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瑞 敏
(沈陽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44)
?
馬修·阿諾德基于兩希精神的文化觀及其對文化選擇的現(xiàn)實作用
劉 瑞 敏
(沈陽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44)
分析了英國文化名人馬修·阿諾德在著作《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中提出的文化應致力于全面發(fā)展人性各方面以使其日臻完美的觀念,探究了人性根本的智性和道德需求及其在希臘精神和希伯來精神中的體現(xiàn),最后闡釋了這種文化觀對當今年輕人文化選擇的現(xiàn)實作用。
文化; 希臘精神; 希伯來精神; 文化選擇
馬修·阿諾德(1822—1888)是維多利亞時代三大主要詩人之一,同時也是富有影響的文化批評家。他在文化批評方面的成就已使他成為英語國家文化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著作《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中,他提出一種全新的文化觀:文化即對完美的追求,文化的目標是全面發(fā)展人性中的各個方面,以使其日臻完美。這種文化觀針對的是當時文化精神缺失的社會現(xiàn)狀。阿諾德基于現(xiàn)實觀察,發(fā)現(xiàn)當時社會主要階層中盲目地迷信財富、工業(yè)主義、經(jīng)濟成就,把這些事情當作目的來追求,而沒有把它們同人類完美的總目標聯(lián)系起來,沒有認識到財富只是工具和手段,并非世人真正的需要。在阿諾德看來,維多利亞時代輝煌的物質(zhì)成就,并不能像文藝復興時代輝煌的精神成果和思想成果那樣引起人的興趣和仰慕之情。 阿諾德主張人們應通過學習和探討,在思想和情感的世界里尋找到最終目標,推動社會向熱愛思想、熱愛學習、熱愛文化的方向發(fā)展。
真正的文化應具備怎樣的功能?馬修·阿諾德在《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指出,真正的文化應致力于人性的完美。完美人性有兩種基本的需求:智性的需求和道德性的需求。人性要臻于完美,就要兼?zhèn)渲桥c善。 這是阿諾德提出的文化觀的內(nèi)核?!氨M管希臘人沒有充分切實地滿足人性中的道德需求,但是他們達到了一種認識,即應該全面地協(xié)調(diào)人性中的兩個方面——人性不僅有智性的,而且也有道德的需求,應該充分地估量兩者,使之達到和諧。這種認識在哲學上有至高的價值,對現(xiàn)代人也是最為有益的教育。”[1]117
1. 智性之需
智性之需在最優(yōu)秀的人們中,衍生出各種科學、哲學、宗教、藝術(shù)、文學、文化的成果,昭示了人類智力曾縝密地活動在怎樣廣闊而深邃的疆域,展現(xiàn)了它所包含的先驗、直覺、想象、思辨等先后天能力曾創(chuàng)造出怎樣有益的思想;對于常人,若要盡可能地完善自身,則智性的追求必不可缺:要成為理智健全之人,要有更高的判斷力和更高的認知水平,就必須有認清事情本相的愿望,必須要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智性,通過智性的渠道培養(yǎng)最優(yōu)秀的自我。
2. 道德之需
人性還有求善的愿望和道德的熱情。這是使人性臻于完善的另外一個主要方面。人先天具有一種道德機制,“愛己”的本能雖然強大,這種道德機制中卻有一種與之抗衡的力量,其原則是“愛人如己”?!皭奂骸彪m然不失為人合法和正當?shù)奶熨x權(quán)利,是人繁衍生息的天然道德法則,但顯然,它只是倫理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它強大的對立面“愛人”卻具有更大的公義性和高貴性。
阿諾德的這種文化觀基于人性的基本需求——若無智與善,人性便得不到滿足。智與善集中體現(xiàn)在希臘精神和希伯來精神中。希臘精神是“那種趨向思想——作為正確行動之基礎(chǔ)的思想——的智慧,那種對于隨著人的發(fā)展而形成的、新的變化著的思想組合的敏感、欲徹底弄懂這些思想并對之做出完美調(diào)適的不可遏制的沖動”;希伯來精神即“那種趨向行動的力量,至高無上的責任感、自我克制和勤奮,得到了最亮的光就勇往直前的熱忱”。阿諾德稱它們“是瓜分了大千世界的對抗勢力……整個世界就在它們影響下運轉(zhuǎn)?!盵1]97
