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異化社會中的純真追求及幻滅——以《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為基礎論塞林格小說的敘事結構

2016-04-05 06:00:00汪樹東王雨童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關鍵詞:塞林格敘事結構異化

汪樹東,王雨童(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

異化社會中的純真追求及幻滅——以《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為基礎論塞林格小說的敘事結構

汪樹東,王雨童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摘要]美國著名作家塞林格在《九故事》和《麥田里的守望者》中刻畫了一群早熟和敏感的青少年形象。他們是二戰(zhàn)后美國社會中的異化者,厭惡虛偽冷酷的異化社會,追求純真美好的人間真情,但孩子們身上的愛不能幫助這些異化者重新找回自我,他們的純真追求最終仍走向幻滅。該文運用格雷馬斯敘事學理論分析《九故事》中的《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并由此入手,揭示塞林格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敘事結構,從而推進對塞林格小說的學術研究。

[關鍵詞]《九故事》;塞林格;異化;敘事結構

《九故事》(Nine Stories)是塞林格的一部短篇小說集,第一篇《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被認為是其最負盛名的短篇小說。它最初于1948年1月發(fā)表在《紐約客》雜志上[2],發(fā)表后就引起轟動,受到文學界的關注,以至于曾多年來怠慢塞林格的《紐約客》態(tài)度大變,急著挽留他,想把他留在《紐約客》的寫作隊伍里;甚至連約翰·厄普代克都坦承,“從塞林格的短篇里學到不少東西”[3]。

從目前國內的研究程度來看,由于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被引入且影響較大,因此國內對塞林格的作品研究多集中于該作。《九故事》雖然于1987年3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過,但并未引起足夠重視,直到2007年,塞林格又將《九故事》等三部已結集的作品正式交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才引起一定反響?!毒殴适隆分饕袆?chuàng)作于1947年至1952年,《麥田里的守望者》于1949年至1951年整理完成,可見塞林格對《九故事》與《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構思基本交叉并行,因此在創(chuàng)作意圖和敘事結構上,兩部作品也具有某種相關性和延續(xù)性。筆者認為《九故事》中幾篇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敘述主題與《麥田里的守望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文將以《九故事》中的《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為基礎,由此入手,運用格雷馬斯敘事學理論揭示塞林格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敘事結構,從而推進對塞林格小說的學術研究。

一、追求純真的“香蕉魚”

《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是《九故事》中第一篇發(fā)表的作品,也是塞林格創(chuàng)作的“格拉斯家族小說”的開篇之作。在1947年1月投稿后,塞林格與《紐約客》編輯們反復討論并修改,直到1948年1月才發(fā)表;而此時他也處于《麥田里的守望者》的醞釀期。作為《九故事》中最出眾的篇目之一,《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幫助塞林格在《紐約客》這個他最敬仰的雜志站穩(wěn)了腳跟??梢哉f,它對塞林格意義重大,并且持續(xù)影響著他的創(chuàng)作。

該小說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樸:西摩年輕的妻子穆里爾和她的媽媽打了一通電話,穆里爾的父母對她的安全很擔憂,他們認為西摩從戰(zhàn)場上回來后得了精神疾?。欢藭r西摩在海邊和小女孩西比爾玩耍,他們非常和諧地過了一個下午;西摩回到旅館后開槍自殺。

在塞林格簡潔又近似無情的筆下,小說中幾個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西摩參與過越戰(zhàn),戰(zhàn)后在精神上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情緒也不太穩(wěn)定。他的妻子穆里爾熱衷于談論時裝和女人,熱愛金錢、享樂和地位,念念不忘修飾她的指甲。西摩的岳父岳母對西摩的種種不同尋常的表現(xiàn)感到恐懼,連精神病醫(yī)生也認為他精神出了問題。

然而西摩與小姑娘西比爾在沙灘的交談片段又讓讀者覺得西摩其實是個很正常的、懷有一顆善良之心的年輕人。西摩是個很不信任世界的人,就像他“光是躺在沙灘上,連浴袍都不肯脫”一樣,深深的不安全感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不過當他面對西比爾時,話就多了起來,在她面前放下了自己的防備。在和西比爾的交談中,他稱贊小孩子的單純、善良和愛心,并且給小姑娘講了香蕉魚的童話。這時的他與面對成人社會歇斯底里的他判若兩人。

