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嵩
(亳州學(xué)院,安徽 亳州 236800)
?
論史鐵生作品所體現(xiàn)的神性思悟
葛嵩
(亳州學(xué)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史鐵生由于自身的殘缺,陷入自我價值喪失的危機(jī)。他把自己對人生的思悟由個體延伸到社會,認(rèn)識到人生的虛無和荒謬。面對價值觀念的斷裂和缺失,史鐵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努力挖掘深入思考,試圖找到一條重建之路。史鐵生通過對人性的探尋,看到人性中的神性品質(zhì),并在神性思考的過程中,悟到了生活的真諦,重新確立了自我價值。
關(guān)鍵詞:史鐵生;神性;思悟和救贖;生命
在中國當(dāng)代作家行列中,史鐵生可以說是特立獨行。一方面是因為他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深刻的創(chuàng)作思想。史鐵生的思想雖然十分復(fù)雜,但其關(guān)于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神性思考,在其思想世界中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史鐵生說過,希望能夠理解神性,體會神性。而且,在他看來,唯有在對神性的追問與尋覓中,才能重建失落的信仰。
在宗教教徒心中,他們相信神的存在,并把它作為人生信仰[1]。神的存在,是人們的一種精神期待,寄托了人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是,我所說的神性,并不是神的本性,而是人本質(zhì)固有之性。歌德有一句詩是這樣表述的:“人的榜樣教我們相信神的存在?!保?]他的意思是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神。因此,神性即人性,它是人性的最高體現(xiàn)?!叭说陌駱印本褪侵改切碛幸磺忻篮闷焚|(zhì)的人:正直,善良,公平,正義,誠實,熱情,歡樂,健康……這樣的人身上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他們的存在代表著人們對神性的向往。神性就在我們心中,它捍衛(wèi)、堅守著我們精神世界的平靜與純潔,它追求、護(hù)衛(wèi)著人們內(nèi)心世界的和諧與統(tǒng)一,它渴望、設(shè)計著超凡脫俗的境界。神性是人通向更高精神層次的一座橋梁,也是人區(qū)別于其他物種的最顯著的特征。
本文擬就史鐵生作品所體現(xiàn)的神性思悟,分別從對宗教的思考、對命運的審視、對生命的拷問、對愛的追求四個方面分別加以論述。
史鐵生說自己并不拜佛,可是相信佛說。其文章《神位·官位·心位》中說:“在我想來,……佛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種思悟,是苦難里心魂的救路?!保?]史鐵生從對佛家學(xué)說的思考中得到感悟,從而找到一條心靈的救贖之路,并由此產(chǎn)生強(qiáng)大的動力,終于走出困境,超越自我。
“我不相信佛能滅一切苦難。如果他能,世間早該是一片樂土。”[4]佛不能消滅苦難,這因為苦難是永恒的。在基督教教義中也是如此,史鐵生在隨筆《病隙碎筆》中講到《圣經(jīng)》中約伯的故事:上帝給約伯制造了很多的苦難,讓約伯在苦難中醒悟,在苦難中成長。史鐵生的苦難守恒論,是他在人生困境中不斷思考之后思想的結(jié)晶。在史鐵生的思想里,苦難守恒,并不意味著被苦難所擊垮,反而會樹立起更加強(qiáng)大的信心,打破命運的堅冰,沖出苦難的包圍。正是憑借這樣的信心,史鐵生在癱瘓后的幾十年,筆耕不輟,扶輪問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提升了自己的人生高度。
史鐵生不僅從宗教教義學(xué)說中得到啟發(fā),他同樣也有自己的宗教觀??傮w看來,史鐵生對當(dāng)下宗教面臨的現(xiàn)狀是失望的。他說:“因為靈魂不安而去反省的、因為信心不足而去求教的、因為理想認(rèn)同而去禮拜的,難得有幾個?!北热绶鸾探塘x有“人人皆可成佛”之說,可在史鐵生看來,又有多少人知曉其本身的真正內(nèi)涵呢。他在談到自己對佛的理解時,他說佛并不是一個名詞,并不是一個實體,佛的本義是覺悟,是一個動詞,是行為,而不是絕頂?shù)囊惶帉氉?]。這樣,“成佛”之路就可以理解為:“成佛”不是一個結(jié)果,而是一個思悟的過程。
基于宗教的感悟,結(jié)合自身命運的現(xiàn)實,史鐵生最后終于參透了生命的玄機(jī),人生如同修行,重在過程。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過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體現(xiàn)在過程之中。史鐵生的“過程論”,就是對史鐵生化解苦難的韌性精神最好的詮釋。史鐵生正是在追求生命價值的過程中,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贖。史鐵生獨特的人生歷程,其單純而又豐富的靈魂,他的思想閃耀著人性當(dāng)中神性的光芒。
