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佑年 張紅云 裴家華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對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19名隊員正腳背射門和正腳背凌空射門的準度和速度進行測試,分析核心力量在足球正腳背射門訓練中的作用,從而為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正腳背射門訓練中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足球;核心力量;正腳背;射門
0 前言
在競技運動訓練中,人們一直將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四肢上,而忽視了軀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20世紀90年代初,歐美的一些學者開始認識到軀干肌的重要作用,所有體育動作都是以中心肌群為核心的運動鏈,強有力的核心肌群對運動中的身體姿勢、運動技能和專項技術動作起著穩(wěn)定和支持作用。
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主要是克服自身體重,在有對抗的情況下快速完成傳接球和射門等動作。足球比賽的特點要求運動員在具有絕對力量的基礎上,還應該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和穩(wěn)定性。核心力量訓練作為一種新的訓練理論,近幾年在競技訓練中被廣泛關注和采用,人們逐漸意識到核心力量在足球訓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19名隊員正腳背射門和正腳背凌空射門的準度和速度進行實驗研究,闡述了核心力量引入足球正腳背射門中的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隊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主要通過各種體育書刊、報紙、光盤及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收集相關資料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1.2.2 調查訪談法
收集學校足球隊訓練資料,與校足球隊員進行交流,走訪各二級學院足球隊員以及部分熱愛足球的學生,對研究課題設計的問題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調查。
1.2.3 實驗法
通過選取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19名隊員的身高、體重以及原地正腳背射門力度與準度,凌空正腳背射門力度與準度進行測試分析,其中實驗組為理科專業(yè)10人,對照組為文科專業(yè)9人。
1.2.4 統(tǒng)計分析法
對所搜集的資料、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分析,探討核心力量在足球正腳背射門中的主要作用以及訓練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過程
2.1.1 測試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運動員正腳背射門的力度和準度
兩組運動員分別在球門前方 11m(即點球點)同一位置處用正腳背踢球射門,每人三次機會,測球的速度和準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結論。
2.1.2 測試兩組運動員原地側向正腳背凌空射門的力度和準度
兩組運動員分別在離球門前方 11m (即點球點)處射門,拋球者在射門者前方同一位置處拋出最高點高于地面1-1.5m 的速度相同的凌空球,運動員原地側向凌空射門,每人三次機會,測踢球的三次速度的最快速度和三次的總準度,并作記錄。
2.1.3 測試射門準確度方法
將球門順次分為甲、乙、丙三部分分別為 1.5m,4.32m,1.5m,射入甲和丙得兩分,射入乙得一分,射不中為零分,每位測試者三次射門機會,測試結束后統(tǒng)計總分。
2.1.4 測試射門速度方法
將攝像機設置在球同側門柱合適的位置,使射門地點與球門柱都在攝像機攝像最佳的范圍內。從測試者踢球時開始,記錄球離開測試者正腳背到完全越過球門線整個過程的時間。
實驗組10人的平均身高 177.7厘米,平均體重 66.5千克。訓練后原地正腳背踢球準度平均為3.8分(滿分為5分),凌空正腳背踢球準度平均為2.8分(滿分為5分)。實驗組訓練后原地正腳背踢球球速平均為8.63m/s,凌空正腳背踢球球速平均為10.5m/s;對照組9人的平均身高 177.4厘米,平均體重 68.3千克,訓練后原地正腳背踢球準度平均為3.67分(滿分為5分),凌空正腳背踢球準度平均為2.11分(滿分為5分)。對照組訓練后原地正腳背踢球球速平均為8.86m/s,凌空正腳背踢球球速平均為10.13m/s。實驗組經(jīng)過增加十周的正腳背射門相關的核心力量訓練,對照組只進行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正腳背射門相關的專項訓練。在訓練之前對相關的專項能力進行測試并做好記錄,經(jīng)過十周的試驗訓練后,再運用訓練之前相同的測試專項能力的方法來測定兩組的各項專項能力的狀況。
實驗組的隊員每周二,周四,周六的足球專項課訓練中,熱身活動結束之后增加半小時的相關核心力量訓練(如仰臥起坐、仰臥舉腿、仰臥快速屈體;仰臥、兩腳夾實心球離地15—20厘米,以腰為圓心劃圓圈,肩負杠鈴做體前屈和體轉抓舉械鈴;兩腳夾球原地縱跳2—3次,然后向前(或后)上方甩出再追上去射門 等方法)。
對照組的隊員每周二,周四,周六的足球專項課訓練按湖北文理學院校足球隊常規(guī)的足球訓練模式進行,在 實驗組的隊員進行核心訓練的同時,對照組隊員主要加強正腳背射門的訓練。
2.2 實驗前后運動員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與球速的對比
從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組原地正腳背射門的準度由平均3.8分到4.1分提高了0.3分,而對照組的原地正腳背射門由平均3.67分到3.78分提高了0.11分;實驗組隊員的原地正腳背踢球的球速由平均8.63m/s 到訓練后的 9.67m/s 提高了1.04m/s,而對照組原地正腳背踢球的球速訓練前后的測試結果沒有變化,說明實驗組的隊員的正腳背射門球速和準度經(jīng)過訓練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提高。對訓練前后正腳背射門球速與準度均數(shù)進行的配對樣本T檢驗,準度P=0.081>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射門的球速P=0.00<0.05,因此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實驗組的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提高不顯著,而原地正腳背射門球速有顯著性提高。