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學 巢衛(wèi)媛
?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
江蘇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學 巢衛(wèi)媛
【摘 要】
【關鍵詞】
高中 語文 教學 古詩詞
在我國高中一直注重古代詩詞的教學,古代詩詞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正確,沒有找到真正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生對古詩詞的關注度一直不高。
1.教學方法枯燥,詩詞意境膚淺
我國的應試教育致使在古詩教學時,多采用模板化教育,讓學生對詩詞進行背誦,卻不教授給學生詩詞的真正意境,對詩詞內容進行淺薄的講解,并不做深入研究,與傳播古代文化的初衷相違背。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課文內容,無法切身體會到詩詞的意境,進而降低了學習效率。
2.忽視想象引導,缺乏獨到見解
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對詩中的內容產生自己的見解,突破原有的注解,體會詩中表達的意境。由于教師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夠通過語言準確的、生動的描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就無法向學生傳達出詩中的意境,就要求學生能夠對詩文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與原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充分體會詩文的意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否則只能死記硬背,降低學習效率。
3.不能把握重點,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高中古代文化教學一直保持原有水平,并未進步,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然而學生本身也存在許多問題。部分學生掌握不到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抓不住文章重點,從而使自身對古代文化不感興趣,對詩詞歌賦的學習感到吃力,提不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
(1)課外文化起作用。課外文化就是指課外書籍,歌曲,電視節(jié)目,娛樂信息,娛樂文化等活動。學生花大量時間在這些事情上,覺得這些活動娛樂身心,相比起文言文而言,更加通俗易懂。這就造成學生留出大量的時間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上。比如《離騷》這一詩詞,篇幅較長,結構復雜,內容難以理解,上課的講解方式生硬,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老師講解方式刻板,就更降低了文言文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失去對古代文化的興趣。
(2)學生自身的原因。一部分學生對文言文這類文科性的知識學習吃力,更能接受理科思維,一旦遇到需要背誦或者分析的文章就昏昏欲睡。即使語文是不進行文理分化的,理科生和文科生都要進行學習,但是許多理學生依舊把其規(guī)劃到文科生要學習的范圍內,對文言文產生排斥心理。在學習過程中也只進行背誦,并不深究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和詩中表達出的意境。進而造成在名句背誦題目的高通過率,成績優(yōu)異,和名句解釋題目的普遍低分現(xiàn)象。偏理科的同學要想在這一方面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高文言文的學習效果,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甚至多幾倍的努力。
從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缺乏興趣出發(fā),針對之一現(xiàn)象,教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發(fā)明獨特的教學辦法,提高課堂的活力,使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學習興趣??梢跃鸵韵路矫孢M行改革。
1.在文言文詩句的朗誦中,加入個人情感
詩詞是詩人寄托精神的載體,抒發(fā)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往往詩詞作品中,包含著詩人內心真實的情感。比如,有許多詩中包含著詩人杞國憂民、憤懣難當、懷才不遇等情感。只有通過有情感的朗誦,在詩中加入個人心得體會,才能真正的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傳遞的信息。例如: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蜀道難》,詩中通過寫氣勢磅礴,險象環(huán)生的地勢環(huán)境,山川之險等,表達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寄托詩人浪漫主義的情懷。并抒發(fā)了為國家前途感到擔憂、對百姓不幸生活感到同情等情感,這些都需要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誦中切身體會。
2.鼓勵學生發(fā)揮其豐富的想象力
教師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可能通過語言傳達每一首詩詞的意境,從而就需要學生發(fā)揮其想象力,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進而提高文言文的學習效率。
3.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表達能力
不論古代文言文,還是現(xiàn)代的詩詞歌賦,都需要語言進行表達傳播。相較于其他來說,文言文更加看重這方面的能力,要求學生在進行詩詞的學習中,要用優(yōu)美的語段表達所學知識的意境。首先,要求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強,在詩詞的講解過程中,以準確、規(guī)范、優(yōu)美的措辭講解詩中表達的意境,引導學生把握詩文情感。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真正的學文言文,而不是背文言文,只能為應付相應的考試。通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對詩詞的學習效率。
在我國進行大范圍新課標改革這一時代背景下,老師的授課方式也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進行現(xiàn)代化改革,注重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古板的、生硬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注重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落實詩詞的教學問題,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林子涵.古詩詞教學與美育滲透【J】.文學教育(上),2016(03)
【2】楊俊曄,梁旭,史偉麟.論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 西部皮革,2016(04)
【3】劉淑英.談搞好古詩詞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J】.長江叢刊, 2016(03)
當前我國正進行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推廣傳播,高中的文言教學尤其受到人們的重視,更多人把目光投放到如何做好傳統(tǒng)文化教學上,這一話題也在教育界引起波瀾。古代詩詞歌賦是用來寄托作者情感的一種媒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領悟到詩人寄托在詩中的情感。這就要求在教學方面注重方式方法,對教學方式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