史鐵生對宗教的認(rèn)識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相關(guān)。他把對自身命運的思考與宗教的理念結(jié)合起來,產(chǎn)生了某種契合,形成了他獨特的宗教觀念。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他試圖在宗教中尋找精神的寄托和靈魂的安慰。在史鐵生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就有一些涉及到宗教內(nèi)容的作品,如《鐘聲》《關(guān)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xué)》《我與地壇》等。后來,這一元素在其病榻之作《病隙碎筆》進(jìn)一步得到加強(qiáng)。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四》中寫道:“我讀書少,宗教知識更少,常發(fā)怵與學(xué)者交談。”[6]在這篇文章當(dāng)中,他又說:“人生最根本的兩種面對,無非生與死。對于生,我從基督精神中受益;對于死,我也相信佛說?!保?]其實,史鐵生并不是一個宗教徒。但是,他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表現(xiàn)了強(qiáng)烈的宗教意識,所以,我們又無法不把他與宗教聯(lián)系起來,而且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史鐵生正是在對宗教的思考中,踏上他的神性追尋之路。
史鐵生在文章中說,平等是上帝有意賣給我們的一個破綻?!耙磺新殬I(yè)、事業(yè)都是平等的”[7],這恐怕永遠(yuǎn)都只是一個愿望。客觀上看,無論從報酬還是聲譽(yù)、地位來看,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平等的職業(yè)和事業(yè),因為這個世界是有差別的。
史鐵生的很多作品就表現(xiàn)了這種差別。正是差別的存在,才引發(fā)了史鐵生對不平等命運的思考,特別是對殘疾人人生命運的思考。殘疾人和正常人是有差別的,殘疾人是一個弱勢群體,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員。正因如此,史鐵生一直把對殘疾人命運的關(guān)懷作為作品的重要主題,他書寫了殘疾人的悲歡和酸楚,也書寫殘疾人的人生希望。
《原罪·宿命》里的十叔,這是一個脖子以下都不能動的癱子??墒牵暹€活著,一年一年地活著。十叔不僅活著,而且活得有滋有味。十叔盡管只有十六七歲,但他能像大人一樣會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十叔經(jīng)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們最喜歡聽的是十叔自編的神話故事。其實,這些故事不單單是講給孩子們聽,也是十叔講給自己聽。十叔躺在床上不能動,但他可以在自己的神話故事里面遨游。十叔不僅活在現(xiàn)實里,還活在自己的神話故事里。這些想象出來的故事就是十叔的精神藥方,支撐著十叔一直活下去。其實,十叔的故事就是史鐵生生活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一個人只能在輪椅上生活,他活動的范圍是有限的,但他的思想確實自由的。輪椅上的史鐵生,反而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他要把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表達(dá)出來,于是想到了寫作,寫作就是史鐵生活下去的最大希望。所以,有人把這篇小說看成史鐵生最具有自傳體性質(zhì)的作品,是有一定道理的。
殘疾人能夠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但是,畢竟不同于正常人,殘疾人往往受到很多歧視?!段遗c地壇》中那個漂亮但又弱智的小姑娘的命運,就是一個讓人心碎的殘酷事實。史鐵生的心中不由發(fā)出哀號,上帝把漂亮和弱智都給了這個小姑娘,到底是何居心?小姑娘被人調(diào)戲,卻渾然不知。她不明白這個世界對她的殘酷,用史鐵生的話說,只有無言和回家是對的。因此,對于這樣一個弱勢的群體,他們的出路在哪里,一直是史鐵生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世人對殘疾人的歧視,為殘疾人找到一條理想的出路,讓殘疾人生活得快樂。史鐵生一生都在為殘疾人奔走疾呼,我們不能說他真正做到了,但可以說他真正去做了。
由對殘疾人的歧視,又進(jìn)一步引發(fā)史鐵生對人與人之間平等的思考。史鐵生以為,拋開身份和角色的差別,又為什么不能平等呢?在精神領(lǐng)域,每一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quán)利,在人格和生命面前是平等的。基于這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有意義。
這是史鐵生作品對生命思考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這個世界存在著差別,但人與人之間精神上是平等的。這是生命賦予的權(quán)利,是人性美的一種展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人性當(dāng)中神性的存在。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8]這是史鐵生經(jīng)典散文《我與地壇》當(dāng)中的一段文字,體現(xiàn)了史鐵生對生命的態(tài)度:死亡是每一個人生命的必然結(jié)果,死亡并不可怕。史鐵生在其遺作《晝信基督夜信佛》中說,人的迷茫,根本在兩件事上:一曰生,或生的意義;二曰死,或死的后果。史鐵生的選擇是向死而生,只有無懼死亡,才有生之意義。
