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南埔中心小學 陳龍濱
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南埔中心小學 陳龍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高耗低效”的教學現(xiàn)象,課堂是小學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40分鐘的課堂教學活動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建構高效的課堂也是所有教師一直以來的理想,讓每一分鐘都得出最好的結果,在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目標。本文就針對如何建構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旨在讓我們課堂的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對策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存在著循于教師,囿于課本,限于知識的教學,這種現(xiàn)象缺乏生氣和活力,以致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激情不高,影響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語文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低效和教學方法單一是抑制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三個原因。本文介紹了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四大對策。以使低效沉下去,讓高效飛起來。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高耗低效”的教學狀況,其原因是:
1.教學觀念陳舊。
例如,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教師“不適當?shù)貜娬{所讀的內(nèi)容,而把語文本身的規(guī)律放在次要的地方?!苯處熃陶n文,總是習慣以理解課文內(nèi)容為主線來組織教學的結構,把學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消耗在理解課文和思想道德上,使閱讀教學步入了“片面強調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誤區(qū)。至于“教師既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示內(nèi)容,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雙基”訓練則不重視。我們說,閱讀教學必須重視思想品德教育,這已是大家的共識,但過分強調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忽視語言文字,這無疑是“買櫝還珠”,使語文教學失去了自己的個性。
2.教學模式低效。
新課程改革十多年,雖然取得較大的成績,但我國農(nóng)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受蘇聯(lián)的影響甚深,其50年代的教學模式仍是我國農(nóng)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流。即一篇課文的教學分三個階段:一是初讀課文,教學字詞;二是講解課文,逐步分析;三是總結鞏固,練習作業(yè)。這種以分析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雖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能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在老師的指導或講解下,學生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但這種方式用教師的分析講解來擠占或取代學生的主體感受,用各類知識的灌輸來排斥或取代學生的語言學習的自主過程,違背了“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兒童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使學生按照老師設計的外部灌輸模式,被動地、盲目地接受知識,成為盛裝前人知識的容器。重分析,輕訓練,正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大失誤。
3.教學方法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問答法。教師提問,尖子發(fā)言,教師尖子對話討論課文內(nèi)容,其他學生則坐在一旁,“陪公子過考”。少數(shù)人的活動代替了全體學生的活動。采用問答法,一則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一問一答的串講擠占了學生自學、訓練的時間),再則由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個體差異,學生參與面不大。這也是造成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癥結所在。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探索和構建科學、高效、規(guī)范的語文模式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時刻追求的。語文課堂教學若能做到:在導入中抓住一個“趣”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在探究新知時抓住一個“導”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在朗讀中抓住一個“情”字來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在學生的閱讀教學中抓住一個“問”來突破難點;在練習中抓住一個“精”字來強化提高,就可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過程的高效化。
1.重視預習——提高課堂實際效益。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知識同樣要做好準備工作。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證明,有效地預習可以使學生提前解決一部分簡單的問題,不明白的問題在課堂上經(jīng)過合作學習、教師點撥就會迎刃而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對于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要在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原則上,由易到難,由扶到放。先從解決生詞入手,再逐步要求學生畫出重點句段,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多問幾個為什么。
其次,學生要做預習筆記。為了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我讓學生把預習本的名字定為《快樂學習》,學生在預習中,把學到的新詞,找到的好句,自己的體會記在《快樂學習》本上,有助于將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學習內(nèi)容,養(yǎng)成邊讀邊思邊記的習慣。
此外,教師要對預習效果進行有效地檢查、評價。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分享成果、表現(xiàn)自我、展示個性、體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悅的舞臺,讓學生的辛勤勞動得以展現(xiàn)。
