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哲學人類學領域普遍認為,人類在生命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結構上的未特定性特征,賦予了人潛能和發(fā)展的可能性。并且人因為未特定性導致本能的匱乏,由適應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補償。在哲學人類學關于人的基本特征的觀點啟示下,對目前我國中專教育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哲學人類學;未特定化;中專教育
一、哲學人類學對我國中專教育指導的可行性
自20世紀20年代哲學家舍勒所提出的關于哲學人類學的基本綱領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作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方向,哲學人類學并沒有得到更多人類學家的重視。哲學人類學一直不是人類學這一學科的主流研究內容。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哲學人類學的影響在逐漸擴大。哲學人類學研究問題、揭示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實踐運用的方式方法正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正如哈貝馬斯分析指出,哲學人類學統(tǒng)一或融會全部這些科學的基礎——諸如心理學、社會學、考古學或語義學等,研究人和他的產物;但它并不轉向一個專門的分支。哲學人類學在解釋人的本質的問題上,以及人和社會、歷史、文化、生態(tài)等關系的問題上,立足于哲學角度。通過經驗科學和形而上學思想的理解來解釋人的本質問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西方傳統(tǒng)價值崩潰的年代,哲學人類學家們把研究重點定位于思考人的本質和意義,重新提出關于人的相關結構和特點。這種研究在當時是具有時代感召力的。
目前我國職業(yè)教育中,中專教育主要招收的學生是初中畢業(yè)后未能升學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源年齡普遍在15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對事物的認知經常帶有不確定性。由于中專的主要教育宗旨就是面向就業(yè),正如蔡元培先生對我國職業(yè)教育所說的,“使無業(yè)者有業(yè),使有業(yè)者樂業(yè)”??梢娭袑=逃淖罱K目的是要讓學生畢業(yè)時能夠面向社會就業(yè)。這中間存在的矛盾就是學生年齡上的幼稚因素與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現實性因素。這種矛盾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并逐漸激化出其他矛盾。對于調和這種矛盾,我國職業(yè)教育一直在探索方法,但是事實證明效果甚微。
從哲學人類學的視角來探討我國中專教育,并不是尋求解決辦法,主旨是從一個新的理論視角分析我國中專教育,從中得到新的啟示。
二、哲學人類學關于人的特征的基本觀點
1.人的未特定化
經過地球數億萬年的進化產生了人類的生命體。人類在經歷生命體漫長而又艱辛的演化和進化,這造就了人類在遺傳結構上的未特定化的特征。這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在生理結構上的非專門化;二是在反應機制上的未確定性;三是在生存功能上的不完備性。弗洛伊德的研究理論表明,人的第一性就是本能。人的本能與動物的本能不同使人與動物是不一樣的。本能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反應,無需行為主體的大腦思維和意識調節(jié)。動物所具有的本能是天生就有的,從動物出生它們就具有基本的生存本能。這套基本本能與它們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實現與外界環(huán)境信息的交換,維持生命體的持續(xù)生存。但是人類就不同,人類的生命體從出生之后,除了具備飲食、喝水等基本的本能外,還需要適應生活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這需要人后天的學習和不斷的成長。因此,人在反應機制和生存功能等方面都是不確定和不完備的。也正是由于人的未特定化使人有別于動物的各種本能特征,人類具有可塑性。
2.人的無限潛能與發(fā)展
正是由于人的遺傳性上的未特定化,賦予人以巨大的潛能和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性。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1)人對世界的開放性。在人的未特定化中提到人天生所帶的本能太簡單,讓人類無法依據本能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同樣,由于人的本能的匱乏,促使人類需要更大的空間來完成自我的生長。這不同于動物,固定的生長在某一個封閉的自然空間中。人類需要面對整個世界的不同,來促進自己的遺傳基因的進化。人與整個世界的關系建立,是需要人依靠后天的學習能力完成的。這就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最大特點——主觀能動性。人類用思維和意識來面對這個世界,世界的開放從另一方面促進人的發(fā)展。由于人的未特定化特征,人類可以和世界上的任意一個點建立起聯系。
(2)人擁有可塑性特點。動物生命體產生后,會按照本身的遺傳圖式生長,除了本能的機械增長沒有其他層面的發(fā)展。但是人類是不同的,人具有未特定化的特點,可以根據外界的狀況來調節(jié)自己的成長方式和狀態(tài)。當受到外界的侵擾時,會主動做出反應,適應外界的改變。人接受外部信息時,不是單純地接受而是通過自我腦部信息處理得到最終的信息。在自我腦部處理階段,每個個體所做出的處理是不同的,這就賦予了不同人巨大的潛力和可塑性。
3.適應性與創(chuàng)造性
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適應性給人非專門化帶來了很大的補償。人的未特定化這種特性,在我們剛出生時會認為其作用是否定性的。但是從長遠角度來分析,人的未特定化卻是很有利的條件。因為人的生理器官是非專門化的,這就使其功能不會僅僅局限于少數或幾種狹隘的范圍之內,而是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人的多種能力和首創(chuàng)精神,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變化著的外部世界,使其能夠通過創(chuàng)造性活動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因此,人的專門化的缺乏結果卻由否定的因素轉變?yōu)楦叨瓤隙ǖ哪芰Φ囊蛩亍Ec動物的特性相比較,人的未特定化其實是缺陷,但是我們人類從世界的無限開放性和巨大的可塑性帶來的更大適應性和創(chuàng)造力中得到了重大的補償。人通過未特定化有了適應外部世界的能力,并通過理性能力的增強高于動物生命體的存在。
