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委員、著名田徑運動員、奧運冠軍劉翔:
建議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學生每天最好能堅持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據(jù)我了解,現(xiàn)在能實現(xiàn)每天鍛煉一小時的中小學生確實不太多。一些城市的學校是因為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還有一些基層的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則存在體育老師比較匱乏的現(xiàn)象。
希望有更多的公益組織或是基金會能夠在硬件上給予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和邊遠山區(qū)的學生們幫助。除了改善體育設施外,教育部門也應該聯(lián)手體育部門,加強對基層教師的培訓,甚至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體育支教。體育原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發(fā)展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同時對塑造青少年意志品質也有很大的益處。同時,培養(yǎng)青少年體育運動的興趣,也將是給體育產(chǎn)業(yè)培育潛在的消費群體,所以體育不僅僅是體育部門的工作,也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yè)。
全國政協(xié)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p>
加強內地與港澳臺大學生體育交流
體育是世界通行的語言,更是廣大青年喜聞樂見、全情投入的活動。對于內地和港澳臺的青年和大學生來說,由于成長背景的不同,彼此之間更需要長期的了解和交流,體育比賽無疑是很好的橋梁和紐帶。
根據(jù)過往的情況來看,內地和港澳臺體育交流基本上有幾種模式:一是像全國大運會、全運會這類四年一屆的全國性超大型綜合賽事,各地包括港澳臺均派出代表隊參加;二是學校之間進行小范圍、一次性的賽事交流;三是“體驗團”、“交流團”、“體育交流夏令營”等短期活動??梢?,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覆蓋內地與港澳臺的常規(guī)化賽事活動還需要加強。建議借鑒世界上大學體育賽事的一些模式,設立定期性、常規(guī)化、廣泛化的大學生體育交流賽事項目。形成影響內地和港澳臺的健康友善的大學體育文化,進而推動內地和港澳臺民眾的相互認同和理解。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寧市回族中學副校長拜秀花:
重視和加強中小學校體育教育
現(xiàn)在很多中小學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爆發(fā)力、肺活量等體能狀況呈持續(xù)下降趨勢,整體運動能力令人擔憂。有的學生800米、1000米中長跑是“半跑半走”下來的,市運會、校運會上多個比賽項目的記錄不僅年年無人能破,且競賽的最好成績距離當年的記錄越來越遠。伴隨著體能的整體下降,是孩子們的體質和意志力、耐力、受挫力等整體下滑。不少學校從學生安全角度考慮,為避免因學生人身安全事故惹上“扯不清、道不明”的家校糾紛,都不約而同地取消了危險系數(shù)較高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導致很多中小學校的體育課上單杠、雙杠、標槍、鉛球、小山羊、跳箱等傳統(tǒng)體育項目都不見了蹤影。
現(xiàn)在在校的中小學生正是思維最敏捷、體力最棒的時期,他們將責無旁貸地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他們對國家的未來所產(chǎn)生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因此我建議, 一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嚴格按教學大綱要求,加強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督查和抽查;二是學校必須保證每周兩節(jié)的體育課的質量,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應納入體育教師的考核;三是每天的大課間和“陽光體育一小時”不能縮水,流于形式,內容安排上既保證學生興趣又能讓學生達到鍛煉的效果,不能讓學生“自由活動”或改上文化課。
全國政協(xié)委員、泰山體育產(chǎn)業(yè)集團董事長卞志良:
提高校用體育器械安全標準
國內校用體育器械檢測標準與國際標準在檢測內容上有很多不同點。目前,校用體育器械國家標準檢測內容實用性差。以人造草皮為例,國家標準檢測內容主要集中在產(chǎn)品外觀、理化性能和力學性能等方面,而對該產(chǎn)品在校園中使用是否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運動保護和安全性、實用性等方面缺乏檢測。
建議在校用體育器械國家標準修訂方面,可參考國際檢驗檢測標準,從檢測項目、檢測數(shù)據(jù)、實用性、安全性等方面推進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進一步融合。此外,還應增加毒性檢測,完善校用體育器械檢測內容。國家質監(jiān)總局可增加及強化足、籃、排球類、體育用墊類、草坪類、塑膠類、體操類等各類校用體育器械的檢測項目,而國家體育用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可聯(lián)合相關國家體育研發(fā)機構,并邀請企業(yè)參與,共同完善體育器械的毒性檢測。
全國政協(xié)委員、黑龍江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何小平:
深化學校體育機制改革,讓體育鍛煉成為生活常態(tài)
現(xiàn)在青少年的胸圍越來越寬,肺活量卻越來越??;個子越來越高,跑得卻越來越慢;智力開發(fā)越來越多,靈敏素質越來越弱……雖然國家一再強調要發(fā)展青少年體育運動,促進其身心健康,但學校、家長、學生以及教育管理部門卻沒有真正重視體育運動。目前我國對學生的等級評估基本都為合格,約束和激勵效果并不明顯。建議對體育教育理念進行梳理,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大中小學的體育評價體系,分項目分級別逐級予以考核并頒發(fā)相應證明,以此推動學校體育機制改革,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從小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份體育檔案,參加過什么樣的體育社團,每一項運動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績都一一記錄在案,并在升學、就業(yè)、提職、評優(yōu)等方面予以參考。從社區(qū)到單位,從小學到大學,都要營造一種從事體育運動、增強人們體質的良好氛圍。政府應多建造一些免費的體育運動場所,多提供一些體育運動器材,同時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在民眾中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組建群眾性的體育社團等,讓體育鍛煉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tài),將用在電視、電腦、手機上的注意力轉移到體育運動上來,培養(yǎng)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