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德丹
詩歌是人生經驗的傳達
儲德丹
里爾克曾說:“詩并非如人們所想的只是情感而已,它是經驗。”據(jù)此,后來九葉詩派的袁可嘉等人確立了“詩歌是經驗的傳達”的詩學理念。同時代的臧克家也強調了“人生經驗”的重要性,他說:“我的每一篇詩,都是經驗的結晶……沒有深湛的人生經驗的人是不會完全了解我的詩句的?!币蚨?,詩歌創(chuàng)作不是單純的語言游戲和個人情緒的抒發(fā),還是人生“經驗的傳達”。
李琦憑借《李琦近作選》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時,組委會的頒獎詞為:“李琦的詩簡單、樸實、穩(wěn)重、凝練,有不動聲色的情感力量。她在一種靈動的日常書寫里,隱藏著一種通透的生命哲學,也浸透著一種內在的知性情感和洞察世界的溫潤力量。”正如這首《變老的時候》,詩人用簡單平實的語言描寫了變老的經歷,這種經歷意義上的經驗成為詩歌的意象。詩的首句便是“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好/要變到所能達到的最好”,我們不禁要問:詩人認為的“最好”是怎樣的“最好”?在后三節(jié)里,詩人以“江河”、“老樹”、“名角”、“兒童”四個意象比喻變老的最好狀態(tài)。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詩的第二節(jié)。詩人告訴我們,在變老的時候回憶過去的人生歷程,會發(fā)現(xiàn)我們收獲了許多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才是每個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有了它們,我們在變老的時候才可以做到“心平氣和”。
寫《中年》這首詩的時候詩人51歲,正是“人到中年”的階段。黃梵曾說:“當我積攢的生活經驗足夠多時,我開始能直接感到詩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態(tài),即那些形象而微妙的比喻和意象”?!扒啻菏潜怀鸷蘅羞^的,布滿牙印的骨頭/是向荒唐退去的,一團熱烈的蒸汽”,起句將過去的“青春”比喻成兩種帶有銳利感的意象:“骨頭”、“蒸汽”,它們和“中年”生活的平緩形成對比?!耙宦暡豁懙拇蠛印?、“好脾氣的寶石”又象征“中年”生活的平穩(wěn)。這樣詩歌開頭尖銳的比喻和末尾平和的象征,便構成了一種巧妙的張力,同時詩歌前后的語調也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更加突出了人到中年內心的寧靜。就像詩人自己說的,正是他積攢的足夠多的中年生活經驗讓他創(chuàng)造出了“骨頭”、“蒸汽”、“大河”、“寶石”這些意象。
“巫小茶”是詩人的筆名,“巫”帶有“魔法”,“茶”又富禪意,二者的組合別有韻味。就像這首《五顆黃豆》,詩人似乎以“女巫”的視角將奇異的想象和敏銳的感覺注入其中。詩歌的開頭作者用兩個“無一愛我”將普通的“黃豆”和作者“我”的關系隱喻成“母親與孩子的關系”。從“皮囊”、“戈壁”到“黃昏”、“沙漠”、“眼睛”,這五個跳躍的意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和黃豆似乎沒有多大的關聯(lián),詩人正是運用悖論的手法將黃豆的蛻變(成熟)隱喻成孩子們的成長?!斑@些蹩腳的逗號、句號/帶著飽滿的無言在人間狂歡/沒有一粒/見過它的母親”,象征著孩子長大了開始新的生活,但是他們不記得自己的母親?!拔摇狈N下了五顆黃豆,卻忍受著孩子的遺忘,無一愛我的悲愴。詩歌的結尾感情升華,“當每一粒黃豆都在它的體內/認出自己的母親/和愛人/它們無一愛我,卻無所不愛”,雖然他們沒有人愛自己的母親,但他們卻愛著所有人,這是一種“大愛”,母親還是覺得欣慰,同時對于母親來說,這也是一種痛并快樂的人生體驗。母愛、親情一直是詩歌永恒的主題,詩人自己也是一個女孩的母親?!包S豆”雖小,但是詩歌的格局和視野很寬。
經以上簡要的解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三首詩歌在題旨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生“經驗的傳達”?!蹲兝系臅r候》《中年》是直接切入中年、老年的人生況味來進行人生經驗的傳達,風格上平實、洗練、曠達;《五顆黃豆》具有先鋒詩歌的技藝性,更多運用了隱喻和象征來書寫黃豆的成長蛻變,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即人生經驗的傳達。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