2.激發(fā)興趣——融入高效課堂。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動力源自興趣,它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奮發(fā)向上、自強不息。因此,教師在一上課就可按照教學內(nèi)容對新課引入方式進行精心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如創(chuàng)設情境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設疑引趣等方式,又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能組更多的詞,誰讀得更有感情,誰積極發(fā)言等,以及分組討論、分角色表演、講笑話、做游戲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基本上都有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圖片、音樂、動畫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由于學生對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比較陌生。教師可以在學生課前對周總理有一些了解的基礎上,播放《十里長街送總理》圖片,情景配樂,通過情境渲染,學生腦海里不由得就會提出疑問: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呢?他的這一夜,到底是怎樣的一夜?這樣的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效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合作交流的場所,因此教學的最終落腳點應放在學生主動性的激發(fā)上。
3.搭建舞臺——高效課堂的關鍵。
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說:給學生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了學生什么樣的生活。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師只負責組織、幫助、引導學生。所以在日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及內(nèi)容,努力為學生構建才華展示的舞臺,涵蓋看、聽、說、讀、寫、演、思等方方面面,將學生的活力與潛能激揚出來,確保小學語文課堂能真正活躍起來。
(1)搭建“看”的舞臺,讓學生的眼“活”起來。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利用各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把離學生比較陌生、久遠的閱讀內(nèi)容轉化為生動的畫面或情境帶入課堂,給予學生更多機會用眼睛觀察,并用心體會。多媒體課件有序排列出有關課文的內(nèi)容,課堂信息量大大增加,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有效提高。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學習中,學生難以體會課文對圓明園進行的建筑精華、園林瑰寶等的描繪,這正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為讓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教師憑借多媒體課件為學生重現(xiàn)了當年的圓明園景觀及平面圖,幫助學生了解圓明園中各園的分布,并從遠觀圖理解眾星捧月的含義,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輝煌的殿堂、山村鄉(xiāng)野、買賣街等襯托性景物。
(2)搭建“說”的舞臺,讓學生的嘴“活”起來。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將學生思考的欲望、學習的思維等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是小學語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一個重要目標。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多角度質疑,學生把口動起來,問題自然就多起來,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如在講解課文《落花生》時,學生就提出質疑:老師,課文里提到的桃子、蘋果、石榴是不是只有好看的外表卻不實用的東西呢?教師首先給予該名善于動腦的學生充分的肯定,然后圍繞這一疑點引導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各抒己見,雖然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學生內(nèi)心獨到的見解。通過這樣的課堂質疑與討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學生變得敢于發(fā)言和探究,思維十分活躍,個性也得到和諧發(fā)展。
(3)搭建“讀”的舞臺,讓學生的情“活”起來。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讀的用處最大”。我們要根據(jù)教材特點安排好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要把朗讀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反復地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范讀、領讀、表演讀、分角色讀、創(chuàng)設情境讀,等等,要想“移情”給學生,必須倡導學生讀。
(4)搭建“寫”的舞臺,讓學生的手“活”起來。
學生的“看”“說”其實還是為寫服務的。學生寫作文難,苦于“無米下鍋”,即使找到了“米”,也不知道怎么“下鍋”。如果我們只是寫作文時才來教給學生寫作知識,無疑有抱佛腳的感覺,收效甚微!其實,我們學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絕好的作文范文。多數(shù)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單元作文編排的,為作文服務的。在教學每一篇課文時,圍繞單元作文適時地滲透一些相關的寫作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4.課后拓展——高效課堂的延伸。
真功課堂見,余功課后現(xiàn)。課后的拓展正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適當延伸。
(1)課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學生在課后的學習不僅是啟迪、感悟語文高效課堂的必然,更是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出學生在課后持續(xù)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如在講完《蟋蟀的住宅》一課后,學生非常佩服蟋蟀,教師可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繼續(xù)學習和探究,從親自觀察蟋蟀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尋找出更多關于蟋蟀的秘密,并做好記錄、寫出觀察日記,通過讀《昆蟲記》,了解更多與昆蟲有關的知識。
(2)課后教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教師要善于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亮點進行回顧、總結,及時寫出課堂教學的反思,想一想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較精妙,哪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可以省去的,學生什么時候最感興趣,為什么問完一個問題之后沒有太多學生舉手回答,等等,通過課后及時的總結與反思來改進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持之以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技巧,順利實現(xiàn)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必須從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出發(fā),促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語文課堂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從而達到高效、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94
[2]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232-233
[3]叢桂清.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模式初探 [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2):150-151
[4]代玉娟.“少教多學”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3(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