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文學與傳媒學院甘肅成縣742500)
誰念西風獨自涼
——論納蘭詞中“西風”意象的內涵
劉海燕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文學與傳媒學院甘肅成縣742500)
納蘭詞所表現(xiàn)的美是一種凄清深婉傷感之美,這種風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對意象的選擇?!拔黠L”是古典詩詞,也是納蘭詞中的重要意象。納蘭詞中的“西風”意象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成為他悼念亡妻、訴說離傷和感嘆興亡的感情載體。
納蘭性德;西風;意象
納蘭性德天資穎慧、情感細膩,其詞清新雋永,哀感頑艷,他的詞作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1]同時善用傳統(tǒng)的意象,他以這些意象為載體唱出自己心靈的悲歌。歷來研究者對納蘭性德詞中意象的分析與研究多集中在酒、愁雨、月、鴻雁、花等上面,注重挖掘這些意象蘊含的情感內涵和美學意蘊。事實上,在納蘭性德流傳下來的348首詞中,“風”意象出現(xiàn)過175次,有代表性的“西風”意象35次。
歷代文人常用“西風”指代“秋風”,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保ā蹲砘帯罚╆淌獾摹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保ā兜麘倩ā罚┮蚨拔黠L”在傳統(tǒng)詩詞中的內涵很多,如煩惱、如思念、如悲痛,無形無相,來無影去無蹤,摸不著看不見,卻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白怨欧昵锉帕取?,納蘭詞中的“西風”更是如此,盡是悲涼之味的風。納蘭敏感的神經(jīng)抓住了“西風”的特性,并準確地借“西風”的凄涼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相思、悼念,與朋友分別時的離愁別緒,哀嘆古今的興亡訴說無盡的幽怨。
在納蘭短暫的一生中,對妻子的懷念與追憶、思念和哀悼成為納蘭愛情詞中的重要部分。納蘭感傷一生,以情為重,因此他常與孤獨、相思做伴,聲聲都是血,字字皆是哀。尤其“西風”意象的使用,使其哀感之境,浸人心肺,使人卒痛難忍。
“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保ā度鐗袅睢罚┻@是一首含蓄朦朧的思念小令,以“無邊落木蕭蕭下”開篇來寫清秋景象,微雨淅瀝,落木成殤,曉風殘月,難盡相思。詞人將“秋雨”、“西風”意象組合渲染哀愁,在淅瀝不停的苦雨中,在瑟瑟的秋風中,哀怨地訴衷腸話凄涼,表達了生離死別的苦痛。夜晚曉風殘月中的落寞與孤獨,和著逝去的西風追隨遠方的人去了。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保ā镀兴_蠻》)這首詞中“西風”帶著凋零的傷感,是思妻念舊時的惆悵之風,西風陣陣,絡緯聲聲,不但難以入眠,而且更令人感到憂傷,引發(fā)出對去年秋天的思念,西風凄緊,卻已經(jīng)無人關心冷暖,風似乎愈加吹得寒冷,心也愈加冰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浣溪沙》)這首詞中“西風”與悼亡相連,表達凄婉的懷念和難以言述的心痛。詞人開篇用“西風”二字奠定了整首詞的哀傷基調,晚風凜冽,詞人獨立窗前,看著一地黃葉感受著西風的寒意,在夕陽之下難免感傷,觸哀景生悲情,自然的想起早逝的妻子。在斜陽里獨自沉思往事,雖說是“尋?!保鋵嵄瘧Q之情,早已灑遍字里行間。憶當年與賢妻的相親相愛,紅袖添香,“醉酒春睡而莫驚,賭書消得潑茶香”化用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的故事,前一句寫妻子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體貼關心和照顧,后一句寫夫妻二人溫馨風雅的生活樂趣。而今生死相隔,再無相見,那些曾經(jīng)的平常小事,現(xiàn)在卻可望而不可及,想來就會讓人心碎!
