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力
(云南大學 人文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
甲午時李鴻章“一人敵一國”之說辨析
陳力
(云南大學 人文學院, 云南 昆明650091)
摘要:通過對甲午戰(zhàn)爭時期相關(guān)史料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了“一人敵一國”之說的起源及影響,認為甲午之敗,非由“一人敵一國”所致,而是敗于當時的中國在政治、社會等層面的落后。
關(guān)鍵詞:南洋大臣; 甲午戰(zhàn)爭; 支援; 李鴻章; 一人敵一國
一、“ 一人敵一國” 之說的起源與其影響
甲午戰(zhàn)爭深刻地影響了中日兩國的命運。戰(zhàn)場上的失利,體現(xiàn)的是一個國家對危機的應變能力和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麾下北洋海軍和淮軍在水陸戰(zhàn)場均一敗涂地,更負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
在平壤和黃海大敗后,李鴻章曾上奏為自己辯白,稱失敗非戰(zhàn)之罪,實系孤軍作戰(zhàn)所累:“固由眾寡之不敵,亦由器械之相懸,并非戰(zhàn)陣之不力也,……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自知不逮”[1]。這種論調(diào),非一時沖動之言,乃李鴻章內(nèi)心真實寫照。被解職后,其致信孫家鼐,強調(diào)戰(zhàn)敗緣于孤立無援:“東事愈棘,日久無功,中外謗議叢積,然使數(shù)年來海軍能逐漸添購快船,水陸各軍儲有快槍快炮,何至于此?”[2]。
據(jù)吳永回憶,李鴻章晚年對甲午之役耿耿于懷,嘗埋怨:“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shù)能負其責?”[3]
孫家鼐與李鴻章政見相類,皆為主和派,吳永為受業(yè)李府的門生,面對此二人,李氏自不必掩飾,盡可袒露心跡。
然而,史料有載,光緒二十年(1894年)七月廿九,李鴻章奏稱:“丁汝昌及各將領(lǐng)屢求添購新式快船,臣仰體時艱款絀,未敢奏咨瀆請,臣當躬任其咎”。這說明了,并非清廷阻擾北洋海軍添設(shè)軍備,而是李氏自作主張,將丁汝昌等人的要求壓下,根本沒有上奏。戶部亦稱,下令各督撫停止購辦軍備,為期兩年,期滿后,各地紛紛請款購械,戶部亦一一照辦,唯獨北洋未向戶部請款[4]。
將慈禧視為一生之敵的梁啟超,無視上述事實,反將李鴻章的怨言發(fā)揚光大。梁氏在《李鴻章》中大發(fā)感慨:“日本三十年來,刻意經(jīng)營,上下一心,以成此節(jié)制、敢死之勁旅,孤注一擲以向于我”,遂有“日本非與中國戰(zhàn),實與李鴻章一人戰(zhàn)耳”之論?!安灰姾醺魇〈罄?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于是,梁氏慨嘆:“以一人戰(zhàn)一國,合肥合肥,雖敗亦豪哉!”[5]
《李鴻章傳》一書向來在學界影響甚廣。王也揚認為,此書有新史學客觀真實的色彩[6]。李潤蒼則察覺出,此書明顯帶有為李鴻章塑造英雄形象的意圖[7]。書中所提倡李鴻章“一人敵一國”之說,亦因而廣為傳播:孫寶瑄嘗借李鴻章“一人敵一國”故事,塑造章炳麟“以一人與一政府為敵”的英雄形象。李劍農(nóng)亦受此說影響甚大:“李鴻章說他自己是以直隸一省,當日本全國。這并不是他掩飾自己過失的話,而是實在的情形”[8]。
“一人敵一國”之說倘若成立,那么,李鴻章非但不是罪人,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史可法式的悲劇英雄,此說關(guān)系著李鴻章的歷史評價之褒貶,可謂牽連重大。
筆者經(jīng)過對相關(guān)史料的梳理,發(fā)現(xiàn)在李鴻章?lián)谓y(tǒng)帥時期,北洋各軍并非處于孤軍作戰(zhàn)的境地。事實上,南洋大臣為北洋方面提供了大量實質(zhì)性的支援。這一大奧援對穩(wěn)定戰(zhàn)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這個重要史實,卻被李鴻章“一人敵一國”之說所遮蔽,長期為學界所忽略。
