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灑一片幸福的霞光
宮鳳華
尋常的日子里,我總是喜歡聆聽日本童謠《晚霞中的紅蜻蜓》:“晚霞中的紅蜻蜓呀,請你告訴我。童年時代遇見你,那是哪一天?”聽著聽著,每每情思飄蕩,心中縈紆著淡淡的憂傷和落寞,心如蓮花一樣冉冉盛開。
耕耘在鄉(xiāng)村校園里,常常凝望這樣的景致:夕陽染紅了大半個天空,幾只蒼鷺臨空翱翔,舞姿翩翩;橘紅色的云彩鑲上了金色的亮邊,一片浩瀚的蘆葦蕩被涂上了耀眼的色彩,詭異而神秘;陽光下,一條大河浩浩湯湯,波光熠熠,流金溢彩;河上總有小巧的漁船,躑躅而行,像是被畫家添上的一筆,顯得那樣的不經(jīng)意。
站在校園東邊的鹵汀河邊,極目遠眺,莽莽蒼蒼的原野籠罩在一片迷離多姿的夕照里。天宇空蕩遼遠,像無邊無際的大海。大地沉郁靜默,冥想過往的時光。高高低低的田野和荒草簇擁的土路。迎著炫目的落日,在西方地平線上,有一堆烏云似的狗尾巴草,被金色的陽光照得光怪陸離。煙霧掩著霞光,騰起淡灰色的云霓。多么美麗的鄉(xiāng)村黃昏喲!
殘陽如血,晚霞似錦。小姑娘清亮的歌聲掠過麥田撞在校園的那口老鐘上,清越的蘆笛聲在曠野里回蕩,梧桐樹如點燃的紅蠟燭,水杉林颯颯聲中滿揣著成長的喜悅,鄉(xiāng)村的校園靜謐中透出幾分柔情幾分神秘。孩子們按捺不住涌上心頭的欣喜,蘆笛兒咿里哇啦不成調(diào)地吹起來。笛聲隨著南飛的雁陣擦過天空飛向遠方,笛聲伴著陽光的銀色碎片在寧靜的小河上一波一波地跳蕩。父輩們長長的吆牛調(diào)和粗獷雄渾的號子聲從村莊的另一端遙遙地傳來,笛音里便糅進了勞動的艱辛、黝黑的泥浪、苦澀的汗滴、生活的滄桑。
曾經(jīng)醉心于金波先生《晚霞》中的片斷: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無論白天的鮮花多么艷麗,陽光多么明媚,晚霞多么迷人,星光多么燦爛,我一個人面對著它們,都不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美。
只有當人們,當我們和老師置身于這世界,它才變得美麗。當晚霞照耀著我們和老師,我們都變得美麗了;當我們和老師在一起欣賞著晚霞的時候,晚霞也才變得美麗……
是啊,教師是平凡的,卻不是平庸的。沒有太陽的輝煌和山岳的巍峨,但可以是如水的月光、謙卑的野草、詩性的晚霞;可以是杏花春雨的江南,鐵馬秋風的塞北;可以是如泣如訴的塤曲,可以是清亮婉轉(zhuǎn)的笛聲。只要你是用心綻放,你就會散發(fā)沁人心脾的幽香。
教學閑暇,我常常走進王維的“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意境里。盡情領(lǐng)略白樸《秋》中“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的蕭瑟;馬致遠《雙調(diào)夜行船》中“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的感傷;梅堯臣《蘇幕遮》中“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的凄清。
深秋的黃昏,夕陽瑩瑩潤潤,像是要滴下玉液來。我和學生一起來到村小后面的圩堤上望雁,望奇譎的云霞。大雁撲閃著雙翅掠過雨花石般清清純純的天空,點點倩影投映在清澈的河水里,形成怪誕的象形文字。它們是純粹的原野之鳥,生長在農(nóng)民的精神里。在田間勞作的農(nóng)人忽聞雁唳長空,忙挺腰拄鋤凝望。那高亢嘹亮的鳴和之聲匯成激越的渾天清響,久久回蕩于曠野。
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來一首《歌聲與微笑》,她來一段《同一首歌》。菊花唱起了《晚霞中的紅蜻蜓》,歌聲像輕風一樣溫軟地拂過我們的心田。
我呢,先給他們伴奏,再吹奏一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或《姑蘇行》什么的。笛聲時而像草地上的清泉潺潺流淌,時而像秋天的鳴蟬如泣如訴,時而像冬夜里的朔風凄厲哀婉。笛聲吹斜了夕陽。年輕的母親頭頂印花手巾,尋著顫顫悠悠的笛音,佇立在村頭的那座小木橋上。殷紅的霞光里,一陣陣甜甜的呼喚聲,浸透著女人的甘香和抑怨,然后又融進遠處沉沉的暮靄里,融進孩子們充滿向往和期冀的心里。當炊煙款款地搖成一幅鄉(xiāng)村水墨畫,我們這才伴著沉沉的暮靄走在歸家的青草路上。
晚霞是絢爛而靜謐的,她無言,端坐在天上,遠遠的,如雪地里的蠟梅,透明著一顆心,用極致的美詮釋著生命的大愛。教師要善于從大自然的陶冶中獲得超悟,沒有迷狂似的沖動和激情,有的是一種體察細微、幽深玄遠的清雅樂趣,一種寧靜、純凈的喜悅。
