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的這首題畫詩描寫的春景,也正是當(dāng)下饕餮者的好“食”光。春筍、刀魚、鰣魚、春韭、馬蘭頭、河蚌、蔞蒿、香椿芽等是江南一帶特有的春季食材,讓人們的食欲隨著氣溫的上升而旺盛起來。
春季的一些食材上市時間短,懂行的食客知道何時是嘗鮮最佳時機(jī)。長江四鮮之一的刀魚在清明節(jié)前魚骨綿軟,老饕們到處尋找正宗的江刀一嘗為快。據(jù)說長江刀魚已列入《國家重點(diǎn)保護(hù)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名單中,明年或許就吃不到野生的江刀了,今年的刀魚價格可謂是最后的瘋狂。老一輩人記憶中,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清明前吃刀魚,乃是家常便飯。2000年后,刀魚產(chǎn)量雖逐年減少,跟風(fēng)的食客卻越來越多,于是過度捕撈加上商家的炒作使刀魚價格上千上萬。除了刀魚,南方的鰳魚和東北的開江魚也是開春之鮮物,本期《東方廚情——江河湖海四鮮燴》請您遍嘗各地魚鮮。
薺菜、馬蘭頭等春菜已是家養(yǎng)野菜,但種植的總不如春天田頭邊自然生長的香氣足,追求時令的食客豈能放過這個好“食”光。薺菜大餛飩、香干馬蘭頭、香椿芽拌豆腐、竹筍腌鮮、河蚌咸肉豆腐湯、春韭螺螄等家常菜也是這個季節(jié)“煮”婦們的拿手菜。本期《跟著大廚逛菜場——活色生香入碗來》,“80后”大廚李強(qiáng)帶來了“草莓燒排骨”、“香椿芽蛋炒飯”等時令新菜,可謂不容錯過的家常美味。
通常,薯片、薯?xiàng)l是年輕人的休閑小食,家庭“煮”婦也只是將土豆作為蔬菜買些回家烹制一些菜肴。去年我國確定實(shí)施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馬鈴薯饅頭在北京已悄然上市,不久的將來,用馬鈴薯制作的面條、面包、蛋糕等也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主食菜單上,土豆即將從土里每天以各種形式登上家庭餐桌,就像米飯、饅頭一樣?!侗酒诓邉潯炼共煌痢肪透嬖V您我國為何將馬鈴薯作為第四大主糧,土豆可以做成哪些美味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