二、 挽救危局:南洋援軍之北上赴援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七月,毅、奉、盛等軍陸續(xù)進駐平壤,前線大軍云集,堪稱壯盛。李鴻章對局勢頗為樂觀,認為“各軍皆系鴻舊部,練習西洋新式槍炮多年”,自信“當可無誤機宜”。其在致友人的信中,甚至已在考慮戰(zhàn)勝日本之后,該如何重振朝鮮藩務(wù):“羊叔子有言,平吳之后,方勞圣慮。此時之勝倭或易,他日之保韓實難矣”[2]40。
前線諸軍的統(tǒng)帥大權(quán),獨集于李鴻章手中。在得悉清廷有意委任吳大澂幫辦東路軍務(wù)時,李氏十分不悅:“鴻章在兵間四十年,親見從前各路會辦、幫辦人員,大抵令其分剿一路,稍假事權(quán),仍由統(tǒng)帥調(diào)度,……若兩帥同辦一事,則往往意見參差,徒增牽掣,貽誤滋多;否則徒擁虛名,毫無實用”。
為證明吳大澂不宜幫辦軍務(wù),李鴻章還舉出中法戰(zhàn)爭的例子:“即如法越之役,吳清卿中丞奉命會辦北洋,清卿本人平正,頗能和衷,惟平素不甚知兵,凡事悉由鴻章主持,未見贊助之益”[2]42-43。吳氏僅為幫辦,但李氏對此反應甚為激烈,不惜再三反對。由此可見,李氏之所以專恃北洋,并非因為孤立無援,恰恰相反,而是他將北洋諸軍視為禁臠,不容他人染指。
盛軍為淮軍精銳,尤善于使用新式洋槍,歷來深為清廷重視,故派其駐扎天津,拱衛(wèi)京師門戶。此軍調(diào)往朝鮮者,前后共十三營,約6 000余人,以致京津門戶守備空虛。有感于此,清廷遂令李鴻章從各腹地省份抽調(diào)舊部填補防務(wù)。李鴻章卻以“腹地等省兵勇,僅防本境,又少精械,似無可調(diào)之勁旅”為由,改派賈起勝、吳宏洛、姜桂題等人募兵補防。月余后,至八月初,募兵工作遲緩,仍有不少隊伍還未募齊,未能形成戰(zhàn)斗力。
清廷遂于七月初七傳諭南洋大臣劉坤一,調(diào)時任江蘇按察使陳湜募兵北上,以充實北洋諸軍留下的防缺。隨著形勢愈發(fā)緊張,北方防務(wù)更形吃緊。七月廿七,軍機處一日內(nèi)連發(fā)三電至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處,要求其催促姜桂題、程允和迅速赴前敵;吳大澂、魏光燾、陳湜、程文炳迅速北上。
這時清廷的決策十分明顯,在朝鮮和奉天前敵方面,主要依靠淮軍。然而,朝鮮位于東三省側(cè)隅,京津面臨渤海,綿長的海岸線均可予日軍登陸,如此一來,前敵與后方之別不甚顯著,因此須厚集兵力以防萬一,南洋援軍負責填補淮軍防務(wù),且因應戰(zhàn)情變化,作為預備隊隨時投入前線。
為節(jié)省時間,劉坤一從南洋防軍中先行抽調(diào)三營,再招募三營,如此一來,便可在短期內(nèi)迅速組建六個營,作為先頭部隊北上。其余各部,則分頭招募,預期在八月成軍。
此次遣軍北上,需款甚巨,“共計庫平銀十四萬三千兩”,而南洋財政頗拮據(jù),司庫儲備搜刮一空,亦無法湊足。惟有到處挪撥,“飭由兩淮運司撥銀五萬兩,江海關(guān)撥銀六萬兩,鎮(zhèn)江關(guān)撥銀三萬三千兩”,方才籌得此數(shù)。軍械方面,南洋亦先行籌足,“該軍應用槍炮子藥等件,均由臣據(jù)領(lǐng),寬為撥給”[9]805-806。
然而,程文炳軍的組建并不順利,與陳軍多系湘軍不同,程氏系淮軍宿將,其招募五千人亦多系淮勇,餉項營制均按照淮軍標準,淮軍的餉制,一向比湘軍嚴苛。程氏得知南洋撥付陳湜三萬金,“以為購辦軍米之用”,遂提出仿效此例,請求“另于行餉源之外,再請辦米之費”。
其實,陳湜之所以獲得優(yōu)待,并非劉坤一心存派系之見,而是陳軍組建迅速,可以“即日啟行”,反觀程軍,組建工作相對遲緩,開拔無期,因而“不得不移緩就急”,先為陳軍提供米款,亦是情理中事。但是,為了避免程軍產(chǎn)生不滿,劉坤一將予陳軍購買米糧的款項,改為從其月餉抵扣,變相削減了陳軍待遇,杜絕程文炳借機生事的籍口[10]2108。
南洋諸軍中,湘淮并集,頗存芥蒂,劉坤一大義滅親,在于防止程文炳因待遇不平而另生事端。程軍到達天津后,仍不時要求南洋加撥餉銀,劉坤一亦多照辦。
