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劉 艷
從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正式出臺,到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再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出臺,中國的教育改革已走過了30多年的風雨歷程。30多年來,中國的教育改革在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招生及教育分配制度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然而,教育發(fā)展中的各類問題也相繼涌現(xiàn),部分問題在新時期還呈現(xiàn)出了新的特點,呼喚新的改革舉措予以突破。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的源頭,其對于教育思想的闡發(fā)、對德性教育的倡揚、對教育終極價值的追問,對我們今天的促進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仁”學是儒家哲學的核心,“仁”在《論語》中先后出現(xiàn)110次,足見其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先秦儒家更是將“仁”視為立身處世的根本,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應是啟發(fā)仁愛思想,培育仁愛情懷。樊遲問仁,子曰“愛人”。[2]在這里,“仁”是一種人際關系的準則,學會與人相處是仁的基礎。具體而言,就要做到“恭、寬、信、敏、惠”,處世恭敬、待人寬容、言而有信、敏于行動,踐行道德要求;要學會立身處境為人作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因此仁德是儒家衡量事物、得失的首要標準??鬃右簧小昂毖岳?,與命與仁”,[4]很少談及關乎利益之事,而是努力教導學生知天命,自我修行,達致仁愛境界。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論”,認為個人是一個具有先天善良本性的存在,教育就是要激發(fā)并不斷張揚人性中的善,培育浩然正氣,做到“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5]而唯有做到這一點的人,才能身居高位,統(tǒng)率眾人。所以他說“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盵6]荀子雖然開法家之先河,強調教育應努力去克服人性中的惡,要用嚴苛的手段幫助人克己復禮,施行禮治,但是他仍然認為“仁”是實現(xiàn)“禮”治的前提,所以他說:“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7]如果“仁”政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桀、紂在上曷?lián)p?”,[8]如果這個社會不能倡導仁愛,教人向善,那么即使有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君又能有什么好處,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處在君位又有什么損害呢?
先秦儒家的仁的教育思想告訴我們,教育的首要原則是教會人如何融入社會,踐行德行,與人為善;其次才是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解決難題,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先秦儒家看來,仁愛是包括教育在內(nèi)的一切社會行為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偏離了仁愛導向的教育必將誤入歧途,缺失了仁愛培育的教育也將是南轅北轍,與社會奉行的宗旨漸行漸遠。
“天人關系”問題,是先秦儒家、道家的基本問題之一,對“天人關系”的把握,是理解和闡釋儒家思想的重要出發(fā)點。有學者認為,孔夫子不語“怪、力、亂、神”,[9]因此,先秦儒家沒有“天”的概念。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先秦儒家的確沒有將“天”視為神秘的存在,而是將“天人關系”中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規(guī)律,“人”指“人道”即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鬃诱J為人與自然之間有一種“比德”,“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10]大自然雖然不語,但是充滿了德性,正是上天之德,賦予了每一個人知天命、盡人事的努力。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使中國古代教育思想表現(xiàn)出重視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適應。同時,教育也更要使人在應天命、盡自己為人之本分的同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12]把仁愛精神推己及人,將宇宙萬物都視為有生命的整體,實現(xiàn)天地與我合一。孟子認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13]教育應該從人心靈的教化開始,去努力點亮人心深處這一點靈明?!笆枪收\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14]“誠”是天道之根本,萬物得以生成的根據(jù)。于人而言,這里的誠,就是人的善良本性、主體性,而教育的精神或本質,就是挖掘人性中的善良面,激發(fā)人積德厚義、拼搏進取的主體性。荀子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15]天是維持世間禮治的本源之一,禮法雖嚴,但需得順天應人才能發(fā)揮社會效應。
因此,在先秦儒家看來,天是承載人生命與價值的德性所在,人必須順天應命,努力發(fā)揮天賦,激活潛能,服務社會,否則就是“泯滅天性”。教育內(nèi)容應以人文知識體系為主,自然知識作為補充,有余力、則學文。同時,君子要努力在高尚德操的基礎上,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不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器物”。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化天道為人道,鼓勵世人配天之德,不辜負生命的賦予,不辜負四時的健行。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觀首先是倫理觀,是對為人之德性、本性價值的關照,其次才是知識層面的教化。
君子人格學說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先秦時期是社會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孔子認為要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轉,首先就需要恢復周朝時候的禮制,教育作為個體的人努力培育德行,成為君子??鬃诱f:“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16]從三個層面對君子之道進行了劃分,認為作為世之君子,應該具有三種基本的特征,能夠胸懷仁愛而不計較外界得失、能夠充滿智慧而不為浮云迷惑,能夠遵從道德而無所畏懼,這既是一種人格特質,也是一種人道精神。孟子進一步闡發(fā)了這一思想,認為“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17]認為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平生以三件事為最大快樂,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后來朱熹在評價孟子思想時候說,“此三樂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18]作為世間的人,能做到仰不愧天、府不愧地,就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所以,教育應該努力培育的是學生身上的君子人格,培養(yǎng)其推己及人的仁愛情懷、豁達的人生智慧、堅守道德價值而無畏的勇氣。
