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瑜珠
摘 要:有機化學是高職中藥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為適應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和高職中藥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從有機化學理論與藥物結合教學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注重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合理選用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時時通訊,提高教學效率;考核和評價有機結合,是提升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從這五個方面淺談如何提高高職中藥專業(yè)的有機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教育;中藥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教育模式正發(fā)生深刻的變化。為了適應現(xiàn)代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高職院校需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使教材的內容、教學的模式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需要,滿足教學需求。
有機化學是高職中藥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必修專業(yè)基礎課。通過有機化學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有機合成的基本概念、理論知識及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熟悉有機化學試劑及具體應用,了解有機合成、有機設計路線,為學生學習生物化學、分析化學、中藥分析及專業(yè)課程奠定理論基礎,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中藥學理科生來說,學習有機化學應該很容易。筆者在授課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學習有機化學時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對有機物結構、性質及設計合成等不理解,導致學生對學習有機化學頗有畏懼心理。
一、有機化學理論與藥物結合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
在藥物中,有機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很大,特別是對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中,提取、制純、結構測定、人工合成等步驟,離不開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而有機化學的最大特點是物質種類繁多,合成復雜,性質多變等;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重難點把握不準,慢慢對學習有機化學產(chǎn)生厭倦情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專業(yè)特點,將有機化學理論知識與藥物知識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打破一貫講解教材理論知識的形式,應適當增加一些相關課外知識,如青蒿素、水楊苷、麝香、阿托品、維生素K等。利用化學方法提取天然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還測定其理化性質和化學結構并進行了臨床應用研究,針對每章節(jié)內容不同,把有機化學理論知識與藥物分子的作用聯(lián)系講解,讓學生知道有機分子的藥用價值,這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還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有機化學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的重要性。
二、注重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
實驗是有機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課堂的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機化學實驗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如蒸餾、重結晶、驗證性實驗等。實驗課前,教師要講解并演示各種儀器的正確操作和使用方法,要求學生預習好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及試劑、實驗原理,做好實驗記錄,保證學生實驗能順利進行。
如醛和酮的性質實驗中,理論上醛能與托倫試劑、菲林試劑、希夫試劑作用顯特殊顏色,而酮沒有該性質,學生通過實驗將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分別與托倫試劑、菲林試劑、希夫試劑作用,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記錄,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理選用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老師是引導者,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和教學相融,教師應勇于打破傳統(tǒng)的“開會式學習”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方法既枯燥又呆板,使學生過分依賴老師與書本,缺乏學習主動性。所以,教師授課前,針對每章節(jié)的不同內容,合理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認真?zhèn)湔n,講與練結合,通過問題引導啟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如醛和酮親核加成反應,其中C=O與C=C雙鍵都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但為什么C=C的加成屬于親電加成,C=O的加成卻屬于親核加成?引導分析:羰基具有極性,氧原子的電負性比碳原子大,使氧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比碳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高,即碳帶部分正電荷,氧帶部分負電荷。解決上述問題后接著追問: 什么是親核加成反應?哪些試劑屬于親核試劑?親核加成和親電加成有什么區(qū)別?醛和酮與氨的衍生物反應的產(chǎn)物是什么?在藥物分析中,常用氨的衍生物作為鑒定具有羰基結構藥物的試劑是什么?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逐步深入,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最后,讓學生練習對甲氧基苯甲醛與正丁基苯胺和丙酮與2,4-二硝基苯肼的反應,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采用問題情境、引導啟發(fā)、講與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置于積極樂觀的情境感受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提高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利用多媒體、時時通訊,提高教學效率
有機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一門學科,特別是學生學習立體化學、反應歷程、糖類、蛋白質等內容需要豐富的想象力,這些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僅靠課本的講解和傳統(tǒng)的板書,學生學起來覺得枯燥和疑惑;而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充分采用時時通訊,如QQ微信,便于學習資料的共享和問題解答。教師講授每章節(jié)內容,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對該章節(jié)知識點都能掌握,學生不懂的問題或難題可以采用QQ或微信留言方式,教師利用課外時間,對留言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全面的解答;特別是對一些沒有條件實施的實驗或課外知識,通過網(wǎng)絡進行學習資料的共享,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拉近了學生與課本的距離,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考核和評價有機結合,是提升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考核與評價相結合是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是提升有機化學的教學重要手段。學生的考核與評價,有利于提高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不能僅憑最后期末考試來定成績,應采取綜合評價的方式來評定學生,包括期末考試、平時作業(yè)完成情況、實驗操作、課堂回答問題表現(xiàn)等。
總之, 教師肩負著提升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責任,在中藥專業(yè)中,有機化學課程除了要教給學生基礎知識,還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并適時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斷提高中藥有機化學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繼平,邱麗芳,李德堯,等.基于“嵌入式”構建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踐行[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5):94-97.
[2]劉炳德.樹立高職人才教育理念構建高職人才培養(yǎng)體系[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6,24(2):63-65.
[3]王 偉.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幾點思考——以中藥學專業(yè)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2014,(19):49-50.
[4]何 靜.淺談《藥用有機化學》課的拓展性教學[J].新西部(理論版),2015,(9):128-129.
[5]王司雷.高職高專藥學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探討[J].山東化工,2014,43(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