由于“倭軍均用快槍,亦多快炮”,李鴻章提醒,北上赴援的陳湜、程文炳兩軍,須“先利其器為要”。對此軍情,南洋高度重視,江蘇的庫存槍械“本屬無多”,但仍如數(shù)裝備陳、程兩軍,此后已是“存項立罄”。因此,劉坤一通過駐英公使洽購軍火以補充庫存,擬購各式快槍11 000余支,彈藥220萬發(fā),“各價約合銀二十余萬兩”。對南洋來說,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在南洋全力籌措下,陳湜于八月十三日帶領(lǐng)先頭部隊,兼程北上,程文炳亦于九月初在亳州集結(jié)北上。從七月初七接旨到起程,僅耗月余,南洋之反應,相比起后路淮軍的募兵亂象,堪稱可圈可點。
大舉調(diào)兵北上的同時,南洋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餉款短絀。
據(jù)統(tǒng)計,陳、程兩軍耗費三十余萬兩,此外,補充新式快槍亦需二十萬兩,加上“自倭人肇釁以來,沿海各省均形吃緊,江南籌辦防務(wù),用款倍增”,南洋“以有定之度支,供無定之繁費,餉源日涸,益覺竭蹶不遑”。
劉坤一深知北洋戰(zhàn)事正緊,清廷財政無力他顧:“臣等雖艱窘萬狀,而均飭由司關(guān)局庫設(shè)法挪撥,未敢遽請部款者,亦知部臣持籌之苦,……外省少請一分之款,軍需即可受一分之益”。因此,劉氏決定不向戶部請款,而在轄境內(nèi)開辟三個新的餉源:一是“官員倡率輸捐”:“擬請飭令在任各官,除來年應扣廉銀不計外,均各量力輸捐,其充當差使之較優(yōu)者,亦一體捐繳”;二是“勸諭紳富捐貲”:“聽捐戶自行報效,不準零星分派,致滋紛擾”;三是“派令典商捐息”。
劉坤一認為百業(yè)生計艱難,惟典鋪一直獲取暴利,“公家未嘗資其捐助”,因而“擬請飭令各按實存架本,提出一個月息錢助充軍餉”。前兩者屬于自愿性質(zhì),對于坐收暴利的典當行業(yè),劉坤一則以強制手段收繳,體現(xiàn)出他對經(jīng)濟之熟悉,截富濟急,盡可能減輕一般民眾的負擔[9]809-810。
盡管北上赴援免不了一番勞師動眾,且對南洋財政造成空前壓力,劉坤一仍堅決主戰(zhàn):“中倭既經(jīng)開釁,不宜輕與議和,以申天威,而維國體?!F(xiàn)在我軍厚集平壤,……新招各營,絡(luò)繹北上,……以我理直氣壯,士飽馬騰,鼓行而進,直如摧枯拉朽!……責成李鴻章分飭平壤諸軍,分道進攻,務(wù)將倭人盡逐回國,收復朝鮮版圖,即以重兵駐防,使之不敢窺伺”。
三、戰(zhàn)局相持的關(guān)鍵:南洋庫存武備之應援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四大軍,在平壤之戰(zhàn)中兵敗如山倒,“紛紛相率渡鴨綠江”。將士丟盔棄甲,大批軍火餉銀均棄置不顧,據(jù)估計,“平壤軍儲甚厚,凡有大小炮四十尊,快炮并毛瑟槍萬數(shù)十桿,……尚存餉銀約及十萬兩”,“盡委之而去”,徒資敵手[11]。
開戰(zhàn)前夕,李鴻章向清廷匯報北洋庫存:“計軍械局尚存毛瑟槍六千桿、哈乞開司槍九百桿、黎意槍一千三百桿,均每槍存子二百余?!?另外還有火炮270余門,子彈1 000萬粒,各種火藥90萬磅。
表面上看,存量頗多,似足應用。但“北洋沿海水陸淮練各軍、東征前敵各軍及新募各營,皆取供于此。……陸路行仗,炮尚可敷用,新式快槍、快炮不敷甚巨”,海軍彈藥亦“急須接濟”,單靠北洋的庫存,無法應付戰(zhàn)事需要。
李鴻章遂向外國急購,無奈“各國以開仗守局外例禁運出口”,只能委托洋商以秘密途徑購買,增加了貨運的時間和成本。此時尚未宣戰(zhàn),北洋庫存已捉襟見肘,只能依靠外購補充。俟戰(zhàn)端一開,北洋庫存之窘?jīng)r,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據(jù)前線指揮葉志超電報,平壤各軍一路潰退之后,已是“軍裝不全,子藥俱罄”,“帶有槍回者不過十之六七,所有槍子每槍不過數(shù)顆,鍋帳炮位等件遺失凈盡”[4]114。