1. 希臘精神及其“智”的要義
智性追求的精神最充分地體現(xiàn)在希臘精神中。關(guān)于希臘精神,阿諾德切入的角度是希臘傳統(tǒng)中肇始于蘇格拉底的哲學探究精神,即尋求事物原本屬性、終極地追問真相的精神。阿諾德所指的這種希臘精神,不僅是古代希臘哲人對知識無窮盡的追問,實際上還貫穿和匯聚于一直到十八世紀的以理性思辨為手段的西方哲學,即使在叔本華推倒理性而代之以生命意志論、尼采和薩特運用超人哲學和存在主義建立起非理性主義大廈時,這種精神也洞微探幽,依然活躍在對人類心靈的本能、意志、直覺、潛意識等非理性層面的考察中。
希臘精神的一般化說法是理性精神。古希臘人運用理性工具,探求人類基本倫理、道德、政治觀念的屬性,力求獲得終極的智慧。古希臘人在追求事情根本屬性的過程中,驅(qū)除冗雜,一層層撥開事物外在的遮蔽物,剝繭抽絲,一點點接近實質(zhì),他們的努力集中體現(xiàn)了思考是人的一種基本天性,通過正確的思考獲得最終的知識能使人得到滿足。對此,阿諾德指出∶追求思之本屬,追求如實看清事物之本相使人獲得愉悅,并且看到事物本相的欲望自身也意味著心智的平衡和調(diào)試;真誠的科學熱情,以及可以簡單地視為產(chǎn)生于科學熱情的文化,其真正的基礎(chǔ)就在于這種愿望,這是高尚的動機[1]7。
希臘人追求的智慧是那種“趨向思想——作為正確行動之基礎(chǔ)的思想的智慧”[1]96,是關(guān)于倫理的知識。把倫理與知識結(jié)合起來的傳統(tǒng)依然始于蘇格拉底——他使希臘哲學的興趣發(fā)生重大轉(zhuǎn)向,從外在物質(zhì)世界轉(zhuǎn)向人本身?!罢J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哲學的根本目的,人的福祉最終有賴于它,而前蘇格拉底時代盛行的對于宇宙起源、物質(zhì)構(gòu)成元素等關(guān)于外在世界的形而上研究論證,對于人的心靈、對于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沒有太大的意義。蘇格拉底主張一種全新的倫理觀:“知識即美德”,或稱為“智德合一”。這種倫理觀的基礎(chǔ)是 “利己”或 “愛己”原則,對于善惡的定義,著眼點為自己而非他人,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事即為善,而讓自己痛苦的事即為惡。從這個原則出發(fā),希臘倫理學指出,趨善避惡是人的本性,因為善于己是利,惡于己是害,而人天性趨利避害。世人行惡是因為他沒有善的知識,因為他不認識善。他沒有認識到他所行是惡,或雖知其為惡,卻以為這種惡能帶來快樂,于是為眼前的快樂所蒙蔽,把惡當成了帶來快樂和幸福的善。人皆求善,但最終得到惡,就是因為人以惡為善。因此,諸多人性的劣端和罪惡之淵藪,恰恰是知識的缺乏、文化的缺乏,人性中良好的稟賦沒有得到有意識的培植。因此,按照蘇格拉底的觀點,只有具備善的知識的人,才能有善的行為,知是善行的基礎(chǔ)。另一方面,未建立在知的基礎(chǔ)上的或無意識的善行并非真正的善行。柏拉圖說:只有實用的美德,或并非出于獲得完美卓識的動機而克己制勝的人,是得不到神性的。這里的神性,像其他西方語境下的神性一樣,都是完美的意思。神性完美,我們的所有努力只是為了朝著完美行進,走完美的道路。只有實用的美德,只有克己和善行,在它下面沒有深刻的洞見作為基礎(chǔ),心不明眼不亮,沒有知的靈光注入,即使客觀上的確為善行,也無必要褒揚,這種善行也分享不到神性。
充分地體現(xiàn)在希臘人身上的那種求智的精神,那種認識事物本相的欲望,于人類有諸多用處:它促使人們不斷地發(fā)掘智性,它激發(fā)人們不斷地推進科學,人類變得更聰明,科學成就日新月異,人類文明碩果累累。然而,憑直覺意識我們知道,無論智性已經(jīng)造就了多么發(fā)達的文明,單憑它自己而不偕同另外一種力量即善的力量,美好的境界總是無法企及。所以,古希臘人對倫理的熱衷,那種在源頭上認識倫理觀念的熱切欲望,是希臘精神別樣的魅力。
2. 希伯來精神
