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蘇軾仕杭記體散文研究

2016-04-12 17:33:43管莎莎
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蘇軾散文文章

管莎莎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蘇軾仕杭記體散文研究

管莎莎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各領(lǐng)域堪稱一代典范,頗具影響。蘇軾仕杭期間的記體散文也不例外,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風格均頗具特色;思想內(nèi)容上不受所記事物之制約,多借題發(fā)揮,立意深刻;藝術(shù)特色上行文平易流暢,以人為論,手法多樣。此種藝術(shù)新變無疑豐富了蘇軾散文的藝術(shù)魅力。

蘇軾;仕杭;記體散文;藝術(shù)新變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禹貢》、《顧命》,乃記之祖?!保?]魏晉以前以“記”名篇的記敘文還很少見,韓愈、柳宗元以后,“記”的寫作視閾有所擴大,尤其是山水游記。宋代,記體散文出現(xiàn)了興盛的局面,筆觸更多地涉及社會內(nèi)容,文章包容敘事、描寫和議論。楊慶存先生指出了此階段記體散文的變化:“在宋代散文的諸多體裁樣式中,宋人對‘記’體的發(fā)展、改造和創(chuàng)新最為引人注目?!保?]南宋葉適更進一步論及“‘記’雖(韓)愈及(柳)宗元尤未能擅所長也;至歐、曾、王、蘇始盡其變態(tài)”[3]。

蘇軾的“記”體散文創(chuàng)作數(shù)量較多,《蘇軾文集》中收錄有六十一篇。由于蘇軾一生仕途波折,其記體文中不僅記錄了其經(jīng)歷遭遇而具有史料價值,更因其語言形式多樣亦有著較高文學價值。蘇軾曾兩次出仕杭州,神宗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任杭州通判,約至熙寧七年(1074)九月末離杭;哲宗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知州,元祐六年(1091)寒食去郡。蘇軾在仕杭期間作記體文六篇,或為蘇軾自己在文中記載了寫作日期,或為孔凡禮先生在《蘇軾年譜》中給予明確系年,具體的有《墨妙亭記》、《錢塘六井記》、《仁宗皇帝御飛白記》、《游南屏寺記》、《鹽官大悲閣記》、《記錢塘殺鵝》。從內(nèi)容上看,有亭臺樓記、書畫記、寺院記、山水游記、水利工程記、雜記等,題材豐富,文筆靈動,既可記事寫景,也可抒情議論。我們在此可通過蘇軾仕杭的記體散文,管窺蘇軾在這一體裁創(chuàng)作上的特色。

一、仕杭記體散文的思想內(nèi)容

蘇軾一生跌宕起伏,經(jīng)歷了兩度在朝-外放做官-貶謫,其任地方官達22年,有5年是在杭州任職。在杭期間的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映射到其記體散文中,展現(xiàn)出了深厚的思想內(nèi)容及藝術(shù)風貌。研讀蘇軾此間所作的6篇記體文,可發(fā)現(xiàn)他所闡釋的內(nèi)容大致分為三方面:書畫品評之理,感悟藝術(shù)精髓;救時行道之理,體現(xiàn)仁民愛物的思想;日常生活之理,盡顯思辨智慧。

(一)書畫品評之理

《仁宗皇帝御飛白記》是熙寧六年冬,蘇軾偶然看到仁宗皇帝的書法有感而作。這篇書畫記構(gòu)思非同一般,不直接寫書法的構(gòu)造布局,而是先引孟子“知人論世”的觀點為議論發(fā)端:“臣嘗逮事仁宗皇帝,其愚不足以測知圣德之所至,獨私竊覽觀四十余年之間,左右前后之人,其大者固已光明俊偉,深厚雄杰,不可窺較。而其小者,尤能敦樸愷悌,靖恭持重,號稱長者?!保?]344以當時社會得到大治,人才為其所用,天人和同,上下歡心,來頌揚仁宗皇帝的圣德。文章最后贊美書法的無上價值:“以為抱烏號之弓,不若藏此筆,寶曲阜之履,不若傳此書?!保?]344通過這樣的記敘線索,我們能夠窺見蘇軾的書畫之理:書為心畫,注重傳神。聯(lián)系蘇軾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的《傳神記》可知蘇軾在繪畫中也注重傳神的思想:“使畫者悟此理,則人人可以為顧、陸。”[4]400古人非常重視人品與藝品的關(guān)系,藝術(shù)關(guān)乎技巧,但又不唯技巧,人的道德修養(yǎng)、精神氣質(zhì)會超越技巧體現(xiàn)在作品之中。此番見解深得藝術(shù)之精髓。