敗軍渡過鴨綠江后,總算驚魂甫定,在九連城站住陣腳。此時,“九連城各處分駐各軍,槍炮子彈,均二百數(shù)十出,備糧亦甚艱難”,稍好一點的“東溝一帶”,“奉軍槍炮子藥均不足三月”[4]131-132。槍械亦嚴重缺乏,葉軍、銘軍、毅軍“惟后門槍僅存數(shù)百桿,頃查前門來福亦僅數(shù)百”。前線不但匯聚平壤敗軍,還有東三省募集急需裝備的五十余營防軍。武器彈藥的缺乏,為前線面臨的最大問題。
八月廿六,李鴻章向清廷告急,稱北洋庫存已盡,無以為繼:“嗣新募各營到津、及晉、豫調(diào)到各營紛紛請領(lǐng),業(yè)將存槍及七生半過山炮領(lǐng)發(fā)殆盡,又電懇粵督借撥毛瑟槍四千枝,頃又發(fā)盡,宋慶添慕多營,無槍應付,正深焦急。”[12]375-376
當時中國南北諸軍中,槍械種類繁多,新舊雜陳,俱有優(yōu)劣之分:上等有快利、毛瑟、馬梯尼、哈乞開司、黎意;中等有英國馬梯尼、云者士得;下等為林明敦,中國能自造,易走火炸裂,難堪大用??膳c日軍所用快槍相衡的,僅有毛瑟、哈乞開司、馬梯尼等上等槍。
既然外購需時,緩不濟急,那么北洋補充軍火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通過國內(nèi)各軍庫存來調(diào)配。故此,清廷指示李鴻章向兩廣、南洋借調(diào)。
李鴻章遂向兩廣求援,前后總計借槍6 000余枝,基本耗盡庫存,尚不敷所需。與此同時,肅州鎮(zhèn)總兵田在田回山東募兵六營,過天津時,向李鴻章“請發(fā)精槍”,李氏因庫存見空,無法滿足,因該六營負責北上拱衛(wèi)京畿,事關(guān)重大,于是請求南洋撥林明敦槍2 400枝,交田軍使用[12]388。
早在此前,七月廿七,清廷令張之洞麾下的吳大澂、魏光燾率軍北上。魏軍慣用林明敦槍,該種槍械北洋從未用過,亦無儲備相應彈藥。朝廷催兵北上的電旨“急如星火”,張氏對此一籌莫展。在張氏請求下,南洋向魏軍配發(fā)了大量槍械,“魏藩司光燾六營,槍炮大半取資于此”[10]2111,確保其如期赴援。
可見,在北洋庫存耗盡的情況下,南洋庫存成為前線、后援各軍的重要軍備來源。
面對李鴻章的要求,南洋復稱,原有10 000枝哈乞開斯,連同黎意和馬梯尼,新式快槍約有13 000枝,其中3 000枝撥解海軍衙門,其余槍械,用以裝備陳湜、程文炳兩軍,以及各防軍后,已所剩無幾,僅林明敦槍尚余5 000枝,“若尊處合用,多少照撥”[12]390。南洋雖設(shè)有上海制造局,惟其制造能力相當有限,每月僅能造槍150枝,遠不能滿足戰(zhàn)需。由此可見,南洋庫存并不比北洋寬裕。盡管如此,南洋還是湊足了1 000支哈乞開司,撥付北洋,這令李鴻章喜出望外,即命盛宣懷派人設(shè)法運至天津。此外,田在田所需槍械,南洋亦全數(shù)撥付。
張之洞接任南洋大臣后,曾在十月十二日派人清點南洋庫存,發(fā)現(xiàn)“南洋哈乞槍一萬,今年解北洋四千,陳臬、程提二軍二千數(shù)百,余發(fā)營防,久已無存”。而南洋向英國訂購的槍械,預計最快也要十一月中旬才能到達上海。
換而言之,在南洋庫存13 000枝新式槍械中,將近7 000枝都用于支援北洋,超過總數(shù)一半;在庫存的老式槍械中,也有將近半數(shù)都調(diào)撥給北上援軍;導致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內(nèi),南洋庫存只有2 000余支老舊的林明敦槍。
清廷于十月初五召劉坤一入京,命張之洞署理南洋。張之洞在十月十一日到任后,對南洋庫存作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南洋械本不精,加以北上諸軍領(lǐng)去太多,僅??炖珮屃僦?峴帥此行盡行帶去,一掃而空。弟到之次日,已派員到軍械局逐一點清,盡是破銅爛鐵”[13]5841。盡管如此,在劉坤一向英商所訂快槍運抵鎮(zhèn)江后,張之洞還是將其中5700枝撥付北洋,應付戰(zhàn)需[14]5877。
四、湘淮易勢:南洋全力增援下戰(zhàn)局之 演變
日軍推進到義州后,形成隔江對峙局面。清軍新敗,士氣低落,加之軍備緊缺,惟有堅守待援:“只要長甸、蒲河、九連城、大東溝數(shù)處穩(wěn)扎不動,倭必不敢過江,即過亦不敢深入。能固守到十月中,冰凍潮合,到十一月初,后隊漸集,守局可站穩(wěn)矣”。
為此,清廷大舉調(diào)集各地援軍源源北上,甚至還從陜西、甘肅調(diào)集騎兵增援,用人無分遠近,求兵心切可見一斑。
