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建昌:基于區(qū)域推進“三個美麗”學校文化建設的教育診斷
教育診斷是優(yōu)化教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方向。教育診斷的對象不但適用于學生個體,而且適用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The voices of Education.
教育發(fā)展到今天,關于什么是學校文化和為什么要建設學校文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話題。關鍵是怎樣建設學校文化和怎樣更好地建設學校文化。
江都區(qū)地處蘇中,是揚州市一個有著百萬人口和一定經濟基礎的最大的區(qū)。該區(qū)現有小學53所,在校學生近50000人。以文化為靈魂統領學校全部工作、以素質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江都區(qū)小學教育發(fā)展的方向。2013年以來,江都區(qū)教育局在全區(qū)小學以“三個美麗”為抓手,啟動了新一輪、區(qū)域性的學校文化建設。對該區(qū)近三年區(qū)域推進小學學校文化建設進行教育診斷,是優(yōu)化和提升學校文化建設的最佳選擇。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充分征求意見、集中教師和校長的智慧,并且咨詢省基礎教育研究所的專家,江都區(qū)教育局將“三個美麗”確定為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抓手?!叭齻€美麗”,即:“美麗校園、美麗教室、美麗師生”。為此,江都區(qū)教育局下發(fā)了《關于啟動新一輪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通知》,這份文件包括了三個《指導意見》和三個《評估細則》;編印了《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綱要匯編》,包括了全區(qū)所有的53所小學。連續(xù)三年召開全區(qū)小學文化建設推進會,組織校長到上海、蘇南、南通等地參觀學習,邀請專家現場指導,2015年上半年還評選出首批“美麗校園”學校15所、“美麗教室”學校12所、“美麗師生”學校4所。
江都區(qū)推進小學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是堅持“強制入軌”。江都區(qū)教育局明確要求全區(qū)所有小學,必須堅持以文化為靈魂統領學校全部工作,組織和動員江都所有小學重視學校文化建設、實施學校文化建設;二是堅持“整體提速”,教育局組織力量,制定區(qū)域性學校文化建設的標準,并非為各個學校必須達到的最低要求,同時鼓勵各個學校自主創(chuàng)新、有效提升,以此實現全區(qū)小學文化建設的有效實施。
江都區(qū)以“三個美麗”為載體整體推進小學文化建設已經進行了近三年。從全區(qū)小學教育工作者對學校文化建設的認識、教育局層面和各基層學校層面采取的措施、全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呈現的效果來看,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江都區(qū)近三年的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經驗,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頂層設計、整體推進
江都區(qū)教育局充分認識到,自發(fā)的和零散的學校文化建設,只能打造“盆景式”的學校,要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滿園春色,必須實行教育局層面和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形成全區(qū)各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措施、時間安排、評價標準等。江都區(qū)教育局“三上三下”歷經三個月出臺了《關于啟動新一輪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通知》,同時針對“美麗教室”“美麗校園”“美麗師生”下發(fā)了三個《指導意見》和三個《評估細則》,這份文件就是江都區(qū)教育局的頂層設計。各個學校根據這份文件和本校實際,制定了《學校文化建設綱要》,這個《綱要》就是學校的頂層設計??傮w規(guī)劃、分步實施
區(qū)教育局對全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進行了總體規(guī)劃,明確通過3-4年時間,由各個學校根據自身實際逐年、逐項申報,教育局每年組織一次現場考察評估,“三個美麗”創(chuàng)建全部完成的學校,將表彰為“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學校”,力爭達成率達到90%以上。各個學校在全面把握文化建設精髓、充分掌握本校實際的前提下,依據本校的《學校文化建設綱要》,總體規(guī)劃學校文化建設的路徑,構建和優(yōu)化?;?、校歌、三風一訓、學校精神、核心教育理念、核心教育價值觀等,確定年度創(chuàng)建項目、主要措施、達成目標、工作的時間節(jié)點等,并且每個年度最多只能申報創(chuàng)建一個項目,條件不成熟的可以延期申報,確保各個學校的文化建設不急不躁、穩(wěn)打穩(wěn)扎。因校制宜、量力而行
學校文化建設,具體到學校其實是千差萬別的。因此,以“三個美麗”為載體的學校文化建設,教育局不搞“一刀切”“齊步走”,哪一年開始啟動、選擇哪一項突破口、重點打造什么等,全部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確定。尤其在經費投入上,教育局明確提出“不攀比”“不跟風”,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不增加學校過重經濟負擔的前提下,根據“實用、耐用、節(jié)儉、有效”的原則,適當投入,更新和美化學校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行政推動、重在實效