人性中行善和道德的愿望體現(xiàn)在希伯來精神中。 阿諾德指出,希伯來精神的核心是希伯來民族敬畏神、追隨神的意旨、服從于律條約束的稟性。希伯來精神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行為和服從:“ 唯遵守律法的便為有?!?“敬畏耶和華,甚喜愛他命令的,這人便為有福?!盵2]希伯來人讓自己處在神的監(jiān)護之下,放棄自身的意志而遵循神的意志,讓神做自己的主宰。他生活在戒律的邊界之內(nèi),他相信神就是這些戒律的最終依據(jù),是它們的正當性和權(quán)威性的來源?!霸谙ED和希伯來觀念的背后都是人生來就有的追隨天道和神的意旨、追求普遍秩序的欲望,總之,是對神的熱愛。但不同的是,希伯來精神一旦抓住了某些有關(guān)普遍秩序的樸素的、基本的默示,便以無比的認真和十足的干勁去領(lǐng)悟并遵循其中的道理,而希臘精神的特點則是以靈活的方式密切關(guān)注普遍秩序的整體運行,生怕疏漏了任何局部,生怕為了某一局部而不顧另一局部,它不會在有關(guān)普遍秩序的某種默示上駐足不前,哪怕是根本性的默示。澄澈的頭腦,自由的思維,這便是希臘式的追求。希臘精神的主導思想是意識的自發(fā)性,希伯來精神的主導則是嚴正的良知?!盵1]100
3. 希臘精神與希伯來精神的結(jié)合
希臘精神(可延伸為哲學精神)和希伯來精神(可延伸為宗教精神)的目標都是引領(lǐng)人們進入完美之境 。雖然它們各自走了不同的道路——思辨和信仰,訴諸于不同的工具——頭腦的理性和心靈的直覺,所求的在表面上看截然不同——哲學求智而宗教求善,但在以尋求完美為最終目標這一點上,它們卻匯在一處。哲學以理性思辨尋求事物的本質(zhì),通過把人的智性推到極限,尋求到真理和完美;基督教要人接近神以分享神的完美,要人“完全,向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3],要人“得與神的性情有分”[4]。
但是,這兩種力量又是一對相互對抗的力量。希臘精神注重智慧,強調(diào)“全面透徹地了解人的職責的由來根據(jù)”;希伯來精神則主張放棄人的智慧, 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稱“世上的智慧是愚拙”,“世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神”[5]。
在源頭處,希伯來精神是一股深沉、嚴正的道德感,來自希伯來民族原始的集體無意識,但這種也存在于早期其他各民族的道德感——也即整個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是由于希伯來人以同樣強大的原始宗教意識建立了一套關(guān)于神的形象、能為、律條等等的架構(gòu),才在人類文化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在它的基礎(chǔ)上,后來的基督教神學和基督教文化開拓出更大的空間。凝結(jié)著希伯來人精神歷程的經(jīng)文使他們成為人類道德天性的典型化身。“希伯來精神堅持讓我們天性中的一個方面……達到完美;它單單提出道德的一面,服從和行動的一面,它只強烈地關(guān)注這些,使嚴厲的道德良心成為幾乎惟一的大事……”[1]125。這種嚴厲的道德良心——如果不以理性加以審視,不用希臘精神加以探究,并以作為希臘精神源頭的人性訴求為參照來修正——那么,這種強烈的過度的道德良心就很容易形成固執(zhí)、偏頗、僵化甚至暴戾的行為模式。在英美兩國近代史上,清教主義時期是希伯來精神大勝希臘精神的時期,它充分詮釋了單一的希伯來精神給人的品格造成了怎樣的瑕疵,給社會氣候造成了怎樣嚴重的缺陷。在文學領(lǐng)域,卓越地體現(xiàn)了清教主義弊端的著作,是那部關(guān)于苛酷的清教主義統(tǒng)治如何造成了戴紅字的“修女”海斯特·白蘭的精神苦難的羅曼史[6]。
憑人類原始的心理模式來看,希伯來精神可能體現(xiàn)著人出于自我保全而服從權(quán)威的心理機制:人敬神這個至高者、權(quán)力至大者,是為取悅他,不讓災禍臨到自己,而人取悅于神的方式是行善和公義——因為人先天就有善惡的意識,也在冥冥之中知覺到神與公義乃是一體,為了公義神必獎善懲惡。由于神性只是抽象的理念,所以無限美好和完美,理性總是以追求這樣的神性為終極目標。但是,除了宗教的神這個至高權(quán)威,還有世俗意義的神即世俗權(quán)威,人們出于類似的自我保全的動機,大多時候也總服從它。但世俗權(quán)威必然體現(xiàn)著人的局限性,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時常遭到理性的質(zhì)疑。