南洋作為湘軍重鎮(zhèn),自為清廷所倚重,遂再令李光久率湘軍5營,“隨帶槍械,迅速北上,聽候調(diào)遣”。此前陳、程兩軍北上,劉坤一出力甚多,曾上奏薦書,可謂主動請纓,但李光久之北上,劉坤一心境卻有了較大變化。首先擔憂“湘勇于北地不甚相宜”;其次,“南洋自有防務(wù),籌兵、籌食,昕夕不遑”;最重要的是,“此間餉械撥發(fā)一空。近復奉旨調(diào)李健齋五營北上,又須如數(shù)招補,不知如何措手?”[10]2114-2115
陳湜、程文炳本不領(lǐng)兵,其部隊多由募集而成,到北后須經(jīng)整訓,方能接敵。李光久軍則不同,該軍駐江寧下關(guān)炮臺,屬拱衛(wèi)省城的精銳,擁有很強即戰(zhàn)力。此軍一去,意味著南洋防軍失一支柱。盡管如此,南洋還是迅速撥齊槍械彈藥,使李軍順利成行,從九月初三接旨,到九月十七日起行,堪稱迅捷。
劉坤一指示北上各軍:“目下敵焰方張,主上之所倚賴,天下之所仰望者,惟此湘、淮兩軍?!ケ厣鬟x專權(quán)以出之,俾湘、淮聯(lián)為一氣;即使分道揚鑣,亦應共抒同仇敵愾之忱,未可稍存此界彼疆之見,蓋將帥參商,為兵家大忌也,……縱或奉令派在贊襄,但以殺賊為主,不必問統(tǒng)帥是否湘產(chǎn)?!贝藭r統(tǒng)帥為李鴻章,前敵指揮則是宋慶。湘軍北上,必隸其麾下,因此劉坤一要求各軍“不惜自屈以求有裨于當世”[10]2121,正是為了戰(zhàn)事大局著想。
九月廿七,日軍渡江突襲九連城,同時,在旅順后路花園口登陸。一時間,各路防線被輕易突破,旅順岌岌可危。
目睹前線連遭敗績,京畿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清廷繼續(xù)調(diào)兵遣將。九月廿八,電諭南洋:“在轄境三省防軍之內(nèi)籌撥五六千名,帶足槍械子藥,揀派敢戰(zhàn)將弁,迅速統(tǒng)率,附搭商輪來京。朝廷明知江防重要,難以抽調(diào);但畿疆尤為切近,不得不移緩就急。該督當仰體此意,趕緊籌畫辦理,不得稍有推卸,致誤事機”[4]161。
此電頗值得注意,其一,要求南洋援軍以海路北上,海路雖較陸路迅速,但在失去制海權(quán)的情況下,此舉相當危險,但清廷仍令取海路,可見形勢危急,只好鋌而走險。其二,清廷深知南洋防務(wù)吃緊,但為保全京畿,寧可犧牲南洋。
九月卅日,南洋回電稱,決定抽調(diào)劉光才五營,“即日帶械北上”,連同之前調(diào)撥的李光久軍,“該兩軍共五千人,保衛(wèi)京畿,似可同當一路”。劉軍本駐鎮(zhèn)江,扼守長江咽喉重地,亦屬南洋防軍之精銳。
十月初一,劉坤一基于“北路能多一營究得一營之力”的考慮,決定派安徽提督宋朝儒率軍1 500名北上支援,之所以選擇宋朝儒,“該提督與前湖北提督程文炳同是淮人,似可合扎”。
十月初二,劉坤一續(xù)派駐鎮(zhèn)江剛勇營提督申道發(fā)率三營兵力,即由瓜州啟行,又派曹文元率一營由江西東上,一并遵陸北上。
清廷的要求,南洋皆盡力滿足,在接旨5日內(nèi),共從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調(diào)集5 800余人北上支援。惟因上海招商局“僅有三船在滬”,“且船中執(zhí)事華洋人等均不敢冒險裝運,各國公司商船又堅守局外之例,不肯攬載”,所以只能從陸路開拔。
南洋不遺余力的支援,造成自身防務(wù)空虛。劉坤一對此憂心忡忡,由于餉械不足,各軍北上后,南洋已無法進行兵力補充:“必須招募填扎,臨事方可策應,而餉械無出,焦灼殊深”。另外,庫存被北上諸軍搜羅一空后,劉坤一曾兩次通過駐英公使密購快槍,由于“槍件奇貴”,需資巨大,高達八十余萬兩。如此一來,南洋“從前節(jié)存防費”,自此“提撥一空”。
可見,南洋為了支援北洋戰(zhàn)事,在兵力、裝備、財政三方面皆近枯竭,劉坤一為之浩嘆:“有來日大難之勢,為之奈何!”[10]2111-2123
此時,預計陸續(xù)北上的南洋援軍,總數(shù)已達37營2哨(陳湜10營,程文炳10營,李光久5營,劉光才5營2哨,宋朝儒3營,申道發(fā)3營,曹文元1營)約19 400人。連同由兩湖北上的30營,赴援湘軍超過50營之數(shù),可謂聲勢浩大。