先秦儒家的思想,強調禮對社會的規(guī)束,讓每個人在社會中找到自己應處的位置,使社會中的各人安于名份,各就其位,做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9]使個人的行為服從于社會、集體和組織的宗旨??鬃犹岢錾鐣\行有序,就需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職,各盡本分。孟子認為,教育應該首先育人以“規(guī)矩”,因為“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0]從個體出發(fā)去思慮整體、服務總體,是調節(jié)整個社會關系,使社會有序運行的必要條件;荀子指出:“人生不能無群”,“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21]人首先應該是群體的動物,如果集體意識、社會的整體利益得到彰顯,那么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所在,能夠愜意地相處,能各安天命。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尤其呼吁要不斷強化個體的集體意識教育,在集體的發(fā)展中培育個性,培養(yǎng)德性,將個體的存在和發(fā)展融入群體之中,進而去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價值。
“有教無類”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他曾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22]只要能表示個人學習的誠意,孔子便愿意傾囊相授,盡心盡力地教育,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孔子對學生沒有要求??鬃右髮W生首先要樂學,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23]只有能在學習中感受樂趣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知識的魅力。其次要求學生要注重思考,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4]只有在思考中學習,才能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再次要專心致志、虛心向學。對于不努力的人,孔子不會去啟發(fā)他、教育他。所以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25]
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首先是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分貴賤,在教育過程中注重方法。同時還不分地域、貧富、老少、賢愚。其次對于學生的不同情況,孔子能夠做到結合實際,因材施教。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盵26]每一個人的秉性都是接近的,但是在后天的環(huán)境養(yǎng)成中,個人習成了不同的品行,養(yǎng)成了不同的習慣,因此要根據(jù)個人情況制訂教育方案。《史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鬃釉O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27]講的正是孔子根據(jù)學生子路的性情,循循善誘,培育賢才的故事,因而才會有孔門弟子三千、賢人72的美談。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教育改革便是廣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學者關注的領域也較為廣泛,從教育體制、教育哲學、方法與技術的革新、教育分配與公平等等多個角度對中國當代的教育進行了思考,其中不乏許多的閃光點。然而審視當前中國教育中出現(xiàn)的師生關系緊張、教育商業(yè)化嚴重等現(xiàn)象,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至少能給我們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正如約翰·懷特指出的:“教育目的的中心內(nèi)容應該是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28]有學者總結了中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中國教育存在的六大觀念,即市場競爭、學校自主、法人化管理、經(jīng)濟效益、成本分擔、教育服務,帶有典型的市場化、商業(yè)化的取向,指出正是這幾種異化的發(fā)展理念,使中國當代的教育發(fā)展受到了阻滯。[29]通過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剖析,我們深知如何培育德行高尚,人格健全的學生才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這里的德,也既指一般意義上的行為、心意,同時也指道德意義上的德行和心意,分別指向道德行為和道德品格。[30]從微觀上講,人格教育應該首先是培育個體順應天命,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也就是學習首先應該是“學道”。[31]先秦儒家將這種精神視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而這個理想信念體系就是先秦儒家所謂的“仁義、禮、智”,在當下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這個培育過程是一個不斷錘煉、相對漫長的過程,過程中仍會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其次應是以集體、家國為上的愛國情懷,孔子提倡“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32]孟子主張“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33]同時孔子又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些都是倡導個體應該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基礎,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培養(yǎng)自己的民族氣節(jié)。再次是要教會學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事原則,做事多為他人著想,謹守為人的底線倫理,努力換位思考,多幫助他人,多互助合作。
同時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還告訴我們,整個教育鏈條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方面,都應該努力恪守自身的職責,努力遵守自身崗位和社會角色應遵循的道德準則。教師應該恪守師德,盡可能地將知識、文化傳授給學生;學生應該盡學生之本,修養(yǎng)道德,努力學業(yè),尊師重教,愛護集體,如此,才能構筑出和諧友善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
孔子的仁學體系、天人觀念以及有教無類的思想啟發(fā)我們,公平是教育的根本價值趨向之一,當代中國的教育制度與體制應該努力以公平驅動改革,以公平之繩約束教育的牟利沖動。當下教育公平的追尋,首先應該有正確的教育政績導向,“地方政府的思想要解放,改變教育政績觀,不要給學校壓升學指標,要真正為人民負責”。[34]部分地方追求大干快上的教育效率,忽視了教育發(fā)展本身應該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更有甚者,將拆并組合作為發(fā)展教育的唯一手段,從而實現(xiàn)城鎮(zhèn)化率的提升,成為裝扮政績的點綴,這無疑與教育公平的理念背道而馳。二是要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盡快完善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促進升學、擇校、學區(qū)劃分等工作不斷法制化、規(guī)范化,減小教育尋租空間,讓普通百姓有學上、能上學,這是教育公平應達成的底線目標。三是要努力促進教育的體制機制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35]如伴隨當前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斷健全,社會中各類群體的利益分化更為明顯,公眾利益的多元性愈加突出,就應該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的體制機制,盡量保障社會不同群體的教育權利,增加教育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引導和滿足公眾的選擇性需求。