所謂行政推動,就是說教育局以行政的力量,將“三個美麗”學校文化建設擺放到全區(qū)小學優(yōu)質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納入到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作為對學校年度工作綜合考評的內容之一。為確保各個學校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教育局根據《指導意見》和《評估細則》,對申報的學校每年一次組織現場驗收,現場驗收輕過程性資料,重結果生成,重師生行為體現,驗收合格的由教育局發(fā)文確認,“三個美麗”創(chuàng)建全部完成的表彰為“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先進?!?,以期實現全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整體提速”的實際效果。專家引領、豐富內涵
江都區(qū)的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從一開始的醞釀到具體的實施,都沒有離開專家的引領。江都區(qū)教育局先后邀請原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李如齊教授、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劉儉國校長到江都指導。實踐證明,專家的智慧在推進江都全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進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確保了全區(qū)小學“三個美麗”學校文化建設方向正確、措施得當、內涵豐富。
江都區(qū)區(qū)域推進“三個美麗”小學學校文化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樣,從設計到實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具體實踐中會遇到一些困惑和問題。從學校文化建設的本質屬性和江都區(qū)“三個美麗”建設的個別屬性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發(fā)現優(yōu)化和提升以“三個美麗”為載體的學校文化建設必須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如果沒有具有學校個性特征的核心教育理念或者是核心教育價值觀,學校文化建設一定呈現“碎片化”狀況。現在的問題就是,作為一所學校,在順應學校文化建設的大趨勢下,如何有效提煉和確立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
The voices of Education.
就一個區(qū)域來說,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提升需要以行政的手段確保各個學?!皬娭迫胲墶?。但是行政的力量往往偏“左”或偏“右”,保持學校文化建設正確方向和措施的有效手段就是教育診斷。問題二:如何按照標準進行校本化操作
江都區(qū)教育局在《關于啟動新一輪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通知》中,針對“美麗教室、美麗校園、美麗師生”附有三個《指導意見》和三個《評估細則》。這份文件,實際上規(guī)定了江都全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基本標準、基本目標任務,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絕不可能適應所有學校。要將學校文化建設做精彩、做得更有成效,帶來的現實問題就是如何按照標準進行校本化操作。問題三:如何提升學校特色推進學校文化建設
如果說學校文化是覆蓋學校的一把大網,那么學校特色就是支撐這把大網的筋骨,學校特色這個筋骨的長度,決定了學校文化的高度和寬度。學校文化建設的大方向確定后,學校特色建設如何同時抓實抓好,是我們推進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四:“美麗校園”建設如何確保系統性
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表象就是校園環(huán)境的布置,一個上乘的校園環(huán)境一定是圍繞一條主線的系統化呈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校園環(huán)境的布置往往是隨心所欲,或者隨著校長的更換而不斷變化,很難起到條理清楚、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功效。因此,江都區(qū)“美麗校園”建設同樣必須解決系統性的問題。
問題五:“美麗教室”建設如何確保多樣性
教室是學生學校生活的重要場所。江都區(qū)“美麗教室”建設指導建議和《評估細則》,規(guī)定了所有教室、各類專用教室以及圖書館、餐廳、傳達室、器材室等的建設標準,如果全部照此硬搬,勢必千人一面、百校雷同。實際上學校發(fā)展狀況、教師專業(yè)能力、學生個性發(fā)展千差萬別。解決“美麗教室”創(chuàng)建中的多樣性問題,也是確保學校文化建設豐富性和針對性的重要課題。
問題六:“美麗師生”建設如何確保實效性
在“三個美麗”學校文化建設中,最難、最重要的當數“美麗師生”創(chuàng)建,而“人”的工作又是最難做
的工作,實現師生的心靈純潔和行為高尚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和達成“美麗師生”建設的實效性。
問題不解決跑不遠。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相關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就江都區(qū)域推進“三個美麗”小學學校文化建設,提出如下優(yōu)化和提升的策略。提煉和確立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的策略