晚霞下面往往流動著炊煙。炊煙升起的地方是靈魂的故鄉(xiāng),炊煙升起的方向是母親和家的方向。炊煙悠長,如逶邐的鹵汀河水,如青草覆蓋的鄉(xiāng)間小路,如煤油燈下母親綿長的縫衣線,如午后彼一聲此一聲落寞傷感的雞啼。炊煙催促田間勞作的父老鄉(xiāng)親使盡最后的力氣挖完最后一垅墑、插完最后一趟秧、割完最后一垅麥,然后樂呵呵地回家,把幸福和安寧掩藏在麥秸苫頂、土坯壘墻的茅草屋里。鄉(xiāng)親們總是在炊煙里烘焙著香噴噴的生活,古老的風箱嗒嗒地一呼一吸,灶膛里的火光給她們的臉涂上了紅彤彤的釉彩,火苗嗶嗶剝剝地吞噬著黃豆秸,也在吞噬著村民和村莊的如夢歲月。
喜歡《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首歌:“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lǐng)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聽著宋祖英的天籟之音,看著唯美的畫面,教師成了心中一棵參天的大樹:她美麗動人,柔聲細語使孩子如沐春風;她溫柔可親,寬厚的胸膛給予孩子母親般的關(guān)愛;她博學多才,輸送給孩子源源不斷的知識養(yǎng)分。
靜泊于鄉(xiāng)村,常常驚嘆于黃昏時分天空透明的藍,小塊的云朵像飛散的蓮花瓣兒,輕輕盈盈,似飄似浮。西天邊燃燒著一大片橘紅,極亮。夕陽的余暉給金沙灘上的田園染上了一層暖暖的金黃。麥田里,果園里,浮動著一抹若隱若現(xiàn)的淡紫色的暮靄。成群的鳥雀從灘頭的蘆葦蕩里飛來,在果林上空盤旋著,又急急撲向村寨。宅旁的老牛正悠閑地啃著青草,其長尾無意一甩,一輪斜陽就隨燕子翅上的霞光慢慢滑向天際。
在鄉(xiāng)村灑滿霞光的庭院里,我走進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讓我深悟“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zhí)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云彩”。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了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著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及對教育現(xiàn)象的獨到剖析讓我深受啟迪。讀書的時候,我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消解了塵世的喧嘩與浮躁,還原和煦平靜的本我世界,哲人的思想洗滌著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向前拓展。
秋日的午后,我會離開聽月齋,離開寫了一半的文章、即將完成的條幅,偷得浮生半日閑,漫步于荒草萋萋、蘆花搖曳的村野小徑,看那霜后的楓葉與晚照相輝映,聽那微風中飄舞的落葉之歌,心里吟誦起“因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寧靜,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憂愁微笑,向歡樂爽快的微風贊美。”偶爾,有村童在遠處的葦灘上吱吱哇哇地吹響蘆笛,那明朗的笑聲和清越的笛聲攪和在一起,激蕩在曠野里,激蕩在我的心里。
采摘一縷明媚的陽光,照亮孩子前進的方向;掬一捧皎潔的月光,溫暖孩子稚嫩的心田。在平凡的日子里,笑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舒婷說:“我簡單,所以我快樂;我平凡,所以我豐富?!逼椒驳纳钍秦S富的,平凡的生活中,我可以盡情地享受幸福。教師要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yù)測的未來。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老師;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粉筆下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
“晚霞映紅了天邊的天空/色彩在深灰色的樹梢上/有一群群的鳥兒往南飛/它們的倩影留在遠處的天空……”聆聽著民謠歌手小娟的《晚霞》,懷揣著美妙的憧憬,心境亦如一泓秋水,澄澈、明凈、空闊。
做晚霞一樣的教師,在黑暗和混沌來臨之前,用生命的色彩照亮學生懵懂的雙眸;像晚霞一樣綻放,灑一片幸福的霞光,用盛開的姿勢引領(lǐng)學生在人生的青草路上快樂地奔跑著、飛翔著。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朱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