希臘精神不可或缺,它是人類最偉大的精神原則。在西方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上,希臘精神一次次地被服從或盲從(不僅是對神的服從,也包括對世俗權(quán)威的服從,后者為希伯來精神的延伸和一般表現(xiàn)形式)的力量所遮蔽而變得暗淡,又一次次以它固有的光沖破黯淡,以理性為工具審視被時代奉為權(quán)威者。文藝復興、啟蒙時代都是希臘精神回歸的時代,各種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遭到它的檢驗,各種政治制度、宗教觀念受到徹底的考察,不合它的精神的遭到顛覆,人類社會由于活躍的希臘精神而顛躓著一步步向著完美的目標前進。
“擺脫蒙昧狀態(tài),看清事物真相,并由此認識事物之美,這便是希臘精神要求于人的淳樸而迷人的思想。其素樸和魅力,使希臘文化精神及其影響下的人生獲得了一種飄逸、澄澈和光彩,使之充滿了我們所說的美好與光明?!盵1]103無疑,希臘精神對人類文化不可或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并非這世界的唯一原則。澄澈的認知當然是美好與光明,沒了它,一個行為雖帶來好結(jié)果卻不能稱為善行;但若只有它,只有無盡的探究下得到的真相,對人也沒有完全的益處。“世界不可能靠這樣的規(guī)范(指希臘精神)生存……人的德行、自制是完美之不可或缺的根基,只有筑起自律的臺基,希臘人所追求的完美才會枝繁葉茂?!盵1]105可見,最好的策略是把希臘精神與希伯來精神結(jié)合起來,要在看清真相的基礎(chǔ)上行動,或者說行動的前提是對真相的了悟。通過希臘精神,我們找到最亮的光;通過希伯來精神,我們朝著最亮的光行走。結(jié)合了這兩種精神,我們才有可能達成文化的目標,才有可能抵達完美的境界——智慧和道德本性高度發(fā)達、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境界。
阿諾德的文化觀基于可視為西方文化之脈的希臘精神和希伯來精神,匯聚了西方理性主義和宗教信仰的主要傳統(tǒng)。這種文化觀視域?qū)拸V,見解卓越,直指人性的基本訴求,因此能超越各種文化派系的偏見而具有普遍適用的價值。阿諾德的文化觀準確全面地捕捉到人的本性。本性喜愛看見直抵真相的洞見,以之為美好。本性憎惡混沌、晦暗、蒙昧、無知,以之為惡——它們難如人意的面貌是智性缺失的結(jié)果;但是,它們又非頑冥不化和不可改變。通過文化選擇,通過自我教育,通過求“知”,我們必能獲得內(nèi)在的慧眼,知而后行,那些偏差的行為和態(tài)度必將得到修正,那些混沌、晦暗、蒙昧、無知必將消弭于無形。
文化的使命在于以建構(gòu)完善人格為目的培養(yǎng)智性追求。智性追求總是有豐厚的回報:思想的光不斷照進來,我們頭腦中的黑暗不斷被驅(qū)除,空白之處被切實地填滿。并且,這些思想的光有不竭的源頭,富于真知灼見的歷代思想家是這樣的源頭,形成正確思維習慣和探究精神的我們也可能成為這樣的源頭。真實的思想和洞見總是極其寶貴,必能歷久而彌新,即便是一時難察,或遭到遮蔽,也總有光華再現(xiàn)的時日。偉人無不愛思想。英國大詩人約翰·彌爾頓稱包含著思想真諦的好書由“杰出人物的寶貴心血熏制”而成,是“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純凈的精華”,是“理性本身”,是“瞳仁中的上帝圣像”。[7]思想真諦能使人全面地饜足,而世俗生活所能給予人的一切只能滿足低級層面的需求。這些思想解釋林林總總的人類生活的真相,揭示各種行為模式、各種事件、各種現(xiàn)象之后的根本動機,挖掘生命活動的本質(zhì)意義;它們超越浮華表象,指出它的局限性,并提出理想的目標。它們是真正的價值所在,賦予表象本身不具備的意義——思想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離開思想的活動,浮華表象就是死物,因為物的意義取決于思想和認知的深度。