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從大概念上來說就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促進教師專業(yè)提升、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每一所學校都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確定更加具體的價值追求,用凝練的文字予以表述。在提煉和確立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三個要素,一是與本校實際相結合,包括學校的辦學底蘊、辦學特色、師資力量、人文環(huán)境、地域特征等;二是動員廣大師生甚至家長參與,將理念的形成過程作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過程,作為理清思路、凝聚力量的過程;三是能夠得到專家的指點和指導,確保提出的理念符合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追求,好記、易懂,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按照標準進行校本化操作策略
江都區(qū)“三個美麗”建設明確了具體的操作要求,但是這個要求僅僅是最低要求,或者說是“門檻”。各個學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明確特征,在把握文件總體精神的前提下,要認真總結歸納本校的具體情況,找準本校的特征,也就是有別于其他學校、具有本校特點的精神或物質的追求。二是要細化目標,各學校要將文件規(guī)定的“行業(yè)標準”進一步細化,無論是目標指向還是衡量標準,都要更加具體、更加明確、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三是要自主選擇,對文件規(guī)定的內容和標準,在確保總體目標不降低的前提下,鼓勵學校有一定的“自選動作”,鼓勵優(yōu)質學校自主創(chuàng)新。提升學校特色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策略
學校文化建設的有效推進必須有學校特色提升的支撐。學校特色建設的提升要以學生社團建設為載體,把握好五個基本的標準,也就是大面積、可持續(xù)、校本化、育人性、有成效。大面積,就是最大限度組織學生、教師、家長的參與和關注,力爭學生參與率100%、教師支持率100%、家長關注率100%;可持續(xù),就是學校特色建設在師資、設施、經費等機制上的保障,確保特色建設有后勁、不斷檔;校本化,就是切合學校實際,具有本校特點,鼓勵多樣性、多元化發(fā)展;育人性,就是不能為特色而特色,特色建設要與立德樹人相呼應、共促進;有成效,就是學校特色建設不能停留在低層次上,要出精品、出經驗、出成果。
確?!懊利愋@”建設系統性策略
“美麗校園”建設的系統性,首先體現在科學、前位、具有本校特征的理念引領上,要將這個理念當作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以此統領學校文化建設的全部工作。其次,“美麗校園”建設要堅持整體規(guī)劃,無論是連任的校長還是先后任的校長,都要堅持為“美麗校園”建設繪制一張“藍圖”,這張“藍圖”繪制,有條件的要征求專家的意見,但是必須要征求全體教師的意見,在教代會上通過,成為“法定”的校園建設規(guī)劃。再次,“美麗校園”建設要堅持分步實施,尤其要根據學校經濟狀況,將任務分解到學期、學年,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不能因為過分強調學校文化建設而在經濟上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
確?!懊利惤淌摇苯ㄔO多樣性策略
“美麗教室”建設多樣性的達成,說白了就是讓教師在達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放開做”。 當然,從“放開做”到“做得好”要把握四個訣竅:一是要符合學校特色,也就是符合本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核心教育價值觀;二是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知水平進行建設;三是符合班級個性,不同的班級要有所差異,比如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管理及教學風格、班級的班風和學風等;四是符合學生的個性,要讓不同個性的學生在教室文化布置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鼓勵個性的張揚,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確?!懊利悗熒苯ㄔO實效性策略
“美麗師生”建設的實效性,關鍵在于要緊緊抓住路徑和價值取向兩個核心問題。在路徑問題上,首先要形成共識,要通過廣泛的宣傳,統一大家的思想,讓所有教師、學生、家長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增強積極投身“美麗師生”建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其次要活動促進,要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系列活動、經典活動,讓廣大師生在活動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再次是典型引路,要堅持樹立正面典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人、引導人,弘揚正氣,鞭策后進。在價值指向上,要堅持培養(yǎng)教師和發(fā)展學生,以此為魂、以此為綱,決不能也決不允許“搭花架子”和搞形式主義,要將師生的行為體現作為衡量“美麗師生”建設成敗的唯一標尺。
江都區(qū)域推進“三個美麗”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已經摸索和實踐了近三年的時間。實踐的過程產生了智慧,智慧的碰撞形成了思路,思路的確定必將結出累累碩果。我們有理由相信,已經行走在路上的江都區(qū)小學學校文化建設,一定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教育局)
問題一:如何提煉和確立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