,教室里便沸騰起來。
之所以會布置這樣一個奇怪的學習任務,緣于上學期學習的一篇課文——《百合花開》。在上這篇課文之前,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一句話——“一花一世界”。在我看來,雖然這僅僅是一篇講述山間百合的課文,但通過這一朵花擴展開的應該是無數(shù)與之相通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我更希望學生們認識到每一朵不同的花背后都會有著不同的故事。
跟著工作室的李老師,在“全課程理念下的多維拓展式閱讀教學”指導下,我們對“一花一世界”這個主題做了精心拓展,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課程。在我們看來,這個課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們真正與花相處,慢慢地去了解花的習性,感受花的品質。正因如此,才有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
兩天后班里的學生陸陸續(xù)續(xù)地帶來了自己的花??墒沁^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這幫孩子也只是把花帶來,每天就把花放在那,很少與花有什么接觸。要是這樣的話,怎么能去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花的故事呢?這天放學的時候,我布置了一個更加讓他們想不到的作業(yè)——
“今天回家,每個人都要去調查自己養(yǎng)的花的習性、它的喜好,弄清楚如何能更好地讓它成長。明天上課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展示給大家。”
就是這樣一份完全跟語文無關的作業(yè),使教室里再次炸開了鍋。雖然這看起來有點跟語文無關,但是在“一花一世界”這個課程里,一開始就不僅僅只有語文一個學科的內容。之所以稱為“多維拓展閱讀”正是因為在這個項目中需要從多個維度來學習這一課程??茖W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天的課我?guī)缀跏裁匆矝]做,所有時間都交給了孩子們。第一個學生分享的是自己養(yǎng)的一盆白掌。他從白掌的產地、喜好、種植方法等幾個角度來介紹,盡管很明顯是照抄網上的資料,但我能明顯地感覺到,他對這盆白掌已經有所了解。后面的學生基本都是從這幾個方面介紹自己的花,整節(jié)課我一句話沒說過。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再是把花獨自放在窗臺上。有的人從家里帶了個小噴壺,一有時間就會給花澆水。有的人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給自己的花澆水反而會上前制止,理由很充分,“我的花不喜歡多澆水,你別給我澆死了”。有的人不再把花放在窗臺上,而是放到班級的角落里,原因是他的花喜陰不喜陽,怕曬壞了。有的人把自己的花獨自放在一處,不與其他的花放在一起,原來是他自以為自己的花需要獨處,與別人的花放在一起可能會打擾它休息。
就是這群原本對花毫不在意的孩子,當他們深入了解每一種花之后,他們不再把花僅僅當作一盆花,這些花更像是他們的一個朋友。每天下課之后,每個人都會去看一眼自己的朋友。更會按照花的習性,精心呵護它們,讓它們健康成長。這幾乎成為他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時間長了,漸漸地有的學生養(yǎng)的花真的開花了。他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拿到我面前向我顯擺,我也不夸,只是叮囑他們別給花養(yǎng)死了。這個時候他們眼里認真的樣子仿佛在告訴我:“這還用你說嗎?”
