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豐富的史料焦渴的期待
——民國安徽文學文獻略識

2016-04-14 23:24琛,傅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民國安徽文學

喬 琛,傅 瑛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235000)

?

豐富的史料焦渴的期待
——民國安徽文學文獻略識

喬琛,傅瑛

(淮北師范大學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235000)

摘要:我國現(xiàn)存民國安徽文獻數(shù)量極豐,其中既有未經整理出版的名家抄本、稿本,被歷史塵封的重要作家作品,也有極具史料價值的民間文學著述、地方文學總集。它們不僅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更保留了眾多被現(xiàn)代文化史忽略的信息。對這些文獻予以發(fā)掘、整理,既是安徽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的需要,也是重寫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必須。

關鍵詞:民國;安徽;文學;文獻

安徽自古即為文獻大省。明清以降,又得新安學派、桐城派遺贈家鄉(xiāng)豐厚的文學遺產。時至民國,皖省兒女在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方面更是成就斐然:由新安學派、桐城派為代表的皖地傳統(tǒng)文學于時代變革之際呈現(xiàn)出最后的輝煌,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學史料;以陳獨秀、胡適等人為代表的一代皖人高舉“五四”新文化大旗,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的新紀元,他們的存世之作不僅表現(xiàn)著皖地“五四”風采與新文學初起狀態(tài),更是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寶貴影像;而以王鐘麒、胡懷琛、程善之等為代表的中國新舊文學轉型期人物,雖被以往多種文學史忽略,但他們的大量著述卻清晰地留下了走出舊文學壁壘、為新文學的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深深足跡;新文學走向成熟之后,安徽更孕育了以朱光潛、張恨水、吳組緗、錢杏邨、路翎、楊憲益等為代表的眾多新文學理論家、作家、翻譯家,繼續(xù)在文學理論、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翻譯各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此外,由于眾多民國皖人曾參與國家政務決策,因此,其文學著述所涉上至軍國要務,下至身邊瑣事,對于民國史以及中國文化史研究甚有價值。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以往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這些文學文獻中的相當一部分被漠視、遭冷遇,長久地躺在冰冷的書庫里、塵埃中,無奈地等待自身的消亡。所幸中國的改革開放糾偏取正,民族文化傳統(tǒng)重得發(fā)揚光大,這一批重要文獻也有望迎來生命之春。鑒于歲月久遠,它們中的很多存在已被世人淡忘,故筆者將多年來的所見所知介紹如下,渴盼能對研究者有所裨益。

1民國安徽文學文獻中未經整理出版的名家抄本、稿本

此類著述均出自清末民初名家之手,由于種種原因,至今未得整理出版。譬如安徽博物館藏《長楓詩話》,著者為皖籍著名學者程演生。程曾留學英、法、日,新文化運動中參與編輯《新青年》雜志,后出任安徽大學校長。他編著的《圓明園圖考》《安徽清代文字獄備錄》《天啟黃山大獄記》《安徽叢書》《安徽藝術志補》《中國清代外交史料叢書》《西泠異簡記》《東行三錄》《明武宗外記》《國劇概論》《皖優(yōu)譜》等,在文史研究界影響甚巨,唯獨這部署名“天柱外史”的《長楓詩話》,因僅有安徽省博物館藏稿本與抄本,學界少有了解。此書涉及安徽乃至全國多位近現(xiàn)代學術名家事跡,是研究清末民初學術文化不可多得的資料。

同樣情況還有晚清民國政界、學界重要人物王揖唐詩作的抄本、稿本。這位前清進士、洪憲男爵、北洋上將、安福系主將、日本侵略期間臭名昭著的漢奸文人,一生著述頗豐。其《廣德壽重光集》五種四十五卷、《橫山草堂聯(lián)話》《今傳是樓詩話》,以及譯著《新俄羅斯》《前德皇威廉二世自傳》等,都曾有較大影響力。對于這樣一個特殊人物,了解他的生平、文學著述、思想發(fā)展軌跡,是真實、全面認知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的必需。但是,目前國內王揖唐詩作僅有1941年刊刻本《逸塘詩存》,內錄著者起自1910年迄于1941年古近體詩300余首,而中國國家圖書館另藏王揖唐詩作抄本《甲子稿乙丑稿》《丙寅稿》《丁卯詩稿》《戊辰詩稿》《抱甕亭詩》《漫稿拾存》,已錄王揖唐詩作超過千首,另有稿本《逸塘詩選》《逸塘詩稿》《王揖唐詩稿》,以及民國粘貼本《王揖唐詩粘》。

