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程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
?金程
教學內容: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認識幾分之一。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及計算上,分數和整數都有著很大的差異。認識幾分之一是第七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簡單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的安排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具有較強的具體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賴對感性材料的概括。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時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意義,能把一些實物圖片進行平均分,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感性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數學思考和創(chuàng)新精神。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表示的具體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各種圖形紙片若干張、彩色筆等。
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交流
《小猴和小豬分西瓜》的故事。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兩人動手分實物: 4支鉛筆、2個桔子、1個蘋果。
三、動手操作、建構新知。
活動1:課件演示,建立表象
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動2:讀寫1/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利用課件演示,示范讀、寫1/2,和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書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寫出兩個1/2。
活動3.舉1/2反例,內化1/2。
老師把1張圓紙片隨便撕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嗎?為什么?接著出示幾道判斷題給學生判斷,通過正反例子的對比,突出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條件——平均分,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活動4.動手操作,折出1/4。
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1/4嗎?并涂色表示出來。折好后,讓學生舉起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1/4表示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分層鞏固,拓展提高。
1. 看圖寫分數
2. 看分數涂色
3. 說一說法國的國旗顏色各占幾分之幾。理解分數就在現實生活中。
4. 猜一猜分數。
5. 判斷。
五、小明和小麗分吃月餅。
六、做手指游戲。
七、總結。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八、教學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節(jié)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環(huán)節(jié)一: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就利用課前三分鐘交流,讓學生領會平均分,環(huán)節(jié)二:通過分實物進一步理解平均分,從而引出課題。
環(huán)節(jié)三:動手操作,建構新知。
活動1.課件演示,建立表象
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認識“二分之一”時,我利用課件演示并讓學生仔細觀察: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西瓜的1/2。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這個西瓜的1/2。在這里,我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這個二分之一是怎么得來的?讓學生明白,只要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個西瓜的1/2。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動2.讀寫1/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初次認識分數,教師的引領顯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課件演示,示范讀、寫1/2,和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書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寫出兩個1/2。這樣,學生在讀寫分數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數。
活動3.動手操作,折出1/4。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1/4的含義,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1/4嗎?并涂色表示出來。折好后,讓學生舉起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1/4表示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我有意識地展示學生不同的折法,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他們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狀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表示呢?”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發(fā)現:“只要是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長方形的1/4?!痹趧邮植僮髦校瑤椭鷮W生實現了1/4從有意接受到自由表達的過程。
活動4.舉1/2反例,內化1/2。
我拿著一張圓紙片問:“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1/2,請仔細觀察,老師把這張圓紙片這樣(隨便)撕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嗎?為什么?”接著出示幾道判斷題給學生判斷,通過正反例子的對比,突出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條件——平均分,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環(huán)節(jié)四:分層鞏固,拓展提高。
在練習環(huán)節(jié),我層層深入,設計了寫、涂、說、猜四個練習。
寫:你能用分數表示下列圖形的涂色部分嗎?
涂:看分數,涂顏色。
以上兩題是基礎練習題,面向全體學生。以下兩題是拓展提高題,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說: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哪些分數?
意大利國旗。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問題和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數的意義,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還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
猜:涂色部分會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環(huán)節(jié)五:小明和小麗分吃月餅。讓孩子們理解幾分之一的基礎上,滲入幾分之幾,孩子們理解的很好。
環(huán)節(jié)六:做手指游戲。在玩游戲時,孩子們顆高興了。讓孩子們體會到游戲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游戲中。學習了數學知識,再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環(huán)節(jié)七:總結。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孩子們談的可多了,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談收獲。比如“聽了今天的課前三分鐘,我覺得他講的太好了,我要像他學習?!钡鹊?。
甘肅蘭州榆中縣周前學校 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