在整個敘述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故事中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第一個世界是西摩感覺到舒服和愉快的世界,即如小孩子般的純真善良的真誠世界,在這里有西比爾、沙倫等幼小的孩子身上的善良、純潔和愛,讓西摩感覺不到孤獨和排斥。而另一個世界,則是紛繁復雜的社會形成的虛偽的異化世界,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以及對社會的不滿讓西摩孤立于這個金錢至上和精神糜爛的社會,讓他感覺到壓抑、排斥、不安和孤獨。他企圖用行動來努力沖破整個異化社會對自己的壓制,可在異化社會中,他被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權力看成是擾亂秩序的他者,是神經病和瘋子。在他眼里,這些質疑他患了精神疾病的人在異化社會中早已丟失了真正的自我,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極力將西摩這樣的人進行隔離。這也使西摩越來越敏感,甚至到了在電梯里被別人看一眼都歇斯底里破口大罵的地步。由此可知,西摩無疑是小說主人公,他與世俗骯臟的成人世界形成了對立關系,傾向于像西比爾、沙倫這樣的孩子們組成的純真善良的兒童世界。

反觀摩拜、OFO這些所謂的“共享”單車平臺,前期投入大量的資本,儲備大量的單車。后期大量的單車由于使用不恰當或是亂停放,造成資源的浪費,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

小說中還有一個人物值得關注,那就是西摩的妻子穆里爾。以往的批評都將她與她的父母劃分到只注重金錢和世俗權力的成人世界中,但其實,穆里爾與世俗社會中被異化的成年人還有一定的不同。穆里爾雖然從小受到世俗權力和物質欲望熏染已久,無法了解個體的精神追求和意義;但她的心中還是有尋求自我的念頭,這從她選擇與西摩結婚就可以看出。她雖然喜歡西摩,也對兩人之間巨大的不同感到不安,但她還是盡力去愛西摩,西摩讓她讀的書她會特意去找,西摩的喜好她也并不排斥。她和西摩一樣都是踏入社會不久的青年人,但她已經不由自主地被墮落和糜爛的世俗社會所吸引和同化,無法擺脫虛榮的本質。因此她與西摩形成了矛盾的關系,但這一關系并不直接構成對立。

格雷瑪斯在敘事學中引入“符號矩陣”這一具有邏輯——語義特征的意指結構組織形式分析文學。他認為,設立故事元素中一項為X,它的對立一方是反X,在此之外,還有與X矛盾但并不一定對立的非X,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非反X。文學敘事模式源于X與反X的對立。隨著敘事的展開漸次引進新的因素,當這些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充分展開后,文學敘事便得以完成。

我們可以用格雷瑪斯矩陣關系來圖示塞林格的《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的深層結構關系。如下圖所示:

在此矩陣中,X定義為西摩所追求的純真善良的品質,反X定義為成人社會(西摩的岳父岳母、精神病醫(yī)生等)所充斥的人際間的虛偽冷漠,他們之間實質上是反異化與異化的完全對立。在這種對立的二元模式中,西摩追求純真善良的人性和真誠的愛,但異化的成人世界與他的追求背道而馳,他在其中成為異類。與成人世界相反,單純的兒童世界讓像西摩這樣的青年人感到安慰,而大多數(shù)像穆里爾這樣的青年人卻沒有察覺到成人世界對自我的腐蝕,墮落在其中,并沒有覺醒。這就是該小說的故事結構。