4.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人類為什么要接受教育?這是由人類具有的未特定化特點和人類的無限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產生的。人類具有巨大的潛能和無限的開發(fā)空間,面臨的世界變化也是無窮大和不可預知的。第一,世界無法衡量的開放性,增強了人選擇的難度性,這讓人類在面對世界各種問題時很難做出明確的決擇。第二,人的可塑性其實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需要人類通過切實的實踐活動才能成為現實。第三,人的開放性和可塑性也使人產生無限發(fā)展變化的需要,這同樣需要通過開發(fā)人的能力體系來得到解決。第四,人的理性能力的充分發(fā)展,并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生命體展開的過程。人的開放性非常廣闊,可塑性是如此巨大,需要的發(fā)展又是如此無限,相對應的,人的自我塑造能力還有很大提升和發(fā)展空間。由此,我們進行推斷得出,要進行準確的人類后天的塑造,使人發(fā)揮出內在的無限潛能,以解決人的無盡需要與生物本能嚴重匱乏之間的矛盾,只有教育才是解決的唯一途徑。人類依靠教育才能解決上述提到的矛盾。
5.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人的結構特征和生理機能,造就了人類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第一,我們知道人具有的未特定化特征,這就使人類在自身的各個方面都具有極其巨大的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包括從生理到精神方面主體的不斷改造,從而在不同的條件下,使人的發(fā)展呈現出不同的發(fā)展進化面貌。因此,人類具有的可塑性是人類接受教育的基礎,也就是說人接受教育存在著可能性。其中,包括人的可要求性(即人有被喚醒相應人性和理解能力的可能性)以及人的價值受容性(即個體的人具備指向一定的文化陶冶的可能性)等方面。第二,人類高度發(fā)達的大腦所產生的意識能力,同樣也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與動物相比,人的精神部分使人的其他部分的非專門化成為可能,而精神部分同樣也是非專門化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人與動物不僅僅擁有理性能力的區(qū)別,并且在知覺的范疇內,人類擁有動物所不具備的很多優(yōu)勢。特別后天學習能力是在人的理性指引下進行的,這是人類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礎條件,是人類實現教育的現實性基礎。
三、哲學人類學對我國中專職業(yè)教育的啟示
1.有助于重新認識中專學生的缺點
哲學人類學中對于人的未特定化認識,提出人具有巨大的潛能和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性。經過重點高中、普通高中等幾次篩選,來到中專的學生普遍都是這樣被淘汰下來的。在人們普遍認識中,中專學校就是生源差,中專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好、品德教育也不合格。在這里,我們分為兩個層面來說明——智力和非智力的總體水平。首先,從智力因素方面說,盡管職高生的感覺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應用能力等并不比同齡其他類學生差,但他們知識貧乏、信息儲量小、知識面窄等弱點是明顯的,對于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存在偏差和局限性。因此,中專生存在觀察事物和問題不敏銳、想法思路不開闊等缺陷,這就導致其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比同齡學生差。受此影響,他們的專注性不強,但這里所說的專注性都屬心理性而不是感官性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專生的生理條件和其他類學生相比較沒有什么不同點。從哲學人類學觀點,我們可以對中專學生做一個新的認識,中專學生所謂的學習不好,并不是自身的生理因素智商問題。而是中專學生在開發(fā)潛能時沒有得到更好的挖掘。從人的未特定化理解,中專學生比同齡進入高中的學生學習不好的原因是在后天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中,出現不同層次的分層。但不能就此否認中專學生的潛能,他們的潛能和發(fā)展的可能性,在前15年沒有得到有效發(fā)展,并不意味著在未來沒有發(fā)展的可能性。
2.有助于重新樹立中專教育的形象
從哲學人類學來看教育,其實質是運用人類社會發(fā)展起來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人先天本能不足的一種后天精神性補償。以此來理解,教育是對人精神上的一種補償,高中教育與中專職業(yè)教育都是對人進行的這種精神上的補償??梢哉J為,中專教育是對社會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學生進行的一種補償。我國社會中很多人現在都在呼吁擴大高中的招生人數,取消中專教育。但是,這些人并沒有看到中專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中專教育擔負著補償中專學生心理上的失落并提高他們除學習以外的生活技能的重任。來到中專就讀的學生,他們本身對于理論學習并不擅長,如果強行讓他們繼續(xù)進行高中課程的學習,他們最終還是混日子,不學習。中專教育是提前對他們進行實用性的技術培訓。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現實因素決定,有一部分學生生活在貧困狀態(tài)中,很多都沒有辦法繼續(xù)高中學習,他們如果就此放棄受教育的機會,就會成為社會的閑散人員。中專教育對于這部分學生不僅僅是一種教育上面的補償,更多的是為這些學生提供精神補償,以防他們有越軌行為。
參考文獻:
[1]馮增俊.教育人類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2]徐繼存.教學論的哲學人類學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2000(1).
[3]歐陽光偉.現代哲學人類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