(二)救時行道之理

蘇軾此期間的散文中,處處閃爍著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歐陽修在《答吳充秀才書》中講到“學者有所溺”時,反對“棄百事不關(guān)于心”[5]644。蘇軾深受恩師歐陽修的影響,沒有沾染自大的官僚習氣,也沒有不切實際的空談,而是把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思想體現(xiàn)在救時行道的社會責任上。他心懷天下蒼生,即使仕途遇挫,仍是憂民之所憂,樂民之所樂。

《墨妙亭記》是因莘老求文為記而寫的。按傳統(tǒng)來說作者總是會記述建筑的緣起、結(jié)構(gòu)特色、周圍環(huán)境,而蘇軾開篇先簡要地將墨妙亭的修亭之人、作亭時間、亭的位置及功用等一筆帶出,然后把文字重點放在孫莘老身上。文章贊美了孫莘老在水災來臨時的作為和才干,不以官事為意而賦詩飲酒為樂的淡泊瀟灑,以及搜集墨刻的逸致雅興。從“凡有物必歸于盡”[4]355,到“知命者,必盡人事”[4]355,議論范圍由保存刻碑到治理國家,頗具新意。因?qū)O莘老是蘇軾所推崇的心懷百姓、為民謀利的良吏,故文章雖題為“妙墨亭記”,但重點不在記亭而在寫人,孫莘老的形象呼之欲出,人品風神見于紙上?!坝嘁詾橹?,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4]355,這一句既是蘇軾儒家思想的深刻闡釋,也是其人生哲學的簡要概括,時至今日亦可受用。

《錢塘六井記》以敘事為主,先詳實記寫六井之由來及歷史上的修建情況;再陳述古為百姓治理六井,納太守與百姓的對話;最后寫修井完畢正遇大旱,錢塘之民用水充足。本來記事到此應是非常完備的,蘇軾卻文末輕點一筆:“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豈獨水哉?”[4]380把治水之事加以推廣,上升到“有備無患”的哲學高度,平添了由點及面的通透。當把目光聚焦到事件背后可發(fā)現(xiàn),蘇軾此記并非是為陳公美政,恰恰是為百姓不必再受無水之困而感到欣慰。文章對陳襄勤于政事、憂民所憂的贊頌,同時也是蘇軾為官之道的體現(xiàn)。

蘇軾在元祐年間向朝廷呈上的奏狀,如《杭州乞度牒開西湖狀》、《奏浙西災傷第一狀》、《相度準備賑濟第一狀》等,從申述災情到具體策劃,也從另一方面映襯了蘇軾救時行道的用心切切。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謂“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6],這正是蘇軾儒家“救時行道”思想的提煉總結(jié)。

(三)日常生活之理

宋人在記體文創(chuàng)作中不為空言,記敘寫景之間,將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對人生哲理的領(lǐng)悟融合提煉成精辟的議論,顯現(xiàn)時人對天地萬物的不盡求索。蘇軾仕杭記體散文中,記敘日常生活趣事,變感慨為說理,行文之間盡顯思辨智慧。

《游南屏寺記》寫于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只有短短的八十余字。這篇游記不同于一般的游記鋪敘游蹤、描寫景物,而是就游歷所見的“茶”與“墨”做文章?!澳浜?,茶欲其白,物轉(zhuǎn)顛倒,未知孰是”[4]2227,茶白方為好茶,墨黑方為好墨,但往往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世間黑白顛倒比比皆是。結(jié)尾寥寥數(shù)語,點到為止,卻融入了對世事的洞察和人生的感慨。

《墨妙亭記》中映射的寄寓思想亦值得一提?!盎蛞灾^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4]355正如記中所言,萬事萬物皆有盡頭,即使金石也不例外,何況肉體之軀的人呢?此番“寓意于物”的思想是蘇軾在《寶繪堂記》中提出的。這種處理物我關(guān)系的巧妙智慧是與蘇軾一生坎坷的經(jīng)歷分不開的,“求福而辭禍”與“求禍而辭福”的轉(zhuǎn)化往往就在一瞬間,正因如此蘇軾對得與失看得更為淡然?!冻慌_記》中“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4]351,道破了人為得失所困的天機。無論是《墨妙亭記》還是《寶繪堂記》、《超然臺記》,通篇文章皆伴以蘇軾日常生活之哲思,韻味悠長,實為宋記之佳品。

二、仕杭記體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的重要一員,他的散文歷來為人們稱道,在強調(diào)文藝作品政治功用的同時,散文本身所獨具的藝術(shù)價值是其魅力所在?!跋壬鷩L謂劉景文與先子曰:‘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7]所言體現(xiàn)了蘇軾以意為主、自由書寫的創(chuàng)作傾向。筆者以為“行云流水,曉暢多姿”二句最可概括其仕杭期間的記體散文,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自然流暢,姿態(tài)萬千

