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齊林
高考、少年、母親
○周齊林
一
多年后的一個午后,我重新走進這間灰舊的老屋,站在布滿灰塵的課桌前,看著課桌上模糊的字跡,我仿佛又看見了舊時光的倒影。彼時用小刀在課桌上留下的劃痕立刻呈現(xiàn)在我眼前,如此清晰,仿佛從時光深不見底的湖泊里慢慢浮上來。我從課桌底層抽出一本沾滿灰塵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都是小說和散文,還有一些青澀、煽情的詩歌。像一個打撈者,我在時光的深海里撈到帶有私密氣息的什物。
與文字結緣,得從初中時說起。我讀初中時,語文老師是省師范大學的高材生,酷愛文學,喜歡在課堂上朗誦班里一些寫得好的作文。這讓我羨慕不已。我成績一般,引起不了什么注意。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我只好暗地里鉚足勁頭苦讀課外書,遇上好的詞語和句子就將其摘抄下來,然后背得滾瓜爛熟。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后,我絞盡腦汁寫的一篇作文總算被語文老師好好表揚了一番,并被當作范文在課堂上朗誦。這一次朗誦,引來不少同學關注。我心中頓時激動不已。
讀高一時,學校附近有個舊書店,書店雖小,卻五臟俱全,從古典到現(xiàn)代,從武俠到言情,幾乎樣樣俱全。隔幾天,我就會去租上一本,飽讀一番。許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記得當時讀書的情景:獨自半躺在寢室靠窗的床位上,床沿的燭火隨風搖曳不定,窗外是青山綠黛,一輪明月高懸。寢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翻書的聲音。我獨自沉溺于書的世界里,滿心歡喜。那時看多了書便覺手癢,跑到郵局嘗試著給《讀者》《視野》《中學生閱讀》投稿,想換來一些飯票錢。把信投出去之后,我便整日期待著回信,無奈投稿卻都是石沉大海。其他科目一般,語文倒是極好,作文每每都能奪個頭彩,引來班里無數(shù)女生關注,這大大滿足了我青春期蠢蠢欲動的心。
讀高二時,我轉學到縣城的一所重點高中,仿佛一只剛從井底跳出來的青蛙,第一次見到圖書館里滿眼的書籍,驚訝之余,更多的則是驚喜。兩年下來,大大的柜子里早已塞滿了書。舍友說我什么也沒有,就是書多。這句話說到我心坎兒里去了。喜歡讀書的人都應該有這種感受——每個時間段都會沉醉于一個作家的文字里而無法自拔。那時我喜歡閱讀張愛玲、王安憶、史鐵生的作品,喜歡張愛玲的冷峻、王安憶的繾綣恬淡以及史鐵生筆下那種宿命的傷痛,他們的文字總會在人的內心深處劃下很深的印記,讓人難以忘懷。
二
2003年,“非典”爆發(fā),高三畢業(yè)班提前放假。我提著一大包行李回到家,屋子里卻空蕩蕩的。父親給我留了一張紙條,叫我安心高考,他帶母親去省城治病了。后來,在一再追問下,我才得知母親積勞成疾,體內被查出腫瘤,病情已發(fā)展到中期。兩個月沒回家,我沒想到母親已掙扎在生死的邊緣。我夜里總是夢見母親被病痛折磨的樣子。夢中,當一副棺材出現(xiàn)在我面前時,我頓時驚醒過來。窗外,夜涼如水,環(huán)顧四周,我一臉冷汗。我下定決心去省城看母親一眼。
天微亮時,我坐上了去往縣城的大巴。到縣城,我才知曉去往省城的汽車都已暫時停運了。繞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學校。