在該小說中,西摩為西比爾講述的“香蕉魚”的故事,也凸顯了小說的主題。西摩說,香蕉魚的習性非常特別,“游到一個洞里去,那兒有許多香蕉。它們游進去時還是樣子很普通的魚??墒撬鼈円贿M了洞,就像豬一樣吃起來。它們吃得太胖了,就再也沒法從洞里出來,連擠都擠不出洞口”[4]。最后只有死亡。在“滿是香蕉”的、像大染缸一樣的社會中,穆里爾等人會在別的“香蕉魚”的蠱惑下也變得貪婪和虛偽,而純真善良如西比爾和沙倫這樣的孩子們,可能也不能幸免,有一天也要游到這個洞里去。這個洞里有各種時裝,有廣告業(yè)務員喋喋不休的電話嘈雜聲,有酒吧里溫文爾雅的應酬與偷歡,她們也會變得貪婪,變得虛偽,會嫉妒,會恨,會使美好的回憶會變成膨脹的欲望,膨脹到擠不出洞口而死去。在這個洞里的香蕉魚,也就是生活在異化環(huán)境下的異化之人,正如西摩所說,“它們的生活是悲劇性的”。

那么,西摩是不是也是一條香蕉魚?答案是肯定的。在這個逮香蕉魚的好日子里,西摩決心把自己這條已經受到社會污染、已經膨脹的香蕉魚解放出去。其實,自我解放的香蕉魚只是因為清醒而痛苦,更多的香蕉魚在那個時刻依舊如穆里爾一樣,在單人床上毫無愧疚地熟睡。塞林格所經歷的那個戰(zhàn)后美國社會,其實才是最大的香蕉魚,它已經在腫脹不堪,即將窒息。這也是塞林格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獨特感悟。

二、持守純真的“守望者”

《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這種模式在《九故事》的其它篇目也有體現(xiàn)。在《為埃斯米而作——既有愛也有污穢凄苦》這篇動人的小說中,作者以回憶的方式描寫了當年在戰(zhàn)爭時期與一位陌生少女埃斯米短暫相遇的故事。小說中,在德國投降后,一位美國參謀軍士X呆在一座曾屬于一個女納粹黨人的房子里,考慮“什么是地獄”這個問題,“我認為因為不能去愛而受苦,這就是地獄。”我們從主人公對什么是地獄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在這戰(zhàn)爭洗禮中獲得了什么。他對戰(zhàn)爭有著深切的恐懼和厭惡,但是在內心深處依然向往著純真的愛,向往著平淡中的幸福。

但這種愛在戰(zhàn)爭中和異化世界中是無法獲得的。戰(zhàn)爭讓所有人都覺得活在地獄中,他們時刻保持緊張的狀態(tài),如驚弓之鳥,甚至無法安然入睡。主人公在戰(zhàn)爭中遭遇到嚴重的身體創(chuàng)傷,他內心雖期望得到愛和關心,但冷漠的人情關系讓他絕望。經歷過創(chuàng)傷的人們不想再將脆弱的心置于戰(zhàn)爭之中,任何與戰(zhàn)爭有關的標志都讓他們厭惡??墒沁B他的哥哥在家信中也只想讓他帶回點什么戰(zhàn)爭紀念品,而不能理解其中的苦楚和孤獨,可想而知,等軍士回國后,他的痛苦也沒法緩解。

而這種痛苦和孤獨在軍隊中也無法解脫??巳R下士與X軍士一起經歷過戰(zhàn)火,參加了五次戰(zhàn)役,可這個年輕人思想膚淺,熱衷于賣弄自己的戰(zhàn)爭經歷,喜歡勞軍演出和各種舞會。他將X軍士的精神崩潰告訴了女朋友洛雷塔,而學習心理學的洛雷塔卻簡單地將人對戰(zhàn)爭的恐懼、厭惡、敏感和孤獨感歸結為“不穩(wěn)定型的”人格。X軍士和西摩一樣遭受到了異化社會的質疑和排斥。其實克萊也面臨著與X軍士一樣的“精神問題”。他在戰(zhàn)場上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炮轟后,開槍打死了一只跳到吉普車頂蓬上的貓。實際上,貓本身不具有威脅,也沒有任何意義,克萊不是因為“暫時性精神失?!倍_槍,而是把自身以外的一切都看作有敵意的、不能接納的事物,它代表的是在戰(zhàn)爭中任何無辜的性命都難以幸免的現(xiàn)實。由此可見,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沖擊和刺激超乎想象。只不過克萊并沒有發(fā)現(xiàn)自身對愛的渴望,他的本性被異化社會吞噬,自然也就和X軍士成了陌路人。