蘇軾儋州遇赦北歸所寫《答謝民師書》談到:“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保?]1418這恰體現(xiàn)了蘇軾的散文追求和見解。行云流水,一方面體現(xiàn)在自然暢達無所滯礙上,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姿態(tài)萬千舒卷自如上。

研讀蘇軾仕杭記體散文可知,行文的自然暢達是其主要特點。如《錢塘六井記》,從作井緣由(“其水苦惡,惟負山鑿井,乃得甘泉”[4]379)到陳述古修治六井(“六井不治,民不給于水”[4]379),再到六井修畢后的結(jié)果(“歲適大旱”[4]380,而足民用),可謂一氣呵成,文字無一艱澀,語言平易暢達。此外,蘇軾的“暢達”,不僅是語言上的真切流暢,還是描寫上的栩栩如生?!肮唬骸?,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4]379只用點滴筆墨,陳述古的,性情便躍然紙上,親切仁愛,形象鮮活。

除去上文論述的自然暢達,蘇文還有姿態(tài)萬千的特點。文章總是隨著表現(xiàn)對象的不同而變化自如,做到循繩墨而不逾矩,得其法而暢其游,使文章隨體賦形,姿態(tài)橫生。以下二則材料∶

《妙墨亭記》與《墨寶堂記》,二者皆寫建筑亭臺樓閣收藏墨寶碑刻,題材相近,寫作極易出現(xiàn)雷同。蘇軾卻是隨筆揮散,依靠敘述和議論的不同方法,賦予他們不同的結(jié)構(gòu)與氣勢?!睹钅び洝肥菍懭擞浭氯缓笞h論,通過孫莘老“網(wǎng)羅遺逸,得前人賦詠數(shù)百篇,以為《吳興新集》,其刻書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4]354的做法,引出“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4]354的觀點。對比而言,《墨寶堂記》則起于議論,批評“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4]357的錯誤做法,認為人自有其樂,引出張希元愛好書法珍愛藏品。又言“蜀之諺曰:‘學書者紙費,學醫(yī)者人費’”[4]357再引發(fā)議論?!短扑伟舜蠹椅拟n·蘇文忠公文鈔》:“唐荊川曰:此文前后各自為議論,暗相照映甚密”[8],墨寶成為勾連前后兩段議論的中介物。雖然兩篇文章意到文生,寫法各有其妙,但都沒有離開墨妙亭、墨寶堂的記敘,巧妙地體現(xiàn)了記體散文書寫自由的特點。蘇軾為文自由書寫,隨物賦形,騰挪變化,善于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精神和本質(zhì)特征,在文體與心聲表達中,進入了“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第二》)的寫作境界。

(二)破體為記,以人為論

“東坡活潑多變的文風確實給他的散文注入了一股生機盎然的習習清風,東坡徹底打破了文各有體的傳統(tǒng)格局,把敘事、議論與抒情等功能與相應問題的固定配置作了大幅度的變革,并常常把幾種功能水乳交融地運用到一篇文章中”[9],這是莫礪鋒先生對蘇軾散文的評價。蘇軾仕杭時期的敘、題跋、題名、奏狀、祝文,尤其是記,都植入了議論,做到“橫說豎說,惟意所到,俊辨痛快,無復滯礙”[10]。無論長篇短制,不拘各種文體,只求恰意表達。

記體散文,一般以陳述鋪敘為主并加以議論和抒情,以增強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然蘇軾的記體散文,抒情議論的篇幅大大超過記敘描寫的篇幅。如《墨寶堂記》,全文536字,屬于記敘的僅39字。整篇文章議論生風,由小見大,完全打破了敘事、議論與抒情功能的傳統(tǒng)格局,不為形式所束縛,任自己隨性地表達思想。又如,《仁宗皇帝御飛白記》是起于議論,止于議論,集中筆墨來寫仁宗皇帝的“圣德”,文末論述書法的藝術(shù)價值,歸于“相與勉為忠厚而恥為浮薄”[4]344。縱觀宋代文學的整體發(fā)展脈絡(luò),可發(fā)現(xiàn)文章的筆觸已漸漸從物象轉(zhuǎn)移到人事之上。此類代表作品有《相州晝錦堂記》,歐陽修僅用一句話描述了晝錦堂的由來,而對記體文所應寫的“月日之久近,工費之多少”[11]幾乎沒有涉及。如上所述,蘇軾打破了一般先敘事,次寫景,后議論的格局,三者按需要展開而錯綜使用。寫作的著力點漸而由物至人,只有把記體文筆墨從物轉(zhuǎn)移到人,才有更廣闊的空間來引發(fā)議論。