但由于真正的文化精神的缺席。我們的社會中充斥著強烈的拜物傾向。人們趨于欽羨浮華,易于為表象所迷。人們求名求利,而很少意識到,如果沒有智的光明和善的美好,名利只是虛浮之物,全無價值。然而文化能改變?nèi)藗兡w淺的態(tài)度。文化賜予我們洞見,文化鑄就我們的道德品格。文化雖不反對物質(zhì)進步,但文化與拜物確是對立面。一切拜物的態(tài)度,一切認為生命價值的根本訴求都包含在名利中的立場,在文化看來都太低端和粗礪,都有悖于生命的精神和文化的精神。名利可以是美好的事物,但我們深深了解,很多名利中并沒有美好的成分,因為它們并非由真正的智慧和卓絕的道德品格所帶來,不僅不值得追求,還可以被恰當?shù)胤Q為一種敗壞清明的社會風氣的亂流。文化與拜物不能相容,是對立物,正如基督教把靈魂與肉體分開,使它們對立一樣,或如圣經(jīng)所言,“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瑪門?!盵8]拜物、服侍肉體、侍奉財神,都是古老的心理和行為傾向,人類文化能辨識出它們的內(nèi)在缺陷,并一直竭力壓制它們,以防它們不恰當?shù)卣紦?jù)人類心靈,在上面蒙上晦暗的灰塵,把靈氣和天性塵封在里面。文化要求人內(nèi)省,審視生命最真實的欲求,竭力防止人精神變得僵硬,防止人的物化。文化要激活人的思想,而思想一旦活躍起來,那些表面上很閃耀的東西就會現(xiàn)出空洞無物的本來面目,那些人們業(yè)已習慣的錯誤觀念盡顯不合理之處。我們需要“讓思想自由地作用于習以為常的觀念,我們需要意識的自發(fā)性,需要美好與光明?!盵1]131
我們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與阿諾德生活的十九世紀工業(yè)主義環(huán)境所差無幾:物質(zhì)追求是驅(qū)動人們行為的主要力量,在物質(zhì)主義的喧囂中人們無暇顧及精神和文化的深層需求,物質(zhì)的長足進展和精神的滯后造就了社會發(fā)展的失衡,空前的經(jīng)濟繁榮因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失去美好的光彩。同樣,我們的教育也面臨著十九世紀美國教育面臨的問題:“美國等國家創(chuàng)造了相當規(guī)模的普及教育,卻沒有任何嚴肅的高等教育;這些國家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將會為這個缺陷付出代價,那就是智識平庸、舉止粗俗、精神膚淺和缺乏一般智力。”[1]196
目前我們大學教育出的年輕人早已不是幾十年前與一般的社會大眾形成某種對立面的、追求思想和知識的年輕人。他們中鮮有人有文化的追求,他們放棄了思想深度,拒絕背負人類厚重的思想傳統(tǒng)。他們呆在一個淺表的、舒適的生活層面,以滿足眼前的、實際的需要為目標,精神境界狹隘。當前教育的人文缺陷已在他們身上顯露無疑。他們還有一種普遍的特征,一種“以伸張自我、而且以肯定尋常的自我為首要權(quán)利和福祉……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1]113的明顯勢頭,而不問他們的自我是不是基于健全理智這一合法的權(quán)威。
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這種現(xiàn)狀指向的未來可能性,足以令人憂心。人需要更好的同伴,需要他寓善于智,需要他眼光明亮、心地溫暖,因為他人即“我”的環(huán)境,他人即“我”的世界。所以好的境界,單憑一人絕對難以企及,全體成員的改善也即環(huán)境的改善才是唯一可能的渠道。“還有一件它(文化)愿意更熱切追求之事,那就是讓美好與光明蔚然成風。在我們?nèi)w都成為完美的人之前,文化是不會滿足的。文化懂得,在粗鄙的盲目的大眾普遍得到美好與光明的點化之前,少數(shù)人的美好與光明必然是不完美的……當一個國家出現(xiàn)全民性的生命和思想的閃光時,當整個社會充分浸潤在思想之中,具有感受美的能力,聰明智慧,富有活力——這便是人類最幸運的時刻,是一個民族生命中的標志性時代,是文學藝術(shù)繁榮發(fā)達、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流光溢彩的時代。只是必須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好與光明?!盵1]34