淮軍為主,湘軍為輔的局面,隨著南洋各軍的北上,已悄然發(fā)生變化,連李鴻章心腹盛宣懷亦不得不承認,戰(zhàn)局“舍湘軍實無可望”[13]5812。情勢改變的原因在于南洋大臣的無私應援。
五、 總結(jié):“一人敵一國”并非歷史真相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考察了南洋大臣在李鴻章?lián)谓y(tǒng)帥期間大力支援北洋戰(zhàn)事的史實,澄清了梁啟超所謂李氏“一人敵一國”之說,考諸史實,可知此說失之偏頗,并非真相。
本來,湘、淮兩集團的畛域之別,舉世皆知。清廷不但沒有彌縫雙方嫌隙,反加以挑撥,以此制彼,坐收漁利:“湘淮素不相能,朝廷駕馭人才正要如此。似宜留雙峰插云之勢,庶收二難競爽之功。否則偏重之跡一著,居奇之弊叢生”。
但在甲午戰(zhàn)爭中,南洋方面在民族大義下,卻能擯棄門戶之見,傾全力支援北洋?!跋婊椿ブ啤币讶晦D(zhuǎn)變成“以湘助淮”,使得中國在前線精銳損失幾盡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京畿地區(qū)穩(wěn)定,避免了首都淪陷的局面。
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的最高目標在于:“攻占北京,擒獲清帝。自不待論,此乃最佳手段”。為達目的,其策略是切斷中國南北各軍的聯(lián)系:“使長江以南之兵不得北上,對長江以北之地,騷擾威脅其背后,以使之不能北上,……使進攻北京之兵專心致力于進攻”[15]213-214。
縱觀戰(zhàn)爭期間,日本始終未能實現(xiàn)通過“直隸平原決戰(zhàn)”奪取北京的意圖。究其原因,正是包括南洋在內(nèi)的援軍大批馳援,厚集兵力于京畿,打通了南北聯(lián)系,使孤立北京的計劃徹底破產(chǎn)。在北洋各軍屢屢速敗的情況下,戰(zhàn)事卻形成相持的局面,這無疑要歸功于各路援軍的及時赴援。與此同時,在精兵強將大多北上赴援后,南洋防務(wù)大為削弱,張之洞曾為之感嘆:“出色將領(lǐng)大率皆已北上,有事萬不可恃”[13]5842。南洋這種窘境,恰恰印證梁啟超所謂“各地疆臣袖手旁觀,不肯出一兵相救”的荒謬。
甲午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事實上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chǎn)物,非如李鴻章所言,單純系雙方兵力差距所致。比如清軍在兵力占優(yōu)的情況下,四次圍攻海城而不得,反映出軍事思想的徹底落伍,“還想靠在國內(nèi)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的一套辦法打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16]。其實,在當時而言,李氏亦心知中日之間的差距,根本在于近代化進程的落后,即傾全國之力,亦毫無克敵制勝的希望,“將來非添造鐵艦及大快船十數(shù)艘,并擴充制造機器廠局,斷不足制倭”。
事實證明,即便在湘軍大量增援、前線兵力大為厚集的情況下,中國最終亦未能扭轉(zhuǎn)戰(zhàn)局。與奉行“和魂洋才”的日本相比,奉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中國在長達30年的洋務(wù)運動中,并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改革,因此,戰(zhàn)后中國的有識之士,痛定思痛,由此掀起了針對政治體制的改革浪潮,諸如公車上書、戊戌變法乃至其后的清末新政,均聚焦于上層建筑的重構(gòu)。時人對甲午之戰(zhàn)的這種反思,更印證了甲午之敗,非由李鴻章“一人敵一國”所致,而是敗于當時的中國在政治、社會等層面的全方位落后。
參考文獻:
[1] 顧廷龍,戴逸. 李鴻章全集:奏議十五[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423-424.