清末民初,桐城派傳人姚永樸、姚永概名揚天下。他們曾同時主講于北京大學,又同入清史館為纂修。清史館長趙爾巽曾說:“今天下學人求如二姚者,豈易得哉!”[1]由于“二姚”專注舊學,在新文學興起的時代大潮中,他們的學術成就漸漸被擱置、淡忘。上世紀80年代以后,“二姚”重新引起學界注意,部分著作得到??闭?,但仍有一些稿本靜置于圖書館深處。如安徽省圖書館藏姚氏鈔本《慎宜軒古今詩讀本》,內錄姚永概所輯古今名家詩作,計有五古讀本三冊十八卷、七古讀本二冊十二卷、五律讀本一冊、七律讀本一冊,頗能體現(xiàn)選者眼光;而姚永樸所作《白話史》(稿本),以白話著歷史,供家中兒童學習,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進入民國以后他的思想變化。

至于收藏在天津圖書館的劉聲木所著《十友軒所著書》,更應引起研究者注意。劉聲木系清四川總督劉秉璋第三子,為我國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曾刊刻編撰《寰宇訪碑錄》《桐城文學叢書》《直介堂書目》《萇楚齋書目》《清藏書記事詩補遺》《萇楚齋隨筆》《桐城文學淵源考》《桐城文學撰述考》《續(xù)補匯刻書目》《寰宇訪碑錄??庇洝贰独m(xù)補寰宇訪碑錄》《國朝鑒藏書畫記》等多種著述,匯為《直介堂叢刻》行世。但其中并不包括《十友軒所著書》。據(jù)天津圖書館記載,此叢書為稿本,有《萇楚齋書目》二十二卷,《國學保存會閱書記》二卷,《直介堂藏書目》,《四續(xù)補匯刻書目》十六卷,《五續(xù)補匯刻書目》十六卷,《六續(xù)補匯刻書目》八卷,《俗字匯》二卷、《補遺》一卷,《畫雅》四卷,《學畫瑣記》四卷,《天地間人自序文鈔》三卷(存卷中、下)、《卷外續(xù)》一卷,《天地間人艷體詩鈔》十三卷,《天地間人詩鈔》二卷,《天地間人詩續(xù)鈔》二卷,《天地間人文鈔外編》二卷,《士禮居藏書類跋拾遺記》二卷,《清湘老人續(xù)頌記》一卷,《家訓述聞》七卷,《萇楚齋書目》二十二卷,《直介堂征訪書目》一卷,《曾文正公集外文》一卷,《萇楚齋隨筆六筆》十卷,《萇楚齋隨筆七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八筆》十卷,《萇楚齋隨筆九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一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二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三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四筆》十卷,《萇楚齋隨筆十五筆》十卷,《引用書目》十卷,《桐城派撰述錄要》,《桐城文學撰述考績補遺》四卷,《摘錄金石學錄國朝人姓氏韻編》,《續(xù)補碑傳集膭稿》,《碑傳三集名氏目錄匯編》,《直介堂未刻撰述序例匯錄》二卷。

2新舊文學轉型期的重要作家作品

晚清至民初,安徽是舊文學鼎盛、新文學蓬勃的所在。因此,新舊文學轉型期的作家作品也就特別引人矚目。但是,由于以往文學史的寫作遮蔽了此類文學著述,一批皖籍重要作家作品被忽略,他們的眾多優(yōu)秀作品、文學貢獻也進入塵封狀態(tài)。

