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清華
某局局長姚文武愛受賄,且有個特點(diǎn):煙酒不要,鈔票不要。娛樂活動一概不去,只認(rèn)文物,來者不拒。他本名叫姚斌,因?yàn)橐曃奈锶缑?,人們私下都叫他姚文武,與“要文物”諧音。他知道后非但不生氣,反而覺得中聽,干脆就改叫這個名字。
“秦朝的鋼鏡、漢朝的酒具、宋代的銅錢、唐代的瓷器、明清的家具……”直到因受賄案發(fā)被關(guān)進(jìn)看守所里,姚文武還得意洋洋地跟室友談起他的文物,“60多件呢,放滿了兩間屋子!”
“你收的都是真品嗎?”有室友問他。
“當(dāng)然是,我都請權(quán)威鑒定專家逐個鑒定過了。”
這天,監(jiān)管人員把他叫去:“你已被取保候?qū)彛瑴?zhǔn)備一下就可以走了?!?/p>
“怎么可能!我收的文物少說也得值500多萬元,哪可能取保候?qū)??你們肯定搞錯了?!?/p>
但姚文武還是回了家,其文物被退回了大部分,都被鑒定為贗品。他老婆如釋重負(fù):“多虧是贗品,要不你就慘了?!币ξ奈鋮s急了:“你去把那個專家叫來,我問問是咋回事?!薄岸既ミ^好幾次了,人找不見,屋子也被封了?!薄白?,領(lǐng)我去看看!”
兩人輾轉(zhuǎn)來到那個民間權(quán)威鑒完專家的屋前?!弊∵@兒的人去哪兒了?”見屋前有幾個人在聊天,姚文武上去搭話,挨個敬了煙。
“那人是個騙子,聽說在老家把一個女的騙得跟她老公離了婚,前天又把這附近的一位大媽看病的錢給騙走了?,F(xiàn)在惡有惡報,‘進(jìn)去了。”
“他不是民間文物鑒定專家嗎?”
“狗屁專家,他那個證聽說是一個什么局的副局長給辦的。”
姚文武心里一驚:“有意思,您接著往下講。”
“那個局的局長特別喜歡文物,手下的人想升官又買不起真文物送他,于是副局長就想出一個生財?shù)恼?,趁局長夫人到處找文物鑒定專家的機(jī)會,把這騙子包裝后推了出去。以后凡有人向局長行賄,只需先給他送一份,他就會讓‘專家把送禮人給局長的文物鑒定為真。局長被蒙在鼓里,還把副局長視為心腹。給了他不少好處,真是個冤大頭,呵呵……”
“贗品,都是贗品!”姚文武急火攻心,昏了過去。
選自《笑林》