拓展:教室生活因花而精彩
養(yǎng)花僅僅是這個課程的開啟,作為一個語文學習的項目課程,其主體自然是語文的學習。我們從三個維度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相關內容。首先自然是了解“一花一世界”的核心概念,品味每一朵花的性格和品質,了解它的生活習性,觀察它的生活變化。我當然知道孩子們一開始肯定不懂什么是花的品質,這很正常。因此,當?shù)谝淮巫屗麄冎v述“我與花的故事”時,基本上所有孩子都只關注了花的習性、產地這幾個方面。正因如此,當我們學習《愛蓮說》《清塘荷韻》時目標更加明確,就是引導學生去關注每一朵花的品質,由品質去體會這些不同花背后的世界。
第一板塊結束之后,孩子們已經了解了荷花、菊花、百合這些花的品質。當他們再次分享“我與花的故事”時,很自然地開始關注花的品質,并能真正理解花的品質。小胖在講到自己養(yǎng)的桂花時甚至用上了“香遠益清”來形容,看來他真的把《愛蓮說》學透了。
作為一個語文系列的課程,不可能只是空談品質和理念,更要在理解這些道理之后,切切實實地學習到“語言文字運用”。在這一系列課程中,表達方法的習得自然成了整個課程的重難點。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我們在課程中集中安排了幾篇同樣寫法的文章,《桃花心木》《行道樹》《落花生》,都是作者通過借物喻人的寫法贊美歌頌某一類人的美好品質。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學生們再來理解這些事物的品質時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困難了,他們所要學的只是怎樣運用這樣的寫作方法寫出一篇文章。
我依然圍繞“我與花的故事”做文章,只不過這次呈現(xiàn)的方式改為作文。果然,在學完借物喻人的寫法,了解了花還有自己的世界之后,孩子們再寫起作文也知道去發(fā)現(xiàn)自己所養(yǎng)的花的世界。張希越平時大大咧咧,成天沒事就知道跟同學傻笑,似乎什么事情他都沒有認真去發(fā)現(xiàn)。就是這樣一個平時神經很大條的孩子,在這次的作文中卻向我展示出了他細膩的一面。他養(yǎng)的是長壽花,在養(yǎng)花過程中幾經波折。由一開始剛接觸花時的欣喜,到后來為花尋找安身之地的惆悵,以致最后在媽媽的提點下懂得讓花自己去適應環(huán)境,自己生長的道理??梢哉f他對花的認識,與我們學習的《桃花心木》是很相似的。
在作文的最后,希越寫道:“我明白了,人也應該如此。不能老依靠自己的親人,自己要練就出一顆獨立的心。就像我的長壽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F(xiàn)在的它是枝繁葉茂,誰又能想到它以前病怏怏的樣子呢?”看到這里,我高興我們的課程目標已經深深地落在了孩子的心中。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們再看到花已經不是以前那普普通通的花。
陪伴:教室生活的意義所在
一個多月的課程做下來,孩子們一邊養(yǎng)花,一邊學習每一種花背后的品質。他們由一開始對花的不聞不問,到每天到班級第一件事就是去觀察自己的花,記錄下它們每一天的變化?;ㄔ谒麄兊暮亲o下一天天成長,教室里接連不斷地開著各式各樣的“花”。
在課程結束那天,我們回顧了一下整個課程實踐的過程。當問到這次課程的收獲時,我提出問題:“難道我們就僅僅是為了了解每一種花的品質,了解他們的世界嗎?”孩子們愣了一會兒,馬上舉起手來。希越說:“我們學習一花一世界這個課程,不僅是要了解每朵花的品質。更要通過花的品質體會花的世界,最終是要讓自己也像花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世界?!?/p>
聽到這里,我不再講了,因為我已經沒有什么再需要給他們講的了。任何一門學問,最終都是通過格物致知的途徑獲得更高層次的認知?!耙换ㄒ皇澜纭睂W到最后指向的是花背后的哲學層面,學生通過了解花的世界進而體會自己的世界,這正是我們課程最初的也是終極的目標。
經過這次與花相伴的課程,孩子們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花,理解了不同花背后的世界??倳幸惶欤裉鞂W到的內容,會或多或少地對他們自己的世界產生影響,只不過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晚,只是為了綻放得更加精彩。我有幸與孩子們經歷這樣一個課程,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提升。孩子們看到的是花的世界,而我,看到的是他們每一個人的世界。同時,我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陪伴本身就是教室生活的意義所在。多維拓展式閱讀教學,是以引導學生建構“有聯(lián)系的”閱讀生活為追求的,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師生攜手耕種這片課程的“花園”。
新學期開始了,那幫跟著我一起與花成長的孩子早已步入新的學校。當我整理班級的雜物時,偶然發(fā)現(xiàn)窗臺上還擺放著他們沒有帶走的花。其中有兩盆人參樹,由于形狀特別像只小狗,全班都戲稱為“狗樹”。這兩盆“狗樹”一到班里,沒兩天就全死了。之后就一直放在窗臺上,直到他們都畢業(yè)了,直到新學期又開始了。那天我卻突然發(fā)現(xiàn),“狗樹”上又長出了新葉子,依然像它們剛來到這個班級似的,那么新鮮、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