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 謝 靜
?
另辟蹊徑,演繹高中作文的精彩個性
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 謝 靜
【摘 要】
【關(guān)鍵詞】
另辟蹊徑 高中作文 精彩個性
理查德說過:對事物的觀察不能只看到它們的表象,深入探究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和表象有很大的差異。習作教學也有相似的道理,確定了文章的主題之后不切實際的臆想自以為天衣無縫,其實與事實情況并不一致,還會出現(xiàn)許多雷同的現(xiàn)象,千篇一律的思路喪失了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因此,高中作文教學應(yīng)引導學生在思路上另辟蹊徑,演繹高中作文的精彩個性。
一篇文章讀起來是否感人并讓讀者動容,關(guān)鍵是看文章的材料是否具有真實性,是否有細膩動人的真實情感。也許有的學生會認為文章的主題思想必須通過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件才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于是在寫作時就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如上網(wǎng)查詢資料等方式進行摘抄甚至抄襲,其結(jié)果是很多學生都用了同樣的事例講述同樣的道理,教師初讀時會覺得觀點鮮明說服力強,點頭稱贊,可再讀其他學生的作文時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沒有了新意,剩下的都是雷同和抄襲,閱讀猶如嚼蠟。學生的選材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誤區(qū),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實中選擇材料,從細膩之處發(fā)現(xiàn)真情,用事實來表達情感,寫出所見所想所感,讓作文具有個性特征,表達出真情實感,顯現(xiàn)出文章的新穎性典型性的特征,表達出獨一無二的主題思想。例如:《項脊軒志》這篇課文,整篇文章似乎看不到華麗的詞句,從前至尾都是以白描的手法對家庭的瑣事進行敘述,讀來的感受似乎平淡如水,但仔細品味卻又感到其味悠長,原因就在于以生活中細膩動人的情節(jié),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處處流露出了真情實感,在樸素中見真情。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到最頭疼的事莫過于批改學生作文了。本來閱讀學生的作文,就像全班的學生都站在老師的面前,打開了一扇扇窗戶,一個個唧唧喳喳地講述他們的故事,讓老師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心情應(yīng)該是很愉悅的。但事實情況卻是相反的,學生在選擇材料時總是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nèi),有時候是憑空想象。雷同現(xiàn)象很普遍。例如:寫老師時總離不開加班加點和帶病輔導功課,有時就是寫自己的語文老師也是從網(wǎng)上查找資料。再如寫一篇議論文,論點就那么幾個,論據(jù)都相差無幾,似乎只有這幾個例子才是最有說服力的。選材時面對很多的材料也不去認真篩選,挖到籃子里就是菜,想要面面俱到卻又拖沓冗長。原因主要在于選材沒有典型性,對材料沒有選擇。因此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首先確立與眾不同的論點并選擇最有力的論據(jù)來進行論證,達到最有說服力的程度。例如為了說明改革開放以來農(nóng)村發(fā)生了的變化,所選的事例很多,可以是住新房、買彩電,辦起農(nóng)家書屋以及科技夜校,只有認真篩選才能夠反映農(nóng)民的精神風貌。
高中生的年齡正是思維活躍的時期,對任何事情都會充滿興趣,勇于愿意接受挑戰(zhàn)的時期。他們?nèi)菀妆恍迈r的事物所吸引,但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觀察事物往往蜻蜓點水或虎頭蛇尾。他們看到最多的是事物的表面最吸引目光的地方,忽視了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沒有理清內(nèi)外部的邏輯關(guān)系。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寫真實的事情抒發(fā)真情實感,選擇有說服力的材料的同時,還應(yīng)該訓練學生對所選的材料進行理性的思考,對事物進行全面的觀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來分析。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wù)比較重,但我們也不能就整天坐在教室里埋頭讀書,我們應(yīng)該鼓勵學生把握準方向,一邊看路一邊拉車,對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我們可以利用課間操或語文實踐活動的間隙觀察所看到的景色,看校園里的風景,看學生的舉止投足和表情的變化,猜測他們的心理活動篩選和整理之后就成了獨一無二的第一手材料。還可以在作文課堂上進行練習,比如對一張圖片進行觀察,有的人只看外表的內(nèi)容,也有細心的同學還對畫面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想到了其中內(nèi)在的因素,最后在全班交流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觀察的不足之處,逐步理清了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
學生憑借自己的觀察,從生活中或?qū)W習中獲取原始的材料,為作文的典型化的表達提供了條件。但有時原始的材料較多很難取舍,不能確定選擇哪些材料來為論證服務(wù),即使選擇了也擔心是否合適。這就要求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能夠?qū)υ疾牧线M行加工的能力,不僅在于選擇材料還要能夠整理材料,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并表達出來,讓所選擇的材料具有典型化個性化的特征。學生一旦具備了這種本領(lǐng),就會生發(fā)一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跨越式體驗。訓練這樣的寫作技能,可以通過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之后加工整理材料獲得,也可以對教材中的可以引起學生發(fā)散式思維的課文進行再加工而獲得。例如:教材文本中的一些觀點都是作者的個人感受,其中包含著作者的個人情感,在閱讀之后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不妨讓學生寫出來并列舉實例進行論證,像《祝?!贰陡]娥冤》這樣的作品,都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當時時代的特征進行闡述,也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對文章中的觀點進行新的闡述,都會令人耳目一新。由于這些觀點都是學生自己的閱讀感悟,個性特征明顯,絕不會有雷同的現(xiàn)象,即使觀點大體相似,論證的方式也會千差萬別,典型化特征相當明顯,具有濃厚的個性化特征。
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許多教師在這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就讓我們從作文的寫作開始,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并獲得體驗和感悟,從獨特的角度另辟蹊徑,寫出具有個性化特征的作文,用新觀點新創(chuàng)意演繹高中作文的精彩個性。
【參考文獻】
【1】李坤梅.談高中生作文個性化評改.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5)
【2】胡燕.高中作文個性化教學探究.語文學刊,2015 (21)
【3】徐善俊.高中作文教學方法新談.新課程學習(中),2011(10)
教師教會學生寫作文并不難,難的是把作文寫出個性,寫出特色,寫出自己的風格,寫出真情實感。本文就如何另辟蹊徑,寫出高中作文的個性進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