小說《命若琴弦》,是史鐵生對生之意義最好的詮釋。作品主人公老瞎子和他的徒弟小瞎子,翻山越嶺走村串巷去說書。老瞎子跟徒弟講,聽你師爺說,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拿出師爺藏在琴槽里的紙條,用這個方子能治好自己的眼睛。終于有一天,老瞎子做到了。他高興地走出了大山,來到了外面的世界。但是,所有看過那個藥方的人都告訴他,那上面一個字也沒有。他的心弦斷了,精神世界坍塌了。躺在炕上的老瞎子,一天天迅速衰老。直到有一天,他想起了他的徒弟,那孩子還在等他回去呢。在深山里,他找到了小瞎子。他跟徒弟說,他記錯了,得彈斷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行。老瞎子終于明白了師父的話,那個無字的方子,是師父留給自己的希望,為此他一直彈了五十年?,F(xiàn)在,他要把這希望留給徒弟。老瞎子想:這孩子再怎么彈吧,還能彈斷一千二百根琴弦?《命若琴弦》是一篇帶有寓言性質(zhì)的小說,是史鐵生心靈體驗的真實寫照。史鐵生身處人生困境而不絕望,靠的就是這種精神的力量,他要給自己留有活下去的希望。在散文《我二十一歲那年》中,他這樣寫道:“但是有一天我認(rèn)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保?]精神的力量讓史鐵生在迷茫之際,始終懷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活下去,希望是生命的支柱。正如《原罪》篇的主人公十叔所說:“一個人總得信著一個神話,要不他就活不成他就完了。”[9]
《宿命》篇的主人公叫莫非,一只茄子導(dǎo)致他人生軌跡的突然改變。他在一場由一個茄子引發(fā)的車禍中變成一位殘疾人,出國攻讀教育學(xué)博士的美好前景瞬間化為泡影。史鐵生就是要用莫非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存在很多的偶然,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跡。和莫非一樣,史鐵生面對人生的突變,也有憤怒、迷惘、絕望。他多次想到過死,甚至三次自殺。是活著,還是死去,史鐵生面臨著哈姆雷特式的抉擇。在經(jīng)歷了痛苦的彷徨掙扎之后,史鐵生最終還是選擇了坦然面對,因為活著是最重要的。
在史鐵生的追思會上,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鐵凝朗誦了史鐵生的詩作《永在》: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坦然赴死,你能夠/坦然送我離開,此前/死與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過是一次遷徙/永恒往返,現(xiàn)在被/未來替換,是度過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個回旋?!保?0]這首詩是史鐵生對生命冷靜思索的真實反映,表現(xiàn)了他向死而生的淡定態(tài)度。在他看來,死亡不過就是一次遷徙,而且“永恒往返”,死亡不過是生命的輪回,是死而后生的涅槃。
史鐵生通過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了對人生困境中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探索與追問,以期重新展現(xiàn)自我價值。史鐵生超越生命本身的生死觀不僅體現(xiàn)了其對生命的終極關(guān)懷,也是其關(guān)于神性思考與體悟的必然結(jié)果。其過程是痛苦的,但正因痛苦,所以深刻?!段遗c地壇》結(jié)尾有一段話就表現(xiàn)了他直抵人心靈深處的一種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保?]
愛,是文學(xué)藝術(shù)永恒的主題。在這方面,史鐵生也是一位哲學(xué)家。史鐵生認(rèn)為人只有在愛的指引下,才能克服苦難,走出困境。他以滿腔的熱情書寫人生大愛,書寫親情,書寫友誼,當(dāng)然還有愛情。在史鐵生的作品中,洋溢著愛的溫暖,閃現(xiàn)著愛的光輝。
史鐵生癱瘓后,心中的苦悶無法排解。為了有一個安靜的場所平靜一下自己的心緒,他就常常到地壇去。母親擔(dān)心兒子會出什么事,但是為了兒子的自尊,她又不能陪同前往?!爱?dāng)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保?]兒子的苦難,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兒子遭遇不幸,最痛苦的就是母親。史鐵生曾經(jīng)在文章中說,他之所以學(xué)寫作,其實也像他的一位作家朋友一樣,是為了讓母親驕傲。后來,史鐵生真的出名了,母親卻離開了人世。他一度想不通,又來到地壇,終于在痛苦的思索中得到了解脫和安慰: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母親無私的愛,伴他度過人生最艱難的那段歲月。母親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給了他第二次生命。除了《我與地壇》,史鐵生還有很多文章寫到母親,比如《秋天的懷念》《合歡樹》等,在這些作品中,他反復(fù)抒寫對母親的痛悔、思念之情,彰顯了母愛的深沉和偉大。
在散文《我的夢想》中,史鐵生表達(dá)了對美國著名田徑運動員劉易斯的崇敬之情。沒想到,由此他和劉易斯結(jié)下了一段不解之緣。劉易斯是從中國運動員李彤那兒知道了這篇文章,也知道了史鐵生。他到中國來時,專門去看望史鐵生。兩人惺惺相惜,都很欣賞對方。劉易斯送給史鐵生一雙自己的跑鞋,史鐵生送給劉易斯一套自己的作品集,有趣的是史鐵生穿不了跑鞋,而劉易斯也看不了中文書。雖然只有一次謀面,二人卻產(chǎn)生了深厚的情誼,留下了一段佳話。
在愛情方面,史鐵生也有重大收獲。原先,史鐵生不相信殘疾人會擁有真正的愛情,這里面既有殘疾人自身的原因,更有社會的原因。但1989年,一個南方姑娘陳希米來到了史鐵生的身邊,二人的結(jié)合一時傳為佳話。當(dāng)時有些人對此持有懷疑,但事實勝于雄辯,陳希米陪伴史鐵生度過了他的一生。
