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光成
年少時的閱讀,奠定成長的精神底色
文/劉光成
@導師團
窗臺上的盆景伸手可及,可有多少孩子能觸摸到大自然的脈搏呢?書櫥里圖書琳瑯滿目,可成天忙忙碌碌的孩子能有時間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嗎?
劉光成
湖南永順人,博士,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碩士點負責人,湖南高考作文閱卷專家組組長。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百年中學作文命題發(fā)展變革研究》,編著《古詩譯注及鑒賞》《中學生經(jīng)典作文素材》《探究性閱讀》等20余部;主持部、省、廳級課題6項;獲校、省級教學科研成果一、三等獎,發(fā)表散文、詩歌數(shù)十篇(首)。
走近女兒高大的書櫥,望著宛若靜待檢閱的士兵般整齊排列的精美圖書,不由地回想起遙遠的年少時光,許多讀書的事情,浮現(xiàn)在眼前,清晰如昨。
我的童年在湘西土家山寨度過。山寨四面環(huán)山,山峰傲然挺拔,山林蔥翠濃郁,百鳥和鳴。小溪從寨旁潺潺流過,小路在山腰逶迤伸展。云靄在山巒間升騰,縹縹緲緲;炊煙從瓦縫里飄出,裊裊娜娜。如歌如詩的大山,成了我童年的天堂。從記事起,似乎要幫父母干許多農(nóng)活,撿柴、放牛、打豬草、喂豬,但我總能逮住時機來釋放孩子的天性。春天捉蝴蝶、挖野菜,夏天摸魚蝦、抓螃蟹,秋天摘野果、套野雞,冬天堆雪人、打雪仗,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樂趣。在大山溫潤的懷抱里,我學到了很多關(guān)于自然和生活的知識,漸漸讀懂了大山的堅毅、樸實、謙遜、包容、無私和真誠。大山之上,物華天寶。大山是我讀的第一部書!現(xiàn)在每每說起與大山相聯(lián)的往事時,女兒都會以驚異的口氣反復追問,我微笑著回答,語氣中充滿自豪。
除了讀無字之書外,童年最大的樂趣是看小人書。山寨沒有電視,電影一年看不到兩次,小人書是孩子們最主要的精神食糧。第一次在表弟家見到小人書,那行云流水的線條、栩栩如生的形象,配上簡潔明了的文字,強磁般拽住了我幼小的心靈。那時農(nóng)村家境普遍窘迫,買小人書是很奢侈的事情,通常是借讀或者交換著讀。在校園里、在放學路上,隨處可見這樣的場面:幾個同學或坐或蹲或半彎腰圍成半圓,幾只小腦袋緊緊靠在一起,最外層的脖子伸得老長,大家屏住呼吸,誰也不亂說一句話,眼睛盯住小人書。我渴望擁有自己的書。父親擔任大隊支部書記,算是地方上有文化的人,知道小人書是閑書,同時也知道上面寫的畫的也是知識。雖然有些肉疼,但還是同意我趕集時可以買幾本。鎮(zhèn)上有家新華書店,書店的書和顧客一樣少得可憐。蒙著一層厚厚灰塵的玻璃書柜里擱著同樣蒙著灰塵的的書,且多是農(nóng)歷、科技致富之類的書,小人書往往被鎮(zhèn)上的小朋友捷足先登了。我手里緊緊攥著三五毛錢,一路想象、盤算,有時難免沮喪而歸。不過,幾年下來還是積攢了幾百冊。從小人書中,我認識了孫悟空、姜子牙、關(guān)羽、李逵,認識了楊子榮、肖飛、黃繼光、邱少云。那黑白分明的圖畫,讓我懂得了善惡與美丑、忠奸與是非。小人書溫慰了整個童年,我的童年因此充滿憧憬與幻想。
有了閱讀小人書的鋪墊,加之常聽爺爺講《三國演義》,聽外公講《封神演義》,我對文學原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學畢業(yè)時我已經(jīng)半懂不懂、連蒙帶猜地讀完了四大古典名著。幸運的是,中學時又遇到了一位愛好文學的語文老師。老師約30歲,未婚,除上課外,似乎整天都在構(gòu)思小說,他一個人在屋內(nèi)時而念念有詞,時而呵呵大笑,大家說他著魔了。他喜歡跟我們討論文學,給我們看他寫的小說稿,當然也包括編輯部的退稿信。老師藏書豐富,還訂有《收獲》《當代》《人民文學》等期刊。從老師口里,第一次知道王安憶的成名作《雨,沙沙沙》;在老師家里,讀完路遙的《人生》后竟淚眼婆娑,高加林撲倒在地手抓黃土沉痛呻吟的場景至今還震顫著我的靈魂。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大學教師,但始終認為,年少時對大自然的閱讀,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奠定了我成長的精神底色,在自身學養(yǎng)和教學風格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讓今天的我,依然葆有激情和情懷。
看著埋頭寫作業(yè)的女兒,不禁心生感慨。窗臺上的盆景伸手可及,可有多少孩子能觸摸到大自然的脈搏呢?書櫥里圖書琳瑯滿目,可成天忙忙碌碌的孩子能有時間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