“不改變社會就無法改變學?!钡挠^點有一定的合理性,說明教育改革僅僅改變學校是不夠的,社會也必須改革,但這不能成為學校墨守成規(guī)被動改革,以及消極面對社會挑戰(zhàn)和沖擊的借口”。[36]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必須要直面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直接需求?!洞髮W》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敝毖越逃膬r值核心就應該鎖定在倡導高尚德行,引人向善。進而,儒家在此基礎上構筑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體系,認為個人所尊奉的德行與所學習的知識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在完善自我的基礎上,實現(xiàn)大國善治,從而平定天下。因此,教育也應該以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來科學設計體系,服務發(fā)展需要,努力讓個人在崗位上實現(xiàn)價值,奉獻社會。
就當下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而言,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職業(yè)教育成為重要的發(fā)展方向。從儒家的教育思想出發(fā),促進當前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首先應該強化校企之間的合作,不斷加快各類知識成果的轉化。其次努力改革教師的用人機制,激發(fā)職業(yè)教師的教學熱情;其三應該加大對基礎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教學環(huán)境;最后,還應該進一步完善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機制,培養(yǎng)學生廣而精的學習熱忱,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
從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學思想可知,“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應是教育所努力達致的境界、追求的價值。因為人為天生、天人同構,天人同性、同理、同體。強調教育中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人的行為與教育的協(xié)調,從而達成人的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合一。因此,推動當前的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首先應在改革發(fā)展的目的上深入思索。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努力實現(xiàn)真善美的統(tǒng)一。從個體層面,應該將真善美作為自身的價值追求,群體層面應該努力相互協(xié)作、追求卓越。其次,教育改革的一切舉措應順乎大勢,合乎人性。天人合一注重人內(nèi)生價值的培養(yǎng),因而相對于各種顯性的知識,老師更應該注重各種不可言傳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價值與文化。以現(xiàn)在時髦的話來說,也就是所謂“靈魂教育”。三是要努力構筑圓融的師生關系、校生關系、同學關系。師生不應該是“主體—客體”對立的兩端,教學應該是共同學習知識、感悟知識的過程,是相互學習、彼此啟悟的過程。四是要努力培養(yǎng)“生活教育”哲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所鼓勵的,在社會中的每一個行業(yè)、生活中的每一場所都能發(fā)現(xiàn)教育、感知教育,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產(chǎn)生理論,發(fā)展理論。[38]五是要倡揚仁愛,喚醒人性。倡導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承認自然界具有生命意義,具有自身的內(nèi)在價值;將人從純粹的物質利益中拯救出來,破解“物化的人格”,用教育去浸潤心靈,導向良善。
總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的多重面向,為當代中國的教育改革發(fā)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想源泉,結合先秦儒家立足于德、更加強調集體觀念、服務現(xiàn)實發(fā)展所需、指向公平公正的教育觀念,對于我們審視當下的師生關系、校生關系緊張,商業(yè)化甚囂塵上,過于強調自我以至唯我的教育傾向,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發(fā)現(xiàn)實意義;而人命系于天、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則是當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應矢志努力的方向。正如約翰.懷特提出:“為使之不與我們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馳,我們社會的文化精神的諸如此類的種種表現(xiàn)必須重新導向?!盵39]
注釋:
[1]張樂天.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指引[J].復旦教育論壇,2011,(3).
[2][3] [4] [9][10][23][16][2][4][5][6][3]《論語》.張燕嬰,譯注[M].上海:中華書局,2006.
[5][6][11][12][13] [14][17][19][20][33]《孟子》.萬麗華,藍旭,譯注[M].上海:中華書局,2006.
[7][8] [15][21]《荀子新注》.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J].上海:中華書局,1979.
[1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上海:中華書局,1983.
[19]《論語·泰伯》.張燕嬰,譯注[J].上海:中華書局,2006:9,111.
[20]《孟子·離婁上》.萬麗華,藍旭,譯注[M].中華書局,2006:9,145.
[27]《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仲由》.
[28][36][39](英)約翰.懷特,著,李永宏,等,譯.再論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29]勞凱聲.教育體制改革與改革倫理問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
[30]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
[31]陳來.論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學學報,2005,(9):198-206.
[34]顧明遠,丁鋼,閻光才,任劍濤,等.中國亟需一場全方位的教育體制改革[J].探索與爭鳴,2010,(3).
[35]劉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的問題與路向[J].理論視野,2008,(9).
[37]《孟子·告子下》.萬麗華,藍旭,譯注[M].上海:中華書局,2006:9,285.
[38]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