正因為有愛,所以也就少了些暴戾,多了些平和。史鐵生把這種平和、寧靜很好地融入到了小說《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中。作品以史鐵生當(dāng)年在陜北延安的插隊生活為背景,把以破老漢為代表的底層農(nóng)民作為書寫的主體,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中國農(nóng)村農(nóng)民生活的生存狀態(tài)。雖然是寫農(nóng)民的苦難,但是作品始終以一種平靜舒緩的語調(diào)娓娓道來。沒有怨恨和憤懣,沒有激烈的抗?fàn)帲挥斜鞈懭说那閼?,在田園牧歌中帶有一種隱隱的痛楚和淡淡的憂傷。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四》中寫道:“人既看見了自身的殘缺,也就看見了神的完美,有了對神的敬畏、感恩與贊嘆,由是愛才可能指向萬物生靈?!保?]他由自身出發(fā),以自己為原點向四周輻射,把愛的光輝灑向萬物生靈。史鐵生的思想里洋溢著愛的溫暖,不僅溫暖了自己,而且溫暖了世界。
史鐵生常自嘲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是寫作。他的大半生幾乎是在病痛中度過,忍受著常人難以體味的痛苦與折磨;但他用真情書寫歲月,用生命思考人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觀的精神財富。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何建明這樣評價史鐵生:“史鐵生的一生,為我們愈發(fā)浮躁的社會提供了令人珍視的精神向度?!保?1]史鐵生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他對生命的思考冷峻客觀、深刻徹底。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不僅書寫人性的光輝,更有他對生命、人生的神性思悟。在當(dāng)代文學(xué)這片園地里面,史鐵生之所以占有一席之地,不因他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而為他深邃的思想。史鐵生對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是有貢獻(xiàn)的,他留下的經(jīng)典作品,一定會對當(dāng)下及今后的文學(xué)產(chǎn)生深遠(yuǎn)的影響。
參考文獻(xiàn):
[1]曲金良.神的產(chǎn)生及其演變述論[J].民俗研究,1987,(4):54-58.
[2]周國平.偉大心靈的榜樣[N].中華讀書報,2007-07-11(07).
[3]史鐵生.神位官位心位[J].學(xué)習(xí)博覽,2013,(1):59.
[4]史鐵生.活著并感悟[J].中國作家,2006,(21):99.
[5]史鐵生.無答之問或無行之果[J].北京文學(xué),1994,(11):46.
[6]史鐵生.病隙碎筆[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146、154、152.
[7]史鐵生.游戲·平等·墓地[J].當(dāng)代作家評論,1992,(2):62.
[8]史鐵生.史鐵生自選集[M].??冢汉D铣霭嫔纾?007:316、349.
[9]史鐵生.史鐵生精選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340、459、442.
[10]楊劍龍,滿建,李彥姝.直面苦痛與生命追求[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11,(3):41.
[11]周寧.不屈的史鐵生,用生命書寫生命[N].新華每日電訊,2011-01-02(2).
責(zé)任編輯:李曉
ON THE SPIRITUALIZATION THINKING EMBODIED IN SHI TIESHENG’S WORKS
GE Song
(Bozhou University,Bozhou Anhui 236800)
Abstract:Because of his own physical disability,Shi Tiesheng was immersed in the danger of losing his self-worth,realizing the nothingness and absurdity of life,which extended from himself to the whole society. As he confronted the fracture and loss of values,Shi Tiesheng tried to think of life based on his life experience,attempting to find a road of rebuilding lif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Shi Tiesheng found the spiritual qualities and learned the essence of life during the course of spiritualization thinking,which enabled him to reestablish the value of himself.
Key words:Shi Tiesheng;spirit;analyzing and redemption;life
作者簡介:葛嵩(1971-),男,安徽亳州人。亳州學(xué)院中文與傳媒系,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xué)校省級教學(xué)質(zhì)量與教學(xué)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01183)
收稿日期:2016-02-16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868(2016)02-0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