譬如著名小說家、劇評家楊塵因。楊塵因(1889~1961)早年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加入同盟會,民初任《申報》副刊編輯。自1916年開始,他陸續(xù)推出長篇章回體小說《新華春夢記》《燕云粵雨記》《繪圖愛國英雄淚》(又名《朝鮮亡國演義》,《英雄復仇記》《神州新淚痕》《繪圖老殘新游記》《民國春秋:天下第一英雄傳》《龍韜虎略傳》(又名《王陽明演義》)等長篇章回體小說。這些作品或描寫袁世凱復辟帝制始末,轟動一時;或記載1917至1918年南北戰(zhàn)爭史實,描寫段祺瑞、孫中山等人的政治活動;或以中日馬關條約簽署前后朝鮮一系列壓迫與反壓迫、侵略與反侵略事件為背景,描寫十九世紀末朝鮮亡于日本之歷史;或描寫民國初年社會生活;或歌頌孫中山革命業(yè)績;或寫明末清初江湖俠義故事……曾在當時文壇引起強烈反響。魯迅先生于《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他的小說,蔡東藩著述的《民國演義》也引用了《新華春夢記》的大量史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他還在“五四”運動中同步寫下《上海民潮七日記》,記載了1919年6月5日到12日上海罷市事,這是歷史上唯一一部展現(xiàn)“五四”與普通民眾關聯(lián)的紀實性文學作品。此外,楊塵因主編的《春雨梨花館叢刊》以及他撰寫的大量劇評、劇本,人們在論及中國戲劇發(fā)展史時,也是難以忽略的。

然而,這樣一位本應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的作家、批評家,卻長時間地被“新文學”排斥在外,各類著述散落全國各地。尤其令人心憂的是,因民國鉛印本不易保存,他的許多作品已經處于瀕危狀態(tài)。

與楊塵因著述處于同一狀態(tài)還有南社成員胡懷琛之作。胡曾為改革舊詩、創(chuàng)造新詩殫精竭慮,為發(fā)展民國教育事業(yè)著書立說,為小說創(chuàng)作繁榮作出不懈努力。但由于他始終行走于新舊文學之間,遭遇新舊兩派均不認同的尷尬,因此,一生200余種著述大部分還處于沉默之中。此外,民國時期皖籍重要戲劇評論家劉豁公、周劍云,著名詩人、劇作家唐紹華,重要小說作家唐在田、程善之、潘伯鷹、張海漚、項翱、周天籟,著名出版人、科普作家索非(A.A.Sofio),以及名列《光宣詩壇點將錄》的舊體詩人吳保初、陳詩,曾在中國近現(xiàn)代女性文學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女作家吳弱男、姚倚云、吳芝瑛、邵振華、呂碧城姊妹等等,他們的絕大部分作品還沒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3藏于詩文間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清末民初,安徽軍政界人物眾多,段祺瑞、徐樹錚、徐謙、馮玉祥、張治中等人都有多種文學著述傳世。因此,眾多見證歷史的寶貴文獻,也是民國安徽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類文學文獻大致有兩類。一類出自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除上述軍政要員之外,還有辛亥志士、光復安徽的主要策劃者之一韓衍的《青年軍講義》《綠云樓詩存》,淮上軍起義將士蔡頤的《天囚詩存放園詞存》、洪曉嵐的《淮上民軍起義始末記》,査光佛(楚之梼杌)記述辛亥武昌起義的筆記小說《武漢陽秋》,民國后曾出任安徽省都督的孫毓筠所撰《燼余集》,柏文蔚退出政壇后撰寫的《柏烈武五十年大事記》等,這些作品因當事人早逝、退隱等種種原因,被遮蔽已久。

另一類出自民間刊刻。安徽自古民間著書、刻書風氣極盛,民國期間依然如此。這些民間著述家所刻之書,或描述百姓眼中的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或記錄新文學運動在安徽民間的影響,作品刊印數(shù)量極少,未得廣泛流傳。