[2] 復工部正堂孫(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M]∥李鴻章全集(信函八),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59.
[3] 吳永述,劉治襄記. 庚子西狩叢談[M]. 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107.
[4] 戶部奏遵議李鴻章奏東征倭寇籌費為難各情請飭覈實辦理折(光緒二十年十月初三日)[M]. 中日戰(zhàn)爭(第三冊), 177-178.
[5] 梁啟超. 李鴻章傳[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196.
[6] 王也揚. 康、梁與史學致用[J]. 近代史研究, 1994(2):216.
[7] 李潤蒼. 淺論梁啟超的史學[J]. 近代史研究, 1981(1):259.
[8] 李劍農(nóng).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130.
[9] 籌解湘軍行營月餉片(光緒二十年七月三十日)[M]∥中國近代史資料叢書:劉坤一遺集(第二冊). 北京:中華書局,1959:805-806.
[10] 復奎樂峰(光緒二十年八月初六日)[M]∥劉坤一遺集(第五冊). 北京:中華書局, 2108.
[11]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M]. 北京:中華書局, 2009:30.
[12] 李鴻章全集(電報四)[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375-376.
[13] 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 張之洞全集(第七冊)電牘[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5841.
[14] 張之洞全集:第八冊[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5877.
[15] 山本四郎. 小川又次的《清國征討方略》趣旨[J].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5(1):213,214.
[16] 戚其章. 甲午戰(zhàn)爭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61.
【責任編輯李美麗】
Argument about Huai Army during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ChenLi
(College of Humaniti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he origin and influence of “fight a lone war” are explored. It considers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is not due to “fight a lone war”, but because of China’s backwardness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evel at that time.
Key words:the Nan yang minis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support; Li Hongzhang; fight a lone war
中圖分類號:K 25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5464(2016)01-0065-06
作者簡介:陳力(1987-),男,廣東廣州人,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