幾天后的早自習,同學們都去外面吃早餐,我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教室里發(fā)呆,內心牽掛著遠在省城住院的母親。朝窗外繁密的綠葉望去的那一瞬間,我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正趴在窗戶上朝我招手。是梅。她快速遞給我一個信封,然后一臉害羞地跑走了。下課后,我跑到學校的后山上,打開信封,里面附了一張精致的藝術照,還有一封鼓勵的信。在家里風雨飄搖的時刻,收到這樣一封鼓勵的信,我內心歡喜而又備感溫暖。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我端著飯盒轉身的那一剎那,看見梅站在水房門口,正深情地凝望著我。自來水嘩嘩流淌。如此熾熱的眼神,竟讓我有些不知所措。內心郁積的悲傷被一種熾熱的情感所蘊含的溫暖包裹著。悲喜交織。在女性身上彌漫著的母性溫暖里,我看到陽光慢慢灑落在我身上。梅也是一個愛好閱讀和寫作的美麗女子。
高考前一晚,定居在縣城的老姑父和老姑媽一路打聽,問到我住的賓館。年近七旬的他們緊握著我的手,叫我安心高考,不要想太多。我說好。他們陪我聊了很久。走時,看著他們蹣跚的腳步,想起千里之外的母親,我眼底忽然一熱。我躲到暗處,使勁仰起頭,不讓自己流下淚來。
幾夜無眠,那一年高考,本想給父母一個好消息的我,卻還是發(fā)揮失常了。高考后,我提著滿袋子的書本回到家,剛走到院落里,就看見形銷骨立的母親坐在后門的板凳上。我叫了聲媽——,不爭氣地流下淚來。母親轉身回頭,見是我,眼眶頓時濕潤起來。母親看著我,我久久地看著母親,相視無語。母親緊握著我的手,不停地說:“哭啥,媽不是還在嗎?一切會慢慢好起來的?!?/p>
家里已經(jīng)欠了許多外債,父親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外出打工。
三個月后,陪母親去省城復查,我靜坐在彌漫著福爾馬林氣息的醫(yī)院走廊上,耳邊響起啼哭聲、急促的腳步聲,隨后是死一般的寂靜。不遠處,冰涼的機器在暗處發(fā)出淡綠的光,讓人輕易間想起夏季時分墓地里的磷火。我一臉焦慮。幾分鐘后,當我看見母親一臉燦爛地走出診療室時,那個久久壓在我心頭的巨石終于落了下來。
回去的車上,窗外微風輕拂,青草在風里搖曳著身姿。看著母親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一股重生般的感覺瞬間在我心間流淌開來。我倚靠在車窗前,沖窗外的一花一草微笑著,感覺全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在日漸荒蕪的內心里,一朵希望之花突然綻放開來,花香頓時彌漫整個心房。
回到家,已是黃昏,爐火已熄滅多日,母親和我在院落劈柴生火煮飯,火苗蔓延開來,淡淡的炊煙緩緩升起,朝天際飄去。這幅簡單卻溫馨的場景,充滿象征意味,多年以來一直在我腦海深處回蕩著,每次想起,我那久居樊籠的心總會得到或深或淺的滌蕩。
三
那年暑假,我輾轉到隔壁縣城的蓮花中學復讀。那時父親和哥哥都在外面打工,我去復讀后,家里就剩下大病初愈的母親。在異地念書,我心底最擔心的就是母親,每次想起母親瘦削的身影,心底總是流淌著一股憂傷。被疾病吞噬的母親,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溫暖。那時我跟母親約定,每天打電話回家,響三下就代表著“我想你了”,讓母親不要接電話。我每天一下晚自習就匆匆跑到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給母親。有一次電話響了三下,母親卻沒掛掉,也一直無人接聽。我焦急地連續(xù)撥打了四五次,電話那邊依然無人接聽。我匆匆打電話給隔壁家的五額娘,才知道母親患重感冒去醫(yī)院打點滴了。為了緩解內心的憂愁和焦慮,我把內心所有的想法都交給了文字和書籍。在一個雨水彌漫的午后,我忽然收到一本《視野》雜志,上面刊登了我一篇稚嫩的文章??吹阶约旱淖髌纷兂摄U字的那一刻,我興奮得跳了起來。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我內心的疼痛與憂傷。
再回首,高中幾年,文字給了我許多心靈上的溫暖,它讓我的內心豁然開朗,像是一盞明燈一般,指引著我慢慢走出人生的陰霾,讓內心焦灼的我一下子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