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希聞
阿法狗完勝李世石以來,人工智能得到空前的關注,不少關于機器人要統(tǒng)治人類的聲音甚囂塵上。人類從來就不是一個體力無比強大的物種,那機器的智力真能超過人類嗎?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悖論,科幻作品里常見到機器人產(chǎn)生思想,擁有靈魂。但是現(xiàn)實中,非生物從來不會有思想,否則人類創(chuàng)造的就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弗蘭克斯坦。既然都是按照人類設定的程序,條件反射式工作,那對于開發(fā)人類體力潛能必有大幫助。
從很多年前醫(yī)學上應用于幫助殘疾人的配件,到從科幻片走到現(xiàn)實中的機械外骨骼,再到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智能化,機器為人類所用的趨勢已經(jīng)越來越普及,遲早也將徹底應用于體育比賽中。雖說現(xiàn)今科技對體育運動的改善頗多,比如適應不同場地和運動員特點的球衣球鞋,效果迥異的皮球、門線技術等,但還未加入人工智能。自有競技體育起,裁判問題時不時地會喧賓奪主,如果用人工智能設備輔助裁判,甚至是機器人替代裁判,想必能減去諸多比賽中的冤案。
科技對人類體育運動的參與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制造運動機器人用于運動員訓練,可以達到完美的陪練效果。對殘疾人運動員進行智能身體加裝,殘運會看起來就和常規(guī)運動會一樣了。
通過人工智能提升運動員的運動潛能,強化體質,則是更為實際的運用。在更先進的運動裝備和訓練方法下,現(xiàn)代運動員的競技強度遠超前幾代運動員,觀賞性不可同日而語。況且,這類應用若能輔助運動員調整身體機能,避免受傷,保持健康,就再好不過了。眾所周知,人類的潛能只運用了極少部分,大部分人體質平庸。對普通人而言,能運用人工智能提升人體機能,醫(yī)院自然會減少很多病人。
就像阿法狗對戰(zhàn)李世石所體現(xiàn)的一樣,科技甚至可以在人類運動中起到參謀的作用,幫助人類選手思考應對之策,當然這并不通用,用于教學或幫助殘障人士進行運動鍛煉,還是不錯的選擇。
假如有一套智能穿戴設備,在運動員熱身時幫助運動員調節(jié)好了身體狀態(tài),比賽時依據(jù)運動員實時身體狀況輔助其身體調整并發(fā)出提醒,在結束后幫助運動員放松身體。這樣不光避免了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比賽中冒險而受傷,賽后過于疲憊影響后續(xù)比賽等狀況,也保證了運動員的健康和比賽質量,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科技造福人類,超體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