譬如徽商余之芹所著《經歷志略》、績溪學者胡在渭所著《徽難哀音》,均再現(xiàn)了太平天國時期徽州動亂之狀;安徽省圖書館所藏徐傳友著《池陽潰兵過境記》,詳實真切地記載了1926年11月五省聯(lián)軍約三萬余人由南潯敗退,經過池州事;曾任南通女子師范學校首任校長姚倚云與南京兩江女子師范學校校長呂湘的詩文,不僅表達了她們的生活感慨,而且折射著兩位中國早期女子教育家的教育觀;而安徽省圖書館所藏、刻寫于1922至1923年的六安師范油印本《新文范》,與1923年六安師范油印本《文藝因緣》,前者是迄今為止國內發(fā)現(xiàn)的第一部新式師范學校國文教科書,后者選輯六安師范1923屆畢業(yè)生作品,“內容以新體詩居首,以示提倡新文學的意思,舊體詩次之,以示一面提倡新文學,而一面不廢舊文學的意思。卷末附以歌謠,以示新文學當以適應民眾心理的民眾文學為方針的意思?!盵2]令人清晰地看到新文學在安徽的巨大影響力。

4地方文學總集

安徽地域文化歷來受鄉(xiāng)黨重視,地方文學的纂集工作代代相傳。除卻地方志的記載,還有相當多的著述記錄了皖省各地文學風貌。進入民國以后,此類著述問世甚多,十分引人矚目。其中光鐵夫編著的《安徽名媛詩詞征略》、李家孚編著的《合肥詩話》均已為黃山書社整理出版,頗受讀者好評。清末民初著名詩人陳詩編刻的《皖雅初集》四十卷,內錄清初至清末安徽八府、五直轄州、五十五縣詩人1200余家、詩作3700余首,雖未獲整理重刊,但在近年來文學研究中也已引起多方重視。相比之下,另一些地方文學總集的命運就顯得有些凄涼。譬如安徽省圖書館藏1921年居鄛劉氏蟄園木活字本《居鄛詩征》,編者劉原道為清光緒廩生,歷任江南制造局主事、江南水師學堂監(jiān)督、揚州十二坪鹽務監(jiān)督,襄助許世英辦理揚子江賑務。此書雖然輯錄了自元末明初迄清末巢縣名流詩作3000余首,卻少有研究者問津。又如張燦奎所纂《宿松文征正續(xù)編》,內錄宿松縣歷代詩詞文賦;方澍所輯《濡須詩選》錄無為縣詩人之作,均為研究安徽地域文學不可忽略的重要資料,同樣很少有人關注。目下各地地方文化研究正盛,但愿這些前人心血能盡早引起大家重視。

參考文獻:

[1] 吳孟復.吳孟復安徽文獻研究叢稿[C].合肥:黃山書社,2006.149.

[2] 胡在渭.文藝因緣(序)[M].六安:六安師范油印本,1923.

(責任編輯:曹高峰)

The Rich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Anxious Expectation ——A brief knowledge of Anhui literat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QIAO Chen, FU Ying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235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quantity of Anhui literat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very abundant in China, includingthe famous codex and script without collated and published, the important writer’s works buried in history, and the folk literature works and the collec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with great historical value. They not only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local culture, but also keep a lot of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neglected by the history of modern culture. To explore and collate these documents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make deeply research of Anhui regional culture, but also the need to rewrit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Key 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 Anhui; literature; document

中圖分類號:G25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25(2016)02-0125-04

作者簡介:喬琛,女,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0-14

猜你喜歡
民國安徽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他們?yōu)楹味紣勖駠?
安徽醫(yī)改自我完善主動糾錯
安徽藥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為什么選擇帶量采購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午社“四聲之爭”與民國詞體觀的再認識
乐山市| 新闻| 彰化市| 大新县| 和龙市| 云林县| 厦门市| 平利县| 安福县| 岑巩县| 手游| 凤阳县| 德钦县| 合川市| 当雄县| 丰宁| 广宗县| 开原市| 合肥市| 商水县| 随州市| 平江县| 金沙县| 大悟县| 榆社县| 台湾省| 合山市| 确山县| 长治市| 贵港市| 德惠市| 仪陇县| 屏东市| 灯塔市| 新丰县| 建水县| 绍兴县| 德阳市| 台江县| 汶川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