納蘭性德不僅對愛情執(zhí)著堅貞,對友情更是以誠相待,以心相交,他要“結遍蘭襟”?!白又H師,服善不倦。子之求友,照古有爛?!边@是他的老師徐乾學的弟弟徐元文在《挽詩》中對他的贊美。在納蘭寫給朋友的諸多詞中,大多以“西風”這一意象作為載體,來表達他對朋友肝膽相照,情真意切的離愁別恨。
“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保ā队谥泻谩罚┳髡吲c友人別離多年之后,想象著朋友獨對一盞孤燈,聆聽著秋雨,百般寂寞無聊情景。進而回憶曾和友人一起雪后看山,親密相處的美好身影,朋友的小像在縷縷沉香中清晰可見,但離別的憂傷卻印在作者的眉間。這首詞中納蘭表達了對誠摯友情的眷戀和一往情深的傷別之情,“西風”在此便是傷離別,以及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西風殘照,倦游蹤跡。廿載江南猶落拓,嘆一人、知己終難覓?!保ā稙t湘雨·送西溟歸慈溪》)這是作者送別姜西溟時有感而作的一首送別詞。詞中的“雨夜”“笛聲”“殘陽”和“西風”等意象連用,營造了一種秋的蕭瑟,表達了離愁別恨以及對朋友遭遇的不平,從中可見作者對西溟的誠摯的情意。近在咫尺的高城大都竟留不住西溟,昔日你我共處優(yōu)游自得之樂,此后便成為令人思念的往事了。
“向西風約略數(shù)年華,舊心情灰矣。正是冷雨秋槐,鬢絲憔悴,又領略愁中送滋味?!保ā遏逑嬖啤に陀选罚┟鎸@清冷的西風,粗略算算這些年來的失意更令人沉痛,無論今昔都是氣合情灰,盼望重逢卻不知何時相見?!拔黠L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保ā饵c絳唇》)好友不在身邊,只得舉杯孤酌,形影相吊,陰冷的西風,吹走了聲聲號角,吹走了陣陣槐花,卻吹不走詞人的離愁別恨。
“重來對酒,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保ā端鞎越恰罚┻@首詞是與友人共酌而抒發(fā)的感慨,“風前柳”飽含不舍之情,西風讓人憔悴、哀傷,往事如風,日夜吹不盡。人生如風,匆匆而過,煩惱卻不能如風一去無蹤影。這里的西風至情至性,吹醒心中的思念與哀愁,吹散知己各奔天涯。
納蘭的老師徐乾學說,納蘭性德“于民物之大端,前代興亡理亂所在,未嘗不慨然以思”。[2]在納蘭的《飲水詞》中,盛衰興亡之情緒彌漫于字里行間,幽怨興亡之慨嘆隨處可見。身為皇帝侍衛(wèi)的納蘭性德,跟隨皇帝出行的經(jīng)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在塞上行走的經(jīng)歷,廣袤壯美的塞外景象及歷史遺跡,賦予他辛酸和孤獨的體驗。朝代的更替、世事的滄桑和揮之不去的羈旅之愁常常讓他心存憂患,滿腹愁腸。他的《蝶戀花·出塞》,將眼前的實景與歷史虛實結合起來,通過“西風”等意象描寫塞外古戰(zhàn)場的荒涼景象,慨嘆古今的興亡,訴說無盡的幽怨。“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這首詞作于康熙二十九年的九月,正值秋天,詞人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shù),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fā)生逆轉的。眼前仿佛戰(zhàn)角吹響,烽煙滾滾,戰(zhàn)馬馳騁,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只有蕭瑟的西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在這荒涼的塞上留下了無盡幽怨,又平添了幾分凄涼。詞人由衷地表達了對國家興亡山河無據(jù)的多重慨嘆。毛澤東曾經(jīng)對納蘭此詞批語:“看出興亡”。[3]“畫角”“牧馬”“西風”“青塚”“黃昏”這些意象群的使用營造了一種凄清悵惘的意境,構畫出一幅壯闊遼遠的萬里山河圖?!跋﹃枴⑶镉辍钡寞B加遞進,勾起了他對歷史的回顧,“滿目荒涼誰可語”抒寫了“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的幽怨!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保ā兜麘倩ā罚┻@是詞人奉命前往梭龍途中所寫的塞上之作,描寫了一副衰草連天的清秋圖,“西風”吹散吹滅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夢?詞的意境悲遠,感情低落。通過一系列冷色調的詞,表現(xiàn)了詞人心中的無限哀愁。只可恨那西風是一種讓人難以言說的愁緒,既有吊古懷今、幽怨慨嘆之情,又有濃濃的思鄉(xiāng)念家、無限厭倦之情。
“欲寄愁心朔雁邊,西風濁酒慘離顏。黃花時節(jié)碧云天。古戍烽煙迷斥堠,夕陽村落解鞍韉。不知征戰(zhàn)幾人還?!保ā朵较场罚┰~的首句即點明愁情,溫一壺“濁酒”遣懷,讓“西風”帶走離愁、深秋時節(jié),滿地黃花堆積,面對此情此景詞人不自覺地想起邊塞風光,感悟“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進而傷己、懷古?!皹O天關塞云中,人隨雁落西風?!保ā肚迤綐贰罚┻@首詞作者用關塞入云,西風蒼勁,鴻雁低飛的意象,追問“如夢前朝何處也”?;眯翖壖苍~句,自然渾成,表達了知音難覓的苦悶、關塞行役的艱辛、背井離鄉(xiāng)的無奈、英雄失意的落寞以及對朝代興衰的感嘆。
此外,納蘭詞中的“西風”除表達思念,懷古,離傷之外,也有著詞人想要回歸大自然的情趣,如《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采菱謳。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歸來無語晚妝樓。”和著西風在小舟之上飲酒,醉心的情趣,如同聽見采蓮曲悠揚地在湖面吹拂,又有沙岸上美女水袖飄然,翩躚起舞,江南的美,清新淡雅,美不勝收。這里的“西風”也是溫婉的,和煦的,帶著江南特有的柔美氣息。這是納蘭詞中少見的歡愉之作,讀罷這首詞內心會充滿美好的期待。
總之,通過對納蘭詞中“西風”意象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西風”不僅賦予了傳統(tǒng)的意義,而且承載了納蘭的種種情思,“西風”往往蘊含著悲涼、落寞、感傷的基調,成為他對妻子的相思、悼念,和對朋友訴說離傷以及對祖國感嘆興亡的情感依托。
[1]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中華書局,2006.
[2]徐乾學.納蘭性德墓志銘[A].納蘭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卷十九.
[3]袁行需.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I206
A
1671-6469(2016)-04-0046-03
2016-04-13
劉海燕(1976-),女,甘肅省西和縣人,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