在小說中,“我”(即X軍士)感受到的溫暖來自早熟的十三歲小姑娘埃斯米。善良的小姑娘發(fā)現(xiàn)了“我”是孤獨的,發(fā)現(xiàn)了“我”有一張極其敏感的臉,其實也發(fā)現(xiàn)了“我”敏感的心。而埃斯米讓“我”難以忘懷的地方,還在于她除了同樣敏感孤獨之外,還有著堅定、高雅的氣質以及對美好未來的追尋。這一切恰恰是“我”所沒有的。戰(zhàn)爭是能夠使現(xiàn)實世界充分顯露其污穢與凄苦,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些微的甚至有些模糊的單純的愛意,才顯得如此的珍稀難得。孤單的人常常是習慣于自我封閉,只有另一個真正孤單的人才有可能輕易地觸動并打開他的心扉。這也緊扣《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中追尋純真善良的主題。不管是埃斯米的那句“我希望經歷了戰(zhàn)爭后你身心都健康如初”,還是她后來模仿成人的口氣寫給X軍士的一本正經的信,都給了X軍士生活下去的力量與溫暖。那塊在郵寄的過程中弄碎的特別的手表,正深切表達了一個女孩子最微妙而深沉的愛。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整個故事結構可以用格雷瑪斯的矩陣結構表示如下:

此外《九故事》中的《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等短篇小說的故事結構也可以用類似的結構表示。而這種符號矩陣模式不僅局限于塞林格《九故事》中的作品。在他的成名作《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這一模式也適用。有學者提出[5],應將霍爾頓及其妹妹菲碧、弟弟艾里、女孩琴·迦拉格為X,代表對真、善、美的追求;反X為成人社會,代表人物有拉皮條者毛里斯、妓女桑尼等,他們代表的是反真、善、美;非X為霍爾頓的同學斯特拉德萊特、阿克萊、女友薩麗·海斯等,他們雖然像霍爾頓一樣還沒有長大成人,但身上已失去了真、善、美;非反X指的是霍爾頓的老師斯賓賽先生和安東里尼先生,他們屬于成人社會,但并不像毛里斯等人一樣對霍爾頓進行訛詐、誘惑,而是想方設法對霍爾頓進行人生的指引,希望霍爾頓能正常走入成人世界。他們認為《麥田里的守望者》敘事結構的矩陣如下圖:

但筆者認為該矩陣有不合理之處。因為霍爾頓的妹妹菲碧、琴·迦拉格等還處于童年時期,暫時并沒有受到異化社會的侵蝕。而霍爾頓的老師斯賓賽先生和安東里尼老師的勸解和指導并沒有讓霍爾頓感受到心靈的安慰?;魻栴D與歷史教師斯賓塞先生之間的一幕插曲很能說明問題?;魻栴D自知歷史考試通不過,為使老師在判他不及格時不至于太難堪,他事先在試卷下附了封短信,以減輕老師的心理負擔;結果愚鈍麻木的斯賓塞先生竟在霍爾頓來訪時,將他的試卷和信大聲讀給他聽,成人情感的漠然與孩子的體貼敏感構成了強烈的反差[6]。根據(jù)格雷馬斯的行動位理論,《麥田里的守望者》的角色模式如下:

主體:霍爾頓客體:守望者

發(fā)出者:純真承受者:孩子們

幫助者:琴·迦拉格、艾里、菲碧等

反對者:成人社會

如果霍爾頓是X,代表的是追求純真善良,那非反X的代表應為妹妹菲碧、弟弟艾里和琴·迦拉格等。因此筆者認為《麥田里的守望者》敘事結構的矩陣應為:

因此對比《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為埃斯米而作》,我們可以將塞林格此類主題的小說大致歸為這樣的矩陣結構:

在塞林格的小說中,被社會排斥的異化者其實都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他們在充滿銅臭的社會中遍尋不到能給予他們安慰的愛,不管是親人還是身邊的朋友都給不了他們慰藉,因此他們穿上了厚厚的“鎧甲”,將自我隔離起來,被當做社會中的精神病人。但當他們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的時候,他們才會放下自身的防備,在兒童世界中體會成人社會中沒有的快樂。不管是西摩、霍爾頓,還是X軍士、埃洛伊斯(《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他們都愿意做天真純潔的孩子們的“守望者”,讓孩子們在田園里快樂地奔跑,不受到社會的傷害,永遠守護這份純真,守護自己的心靈。當然他們也清楚,這個愿望不可能實現(xiàn)。

三、希望注定幻滅的異化者

塞林格的小說主人公往往都是青少年或者是兒童,因此很多學者都將塞林格作為成長小說作家來看待。有學者指出:“《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考菲爾德是個現(xiàn)代的哈克貝里·費恩,他帶著天真無邪的目光開始了他的探索成人世界的精神之旅。”[7]甚至有評論家將霍爾頓視為純真少年的典范,與哈克貝利·費恩進行比較。的確,兩個少年身上有不少共同之處。然而,實際上霍爾頓與哈克相距甚遠?!豆素惱べM恩歷險記》寫于1876年,雖然當時的政治生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之外,蓄奴制和種族歧視嚴重,但整個社會處于上升趨勢,哈克也富有那個時代所賦予的粗獷活力,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個體存在。而《麥田里的守望者》寫于1951年,工業(yè)社會早已將人異化,成了物欲的奴隸。馬爾庫塞曾說:“伴隨當代資本主義‘一體化’過程,人喪失了自己的個性,失去了自己真正的自我,成了一具只有軀殼、沒有靈魂的東西,這也必然導致人的巨大的精神痛苦。這種精神痛苦,比因物質匱乏、異化勞動所導致的肉體痛苦,更加深重,更加強烈。”[8]“二戰(zhàn)”后人們精神迷惘,人際關系冷漠,整個社會彌漫著銅臭味?;魻栴D成長于令人窒息的現(xiàn)代社會,是個典型的文明人,如此墮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當時的青少年缺乏一種激揚的生命熱力。他沒有明確的目的與社會反抗,他也遠沒有力量與這個充斥著殘暴與卑劣的世界相抗衡。但他明確地意識到,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社會充斥的烏煙瘴氣讓他窒息。就像霍爾頓說的那樣,“麻煩就在這里。你永遠找不到一個舒服、寧靜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并不存在。”[9]因此,《麥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題確切說是異化。

異化的主題也體現(xiàn)在《九故事》當中。評論家布拉德伯利在《美國現(xiàn)代小說論》一書中對《九故事》這樣論述道:“(作者)把兒童的世界看成是真實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則只是一個正從內部毀壞的、把人類之愛永遠犧牲于卑劣的骯臟處所?!盵10]塞林格和其作品中的一些人物都是異化者,但同時他們也努力與社會主流文化、主流群體隔開距離,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自我的消失,想要追尋一種單純、理想的愛,因為這種愛正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缺失的。追尋這種愛的堅定信念使人物的異化不可避免。西摩無法從妻子、岳母身上得到精神上的關愛,霍爾頓、軍士X以及埃洛伊斯等也不能在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中得到愛。正是這種孤獨感引發(fā)了塞林格筆下人物的精神疾病。但在菲比、萊蒙娜、西比爾、埃斯米等的兒童世界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在社會上已經消失的這種童真的純凈之愛。兒童世界里創(chuàng)發(fā)性的想象和新奇的思維,為那些飽受社會排斥和異化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避難的天堂。對他們而言,童真世界是生活里所有美好品質的投射。這也是塞林格小說的矩陣結構向我們揭示的。孩子們的純真善良這一因素也是塞林格的小說超越了其它成長小說的重要因素。