(三)議論新警,手法多樣

尚理是宋代文化的時代精神,歐陽修曾云:“開口攬時事,議論爭煌煌。”[5]35宋人議論涉及時事、政治及學問,幾乎無所不議。蘇軾才學宏通廣博,于儒釋道亦融會貫通,又有蜀學的思辨精神,對社會現(xiàn)實見解深刻,議論也頗為精辟。

新警議論。《錢塘六井記》在記敘陳述古修治六井之后,雖遇大旱之年,但錢塘人用水充足,由此引出議論。“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豈獨水哉?”[4]380從修井一事延伸到萬事萬物,這樣的議論可謂見微知著,見識不凡。《妙墨亭記》也是如此,“必盡人事”的議論升華了建造墨妙亭的意義。

巧設(shè)比喻?!尔}官大悲閣記》設(shè)喻在先,再批評學者不為學,佛徒飽食而嬉,從而贊美鹽官安國寺僧居則“勤苦從事于有為,篤志守節(jié)”[4]386。蘇軾用酒食和度數(shù)作比喻,意在說明治學之道,應踏實嚴謹。引孔子徒思不如學的觀點,指出“廢學而徒思”[4]386之于治學是毫無意義的,只有潛心學習,才能真正做好學術(shù)。

擬人用典。蘇軾的記體散文運用擬人的手法抒發(fā)情志,如雜記《記錢塘殺鵝》(又名《鵝有二能》)。“屠者之門百鵝皆號,聲振衢路,若有所訴”[4]2374,將鵝擬人化描寫,鵝雖有二能卻免不了被殺的命運,又引王羲之“黃庭換鵝”的典故,發(fā)出了“安得人如逸少乎”[4]2374的悲憫和感嘆,至此戛然而止,余味無窮。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蘇軾仕杭期間的記體散文,技術(shù)嫻熟,或長或短,或敘或議,行文毫不板滯,無固定的模式,富于變化。黃震有語:“東坡之文,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至其渾浩流轉(zhuǎn),曲折變化之妙,則無復可以名狀?!保?2]筆者以為“行云流水,曉暢多姿”二句可概括蘇軾仕杭期間記體散文特質(zhì)。無論就文章的立意,還是就寫作的技法來講,蘇軾散文都是新穎多變的,并為后世文章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典范。思想內(nèi)容上,文章不受所記事物的制約,多借題發(fā)揮,立意深刻;藝術(shù)特色上行文平易流暢、姿態(tài)萬千,從以敘事為主到多議論。兩者融合,使蘇軾散文具有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后人多推崇蘇軾散文,原因蓋在于此。

[1]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M].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145.

[2]楊慶存.宋代散文體裁樣式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J].中國社會科學,1995(6):154-168.

[3]紀昀.文淵閣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94.

[4]蘇軾.蘇軾文集[M].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5]歐陽修.歐陽修全集[M].李逸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

[6]曾棗莊.全宋文[M].成都:巴蜀書社,1994:47.

[7]何薳.春渚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3:84.

[8]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170.

[9]莫礪鋒.漫話東坡[M].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2008:230.

[10]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M].北京:中華書局,1983:167.

[11]吳訥.文章辨體序說[M].于北山,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43.

[12]王水照.歷代文話[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729.

Study on Su Shi’sJiStyle Prose Written in Hangzhou

GUAN Sha-sha
(College of Literatur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Anhui,China)

Su Shi in the field of poetry,prose,an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t is influential role model.Su Shi in Hangzhou during the writing of“Ji”style prose is no exception,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style is very unique.Looking from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found his article,no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things,the divergent thinking,meaning deep.Looking from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found his article,writing easy flow,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diversified approach.This new change in the kind of art is undoubtedly enriched the artistic charm of Su Shi's prose.

Sushi;Hangzhou;“Ji”style prose;artistic innovation

I206

A

1007-5348(2016)05-0013-04

2015-12-10

管莎莎(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文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論。

(責任編輯:寧原)

猜你喜歡
蘇軾散文文章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從善如流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蘇軾“吞并六菜”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蘇軾吟詩赴宴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阿拉善盟| 汪清县| 山东| 古交市| 库伦旗| 明光市| 无锡市| 临漳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乌兰察布市| 抚远县| 昌平区| 德清县| 康乐县| 广南县| 长丰县| 乌什县| 石城县| 望城县| 益阳市| 玛曲县| 庆城县| 黄石市| 蓬安县| 普定县| 石林| 杭锦旗| 城步| 石泉县| 双桥区| 江门市| 乃东县| 广州市| 姜堰市| 广汉市| 锦州市| 梁河县| 苏尼特左旗| 翁源县| 剑河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