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院長在全國財政科研宣傳工作研習班上的講話
(2016年9月29日)
財政科研宣傳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科研的成果、把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讓大家知道。不同于網絡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學術性雜志的傳播是研究性的,是發(fā)布研究成果的地方,也是大家系統(tǒng)地去了解、深入地去認識我們國家改革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及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重要平臺。今天我們需要深化對宣傳工作的認識,要從單方面的宣傳層面深入到雙邊多邊的溝通層面。因為宣傳是單向的,而溝通是多元的,是互動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意識到財政科研宣傳工作它的實質是溝通。在當今信息化社會這是值得深入挖掘去研究的一個問題,特別是財政溝通。今天我想借此機會,就“如何通過加強財政科研宣傳工作,促進決策者與民眾溝通”,談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自從有了人類以來,不確定性與風險始終與人類相伴。在很長時間,這些風險大都局限于個體或局部范圍,對人類的影響并不大。但最近幾十年以來,人類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迅速加劇,并呈現(xiàn)出全球化趨勢,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預示著人類進入了“風險社會”。風險社會的特征是: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風險呈網絡關聯(lián)、傳染性大;風險構成重大威脅、不堪承受。在現(xiàn)代社會,風險與以往相比有著質的變化。現(xiàn)代風險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環(huán)境和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政治風險等,相互交織、相互聯(lián)系,形成了網狀結構,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這些風險網絡以一種震蕩波的形式影響著全社會、全人類。社會中所有的成員都無法幸免,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也不管你是在廟堂還是在江湖。風險一旦轉化為實際的危機和災難,它的涉及面和影響程度都將大大超過傳統(tǒng)社會的災難,有的風險甚至是毀滅性的。更為嚴重的是,風險引發(fā)的危機和災難,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社會恐慌,將通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迅速傳播到全社會,并將引發(fā)更大的恐慌,造成社會動蕩。
在風險社會,加強決策者與民眾溝通極其重要。在風險面前,決策者與民眾所掌握的信息和對信息的看法是有差異的,加強決策者與民眾的信息和看法溝通的正向反饋,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應對風險的能力;反之若溝通不暢或者是負向反饋,則容易形成兩個“輿論場”和“行為場”。也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這不但不利于化解風險,反而會加劇風險,這種傾向對社會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財政的問題不僅僅是財政部門的問題,也是國家治理的問題,是涉及到老百姓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里定位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句話我們要反復的領會,深入的琢磨,為什么這么表述?這對我們理解財政部門的職責,準確定位我們的工作,深刻認識財政宣傳工作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在風險社會,化解公共風險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一頭連著“國家治理”,一頭連著“國計民生”;一頭連著各級“決策者”,一頭連著億萬“民眾”??梢哉f國家治理方方面面“千條線”、“萬條線”,都匯集到財政這“一條線”。打個形象的比喻,古語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可以加上一條,“那秤桿就是財政”。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好比秤鉤上掛的任何東西,這些都是通過財政這個秤桿傳導到老百姓(秤砣)的。
對財政的重要作用理解深刻了,我們也就能對財政科研宣傳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把財政比作秤桿,那財政科研宣傳就是秤桿上的“秤星”。國家治理的意圖能否得到體現(xiàn),老百姓對國家治理是否理解和滿意,那都是通過秤桿(財政)上的秤星來體現(xiàn)的。秤星不準,國家治理的意圖與民眾的期望之間就會存在誤會,溝通就會出現(xiàn)問題,會加劇風險。
習近平同志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新聞工作的48字方針,其中包括要“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這對我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的意圖,會匯集到財政上,這些意圖要通過財政科研宣傳,傳導到民眾,讓民眾理解和支持。而民眾的各種愿望和訴求,也要通過財政科研宣傳反饋給決策者。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如果決策者都對人民在向往什么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我們的奮斗目標也可能偏離方向。