但這些異化者的依靠實在太脆弱單薄,不能成為他們擺脫異化的途徑。德國學者漢斯·彭納特(Hence Phonurt)曾經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剖析了霍爾頓的孤獨,認為主人公的心中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由他的兩位室友阿克萊、斯特拉德萊塔以及妓女等人所組成的丑陋世界;另一個是由主人公的弟弟艾里、妹妹菲苾以及修女組成的純潔世界?;魻栴D的孤獨,正來源于意識到后一種世界在自己心中的日漸消失[11]。西摩也是如此,心中的兩個世界不斷交錯,而支撐他的信念也越來越弱,對社會的強烈厭惡讓他不惜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一點也存在于軍士X以及埃洛伊斯等人物的身上。他們心中的孩子也會長大,也會受到社會的毒害和污染,美好的東西都是那么脆弱,曾經支撐著他們追尋純真善良的信念可能遲早會坍塌。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異化者,他們也不可能融入虛偽冷酷的大染缸里。馬克·吐溫筆下的哈克有密西西比河,河的盡頭、阿肯色州的那邊他還有荒野的西部;但對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霍爾頓們來說,他們只能走向幻滅。實際上筆者認為,很可能霍爾頓就是下一個西摩。主人公們不可能永遠躲在純真善良的孩子世界中尋求心靈安慰,童稚越是吸引人,成人世界的無趣和灰暗就越是被襯托得令人沮喪。這可能也是塞林格后來皈依佛教的原因。

[參考文獻]

[1]W arren French.The Fifties:Fiction,Poetry,Drama[M ].Deland,F(xiàn)L:Everett/Edwards,1970:157.

[2]J.D.Salinger.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J].The NewYorker,Ja-nuary 31,1948:21-25.

[3][美]坎尼斯·斯拉文斯基.塞林格傳[M ].史國強,譯.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2:159.

[4][美]J.D.塞林格.九故事[M ].李文俊,何上峰,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11.

[5]寧云中,徐憶.麥田里的守望者:解構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成長敘事[J].武陵學刊,2010(6):117.

[6]尚曉進.精神危機與自我救贖——試評《麥田里的守望者》和《九故事》[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1:208.

[7]孫勝忠.成長的悖論:覺醒與困惑——美國成長小說及其文化解讀[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2:267.

[8][美]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M ].黃勇,薛民,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25.

[9][美]J.D.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M ].施咸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58.

[10][美]馬爾科姆·布拉德伯利.美國現(xiàn)代小說論[M ].王晉華,譯.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年:177-178.

[11]Hence Phonurt.The Catcher in the Rye:Lonely Youth,The Study of Salinger[M ].New York:Odyssey Press,1963:18.

(責任編輯:任屹立)

Pure Pursuit and Its Disillusionm ent in Alienated Society:On J.D.Salinger's Narrative Structure Based on A Perfect Day fow Bananafish

WANG Shu-don,WANG Yu-to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Abstract:In the Nine Stories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ve,J.D.Salinger shaped the image of a gang of precocious and sensitive teenagers.They were alienation of others in American society after World WarⅡ,who were sick of the selfish, false and callous adult community and longed for pure love in the world.However,pure love from children cannot help them find themselves,and their pure pursuit would finally vanish into nothing.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inner structure that exists in almost all of Salinger's works by analyz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Key words:Nine stories;J.D.Salinger;alienation;narrative structure

[作者簡介]汪樹東(1974-),男,江西上饒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20世紀中外文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0[網絡出版時間]

[中圖分類號]K561.45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304(2016)01-0096-06

猜你喜歡
塞林格敘事結構異化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洞見塞林格——塞林格誕辰100周年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不拒絕善于用心的人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淺析《喜福會》的敘事結構
以微電影《調音師》為例談中國微電影在敘事上的改進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53:02
電影《明日邊緣》敘事動力解讀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51:46
《西廂記》與《春香傳》的敘事比較
双桥区| 安泽县| 东莞市| 大悟县| 上饶县| 冀州市| 来宾市| 游戏| 双牌县| 且末县| 宁远县| 项城市| 桃江县| 商丘市| 吴川市| 昌邑市| 平凉市| 阿克陶县| 徐水县| 体育| 布拖县| 衡南县| 安丘市| 灵丘县| 深水埗区| 阿拉尔市| 麦盖提县| 涪陵区| 沙湾县| 信宜市| 乳源| 海安县| 安康市| 扬州市| 高要市| 高陵县| 慈溪市| 武城县| 益阳市| 商城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