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懿
流過淚的眼睛更明亮,滴過血的心靈更堅強。
有一個人,他用銳利的筆鋒,預(yù)言上帝死后世界的荒謬,樹立起人類精神的豐碑;有一個人,他用原罪的目光,透視人行為和意志的深層罪惡,唱出生命的絕響;有一個人,他用飽嘗痛苦的心靈,將眼淚化作一串串沉重的文字,謳歌塵世的真理與正義。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個人道主義的救世者。
人如蝶蛹,只有長久經(jīng)歷苦難的沉淀與深沉的探索,才能沖破黑暗走向成熟。尼采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陀氏的一生,就是對這種成熟之路的最好詮釋。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俄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缺乏父愛的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漂泊者,在充滿著墮落、欲望與壓迫的人間找不到培育善之種的土壤。窮極一生,他都在思考:當(dāng)一個人被無情地拋到一個充滿荒謬的世界上時,他應(yīng)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苦苦思索,徹夜難眠。1848年大革命的失敗,以及當(dāng)時歐洲普遍的失望情緒觸動了他充滿悲憫與愛意的靈魂,使他找尋到一條出路:用道德上的感化帶來人類福祉?!栋滓埂分?,他以對內(nèi)心純真的人物和自我犧牲的愛情的描寫來傳遞這種思想??杉兊赖碌牧α坎粌H沒能拯救人民,反而導(dǎo)致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六年后,飽嘗人性罪惡之苦、身心俱疲的陀氏離開鄂木斯克監(jiān)獄,他不再相信道德,并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相互折磨?!彼璐送瓿蓪ψ晕遗c人類的雙重否定?!蹲锱c罰》中,聰明正直而善良的拉斯柯爾尼科夫,因社會不平的逼迫走上犯罪之路,在良知的考問下陷入痛苦的掙扎中卻無法解脫,直到他被索尼婭——這一擁有虔誠信仰的人類受難者征服。因為信仰上帝,她能夠在尊嚴(yán)被踐踏到極點時依然保持心靈的純潔高貴。以至于后來拉斯柯爾尼科夫跪在她腳下,說:“我不是向你膜拜,我是向人類一切痛苦膜拜?!痹谒髂釈I的影響下,他終于認(rèn)識到:唯有相信永恒的真理與正義。
書中,陀氏憎惡、譴責(zé)、詛咒那個歪曲、扼殺人性的畸形社會和極端利己主義思想,對罪惡的終結(jié)不抱希望,他堅信“人神”之惡正主宰著一個時代,認(rèn)為“理性從來就不能確定善與惡,甚至也分辨不出善與惡。”因此,他放棄道德,轉(zhuǎn)而宣稱“沒有信仰就是罪”。
然而,上帝也無法解決社會的癰疽。直到1878年,一場震驚全俄的槍擊案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女革命黨人查蘇利奇槍殺了臭名昭著的彼得堡市長特列波夫,并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決不能讓這個殘酷凌辱人類個性的人逍遙法外……舉起手向一個人開槍——這是可怕的,但我意識到,必須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正是這句人對自由平等執(zhí)著追求、對罪惡冷酷絕不容忍的至上宣言,使陀氏認(rèn)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善良從來沒有,也永遠(yuǎn)不會絕跡。
不久,《卡拉馬佐夫兄弟》問世,他在書中勇于深入黑暗深淵采擷早已腐化的心靈,剖開來解構(gòu)給人看。他用最悲慟的語調(diào)訴說人類墮落史,實現(xiàn)了真正的思想蛻變,接觸到一個至高的境界。他不再為已有的惡難過,而是轉(zhuǎn)向探索挖掘人性固有的善,以自身靈魂孕育出善之花朵,愿意“直面力量和性命的源泉死去”,樹立起一種全新的、超越理性王國與純粹宗教的人道主義信仰!
余光中認(rèn)為,成熟是在超脫塵世與羈留人間之間的平衡。契訶夫則說:“生活是惱人的牢籠,一個有思想的人成熟時,就不得不感到他被關(guān)在一個無從逃脫的牢籠里?!笨梢?,真正的成熟,不是從個人浮生中窺得一星半點真理后沖破牢籠的超然物外,而是根植于人類的偉大實踐,以喚醒全部人性與良知的甘受羈絆,正如陀氏所說:“死在人們和綠葉之間,我會舒坦些?!?/p>
如今,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眠于他親手培育的人道主義之樹上,成熟的思想綻放出永恒的光芒。他因成熟而偉大,成熟因他而被賦予了人道主義新意義。
指導(dǎo)教師 梁娟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