對訓練前后正腳背射門速度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配對樣本T檢驗,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 P=0.597>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原地正腳背射門的球速 P=0.977>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實驗后對照組的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和球速沒有顯著性提高。對訓練前后正腳背射門速度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獨立樣本T 檢驗 ,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 P=0.384>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原地正腳背射門球速 P=0.017<0.05 所以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原地正腳背射門準度沒有顯著提高而球速有顯著性提高。核心力量的訓練所達到的穩(wěn)定、力量傳導、發(fā)力作用應當是提高實驗組隊員踢球速度的因素。
2.3 實驗前后運動員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與速度的對比
由表2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實驗組隊員的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沒有變化,速度只平均提高了0.09m/s;對照組隊員的凌空射門準度提高了0.11分,速度降低了0.1m/s。對訓練前后凌空正腳背射門速度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配對樣本T檢驗,凌空正腳背射門P=0.678>0.05所以沒有顯著性差異;凌空正腳背射門速度 P=0.624>0.05 所以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訓練實驗后實驗組的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和速度沒有顯著性提高。對訓練前后凌空正腳背射門球速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配對樣本T檢驗,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 P=0.536>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凌空正腳背射門球速P=0.893>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訓練實驗后對照組的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和速度沒有顯著性提高。對訓練前后正腳背射門球速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獨立樣本 T 檢驗,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 P=0.069>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凌空正腳背射門球速 P=0.346>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后對照組的凌空正腳背射門的準度和球速沒有顯著性提高。對訓練前后正腳背射門的球速與準均數(shù)進行的獨立樣本T 檢驗,凌空正腳背射門的準度P=0.069>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凌空正腳背射門球速P=0.346>0.05,因此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后對照組的凌空正腳背射門準度和速度沒有顯著性提高。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核心力量訓練對足球運動員的正腳背射門的力度和準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0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對難度較高的凌空正腳背射門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但核心力量訓練引入足球訓練勢在必行。
3.2 建議
3.2.1 足球正腳背射門訓練中必須引入核心力量訓練
隨著足球運動技術的發(fā)展,核心力量作為新興的力量訓練方法應該更多的引入到足球正腳背射門的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很好地提高了足球運動員身體核心區(qū)域的肌肉能力,從而提高了運動員在平衡或是不平衡狀態(tài)下的動作規(guī)格。
3.2.2 核心力量訓練應當與足球正腳背射門訓練有機結合
足球比賽是一項偶然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對球員的各項要求很高,正是因為足球運動的不可預測性,才有了這項運動的魅力。核心力量訓練引入足球正腳背射門訓練當中,意味著正腳背專項技術和核心力量訓練一樣重要,只有做好專項訓練,才能將核心力量訓練在正腳背凌空射門的作用顯現(xiàn)出來。
正腳背射門中多種力量方式和多種技術的特點決定了沒有一種特殊的訓練方法可以對正腳背射門能力全面的提高,而核心力量訓練對正腳背射門的力量傳導能力、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發(fā)力能力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別是技術動作復雜的正腳背凌空射門等專項水平,這就要求核心力量訓練必須合理地貫穿于足球正腳背射門訓練中,它與正腳背射門專項訓練應當互相促進,從而提高正腳背射門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小平.力量訓練的發(fā)展動向與趨勢[J].體育科學,2004,24(9):36-40.
[2]史明.核心力量練習對提高足球運動員快速力量的實驗研究[J].運動,2010,7(15):31-34.
[3]黎涌明等.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起源.問題.發(fā)展[J].體育科學,2008(4):20-21.
[4]王衛(wèi)星.競技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8(3):15-16.
[5]羅沖.核心力量訓練對男子足球二級運動員部分專項能力影響的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25(34):7-10.
[6]王麗.淺析足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J].科學教育研究,2007,2(13):17-20.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