所以,把全國財政科研宣傳工作搞好,那對財政事業(yè)是一個很大的推動?!皽贤ā边@個概念大家都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單位與單位之間需要溝通。同樣,國家治理中政府需要和老百姓溝通,財政科研宣傳就是促進溝通的重要渠道。
財政與社會的溝通事關到我們這個黨能不能長期執(zhí)政的問題,關系到這個政權能不能穩(wěn)固的問題。目前來看,財政的宣傳我覺得在我們整個宣傳體系里嚴重的不夠,這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對財政的重要性、基礎性認識不到位,亟需加強財政的宣傳工作。
做好財政科研宣傳工作,加強決策者與民眾溝通,要做到“牢記使命,準確傳遞,提升嗅覺,創(chuàng)新方式”。
牢記使命,就是要有高度的責任感。300多年前,明朝詩人顧炎武曾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拿到當今風險社會更是特別貼切。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處在風險當中,也都是風險的化解者。西方經濟學中有“經濟人”假設,即每個人在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社會也能實現(xiàn)福利最大化?!敖洕恕钡母拍顚嶋H上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在風險社會,實際上是存在一個類似的“風險人”假設,即每個人在追求自身風險最小化的同時,社會也能實現(xiàn)風險最小化。當然每個人追求自身風險最小化并不是只關注個人風險,而是要關注社會整體風險,因為個人的風險與社會整體風險是相連的。個人追求自身風險最小化實際上就是每個人、每個組織牢記自身的使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開篇點題,我強調了財政科研宣傳工作的重要性,能不能做好這項工作,就看我們是不是有高度的責任感,完成國家和民眾賦予我們的使命。
準確傳遞,就是要力求財政科研信息和傳遞對象的科學性、準確性。在古代,一斤是十六兩,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財政科研宣傳工作作為財政(秤桿)上的秤星,準確是生命所在。財政科研宣傳工作如果不準確,折損的是“國運”,愧對的是“老百姓”。很多時候我們的決策者并不是非常清楚地了解基層的生產生活狀況,而我們的民眾卻是工作在第一線、生活在第一線的人,他們對事情的了解可能更為清楚。將這些信息,通過我們的歸納、加工、提煉,通過各種途徑準確地傳遞給決策者,可能會給我們的決策者帶來很多啟示,有利于決策者更好地決策。
提升嗅覺,就是要提高財政科研宣傳工作的敏銳性。當今時代,既是風險社會也是信息社會,信息大爆炸是突出特征。每天打開“朋友圈”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信息。實際上信息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其中很多都是“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很多有用的信息實際上是淹沒在這些“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當中的。這就需要我們增強財政科研宣傳工作的敏銳性,提升嗅覺,在海量的信息當中找出有用的、關鍵的信息傳遞給決策者和民眾。那怎樣才能提高敏銳性呢,我認為還是要有風險意識,要從國家風險治理的角度,找到“風險點”和“風險源”。因此財政科研宣傳工作要少些“風花雪月”,多些“居安思危”。
創(chuàng)新方式,就是要順應現(xiàn)代溝通和宣傳的新趨勢。財政科研宣傳工作的關鍵在于“影響力”。影響力從何而來,首先是要發(fā)掘和提升好的宣傳素材和宣傳作品?!熬葡悴慌孪镒由睢保髌泛?,傳播力自然就強。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好作品關?!敦斦芯俊泛汀敦斦茖W》兩刊及其他宣傳平臺除了要繼續(xù)做好采編平臺,發(fā)揮好采編平臺的作品篩選功能,還要主動出擊,圍繞重大宣傳主題組織好的作品。強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同時我們還要強調“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我們要利用最接近決策層的優(yōu)勢,將我們所掌握的重要信息傳遞給決策者。各級財政科研和宣傳部門,基本上都是各級財政部門的“智囊團”和“情報員”,充當了“軍師”的作用,這個作用不但要繼續(xù)發(fā)揮好,還要加強。二是要將重要的信息和知識傳播給基層的廣大財稅干部,全國的財稅干部,少說也有幾百萬人,每一個財稅干部,對整個社會來說,就是財稅科研宣傳的“火種”。要讓每一個財稅干部都能夠了解財稅基本理論知識,及時掌握國家財政等方面的大政方針政策,這是擴大我們宣傳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財政研究》和《財政科學》等平臺要再做些工作,努力將兩刊變成研究和學習的重要平臺,為全國廣大財稅干部學習提供有理論高度的、內容豐富的素材。
編者按:根據(jù)財政部黨組關于財政科研工作要更好“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為現(xiàn)實服務”的指示要求,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和財政部關于2016年中心工作的安排,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于2016年4-5月就“企業(yè)成本與負擔問題”展開大型調研。
調研組選擇東、中、西、東北地區(qū)12個省份進行了重點深度實地調研,了解了各地企業(yè)的運行狀況,以及地方政府全面落實“降成本”的具體措施及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梳理出當前制約實體經濟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深入剖析企業(yè)成本和負擔高企的原因及其癥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成果。本刊從2016年第8期起將分4期陸續(xù)刊登深度調研成果,以供學界和實務部門深入了解和探討“企業(yè)成本與負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