如何全面地、整體地走向完美?答案就在于文化,在于我們每個個體的追求。只要我們追求真正的文化,選擇文化,文化必然能夠完全、充分地培育人性的各個方面,我們必然成為更好的個體,成為社會機體更健康、更具生命活力的分子?!拔幕ぷ鞯姆绞胶懿煌?。文化并不企圖去教育包括社會底層階級在內(nèi)的大眾,也不指望利用現(xiàn)成的看法和標語口號將大眾爭取到自己的這個那個宗派組織中去。文化尋求消除階級,使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思想和知識傳遍四海,使普天下的人都生活在美好與光明的氛圍之中,使他們像文化一樣,能夠自由地運用思想,得到思想的滋潤,卻又不受之束縛?!盵1]34我們在現(xiàn)實中的具體文化選擇,總以豐富我們的頭腦為益,因為愚頑、蒙昧的頭腦無論如何也離美好的目標過于遙遠;總以完善我們的德性為益,在通過智認識了德性的前提下,多培養(yǎng)和澆灌我們天性中善的芽苗,因為同樣惡也與美好無緣。文化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智與善的光華,只要重視它而不是忽略它,培養(yǎng)它而不是壓迫它,在諸多相反的力量攻訐它的情況下,借助于這世上曾產(chǎn)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彰顯它,那么,人終將有希望得到真正的文化,從而進入美好之境。
[1] 馬修·阿諾德.韓敏中譯. 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12.
[2] 《圣經(jīng)·舊約·箴言》第29章第18節(jié).
[3] 《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第5章第48節(jié).
[4] 《圣經(jīng)·新約·彼得后書》第1章第3節(jié).
[5] 《圣經(jīng)·新約·保羅達哥林多人前書》第1章第21節(jié).
[6] 劉瑞敏.《紅字》中海斯特·白蘭的苦難與救贖[J].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1):93.
[7] 密爾頓著,吳之椿譯. 論出版自由[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9:3-5.
[8] 《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第6章第24節(jié).
【責任編輯 曹一萍】
Matthew Arnold’s Cultural View Based upon Essence of Hellenism and Hebraism and its Functions towards Contemporary Cultural Choice
LiuRui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With the analysis of Matthew Arnold’s cultural view, which is put forward in hisCultureandAnarchyand advocates culture’s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all the aspects in humanity,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intellectual and moral needs are the two basic human needs, and are manifest in Hellenism and Hebraism, and illustrates eventually this cultural view can still be kept as a guidance and beneficial force to the young people.
culture; Hellenism; Hebraism; cultural choice
2016-02-18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JG15DB268)。
劉瑞敏(1970-),女,遼寧北票人,沈陽大學講師。
2095-5464(2016)05-0634-05
I 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